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空想

懿宗沉聲道:“愛妃,這裡朕議事之地,你怎可輕易出現,還不快回寢宮去。”

郭淑妃正色道:“陛下,臣妾斗膽前來,只是爲了勸解陛下,莫要誤殺了一個忠臣。”

“證據確鑿,朕還能怎麼辦?”懿宗到底是對郭淑妃寵愛至深,一看到她那楚楚的眼神便將什麼祖訓國法拋在了一邊,態度很快溫和了下來。

“陛下,只是憑一封書信就致韋學士死罪,豈不太過草率,若叫臣子們知道,豈不人人自危,無論此事是真是僞,都該當交由刑部審理後纔可定案,如此纔可叫天下人知道陛下英明公正,這纔是真正的不損國威呀。”

郭淑妃一力勸解,於軻很清楚,朝中尤其是刑部一處,很多大臣們都是韋保衡的人,如果叫他們去審理,八成會幫韋保衡推得一乾二淨。

“好吧,那就先依愛妃所言吧,暫將那韋保衡交由刑部看押。”

懿宗抵不過女人的溫柔懇求,怒火消弭,很痛快的照做,也不待於軻等再多言,便與郭淑妃擺駕而去。

“后妃干政,后妃干政呀!”王鐸是嘆着氣走出大殿的,他也很清楚韋保衡的勢力,如今見有郭淑妃幫助,對於擊垮韋保衡的希望便又少了幾分。

於軻也因此而擔憂,卻又想起了其他事,道:“王相,不知最近的徵稅計劃可曾順利嗎?”

王鐸道:“這事你也應該清楚,商人們因爲大良米行爲由,一直在抵制,而大理寺方面一直審不出個所以然來,徵稅的計劃能順利纔怪,眼下西川方面的戰事正吃緊,唉,真是多事之秋呀。”

於軻頓了頓,道:“其實有一件事某一直覺得很怪,當時某被綁架之時,那些賊人一直逼某給陛下上言,請陛下放棄此番徵稅的計劃,莫非這案子只是那些商人們所做,卻怕被查出來,有意陷害給韋學士的嗎?”

大良米行是左中尉劉行深所開,如果放棄了徵稅計劃,那就意味着大良米行一案也宣佈結束,於軻這麼說,是故意把韋保衡與劉行深聯繫起來,讓人以爲外臣與內臣間在相互勾結,不過他又不好直接表明意思,只好拐着彎的讓王鐸去聯想。

說罷,於軻忙道:“某突然想起家中還有些事,某就先行告辭了。”

於軻離去,王鐸果然開始琢磨着他所說的話,眉頭緊皺,臉色越發的陰沉。

…… …… ……

那致命的“僞證”被交到了刑部證據庫,這對於軻和興唐會的計劃來說是頗爲不利的,因爲即使再高明的筆跡模仿依然會存在細微的破綻,局外人固然難以辨別,但韋保衡本人卻不可能看不出來,一旦他要求自己當場作書,與那封僞書比較,則其中真僞立時會被指出。

如此一來,韋保衡不但可以脫身,皇帝還會對案子重新思考,重新調查,那樣的話,自己便有被查穿的危險,畢竟,這幾日來發生的事,目前的解釋都看似合情合理,但若細細推敲起來,卻存在着不少的漏洞。

所以,於軻在當晚拜會了白啓明,這個耿直書生的身上有他需要的東西。

“於兄,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一杯某恭喜你平安歸來。”白啓明着實關心於軻的安危,一番話均出自真心。

於軻倒有幾分愧疚,前次忽悠他上書之事已經給他帶來了負面的影響,由刑部在路巖的授意下,給白啓明放了大假,如今他已久不上班,大部分的時候都在他的陋室中讀書。

“白兄,終日在家讀書,不嫌悶的慌麼,不如改天隨某往‘百香閣’玩樂一番。”於軻想給他點補償,男人嘛,最好放鬆就是女人。

白啓明倒是一臉的輕鬆,道:“多謝於兄美意了,不過色相非某所欲也,與其迷戀風塵,倒不如在家讀書,這幾日賦閒的時光,某頗有些讀書的心得。”

白啓明一向抱負甚重,一心想着爲國效忠,匡扶大唐,而今無事可做卻如此淡然,怎麼看都有點不正常,於軻便道:“不知白兄這幾日都讀了哪些書,有何心得不妨說與某聽聽。”

白啓明道:“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熬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這一段於兄不知有何感想?”

這一段於軻當然知道,這是春秋時著明思想家墨子的言論,其批判的就是“貴者恆貴,賤者恆賤的“血統論”。在墨子看來,用階級“血統論”來確定人的貴賤貧富和壟斷政治市場地是極其不合理的,是人與人的不“兼愛”,對這種等級劃分必須給予改變。

自漢以來,獨尊儒術,諸子百家風雲並起的激烈思想碰撞早已是昨日黃花,而隋唐以來,科舉制度的確立,更使得儒家之學佔了絕對的上風,天下的讀書人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閱讀孔孟之書,而對於墨家之學則多是出於興趣偶有涉獵。

白啓明作爲一個孔孟之道的忠義擁護者,突然間對墨學產生了興趣,卻不知是哪根筋抽到了。

於軻道:“墨子之說固然不假,但人性本惡,天生存有私心,即使是父母姐弟也未必能愛之,更何況是他人。就比如白兄,當年你不名一文,還記得咱們在冤句報名參加縣試時,那名衙役曾當衆侮沒於你,而今你身負功名,在朝爲官,若再見到那衙役,還能以平和之心待之嗎,難道你的心裡就不會有一點報復之意嗎?”

白啓明頓時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認,當日的侮辱,他至今仍耿耿於懷。

“既然如此,何以能做到兼愛天下人,所謂兼愛,其實只不過是一種烏托邦似的空想主義罷了。”

“‘烏托邦’?‘空想主義’?”對於於軻不小心脫口而出的兩個現代的詞語,白啓明表現出了應有的茫然。

“哦。”於軻意識到出言不妥,略怔了一下,笑道:“某的意思其實是,所謂兼愛之說,只是一種不切合實際的學說罷了,根本無法實現。”

第五章 抱怨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七章 神策第九章 縱論第四十八章 手段第三十二章 官匪第四章 好漢第二十九章 往事第五十六章 讓步第三十三章 重逢第四十九章 下廚第三十六章 公正第十九章 局勢第十七章 普王第十五章 盜賊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六章 報復第二十四章 陌生第四十六章 賜死第十六章 怒火第十二章 突襲第四章 才子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十五章 盜賊第十八章 南詔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二十二章 透露第四十二章 嫁禍第三章 擂臺第十四章 南下第十六章 怒火第五章 故人第五十五章 爭位第四十章 夜店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十七章 神策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三十六章 公正第四十五章 尊嚴第五章 抱怨第四十章 死士第十五章 盜賊第二十一章 天機第十二章 突襲第十九章 徵稅第四十三章 情傷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五十三章 夜宴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五十四章 傳藝第三十三章 重逢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三十九章 興唐第一章 少年第十四章 南下第五十四章 擁兵第五十三章 賜婚第二十一章 天機第四十四章 享樂第三十章 降將第四十章 夜店第二十二章 透露第二十八章 軍餉第五章 故人第三十四章 籠鳥第四十三章 淑妃第二章 長安第四十七章 聚義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五十二章 三甲第十章 皇帝第三十八章 士族第十三章 殺人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三十四章 狗眼第一章 佳人第八章 侍女第二十九章 獻計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四十一章 壓寨第二十九章 往事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三十一章 血戰第十九章 局勢第二十章 賭約第四十一章 主謀第五十七章 鋒芒第一章 少年第一章 佳人第十章 皇帝第四十八章 賭命第十一章 逼良第二十二章 透露第五十一章 身世第五十二章 熱血第二十四章 圍城第二十六章 裂痕第十二章 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