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

張獻忠帶着數千精銳老卒,以及石塌天、鞋底光等親信大將,連夜拔營往西北而去。孫可望和李定國押運糧草隨後而行,劉文秀、艾能奇則與數萬部衆留了下來。一是不讓高迎祥察覺異常,二是繼續攻打壽州,搶奪更多錢糧,然後再尋機脫離高迎祥後,前去與張獻忠匯合。

張獻忠準備先向北走,然後折向西面,打破潁上後再往西南,進入河南汝寧府,趁着盧象升部前去追擊高迎祥留下的空檔,沿途破州攻縣。穿過南陽府後最終抵達湖廣的鄖陽府,那裡是陝西、河南、湖廣三省交界之處,官府孱弱,民風彪悍,流民衆多。憑藉自己手中的錢糧,很快就會聚攏一隻數量龐大的隊伍,張獻忠相信不用幾年,自己就不會畏懼任何一支官軍。

但數千人馬拔營時的喧囂,加上行軍時無數火把組成的火龍,還是驚動了其他賊營的人。

第二日一早,高迎恩便快馬趕來獻營,眼見獻營數萬人的營帳似乎未見有何變動,心下琢磨:昨夜獻營好大的動靜,有人稟報獻營營嘯,可現在這狀況應該不是。營嘯之後營地怎會還是如此齊整?也不見地上有血跡屍體,那究竟出啥事了呢?

到了張獻忠的大帳之外,高迎恩翻身下馬,劉文秀從帳裡迎了出來,衝着高迎恩拱手行禮後笑道:“高大哥這麼早來我獻營,不知有何見教?”

高迎恩並未還禮,一邊往帳中行去一邊開口道:“昨夜有報獻營似有異動,闖王遣俺來探詢一番,昨夜到底何事?”

劉文秀笑道:“也沒甚大事。有一部攜帶糧草叛逃,義父一怒之下親自帶人追趕去了!”

高迎恩一愣,停住腳步後問道:“是誰叛逃?有多少人?”

劉文秀恨恨的回道:“那個該死的鞋底光!虧俺義父還待他如兄弟,不知犯了甚邪勁,帶着手下兩千餘人往北而去,還把俺營中的金銀拿走大部,俺義父很生氣,帶着人前去追他了,揚言定要問個明白,到底甚事讓他出走!”

高迎恩道:“這都半夜了,八大王怎地還未回返?莫非遇着兇險之事?”

劉文秀搖頭道:“俺也不知!義父帶着俺兩個哥哥前去,理應不會有事。至於爲何不曾回返,俺就真不知道了。許是順便打破附近村莊,補充一番糧草吧!”

“八大王未歸,今日獻營還能出兵攻城嗎?”高迎恩接着道。

劉文秀胸脯一挺,傲然道:“高大哥放心,小小壽州,一羣衛所兵,俺獻營還未放在眼中!昨日只是試探虛實罷了!今日俺和老四親自上陣,包管破城,等俺義父回來,也會好好誇獎俺一番!”

高迎恩四下打量一番,張獻忠的大帳仍在,周邊營地的賊兵很多都已出帳,有解手的,有做飯的,有舉石鎖練力氣的,衆人臉上的表情都與常人無異。

他已經基本相信了劉文秀的解釋:有人率部叛逃,張獻忠帶着一小部分親兵去追趕。至於爲何有人會出走,很簡單的原因,銀子和女人唄。要麼是分贓不勻,要麼是爭風吃醋,這種事在流賊陣營中每天都會發生,不足爲奇。

高迎恩掉頭往回走去,邊走邊高聲道:“不管今日你義父幾時回來,闖王有令,辰時攻城!兩個時辰內拿下壽州,要不你們獻營就滾蛋!讓地方俺們闖營來打!”

劉文秀抱拳道:“高大哥放心!俺一個時辰就拿下!”

高迎恩頭也不回,快步走到馬前,翻身上馬揚長而去,十幾個親兵打馬緊跟其後,揚起的塵土迷人眼目。

劉文秀揮手驅散撲面而至的塵土,啐了一口之後轉身回了大帳。

高迎恩回到大營,向高迎祥如實稟報了所見所聞,並坦言或許劉文秀所言的確爲真。高迎祥及一杆親信琢磨半天也想不出還有其他因由。他們絕想不到張獻忠如此果決,察覺到高迎祥欲對他不利後,當機立斷撇下數萬人馬離去。高迎祥的心中依舊認爲,壽州這塊大肥肉近在眼前,依張獻忠貪婪的本性來說,肯定是要打破城池後大肆搶掠一番纔可,到時趁亂就派人尋機幹掉他。

辰時剛過,數千名獻營士卒,在劉文秀和艾能奇的親率下,集結整隊後,擡着十餘架長梯,浩浩蕩蕩的向城牆進發。營地裡的數萬流賊,在各自大小頭領的指揮下,開始收拾各自的營帳雜物,並挑出身強力壯之人,集結整備,等到城破之後自己人打開城門,這些人就會涌進城去幫着搬運各種物資。

這是流賊們長久以來達成的默契。畢竟人數太多,要是城破之後,人人都想進城搶掠,單單數十萬人相互擁擠踩踏就能死人無數。所以流賊各營都是事先挑出人手,等候破城後有序而進,總數不能超過萬人。

在距城牆數百步時,劉文秀一聲令下,數千人停下整隊,兩百弓手和一百名盾牌手出列,向城牆快步行進,及至城牆數十步左右停下。隨即五百名獻營賊兵分成數組,持刀拿盾邁步走向城下,百餘名賊兵發一聲喊,擡着梯子疾步奔向城牆。

擡梯子的賊人很快奔到城下,幾人一組將梯子架好扶穩,五百名賊兵迅速靠近長梯,準備開始攀爬。弓手則與盾牌手組成一個方陣,站在城下十步左右的距離,準備掩護賊兵登城。兩百名弓手足以覆蓋大部分賊兵登城的範圍。

城頭上依然如昨日一般,靜悄悄的沒有動靜。

等到攻城的賊兵都聚攏在長梯周邊時,一聲哨響,兩百弓手幾乎同時鬆開手指,兩百隻長箭形成的一小片黑雲,瞬間飛上了城頭。

城頭上沒有想象中的慘呼聲響起,這令弓手們大感意外,但依舊不停的將手中長箭射出,賊兵們也踏上梯子開始奮力登城。

沒有想象中的礌石灰瓶熱油,也沒有弓箭還擊,十餘架梯子上第一個賊兵,在擔驚受怕中順利的到達梯子的頂端。弓手們在連續射出七八隻長箭後,手臂酸脹無力,在盾牌手的護衛下退後歇息。

十餘名賊兵幾乎同時登上了垛口,但映入眼簾的場景如同一盆冰水,將他們從頭到腳澆的的冰涼。

寬闊的城頭地面上插滿城下射來的羽箭,白色的尾羽如同荻花一般,在微風中輕輕擺動着。

城牆上靠近內城的北段,有一溜長長的草棚,草棚的頂上同樣插滿了無數的長箭。草棚裡百餘名銃手舉着火銃指向登城的賊兵們,這些銃手當然是來自黃得功的山東官軍,他的五千餘部下配備了三百杆新式火銃。

站在垛口的賊兵們心中只剩下了絕望,有的賊兵兇悍之氣發作,一聲吼叫後跳下垛口,向草棚撲去;有的則是驚慌失措下轉身想從梯子上下城,但梯子上的賊人一個挨着一個,有人已經站在他的身後,正在邊催促邊用手用力推他。

一聲短促尖利的喇叭聲響過,幾十杆火銃幾乎同時擊發,安靜的城頭突然一陣轟然大響,一片濃密的硝煙瞬間瀰漫了整段城頭,然後在逐漸被風吹散開來。第一批銃手打完後轉向一邊,第二排銃手舉銃對準垛口。

十餘步的距離之內,不管是跳下垛口準備拼死一搏的賊兵,還是準備轉身而逃的賊人,身上濺出數朵血花。跳下來的賊兵被銃子的衝擊力直接打翻在地身亡。垛口上的賊兵直接被擊飛後,從數米高的城牆上跌落下去。

前排賊兵被火銃擊殺後,第二排的賊人聽到銃聲後變得猶豫起來,但被身後的賊兵推送着還是登上了垛口。

城頭上的硝煙還雖然未散盡,但已阻礙不了視線,登上城頭的賊兵同樣被眼前的場景驚呆,隨即銃聲再次響起,終於有未被當場打死的賊兵發出了淒厲的慘叫聲,正要邁步登上城頭的賊兵們終於停止了攀爬的腳步,數聲驚恐的叫聲響起:“火銃!”

“官軍有火銃!”

“退後!退後!”

“扯呼!扯呼!”

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開殺戒第六百八十七章 爲了利益,多爾袞打算把侄子給宰了第八十八章 兵亂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裡還敢安睡嗎?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醫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盧象升抵達南京第九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三百七十四章 毆打第二百六十章 備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歐洲不僅是隻缺白糖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種出口掙大錢的新產品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後眼中的夫君第六百七十一章 減稅與股份變更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四百零四章 殺意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七百二十七章 轟塌城門、米涅槍再次顯示威力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五十八章 潰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賞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一百零八章 宮內第六百四十章 不幹都不行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興建水庫、酒坊不能太多第五百零三章 無人可用第四百零七章 衝鋒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五百七十八章 捨不得第八百九十四章 該落幕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談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五百三十八章 強硬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十一章 京營1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六百九十五章 豐收了,可是糧食賣不上價了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八十七章 苦難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體規劃和佈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軍內部的分歧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五百四十九章 孫傳庭、盧象升的反應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與白杆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邊軍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烏龍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輝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標是馬尼拉的大佛郎機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四百零九章 齊射第五百二十章 開花彈第三百六十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懼敵第二百五十章 寧遠第四百六十一章 楊嗣昌的擔憂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開第一百九十四章 說服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一百三十八章 殺俘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國的態度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測第七百四十一章 蒐羅人才、返航第三百六十五章 驛站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