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幽懷恨無句(一)

皇城之中一座座華麗的宮殿,被蒼生百姓寄予了許多的幻想與期望,華夏的百姓就算留存着那麼一點小農式的狡黥,也總是保持着數千年來美好的願望:皇帝是好的,若是有錯,都是奸臣搞的鬼。

他們總是認爲,天子富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誰願自己的田地澆不上水?皇帝總不想讓自己國家變壞的。也許他們不願意相信皇帝也會有壞心思,因爲那是整個規則的崩塌,那就意味着艱苦而平靜的日子將一去不返還。

所以,越是底層的百姓,只要還能活下去,他們更願意去罵奸臣。

但景帝站在宮中,望向宮外的天際,卻有着無盡的留戀。

這一座座華麗的宮殿,何嘗又不是一個巨大的囚籠?把他的身心都綁在這裡。

富有四海只不過是大臣想讓他相信的事情罷了,其實他所真實擁有的,也不過是這一片皇城,連皇城外他也管不過來,要由順天府去管轄,更別提南直隸與十三承宣布政使司了。不,其實連這片皇城,也要任各式宦官太監去打理,真真正正屬於他的,就是那張龍椅罷了。

這是他的囚籠,也是他的所有。

他突然懷念起宣宗生前,自己與母親住在宮外的日子,雖然無名無份,但過得快活,無拘無束。那飯菜總冒着熱氣,桌上總有時鮮,誰也沒有指望他會坐上這張椅子,誰也沒有指望他有什麼出息。

於是丁一的話便浮現在他的腦海。

丁如晉說吃着這樣的飯菜,很難受,他根本就吃不下。

這是唯一在他坐上這張椅子以後,敢當面這麼跟他說出實話的人。

沒有跟于謙一樣和他講什麼百姓艱苦,也沒有和那些大臣一樣。因爲賜宴而鬍鬚激動得發顫,就算吃的是豬食也無所謂,他們吃的不是飯菜,這是份殊榮,若有人講究起那些華美的菜餚,味道是否好吃,大約會被視爲瘋子吧?

只有丁如晉,也許,景帝覺得,自己這一輩子。都不會有第二個人,這麼認真地告訴自己:每天吃這樣飯菜的皇帝,好可憐。

“不,別打丁如晉的主意。”憑欄的景帝用力一拍欄杆,對侍候在身後的興安說道。“莫須有好作,掩不盡後世罵名。就算你把罪名都攬到身上也沒用的。騙得了一世人。終歸騙不了百世人。 ”

興安不敢開口,只是跪下磕頭,這不是他能開口的話題了,他可以說出莫須有三個字,但如何做,那是景帝的意志。輪不到他一個閹人來插話,正是分得清分寸,他才得以長陪帝側。

“哈哈哈!”景帝卻又笑了起來,笑得淚水都出來了。他一腳就把興安踹翻,大笑道,“戲做得多了,便出不來了,連自己也相信了。”說着他踢起興安,示意他過來,沉默了良久,纔開口說道,“方纔那話,欺心了。”

景帝看着低垂着頭的興安,不知道爲何心裡生出一分厭惡來,他想起丁如晉,那想笑就笑,想說就說的丁如晉,卻格外的真實無比,“不要打他的主意,這世上,真人不多了,活人,也不多了,以後若是朕動了要殺丁如晉的心,你記得跟朕重複今天這句話。”

“是,老奴記着了,‘這世上,真人不多了,活人也不多了。’,若爺爺日後要殺丁如晉,就將這話說與爺爺聽。”興安規規矩矩地應着,還把這句話複述了一次,格外的小心,他可不願出什麼差錯,許多閹人眼紅着他現在的位子呢。

景帝又轉過身去,望着皇城外的藍天。

他認爲自己有些明白丁一爲什麼會成爲英宗的朋友,他覺得丁一是真人,不是道教那種真人,而是真真實實存在的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跟那些大臣一樣,總是說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話,想讓皇帝相信一些他們自己心裡壓根就不相信的事。

不論如何,在丁一不知情的情況下,他逃過了一劫,因着他在飯桌上誠實的表現。

但同樣在丁一主和不知情,連接景宗也以爲這一頁已經揭過的時候。 下了值的興安,正對着他幾個心腹說道:“若是失手,卻不會有人去爲其出頭的。只能自己擔下所有的事。”他頓了頓,對那幾個心腹說道,“爺爺是聖君,一些黑暗醜陋的人與事,便是有你我來爲主上分憂了。一百萬兩銀子,把這事辦好,聽見沒有?”

“是!小的記下了。”那些太監紛紛應道。

興安不是個簡單角色,雖然跟着景帝,但英宗上臺、景帝入宮之後他也是開始有了權力的。土木堡事變當時還是郕王的景帝,叫他去問大臣怎麼辦?瓦剌人要打京師了啊!徐珵這揣摩上意的傢伙,就是當時提出南遷。興安是怎麼幹的呢?史有載:“安叱之,令扶珵出”。

世上的事,有一些是瞞下不瞞上的,例如朝堂之間的勾心鬥角,宦海浮沉,小民百姓真的只能靠猜,哪個朝代也不可能會把這些東西宣告天下,某個大臣落了馬,往往落馬原因只不過是個籍口,真實導致他下臺的根源,是另外的事實情,瞞着下面的百姓,因爲這事不必讓他們知道,不瞞上,是因爲上面的人得知道真相,否則事辦不成;

也有的事,是瞞上不瞞下的,上面的人不見得會同意來辦這件事,所以便瞞着,而下面的人不清楚,這事根本就沒法辦下去。例如興安要辦的這件事一樣,如果連下面的人都不知道,怎麼辦?興安太監自己跑出去找殺手或是親自動手麼?

所以,懷恩很快就知道了這件事,當然,一起始他並不知道興安要做掉丁某人。

問題是興安不怎麼收錢,他不比金英好斂財的,所以宮裡興安一系的太監就在開始湊錢。

正如於謙於大人再清廉,不代表大明兵部景泰年間就清如水一樣。

懷恩此時在宮裡,是屬於金英這一系的。

不知歷史上就是如此,還是因着丁一的到來發生了變動。

金英是個老太監了,宣德朝時很得寵,王振上來後他才靠邊站的,景泰登基,他便又活了起來。不過金英還是比較照顧懷恩,這不是丁某人的功勞,而是懷恩自己在宮中的本事了,懷恩要是一路得靠丁一照顧,歷史上他也爬不出頭。

“不要借錢給某些人。”這是金英的話,當然懷恩離金英還有很多級,這也是中間管事太監傳下來的言辭,“別貪那點息,這事一旦做差了,就是人頭落地的勾當。”

幾乎收着這消息的當天,就有興安那一系的宦官來尋懷恩借錢了。

閹人很少有不愛錢的,興安要他們湊出一百萬兩來,誰也不打算自己全掏了——要顯得平日黑錢收多麼?這個任務就一層一層分派下去了。而下面小宦官並不見如上面大佬那麼渭涇分明,平時能說上話的,也多來往,被上面一逼,也就只四處找人借錢了。

“到底要辦什麼事?誰要辦事?”懷恩好奇地問着來借錢的同僚,他並沒有意識,自己在打聽着什麼,只不過能來事的人,沒有一個是安生的貨,總想弄點消息,“你若不說咱家肯定不能借你,上頭都開口了,說誰貪你們許的那點息,到時發現了,都去打發去浣衣局的勾當。”

那小宦官被他逼得沒法子,因爲他的積蓄實在應付不起上面要的數目,只好問懷恩說:“我給你說了,你是不是就借給我?不是我信不過你,是你我這種等級的,又能知道個什麼?只是聽說,上頭要去辦一個事,上頭到哪裡,我也說不清,總之就是這事需要一筆銀子,其他的我也不清楚。你借還是不借。”

“不借,我有三兩七錢,你拿去吧,就說是上月欠你的賭債好了,不用還。”

懷恩在那同僚走後,就覺得這事不對勁了。

太監要辦事,不是沒有花錢的。例如塞錢給上面的大佬,換個好點的管事位置之類。

問題是上頭要辦事,上頭到哪裡都說不清,這些日子,幾乎他認識的興安那邊的人都在湊錢,這就大有問題了,如果是真的興安要花錢辦的事,倒就對了,興安平素不收黑錢,是很有名的。

那麼,可能是什麼事?司禮監太監要辦事,還得花錢去找人辦?這說不通啊,只有給司禮監送錢的,哪有司禮監太監往外送錢?

事實上如果興安知道事情被辦成這樣,那下面幾個太監恐怕是落不了好的。

但興安就是景帝的忠狗,或者說皇家的忠狗,他覺得這個事得幫景帝去了一樁心病,他就想法子去辦,自己又沒那麼多錢,他能生出來銀子麼?割了之後能練出神功,千百年後還有武俠小說提過這說法;割了之後就能屙出銀子,那是真沒聽說過的事。所以他這事還不能讓廠衛的人出手,一旦事敗,那就是讓景帝難受了。找外面的人辦,自然就得要銀子,他也只好找下面的人去要了。

懷恩越想越不對,能讓興安花錢去辦的人,無非就是那幾個。

他尋思着,不怕一萬隻怕萬一,這事還得去打聽打聽才安心。

這一打聽就打聽出問題來了。

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一)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3章 飛地(十四)第4章 萬山在握(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第109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九)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丁一的奮鬥十四第8章 轉進(十)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122章 待從頭(五)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八)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三)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8章 決鬥(一)第84章 虎脫柙(五)第1章 萬事開頭難(一)第6章 傷別離(十三)第7章 辭京(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四)第64章 更有強中手(九)第52章 離別易銷魂(三)第2章 絕戶計(二十)第1章 風吹海不平(九)第6章 傷別離(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六)第7章 風蕭蕭(三)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9章 風*流*眼(七)丁一的奮鬥二十八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5章 君臨(三)第82章 贏取自由身(七)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7章 猙獰(十五)第9章 風*流*眼(十二)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6章 會師(二)第11章 獵火照狼山(六)第84章 虎脫押(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五)第3章 立儲(十九)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39章 熟人(一)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一)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二)第90章 天子賜顏色(二)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5章 奪門(十九)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九)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59章 交易(三)第11章 江山萬里煙(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四)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5章 奪門(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五)第7章 風蕭蕭(五)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第5章 租界二第33章 或言堯幽囚(六)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11章 江山萬里煙(一)第2章 絕戶計(四)第2章 定埃及(三)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一)第10章 快意(二)第2章 遠航(九)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29章 殺官(一)第16章 洗劍血成川(五)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3章 飛地(二十)第2章 篳路藍縷(一)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8章 轉進(三)第73章 翻雲覆雨(四)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1章 入埃及(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第5章 奪門(七)第70章 翻雲覆雨(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3章 飛地(十二)第1章 入埃及(八)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九)第82章 雄雞一唱(三)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