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

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這一長串頭銜的背後隱含着巨大權利,雖然比起原先的正一品的五省總督來講,現在的品級僅爲正二品,但陳奇瑜已經非常知足了。

提督五省軍務聽上去很威風,但那可是個累死人的差事。

每日都要接到雪片般的各地匪情塘報,然後還要從這些情報中分析出何處的流賊爲禍最深,其下一步的流竄方向是哪裡,應該在哪裡調兵堵截,調多少兵力才能打贏,何地能籌措到糧餉等等等等諸多問題。

五省總督沒有固定辦公場所,哪裡大兵聚集,總督就要趕往該地親自指揮,其實主要是督陣,防止某些總兵大將出工不出力。更要防止殺良冒功,坐視友軍被困不去援助,私縱賊寇等黑暗事情的發生。

當然了,就算總督親臨,很多事還是會照樣發生,但某些大將不敢明目張膽去做。

五省總督最大的風險還在於剿賊不利,陳奇瑜恰恰是犯了這條大忌才身陷囹圄。

說起來真是冤枉他,老陳剿賊那真是有兩把刷子。在任上總共不到一年,把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一衆匪首攆的到處亂竄,要是車廂峽之事自己上點心就好了。

陳奇瑜暗自嘆了口氣,自己當時太膨脹了。以爲已經畢其功於一役,剩下的就是回到京師後,在朝廷重臣們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接受皇帝的封賞了,按照如此大功,至少是個兵部尚書,要是皇帝一高興,入閣也不是不可能,位極人臣可是一輩子的榮耀。

世上沒有後悔藥,在詔獄中待了數月,陳奇瑜對現在的一切感到分外的珍惜。

他有時覺得挺佩服自己的。

雖然蒙皇帝特簡出獄成爲鳳陽巡撫,可要不是自己敏銳的察覺到壽州之戰的重要性,要不是自己未雨綢繆,將徐州兵事先攬到麾下,要不是自己當機立斷,親率大兵赴援壽州,與盧建鬥合力取下這場大勝,那自己無論在鳳陽如何折騰,都不會引起皇上的注意,只要被皇上遺忘,那再想升遷就幾乎不可能了。

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皇上真是慧眼識人啊,哈哈!只要自己在這個重要位置上幹出一番業績來,那重返京師位列殿堂之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淮安是大運河的中段,是黃淮交匯的地方,也是整個漕運的關鍵,宣德二年朝廷遂在淮安府開府建牙設立了督管運河的總兵府。

後因漕運事務逐漸繁忙,而漕運又廣泛牽涉到各省行政、軍務,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不是一個武臣所能辦得了的,所以朝廷經常臨時派遣侍郎、都御史、少卿等文職官員參與督運。至景泰二年(1451),朝廷認爲文官的參與必須常態化,所以奏請皇帝設立了漕運總督,並將原先的漕運總兵府改爲總督府。

漕運總督長長的頭銜中,提督軍務這一條可是相當厲害。這就是說可以和其他各省的總督一樣,擁有一定的兵權,並且漕運總督麾下兵馬真是不少,名義上總督麾下足有兩萬餘戰兵,還有人數多達十二萬的運軍,就是跑船的這幫漕軍。

漕運總督統領潁州兵備道、徐州兵備道、淮揚海防道,中都留守司之鳳陽等7個衛,洪塘守禦所,南直隸之廬州衛、揚州衛、高郵衛、儀真衛、滁州衛、徐州衛、淮安衛、大河衛、邳州衛、沂州衛、泗州衛、壽州衛、宿州衛,海州中守禦所。所以漕運總督人稱爲帥、大帥、漕帥,他設有軍門,有中軍,左營、右營、城守營。他所在的淮安城的守衛,不須地方政府如山陽縣、淮安府的來管,而是由漕運總督署城守營負責,地方官府只是協助而已。有戰事還可調動所轄範圍內的軍隊,如揚州營、徐州營等。

總督的權限包括督理錢糧、操練兵馬、修理城池、撫安軍民、禁革奸弊等事項。如有戰事發生,可以選將調兵,組織備戰。對於才能不濟或是不聽命令的官員,文職五品以下,武職四品以下,都可以參究、拿問乃至以軍法從事。至於上書彈劾,致某一下級官員被貶被殺,更是小菜一碟了。

到任總督已經月餘,跟隨自己參加壽州大戰的鳳陽衛都已迴歸原位,郭太的徐州兵在把俘虜押送到淮安後,也回了徐州駐地。郭太此次敘功被朝廷擢升爲徐州副總兵,因而對陳奇瑜更是俯首帖耳,兩次跟隨陳大人都能升官,這樣的好事上哪找去。

盧象升帶着天雄軍和遼東騎兵以及黃得功部向湖廣一帶挺進,繼續追繳張獻忠等巨寇。

壽州之戰俘獲的五萬餘人已經在總督衙門兵丁的監護下,由工部都水司的郎中劃分區域,開始對堵塞嚴重的運河中段進行清淤工作。

五萬餘人被分爲二十隊,每隊不到三千人,由一百兵丁看守,在工部吏目的指揮下展開作業。

陳奇瑜自知不懂此間事物,所以將此事全權交於了工部郎中董藩。在吩咐下陳奇之督辦清淤所需糧食之後,他便帶人開始四處巡查走訪,力求短時間內對漕運一事有所瞭解,到時好給皇帝上本,陳說其中利弊,以便使自己在皇帝眼中的良好形象再加幾分。

這些俘虜絕大部分是農戶出身,都是因田畝絕收才加入流賊隊伍,所求無非是能吃頓飽飯,甚至吃不飽也行,總比等在家中餓死要強。但其中也有不少本性兇殘之輩,姦淫擄掠的惡事沒少幹。

陳奇瑜在率部押送俘虜前往淮安的途中,對六萬餘人進行了一次甄別行動,目的就是爲了震懾住他們。

其實按他的本意,這夥流賊直接殺了埋掉肥田就成,活着也是浪費糧食。但崇禎在給他的諭旨中告誡他,此舉是爲了攻心,給別處流賊留下投誠的想頭,陳奇瑜雖然頗不以爲然,但還是遵照執行。

他下令把這羣俘虜分成數十營,紮好營柵隔離開餓上三天。之後令官軍將白麪蒸餅擺在營門處,對俘虜們宣告:凡有檢舉揭發他人罪行者便可以出營領取飯食,朝廷會給他們安排活路,每日還管兩頓飯。罪行包括破城之後搶奪百姓家產、殺傷人命、奸**女、殺傷官員、官軍,對朝廷有憤恨之言者等等,這些人將會被帶往礦山挖礦。

大部分餓了三天的流賊們心中早已絕望,以爲不知道何時就會被官軍屠殺,突然聽說可以吃上白生生的麪餅,並且還能有活幹有飯吃後,幾乎所有人都躁動起來。不就是檢舉或者被檢舉嗎,又不會死人,只不過是乾的活不一樣而已。

在持刀拿槍的官軍嚴密看管下,流賊們每十人一組出營,來到書吏的桌前,將被檢舉者的姓名年齡籍貫外號,以及所犯罪行講清,官軍將被檢舉者喊出後帶到一邊的營盤看押,檢舉者則會去另外營盤就食。

經過在數個時辰的忙碌,被檢舉出來者多達五千餘人,其中不乏鄉黨親戚之間的相互揭發。

眼睛都已餓綠了的人看到飯食之後,世代相傳的親親之情都拋在腦後,所有的一切都不如吃上一頓飽飯重要。何況朝廷已經說了,送去挖礦,以贖其罪,既然你確實幹過傷天害理的事,就別怪俺把你招出來了。

陳奇瑜揹負雙手冷冷的看着眼前的一切。這些愚民給朝廷造成了如此大的麻煩,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多少無辜百姓直接或間接死於他們的手中。車廂峽之役自己的婦人之仁,帶來的是丟官去職,身陷囹圄,那種恥辱都是拜眼前這些刁民所賜!

當所謂的惡人和好人分別歸營後,陳奇瑜轉身回了大帳。

五千多被檢舉出來的流賊,在營柵內或蹲或躺,或幾個相熟之人湊在一起閒話,小聲議論着要被帶往何處。

突然一陣隆隆的腳步聲傳來,五百名官軍弓手列隊而來,在流賊們或驚詫或絕望的目光注視下,迅速分開後在營柵外站好,彎弓搭箭後透過柵欄之間的空隙對準營內的流賊。隨着一聲威嚴的喝令,弓手們將手中箭只射了出去。

在每人射了七八輪後,弓手們力竭後停止射擊,流賊的營內已是遍地的屍體和傷者,五千餘人的完好無損的只剩千人左右,這些人邊大聲嚎叫着邊四處躲避,有的想爬上營柵翻出,被一些尚有餘力弓手們射翻下去。整個營地內血流成河,哀呼慘號聲不絕於耳,其他附近營內的流賊們俱是臉色青白不已,很多人嚇得失聲痛哭。

緊接着營門被打開,五百名全身甲具的刀盾手和五百名長槍手列隊入場,一刻鐘之後,場內再無站着的流賊,刀盾手開始翻檢躺倒的流賊,挨個進行補刀,最後弓手進場,將射出去的箭只收回。

陳奇瑜命當地縣府送來鋤頭鐵鍬,在官軍的監看下,被挑選出來的流賊們在一片荒地挖了數十個大坑,將死掉的賊人們填埋掉。

多少年過去了,當地人很少敢獨自從這片地方走,據說夜裡時常有慘叫聲發出。

事發當天,一封流賊戰俘聚衆,妄圖搶奪官軍兵器暴亂,結果被官軍奮力彈壓,最後殺死流賊數千人,官軍無人傷亡的捷報被送往了京城而去。

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一百五十九章 議降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三百五十七章 辦學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六十二章 紅夷第五百五十四章 額就是中意她!第五百四十七章 陳奇瑜的狠招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腳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七百七十七章 飛梭、大明第一項壟斷產業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門年假、年終獎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七十二章 京營2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裡也有掙扎存活之人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第九十四章 獻營第六百八十二章 醫院開張,御醫坐診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學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長蘆第二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見成效第七百八十章 保護貿易自由、敲竹槓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第四百章 佈防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七十三章 爭搶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第四百零八章 彈雨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六十八章 輕鬆第二百二十六章 請見第二百七十八章 進宮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百五十八章 鄒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產品賣給歐洲人、拋磚引玉第六十二章 秘議第五百四十四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與反賊有過勾連?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聲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貿這塊大蛋糕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無策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五百四十二章 帶西夷開開眼第二百九十二章 鄭芝鳳第四百九十五章 豐收在望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產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應對之策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掘人才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網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進盛京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八百五十六章 議定出兵、太子監軍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六十六章 逮獲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七十三章 處置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