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遊擊

孫傳庭並未參與洪承疇組織的軍事行動,對於這種牛刀殺雞的行爲他根本不屑一顧。身爲陝西巡撫的他還有安民的職責,不需要非得帶兵參戰。洪承疇雖然貴爲五省總督,但對孫傳庭並沒有管轄權,見他不願參加也未勉強。

孫傳庭以巡視陝西西南府縣的名義留了下來,然後命許忠、劉應傑率部將投降的張文耀和拓養坤部送往西安大本營,然後親率近萬秦軍轉頭向西南的鳳翔府進發,直奔馬進忠等流賊而去。張文耀極力想跟隨前往剿賊立功,但被孫傳庭以需他安撫降兵爲由拒絕了。

孫傳庭之所以安排降賊折返西安府,一是方便接收朝廷的軍資,二是在西安可以就近補充糧草;這八千人每日所耗可是一個驚人的數目,周遇吉帶來的軍糧可沒把他們計算在內。

洪承疇手下兩萬多官軍的糧草消耗,現在大部分依賴西安府的孫傳庭供應。大軍在陝北近一年的消耗早就讓延安府和西面的慶陽府叫苦不迭,若非孫傳庭在西安屯田收穫頗豐,將供應大軍的重擔接了過去,這兩府的知府早就上本請辭了。

鳳翔府和平涼府交界的白石原上,數萬名流賊將營地紮在此處,喧囂叫嚷聲響徹整個原上;身穿五花八門各種服色的流賊們或是嬉笑打鬧,或是飲酒耍錢,或是聽曲唱戲,整個營地仿若集市一般熱鬧無比。

在流賊營地正中一座營帳內,馬進忠、混天王、仁義王等幾名流賊大頭領,以及各自手下的親信將領正在飲酒划拳。數張簡陋的木桌上杯盤狼藉,各種味道摻雜在一起,令人聞之慾嘔。

年約三旬的馬進忠生着一副典型的西北漢子的模樣,四方臉盤上一雙濃眉下的雙目精光四射,鼻直口闊,身形高大結實。

他是陝西平涼府固原州馬剛堡人氏,幼時家貧,成人後仗着一副好身板加入當地的馬匪隊伍,跟着頭領四處劫掠商販大戶。因他這一夥馬匪心狠手辣,劫掠後基本不留活口,被平涼府上報陝西巡撫衙門,在時任陝西巡撫汪喬年的的督促下,陝西鎮出動精銳邊軍突然襲擊了馬進忠他們。經過小半個時辰的搏殺,這夥六百餘人的馬匪最終大部被滅,只有馬進忠等百餘人逃得性命。

馬進忠因爲心狠手黑,頗有謀略,戰陣之上敢於拼命,因而成了這百餘人的頭領。

他們逃得性命後不敢再在陝西鎮附近活動,於是便往南進入鳳翔府一帶活動。但爲了不再次引來邊軍圍剿,馬進忠這夥人並未有過大過激的舉動,平時只是以劫掠爲主,殺傷比原先少了很多。

隨着陝西各地流賊頻起,陝西鎮官軍被徵調四處救火,沒了顧忌的馬進忠也開始帶人瘋狂擄掠;他們攻破府縣大戶堡壘,搶得大批的錢糧和女人,然後招兵買馬擴大隊伍,短短時間內在鳳翔府一帶打出了好大的名聲。

由於沒了邊軍壓制,地方官府手裡只有孱弱的衛所兵和民壯弓手,無力與馬進忠對抗;這些人把守城池還行,出去剿匪只能是羊入虎口。馬進忠的手下從最初的百餘人馬隊,漸漸擴大成爲一萬餘人的大股武裝。

但這種肆無忌憚,四處搶掠而無人可制的好事今年起戛然而止,臨洮總兵曹文昭與他的侄子、參將曹變蛟率三千人馬進駐了鳳翔府。

曹文昭叔侄一到鳳翔就給了這一帶的流賊來了個下馬威。

在探得以仁義王爲首的另一大股流賊營地設在鳳翔府城西的五里坡後,曹變蛟帶着馬隊突襲了這夥流賊。

剛剛打破了隴安縣城外一個當地大戶,搶得數百石糧食物資和幾千兩銀子的流賊們,正在興高采烈的坐地分贓,對於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知覺,曹變蛟帶着五百騎兵忽然殺出後突入流賊營中,馬踏刀砍槍刺,片刻之後便衝陣而去。

等仁義王從營帳中出來時,官軍早已不見蹤影,只有滿地的屍體和傷員的哀嚎聲。

流賊們衝着官軍遁去的方向破口大罵,紛紛叫嚷着要追上去報仇,可這夥流賊基本都是步卒,哪能追的上官軍的騎兵,所謂報仇只不過是發泄一下心中的懼怕情緒而已。

檢點下來,這次死傷共計七百餘人,死了的也就罷了,傷者可都是骨斷筋折的重傷,在當時的環境和條件下,很難捱過幾天。

無奈之下仁義王只能安排人手去營外挖坑,好把死者埋掉,傷者則是擡回各自帳中等死。

爲了防止官軍再次來襲,流賊打製了不少粗陋的拒馬擺放在營門口,官軍馬隊要是再來也會有了充足的時間集結迎戰。

等挖好數個大坑之後已是黃昏時分,除了擡着搬運屍體出營埋葬死者的數百人外,其他流賊都在營中戲耍閒扯,仁義王等頭領則是摟着搶來的婦人在帳中淫樂,一切都顯得很是平常。

沒過多久,營地外又響起了疾風暴雨般的馬蹄聲,中間還夾雜着慘叫聲呼喝聲;等流賊們從驚愕中清醒過來,並馬上報知各位頭領後,一切都歸於了平靜。

曹變蛟再次帶人突襲埋葬死者的數百流賊,將這數百人誅殺殆盡,首級全部砍下面向賊營擺成京觀樣式,以此來震懾這夥反賊們。

仁義王終於怕了。這夥官軍就像餓狼一般,不知道藏在何處盯着他和近萬手下,自己這邊只要稍微露出破綻,官軍就會猛地鋪出來撕咬一口,然後繼續隱匿行跡等待時機。

這夥官軍不像其他官軍一樣,講究堂堂之陣,明刀明槍的上來廝殺,而是用這種陰損的手段蠶食流賊。仁義王心裡清楚,他們這種噁心人的打法再來幾次,手下這夥烏合之衆肯定會鬨堂大散。

趁着晚間騎兵不敢作戰的空隙,仁義王下令連夜向北撤退,並且專撿着崎嶇難行的小道走,爲的就是避免被官軍騎兵銜尾追殺。

打着火把的流賊們一口氣跑出去幾十裡地,離開鳳翔府城幾達百里之後方纔停下腳步。還好,官軍並未追來,仁義王這才放鬆下來。

等流賊們胡亂吃過幾口早飯後,仁義王下令繼續加速往北撤,他決定徹底離開鳳翔不再回返,這夥官軍給他的心裡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曹變蛟帶隊突襲兩次之後早就遠遁而去。

要是手下有三千騎兵,不,只要有兩千騎兵,他就會將這夥近萬流賊全部殺光。

可惜,自己和叔叔一共纔有三千手下,在陝北一帶的官軍裡,除了遼東客軍以外,已經算是騎兵最多的一隻隊伍了。

收起思緒的曹變蛟一言不發,繼續當先向隴州方向馳去,五百騎兵同樣默不作聲的緊跟其後。

隴州有大股流賊馬隊活動猖獗,曹變蛟決定前去查探一番,看看有沒有機會襲殺小股流賊馬隊,繳獲一些戰馬。

曹文昭因爲兵力不足,只能將兩千餘步卒鳳翔府城周邊,曹變蛟則是自告奮勇帶隊四處打探流賊動向,並伺機予以襲殺。

對於這個沉默寡言但武藝高強的侄子,曹文昭向來視若親生;他對曹變蛟非常的放心,知道這個侄子精明的很,不是那種有勇無謀之輩,所以就由着他去了。

來到鳳翔府數月,曹變蛟率隊出擊十餘次,馬進忠、仁義王、混天王這幾股大賊,都在他手底下吃虧不小,但都拿曹變蛟一點辦法沒有。

曹變蛟因爲屬下人數太少,所以都是採用游擊戰術,瞅準流賊人數少或者麻痹大意之時突然衝出來打一下,然後不管傷亡如何立刻遠遁。這種打法把流賊們搞得暈頭轉向,精神時刻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平時打糧劫掠都不敢有絲毫鬆懈之處,生怕這個殺神不知道從哪裡又鑽出來咬他們一口。

這幾名巨匪中,馬進忠的情況稍好一些。他手下有兩千多騎兵,基本都是小股馬匪慕名來投,雖然比不上曹變蛟的手下精悍,也不如他的裝備齊整,但也具備一戰之力。

曹變蛟貪戀馬進忠的戰馬,這後面幾次都是針對他而來。雙方交手數次,曹變蛟雖然奪得了百餘匹戰馬,但也有十餘名手下陣亡,從月前的最後一次襲殺後,馬進忠再沒見過官軍的騎兵。

但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幾夥大股流賊現在根本不敢分兵劫掠,只能聚集起來纔敢去攻打縣城或鄉下的大戶。縣城不好打,那些高築牆,深挖溝的大戶同樣不好打,有時搭上數百條人命也攻不下來。

大戶們爲了打退前來攻打的流賊,往往不惜懸賞重金守住堡子。因爲一旦被攻破,不光全家沒命,多年的積攢也成了流賊的戰利品。

那些莊戶門也是同樣的想法,守堡都是拼盡全力,根本不惜命,他們都知道流賊有燒殺搶掠的秉性,哪肯輕易的讓賊人們得逞?

曾有一次,混天王帶着五千餘人攻打香泉縣鄉下的一個堡子,就在快要打破時,曹變蛟帶人突然殺出,將混天王的後隊衝破後揚長而去。

混天王因爲懼怕官軍並未走遠,又苦於手下沒有大隊騎兵抗衡,只能放棄眼看要破的堡子,收攏手下一步一驚的回了原上的寨子。

所以現在流賊們既要防着官軍馬隊的突襲,又要和守堡子的大戶硬拼,漸漸的糧草物資已快接濟不上了。

最後馬進忠決定,和混天王等人合兵一處,攻打府縣城池,以便獲得充足的物資。

他派人聯絡上仁義王和混天王,決定在仁義王立下營寨的白石原會兵,準備妥當後,三人率部合夥攻打靈臺縣,所得金銀物資平分,改變現在基本上坐吃山空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馬進忠謀劃着引出這隻官軍騎兵,伺機將其一舉殲滅,然後藉着威勢成爲鳳翔一帶的流賊老大。

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國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桿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槍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後軍隊整合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溫體仁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百三十四章 開端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五百九十八章 納稅就從天家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來複仇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擇吧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二百四十二章 勸說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九十八章 計議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衛1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十四章 決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二百四十三章 薊鎮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變之日、同樣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縱火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搶來的資源填海第十五章 譁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蠱惑和算計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覲見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當年的薩爾滸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衝鋒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二十一章 徵稅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態站隊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第一百零四章 見面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二百八十七章 釣魚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勝第六百五十章 宮內改革、減少天家個人財富第四百二十二章 莊元洲的思慮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