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

眼見時辰已至未時,朱由檢安撫完周後,便帶着王承恩去了乾清宮。

楊嗣昌上午時已經進宮復旨,言道孫傳庭已然順利的入京返家,並將孫傳庭的手本轉呈了上來。

朱由檢誇讚幾句後,楊嗣昌見皇帝並沒有新的旨意,便施禮後出宮而去。

看着孫傳庭的手本,朱由檢不由得回想起兩年多以前與其面談的場景。兩年的時間倏忽而過,而局面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能臣就是能臣,只要有各方面足夠強大的支持,這樣的能臣就會施展出力挽狂瀾的本領。

歷史上孫傳庭之所以失敗,各方面掣肘是最根本的原因。無銀無糧無兵,只有接旨後的疲於奔命,最終帶着不甘與憤懣埋骨沙場,甚至留下了一個藉機脫身潛逃的名聲。

考慮到孫傳庭已經兩年多不曾與家人相見,再加上最近並無重大軍情傳來,朱由檢打算讓他在家好好歇息一段時日再召他入宮,就等與那位傳奇女英雄入京時一起陛見吧。

朱由檢在等着從南京傳來的消息,算算時日也差不多該到了。

這次裁撤南京留守朝廷之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波折,南京那些人根本沒想到會發生如此驚天之事,他們在溫柔鄉中已然忘我,猝不及防之下很難想出應對的策略。

江南之地已經沒有了可以自恃的武力能與朝廷對抗了。現在的南京既得利益者們,猶如懷抱巨金行於鬧市的孩童,隨便一點力量便會將其打倒在地。

他們已經習慣了兩百餘年來大明官場的各種套路和規矩,骨子裡認定就算皇帝也不能拿他們怎麼樣,他們甚至從未將皇帝放在眼中。

在這些人的腦子裡,皇帝就是一個被朝臣們耍的團團轉的猢猻,在強大的官紳士紳集團的壓制下,皇帝的旨意只要不如他們之意,那這樣的旨意就是廢紙一張而已。

就在朱由檢安座思想間,在殿門外小太監的高聲通稟中,駱養性邁步進入殿中。

“妥了?”

朱由檢擡頭望向駱養性。

“回皇上,應是妥了!此是李若鏈由南京發來的奏報!”

駱養性躬身施禮趨前幾步,將手中的幾本奏報和題本交給走下御階的王承恩。

“好!駱卿且等着,大伴,着人傳內閣諸臣、六部尚書、順天府尹昭仁殿議事!”

接過奏報大致翻看過結果後,朱由檢用輕鬆歡快的語氣吩咐道。

王承恩應聲下了御階,出了殿門後小聲吩咐幾句,一名年輕太監飛奔而去。

“給駱卿看座!”

隨着朱由檢的吩咐,隱在殿角的一名太監趕忙從側殿搬來錦墩放下,駱養性施禮後坐了下來。

朱由檢與駱養性閒扯了一會,離乾清宮最近的溫體仁、王應熊、張至發三名閣老聯袂而來。還未等三人詢問何事相召,朱由檢便吩咐先去昭仁殿內商議其他事項,待重臣們到齊後再商議今日的重頭戲。

見皇帝在昭仁殿的御座上坐定,溫體仁等人拱手施禮後坐在了日常的位子上。

“溫卿,前番於京畿之地召集郎中授課一事進展如何?期間可有須修改之處?”

朱由檢所說的郎中授課,是他上個月剛剛想到的一個新政策。在與內閣諸人商議過後,現在已在京畿地帶的州縣開始試行,待總結其中經驗後再向其他行省進行推廣。

這項新的政策就是要在今後的數十年內,在大明交通便利的各個村鎮,全面推行朝廷補貼的醫療制度,爭取每個村落都要配備一名懂得基本醫療常識的郎中。

這項政策暫時無法惠及偏遠山村的百姓,因爲交通條件的制約性實在是難以克服。

在朱由檢對內閣幾人提出這條新政時,溫體仁等都是沉默了下來,他們雖然佩服皇帝這種前無古人的想法,但卻對這件事的前景極度的不看好。

朱由檢此舉效仿的是後世建國初期施行的赤腳醫生的那套方法。實踐證明,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策略,將會使大明境內的廣大農戶從中直接受益,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

不過這項規模浩大、涉及面極廣、週期相當長的惠民工程,需要花費的銀錢也將會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當然,阻礙這條新政推廣的最大障礙並非是銀錢,而是大明境內郎中數量的嚴重不足。

中醫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時間的日積月累,一個合格的郎中成長起來至少要一二十年的時間。而目前大明境內的郎中大都集中在州縣以上的城中,鄉村的農戶一旦染病,不管距離多遠,也只能跑到縣城裡找郎中診治,耗時費力不說,一旦是急症發作,很可能在路上便沒了性命。

朱由檢也知道,依照現在的醫療條件和水平,加上極度落後的交通環境,得了急症就算送到城內也基本上是一個死字。他推行新政的目的不在於搶救無法醫治的病人,而是讓那些因風寒發熱、腹瀉腹痛這樣的常見病沒得到及時醫治、最後導致病情加重的病人們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幫助。

“啓稟聖上,自接聖喻之後,臣等會同順天府尹共同商議具體施政策略,乃決議將順天府下轄之大興、宛平兩縣,以及通州、涿州、霸州、薊州、昌平等州縣一併納入到此次惠民新政當中。蓋因此數州縣抵近京師,醫、藥均資源遠勝大明其餘州縣,新政推行相較而言應會順暢一些。內閣已行文至此數州縣,令當地官府於城內擇一處寬敞之所在,配備相應設施,僱請當地名醫輪番授課,學員皆爲鎮村之中醫術淺陋者,由於施行時日尚短,目下尚未有具體奏報回傳。”

溫體仁端坐拱手回稟道。

內閣諸人與順天府尹陳奇瑜會商後拿出了現在施行的這個方案,並從戶部給每個州縣分別下撥了兩千兩銀子作爲新政的經費,用在僱請名醫、負責受訓學員的食宿等方面的花費上。

“諸卿做的不錯,此項新政非一時一日能見功效,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恆爲佳;朕於閒暇時亦曾靜心慮及此事,爲免新政因種種制約半途而廢,特決意成立專責此事之有司,所有與之相關人員物資配屬均由其全權負責,新建有司暫名衛生署,署正爲正四品之職,首任署正由太醫院院判吳有性擔任,其餘官員吏目品級、員數由內閣與吏部會商後決定。衛生署直屬內閣管轄,其職責權限由內閣商議後呈報上來,其署衙由閣臣選址新建,望內閣諸卿將其職司制訂詳盡,朕會斟酌考量其中利弊後予以推行!”

有鑑於目前形勢正在向好的方面平穩運行,那麼在大明有條件的地方,有步驟的推行基本衛生常識便被朱由檢提上了議事日程。

由衛生署出面,當地官府配合,在縣城村鎮開展消滅老鼠、蒼蠅、蚊子、蟑螂的大掃除運動,推廣飯前便後洗手、涼水必須燒開後方能飲用、夏天飯食隔夜必須加熱食用、重大傳染性疾病施行隔離、村鎮茅廁改造等一些列舉措,從根本上整治村鎮的衛生環境,杜絕因爲個人和環境衛生問題引發的種種疾病,這就是朱由檢設置衛生署的初衷。

而這些即將展開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所需費用由內帑與戶部共同負擔,其中內帑出資佔到七成。

至於以後是否在人口密集地設置公立醫院一事,現在只能列入計劃,但要根據具體情況再決定如何實施。

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五百七十四章 懲處和人事調整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八十章 困難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殺官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給你,但你要拿東西來換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六百二十九章 對皇帝的人身攻擊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五百一十八章 蠱惑人心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七百二十五章 閩人藉機復仇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斃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四百二十章 銀票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擊1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七百八十七章 歐亞大陸的怪獸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三百三十章 改進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義爲名,目的還是利益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縣衙的日常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敗逃、得信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懲治妾身吧!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戰列艦、大型商隊遠航第四章 洪承疇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無懸念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五百一十六章 熱刀切牛油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戰事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後路危機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騎兵的狀況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十五章 譁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風波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錢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級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養老金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貴武賤必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