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

孫傳庭揹着手站在一處緩坡上,眺望着十里之外的白石原。接近午時左右,秋日的暖陽曬在身上,讓人倍感舒適。

孫傳庭身邊數步之外,靈臺知縣方文,以及曹文昭、周遇吉、曹變蛟、羅世芳等將官環繞左右。

緩坡的一旁就是白石原通往外界唯一的道路,現在這條並不寬闊的道路上已經挖開了數道深溝,把白石原和外面徹底隔絕開來。

孫傳庭率領秦軍與當日黃昏時趕至白石原外十里之地後,即刻着人知會東面二十餘里外的靈臺縣,令縣衙連夜徵調一千民壯和五百石糧草趕來聽命;並着重言明,一千民壯必須攜帶鋤頭鐵鍬等農具,違令以軍法論處。

接到巡撫指令的知縣方文不敢怠慢,立即把縣裡糧倉裡僅有的兩百石糧食全部拿出,然後將城裡的士紳大戶們召集起來,向大家出示了孫傳庭的手令;言明數萬流賊本欲攻打靈臺縣城,正巧被巡撫大人率大軍截住,現雙方正在白石原一帶激戰。官軍糧草匱乏,急需大夥兒捐獻,不然的話,官軍一旦因爲缺糧而退卻,流賊會趁勢進軍打破縣城,後果可想而知。

在方文的威逼利誘下,士紳大戶們不管情願還是不情願,都是當場解囊相助,最後籌得六百餘石糧食,由方文親自帶領組織起來的民壯,連夜送到了秦軍營地。

孫傳庭對方文的表現十分滿意,很是誇讚了他幾句。本來他要了五百石糧食,結果人家一下子運來了八百石,這樣的幹才值得拔擢。

接着,受寵若驚的方文自告奮勇的擔負起指揮民壯挖溝的事宜。

趁着皎潔的月色,一千民壯耗時數個時辰,挖出了數道深約一丈左右,寬近兩丈的深溝,把整條道路徹底截斷。

這幾道深溝並不相連,中間都有數尺寬的地方可供人落腳,幾道深溝總長約五十餘步,正好在弓箭火銃最有殺傷力的範圍之內。在官軍這邊的最後一道溝完成時,還特意壘起了一道胸牆,然後用硬木搭起前後通透的棚子,以防備流賊弓箭的拋射。

從孫傳庭率軍趕到,大軍紮好營盤,民壯連夜挖好深溝算起,到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

期間原上的馬進忠等賊首,每天都要組織數次大規模的突圍行動,但最終都是丟下數百條人命後退回原上。

周遇吉調派秦軍中僅有的五百火銃手和一千多弓手輪番上陣,對着衝到第一道溝邊的流賊開始了打靶練習。

胸牆後面能夠擺開八名銃手,官軍六人一組,打完後順着兩側返回,然後後排上去繼續射擊。

在這樣不間斷的火力打擊下,流賊們傷亡慘重。想用弓箭與官軍對射吧,官軍身前有胸牆遮護,頭頂有鋪着木板的棚子遮擋,再加上頭戴的寬沿帽盔,流賊的弓箭根本威脅不到官軍。

在連續數日,想用各種方式試圖把深溝填埋,然後數萬人涌出突圍的行動失敗後,流賊們徹底絕望了。

孫傳庭冷笑一聲,下了緩坡向不遠處的大帳走去。

秦軍營地紮在不遠處白石河附近平坦的原野上。水量已經不大的白石河水質清澈,許多手指長短的魚兒在水裡來回遊動,讓白水河多了一份生機。

曹文昭叔侄是接到孫傳庭的手令後趕過來的,孫傳庭並未讓他們將大軍帶來,近萬秦軍以足夠使用。

他把曹家叔侄招來的原因,是想在這次戰役結束後,讓他們繼續往西,剿滅鞏昌府和臨洮府的殘餘小股匪患。曹文昭掛的可是臨洮總兵頭銜,總不能連臨洮也不去看看吧?

現在漢中府有秦良玉駐守,孫傳庭已派人給其下達軍令,令其掃蕩漢中府境內的土匪流寇。以川軍的實力,這個應該不成問題。

解決了馬進忠、混天王等西北最大的流賊後,曹家叔侄再向西掃蕩,那除了陝北正在被洪承疇攻擊的流賊外,整個陝西基本算是平定,剩下的就是如何賑災安民了,自己已經完成了聖上的重託。

衆人回到主帥帳中,孫傳庭在大案後坐下,方文等人分列兩邊。在巡撫這樣的封疆大吏面前,這些人是沒有資格落座的。

孫傳庭看向方文開口問道:“貴縣幾日來甚是辛苦,本官都看在眼中,此役功勞薄上自會有貴縣之名,朝廷自會按功行賞!貴縣還需戒驕戒躁,勤於職事纔好!”

方文喜動顏色,出列後衝着孫傳庭深施一禮道:“中丞提攜之情,下官永不敢忘!下官所做乃是分內之事,敢勞中丞掛懷,下官銘感五內!此後定當唯中丞馬首是瞻!絕不負中丞教誨之意!”

方文崇禎四年中的進士,因爲朝中無人才被打發到偏僻的靈臺縣,現在已是第二任上了。

依照他的分析,不出意外的話,任期滿後,他仍會被安排到小縣任職。若是無人提拔賞識,這輩子最多熬到個正六品的同知算不錯了。

沒想到機會突然之間出現了。孫傳庭的到來讓方文看到了一絲希望,只要能傍上巡撫這樣的重臣,自己的前途定會一片光明。

果不其然,這幾日的辛苦忙碌,頂的上自己數年的功勞。

方文知道朝廷最重軍功,只要一個文官沾上了軍功,那以後的仕途將會順暢許多,孫傳庭的大度讓方文發自內心的感激。

孫傳庭微微一笑道:“貴縣且好生做着,本官自會時常關注與你!”

對於方文表達的忠心,孫傳庭沒有拒絕。

這個三旬左右的年輕知縣,身上沒有他最討厭的那種酸腐之氣,而是務實肯幹,處事比較靈活,值得栽培。

自己雖然有不少的同年都在朝中和地方任職,但還沒有真正貼心的下屬。

莊元洲、謝仁星等人尚未踏入官場,方文算是真正意義上自己在官場中第一個賞識之人,只要他以後表現良好,那自己也會不吝拔擢。

想要在朝堂中立足,沒有自己的班底是長久不了的。

孫傳庭的表態讓方文欣喜異常,若不是帳內還有其他人在,他會毫不猶豫的大禮參拜。沒想到自己也能找到靠山,還是高聳入雲的大山!

孫傳庭繼續道:“今日流賊並未前來攻打,依本官研判,流賊已經斷糧;只要再圍困數日,除卻投降,其別無它途!如何處置這羣賊人,諸位現下可暢所欲言!”

曹文昭出列拱手道:“稟中丞,卑職以爲,數萬流賊以青壯居多,且多是農戶出身,從賊實非無奈;其中罪惡累累者應當誅除,剩餘者選編入伍,操訓後可得不少精兵,以供朝廷驅使!”

他雖然名爲總兵,但手下士卒太少,用兵時經常有捉襟見肘之感,所以他傾向於揀選良善,到時可將一部納入自己麾下。

一向沉默寡言的曹變蛟小聲嘀咕道:“一幫賊寇,全部坑殺最是省事!”

曹文昭轉頭瞪了他一眼,喝道:“現下輪不到你說話!勿得口出狂言!”

孫傳庭哈哈大笑:“都言小曹將軍勇悍,未曾想到其意甚是果決!此言甚合本官之意!”

秦軍參將羅世芳眼中滿是贊意的看了曹變蛟一眼,原本他看着滿身傲氣的曹變蛟面目可憎,這下突然覺得對方順眼起來。賊寇就該殺絕,留着還要浪費寶貴的糧食,只要殺得賊人膽寒,看以後誰還有膽從賊!

周遇吉拱手道:“不管是擒殺還是選編,一切由中丞之意而決,卑職聽命便是!”

孫傳庭沉吟一會開口道:“按本官之意,但凡從賊者,不管其原先是否乃良善之人,只要從賊一日,賊之惡性便會附其頭腦,驅其四肢,其日後之行徑難與常人同!此類理當全部誅除!但聖上仁心,所頒諭旨中已網開一面,我等身爲人臣,自當遵從聖意!故此役之賊亦應從寬論處,以彰聖上之德!一切就依曹總兵之言吧!”

曹文昭等人上前施禮領命,曹變蛟暗中撇了撇嘴,對孫傳庭的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甚爲不滿。

孫傳庭繼續道:“此役過後,西北之大賊幾近絕跡,但小股賊寇仍甚猖獗;其平常打家劫舍,搶掠商旅,致使當地官民無心生產經營。若不予以及時遏止,恐其趁天災之時逐漸成勢!本官授欽命巡撫陝西,絕不能坐視不理!故本官決意,遣一隻人馬往西經略鞏昌、臨洮兩府;另遣一隻人馬往北經略平涼、慶陽兩府之地,本官則親率一路兵馬遠赴寧夏鎮!諸將聽令!”

曹文昭、周遇吉等上前拱手施禮大聲應道:“卑職在!”

孫傳庭沉聲道:“待揀選賊衆之事完畢,曹文昭率本部及新編之軍往西經略,掃蕩境內大小賊寇,及早廓清兩府賊患!糧草可就地徵集,遇事可自決,本官不問!”

曹文昭心下大喜。原上的流賊數萬,自己怎麼也能挑出五千人,加上原先三千士卒,那就有八千人,自己終於成爲名正言順鎮守一方的大將了!並且孫傳庭的話中之意就是他會有自決權,不會受到當地官員的掣肘,這就讓他能夠更加從容的用兵掃蕩了。

他大聲應道:“卑職遵命!”

“羅世芳率三千人並新編之軍經略平涼、慶陽兩地,與曹文昭部互相呼應,待廓清本境後再行聽令!”

羅世芳沉聲應道:“卑職遵命!”

他這一路相對來說匪患稍輕,最重要的是將新編軍整訓好,以備將來之用。

“周遇吉率一千人回返西安府,整訓張文耀、拓養坤等部,務必儘快見到成效!”孫傳庭繼續下令道。

張文耀、拓養坤降衆八千,必須有一名重將壓制,周遇吉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分派完畢後衆將散去,孫傳庭準備親率五千秦軍趕赴寧夏鎮。

寧夏鎮是軍鎮,與韃靼部接壤,擔負着守疆的重任。邊軍久缺糧餉,時有鬧餉之事,派別人去根本壓制不住,只有自己親去方纔合適。

他正要安排謝仁星返回西安,調運糧餉再來與他匯合時,帳外的孫志安匆匆闖入,神色嚴峻的來到他的身前,附耳道:“張文耀遣人來報,拓養坤部叛亂!現裹挾部衆往潼關,然後伺機進入河南!”

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七百六十八章 賞爵、婦幼醫院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進中的插曲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六百六十三章 熱烈歡迎大明帝國使團到訪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章 皮島第二百九十一章 細節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聖公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四十章 大戰4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二十章 攔道索銀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輪馬車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六十四章 邊軍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六百六十九章 讓農戶增產的同時還能增收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二百八十六章 販私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懼怕的怪獸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二百零八章 懲處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權勢保富貴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四百九十二章 內閣人選第七十八章 陳家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五百零七章 秋後算賬第三百九十三章 錦州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廣的難題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一百一十七章 佈置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飯食可比富戶、話癆管事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現任高官致仕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與漢人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陸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執法還是行兇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百八十七章 矇在鼓裡的邊將們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八百五十章 變生肘腋第七百章 官府投資、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六十五章 上門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四十二章 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驚變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紛爭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前第二百五十七章 會面第七百八十五章 設立新的基層政權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二百一十五章 強搶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三百四十四章 內閣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華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會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第四十六章 投機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爭奪第五章 皇莊1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爲利益而開啓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