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江山萬里煙(十九)

丁一是不以爲然的,翰林編修,這是清貴啊,再說這時節有于謙在那裡把握大權,曹太監這種內廷官還能把一個翰林清貴怎麼樣?與其說得罪不起,難以相拒,不如說劉棉花做人留一線,以後好相見,想着日後要走曹太監的門路升官還實際些。

不過劉棉花剛纔所說的,丁一倒是有興趣聽一聽。

於是他擡手示意劉棉花不要再把自己往外摘了,接着剛纔的話題說下去。

其實丁某人老是覺得大明朝的官員,喜歡繞着彎子說話,他自己又例外了麼?擡擡手,就要求劉棉花能領會到兩個指令,一是停止當前話題;二是接着先前的話說下去。就千百年後的觸摸屏計算機,至少都要點三下,停止當前進程,調出先前的進程,開始先前的進程。

官當到一定的程度,勢力達到一定的程度,有人來投靠,有人來供自己驅使,很自然的,就會要求對方瞭解自己的心思,會覺得:這麼簡單的問題,還要我說?你長腦子是幹什麼用的?想一想不就知道了!

所幸劉棉花這種小人,別的本事有沒有不好講,這種揣摩人心的功夫,真的要比千百年的計算機強大許多倍,他馬上就理解丁一擡擡手的意思,沒有再繼續往下摘清自己,而是接着先前的話題:“先生立書院,不曾請於公題字賜詞;先生掛冠而去,不曾想於公在朝堂之間的艱難;先生與靖遠伯賭鬥兵事,也不曾想若是輸了,於公當如何自處……”

也就是說丁一壓根沒把于謙當成老師對待了。

否則怎麼可能開書院不請于謙題字?不在於謙題與不題,而是丁一壓根就沒有請過於謙做這事。事實上丁如晉又怎麼可能去請于謙或是景帝來幹這事?他急着和于謙撇清關係,在學生裡鼓吹民爲重,鼓吹爲華夏崛起讀書,鼓吹各種皇漢論調。

雷霆書院,丁一很明顯就是培養嫡系的地方,怎麼可能在自己頭上再頂個爺爺?

至於掛冠而去,于謙當然在朝堂上會因此難受了。明明是於大人的親傳弟子啊,於大人搞不掂他的弟子,弄到這事要來內閣處理,要上奏給皇帝,要說丁某人就這麼辭官,對於謙的聲望沒影響,那纔是扯蛋。

賭鬥兵事更是如此,丁一完全不是一個替老師辦事的弟子的態度,否則的話,他丁某人有什麼權力。可以去應下這賭局?若失敗了。于謙派他過來。讓他署巡按的意義又何在?

丁一聽着劉棉花這麼一說,才醒覺起來似乎自己還真是頗爲對不起于謙一樣啊。

卻聽劉棉花又接着說道:“先生與鎮朔大將軍,大約都有一事想錯了。那便是石大將軍代於大人的公子上表請官時,被於大人訓斥爲恂私的事。”

這讓丁一又愣了一下。錯了?

他不得不承認,劉棉花這小人,眼光很毒。

真是極毒的眼光,無論丁一如何厭惡此人,他方纔說起的幾件事,都讓丁一不得承認,劉棉花說的完全沒錯。

“並非於公不願其子受官,而是於公不願身受其害。石大將軍根本就沒考慮到,他是在害於公。而不是爲恩主着想。”劉棉花顯然來時,是做過功課的,說到這裡他笑道,“學生渴了,討杯茶喝。”

丁一沒好氣地對他說:“隨我來。”

這次輪到劉棉花呆住了。因爲丁一直接帶他到廚房,那裡面是幾個從容城珠寶行——也就是柳依依名下的產業借過來的廚子在準備飯茶,於一對那幾廚子說道:“弄兩杯茶來,就你們在喝的就好了。”真的沒人手泡茶了,不是去軍營當新訓教官,就是在接待報名新生,要不就是前後門的哨衛。

一人捧着一杯茶回到書房,劉棉花眼睛都有點溼,卻是衝着丁一長揖到地,口中稱道:“先生爲國爲民,虧待自己到了這種程度!便是殺了學生,學生也是要說的,子貢贖人,不外如此!世人安能個個如先生與於大司馬這般清簡?安能人人都如先生一般,只爲生民故,只爲國家故?若使見着,考取功名還有何用?勢必棄學良多啊!”

“行了,貪官夠多了。再說辦書院,朝廷不給一毫銀子,我不省,銀子天上掉下來麼?不怕告訴你,我也不是沒錢,海貿有幾條船在跑,只是這書院辦下來,幾百上千學生,住宿筆墨、吃喝拉撒……”丁一不耐煩地數說着,其實重頭還真不是在書院,而在是於他那個大工場,按柳依依的說法,燒錢的無底洞。

但劉棉花聽着就愣住了,口齒伶俐的他一時結結巴巴地說:“這些學生、學生的吃喝,都、都是書院管?他們每旬每月,不付米麪銀子的麼?”這時代沒有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概念,上學當然要自負飲食筆墨,還要給老師錢呢,要不爲啥窮人家孩子讀不了書?

這回大約是因爲書院管吃管住,邊上縣裡、村落裡,有不少把女孩都往這裡送了,丁一還不得已請了十來個穩婆,幫那些女孩粗略地檢查了一下身體,並且還跟那些穩婆聲明,若是發現有纏了腳的、平板足的,每一個到時就扣那些穩婆一錢銀子。

本身在丁一的思路里,他弄的是軍校,哪個軍校要求學生交住宿費、伙食費的?而且他對這些學生也是視爲軍人訓練,不給津貼他都覺虧待人家,還收錢?至少丁一是從沒往這茬想,聽着劉棉花問起,他皺眉道:“若給得起諸般費用的,還用得着來雷霆書院?”

劉棉花再一次長揖到地,這回他倒是出自真心:“天下學子何其幸?得有容城先生;天下學子何其不幸?世僅容城先生!”

或是賣關子到這裡已經達到目的,或是他真的被丁一的義舉感動,當下直截了當地說出了結論:“權臣者,行事公正無私,皇帝不忌;但若權臣有子嗣,而子又成器,則難免有私心,安能不忌?”

所以于謙不同情石亨薦他的兒子當官就是這道理,如果於謙手握大權把首輔架空,下面于冕步步高昇,那麼景帝如何能不擔心?如何還能再信重於謙?原先於大人想打壓誰就打壓誰,若是于冕高升,難免景帝就會想着,難不成於謙想讓兒子接手他的位置,而提前掃去阻礙麼?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思路。

丁一聽着,這回倒是恍然大悟了,看來自己還是淺薄了,於大人那智商值加上釐米在後面,恐怕看來應該比他的身高還多點吧……人家不止是怕有污點,還是防範於未然,免得與皇帝生隙!

想到這裡,丁一就望向了劉棉花,第一次稱了他的字:“佑之,欲何求?”

劉棉花不可能無緣無故來找他說這麼一通話,難道就爲了跟丁一去廚房討杯茶麼?

“丁某現時恐怕給不了佑之什麼。”丁一望着劉吉,這麼對他很坦誠地說道。

劉棉花沉吟了良久,開口道:“先生是不好聽虛文的,學生確是有所求,求的便是與先生留是印象,他日先生登高時,於蒼生中能想起學生賤名,便已足哉。”

丁一點了點頭,這位看來倒是善於給自己留多幾條路,例如他不拒絕曹太監,也不爲自己的態度所激怒,人才啊,不但眼光狠毒而且能忍,這種人能爬到哪裡要看機緣,但真是隻要不死,他必定能爬得上去的。

丁一也沒有去爲難人家,反倒是很客氣地和劉吉討論了一下八股制藝,總歸天天被狀元師傅虐着,說起來倒也頗有章程,畢竟讀過千百年後的大學課程,本就古文閱讀就沒問題,只是沒寫過;現時又被大明活着的狀元集體輪流蹂躪了大半年,不是開玩笑的,這樣的題海戰術一路下來,丁某人在八股制藝上的眼光與技法,談論之中,已隱隱壓了劉吉一頭。

劉吉聊了個把時辰,臨去的時候嘆道:“若有先生制藝的本領,吉也敢辭官。”

丁一還假惺惺的修書請劉吉帶去給於謙,大致是請于謙方便的話,給雷霆書院擬個校訓或是題個校名之類的。

送了劉吉離去,丁一便也出門了,因爲雷打不動去國子監被虐,是每天的保留節目來着。

出門時謝雨城想派兩個少年跟隨,丁一看着他們忙得腳後跟踢屁股的樣子,書院門口還一大堆的帶着孩子來報名的百姓,當即便就拒絕了。

因爲丁一感覺到了自己出問題了,特別是在和劉吉聊完以後。

以史書上的評語來定義這些歷史人物,是一件很高危的事。而不知不覺,丁一發現自己在見到這些歷史上留名的人物,總是先下意識地給他們下了一個結論,然後用一種高高在上的資格來面對他們。

而事實上丁一清醒下來時,他發現不論是徐某、萬某或是劉某,這些人的眼光和才能,放在千百年後的世界,剝去自己這些因爲先知未來事的光環,他們只要不是在戰場上,都能混得比自己好,爬得比自己快,就算一起當刑警,就算他們破的案子遠遠不如自己多,也不會改變這一點。他們會琢磨人,很能琢磨人,還能不要臉,還能放下所有的節操。

()

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3章 立儲(八)第26章 謀逆(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第27章 謀逆(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四)丁一的奮鬥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四)第70章 工欲善其事(二十)第2章 遠航(十六)第26章 江山萬里煙(十六)第54章 工欲善其事(四)第4章 萬山在握(十二)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九)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八)第85章 萬事皆備(四)完本預告及請假事宜第3章 飛地(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2章 遠航(十五)第5章 奪門(十)第2章 遠航(三)第84章 虎脫押(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一)第2章 遠航(十八)第1章 溫柔鄉(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二)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七)第2章 遠航(三)第6章 傷別離(八)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112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四)第8章 決鬥(十一)第82章 雄雞一唱(四)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3章 飛地(八)第2章 定埃及(十一)第88章 贏取自由身(十三)第5章 奪門(七)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3章 永鎮廣西(三十)第23章 視死忽如歸(一)第3章 永鎮廣西(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1章 溫柔鄉(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七)第3章 飛地(八)第5章 奪門(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2章 遠航(十四)第2章 遠航(十)第6章 傷別離(六)第8章 考較(二)第3章 永鎮廣西(三)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4章 新君(十九)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六)第5章 君臨(四)第1章 入埃及(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3章 立儲(二十)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117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九)第1章 舊部(九)第7章 風蕭蕭(七)第119章 待從頭(二)第2章 絕戶計(七)第2章 定埃及(八)第8章 決鬥(十一)第106章 天子賜顏色(十八)第7章 風蕭蕭(二)丁一的奮鬥十七第82章 贏取自由身(七)第2章 篳路藍縷(五)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六)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丁一的奮鬥二十六第9章 萬事開頭難(九)第5章 忠義無雙(十九)第83章 其血玄黃(四)第97章 只待東風(一)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七)第3章 飛地(十五)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丁一的奮鬥二十第121章 待從頭(四)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96章 天子賜顏色(八)第2章 絕戶計(七)第5章 君臨(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一)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8章 轉進(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