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聖意難爲

簡介:和親之事當立斷,延宗祖珽起爭辯

--------------------------------

鄴城的淮安公主府,塵落正在水堂龍舟上撫着琴。

長恭坐在一旁,端着茶盞,嘴角含笑地聽着妹妹指尖流淌出的激昂旋律。

塵落邊彈邊思索着,這首曲子雖然比之去年彈奏地流暢了很多,但似乎也多了一些雜念在裡面。

她回到鄴城已經快有月餘,堂弟高緯並沒有再召見過她,也未就戰事問過她什麼。一切看上去很平靜,可是她心中卻總有些堵得慌。

她從洛陽回來後不久便傳來了斛律叔叔的捷報。

之後周國又派人送信來說此次誤會,希望兩國不要爲此破壞了之前的情誼…

這些冠冕堂皇的場面話自然不足爲信,周國的誠意究竟有多少,誰也說不好…

一曲終了,她擡頭看向長恭,輕輕擠出一個微笑:“四哥,怎麼樣?”

長恭放下手裡的杯子:“你這曲子彈得快趕上二哥的技藝了。”

“哪有……”塵落癟了癟嘴,“和二哥比還差很遠呢,這首曲子一直想送給四哥的,只是不知道我走前能不能彈好…”

“我不是早說了,你彈得一定是我聽過最好的《蘭陵王入陣曲》,所以不必這麼辛苦的練習。”長恭安慰着,頓了頓才道,“妹妹…你還想嫁給他嗎?”

“我也不知道…”塵落輕嘆了口氣,視線停留在琴絃上。她擡手撫過,竟覺得指尖有些冰涼和痛楚。

嫁不嫁過去的事情…她現在心裡很亂…

不過若是嫁過去,是不是再也回不了家?再也沒機會見到哥哥們?再也沒機會彈這首曲子?

視線撇到四哥的衣角,她心裡嘆了口氣,不管嫁不嫁過去,四哥你永遠是我心裡的大英雄,是一個以一人之力就扭轉了戰局的戰神!若是以後我沒機會彈這首曲子,就趁着現在多彈彈好了…

她收斂了失落,擡頭笑對他道:“四哥,不說這些,我再給你彈一遍。”

長恭見她轉移了話題,沒有再說什麼。

塵落的手按上琴絃,撥動起來。

曲畢,長恭遞過去一杯茶,溫柔地一笑:“歇會吧,彈了這麼久也累了。”

塵落接過杯子,看着水面上浮起的茶葉,心中泛起淡淡的苦澀。

九叔已經離開一年多了,齊國的朝堂雖然混亂,但也漸漸步入了正常的軌跡。

去年年底,十四叔馮翊王高潤被封爲太保,堂弟琅邪王高儼被授爲大司馬,四哥則升至了尚書令。斛律叔叔因爲前段的戰功又從太傅升爲了右丞相、幷州刺史。

而按照約定,她此刻應當馬上就要出嫁去周國了…可先前的戰事,總讓她心中不安…

五哥爲此也特意來找過她,目的很明確地說想要進宮請陛下收回之前的旨意,但陛下卻一直未有答覆。

從這樣的情況看,陛下還是不想去打仗,而更想通過和親來維護兩國關係。雖然她也這麼希望,也不想和邕哥哥爲敵,可是她真的沒有信心能憑和親之事換來和平…

帝王之愛,究竟能有多長久…即使她相信他,又有何用?…

“公主殿下,蘭陵王殿下,高密郡公求見。”侍從的話打斷了塵落的思路。她詫異地擡起頭來,和長恭交換了個眼神。

高密郡公不是韓長鸞嗎?他怎麼會來自己府裡?他們沒有什麼交集不說,而且因爲自己有些隨二哥喜歡漢人的東西,所以對於這個整日把漢人漢狗掛在嘴邊的人並不太喜歡。

“妹妹?”長恭疑惑道,“來者不善,你要小心些…”

塵落輕輕點了點頭纔對侍從道:“讓他去廳堂吧,我馬上過去。”

“我陪你一起過去…”長恭站起了身。

“四哥?”塵落詫異道。

“走吧……”長恭看了她一下,“最近總是不太放心你…”

“四哥…”塵落的心裡涌上一股暖流…

兩人到了廳堂,韓長鸞起身拱了拱手,恭敬道:“公主殿下,陛下讓我來請您今晚去宮中一聚。”

塵落欠了欠身:“韓大人多禮,陛下既然令我前去,我自當如期赴約。”

“敢問高密公,不知陛下何事召見淮安前去?”長恭抱拳恭敬道。

韓長鸞看了一眼長恭,輕笑道:“陛下召見,我們做臣子的怎麼好妄自揣測,蘭陵王殿下還是不要多問的好。只不過祖珽那漢賊也在,我勸公主殿下還是小心些,免得被那賊人所害。”

塵落聞言,心漏跳了一拍。祖珽最近還真是陰魂不散,看來之前的樑子是結得大了…

韓長鸞雖然是堂弟的倖臣,但經常遊走於其他鮮卑貴族之列,所以和很多王室子弟還有鮮卑武將關係尚可,且他厭惡漢人,這次肯好心提醒她,恐怕也是不想她被漢人所害吧。

聽說有次祖珽曾與韓長鸞一起在堂弟面前論事。

因意見相左,祖珽對韓長鸞說:“強弓和長矛,都不允許互相推辭,同是謀劃軍國大事,有什麼好爭論的?”

韓長鸞客氣道:“我們各抒己見,又豈是因爲文武間的優劣?”雖然一句話說得平靜卻還是透出了他對漢人文臣的鄙夷。

如今他二人都深得堂弟的喜愛,表面上雖沒有多大沖突,但私下裡恐怕還是互相瞧不起對方。若是祖珽現在無恩寵在身,恐怕韓長鸞也不會對他那麼客氣。

而從他剛剛的話中,也可以窺見他對祖珽這個漢人的厭惡和不滿。

“妹妹,我陪你進宮……”長恭對塵落說道。

韓長鸞聞言看向站在塵落身後的長恭,心中有些鄙夷,但表面卻看不出任何異樣。

這位王爺雖是堂堂鮮卑男兒,勇武過人,卻長相如婦人,讓他有些瞧不上。

他恭敬道:“王爺還是先行回自己府裡等候比較好,只怕陛下想見的,只有公主一人…”

“這……”長恭想說什麼,塵落拉住了他,笑着對韓長鸞道:“韓大人所言有理,我四哥只是隨便說說,不必當真。容我換身衣服,便隨您進宮赴約。”

韓長鸞勾了勾脣,恭敬道:“臣在牛車裡等您…”說完他告辭向外行去,心裡暗暗讚歎了下這個小公主的政治敏感,看來當年她在武成皇帝面前得寵,和和大人融洽相處,是有其厲害所在的。

看到韓長鸞走遠,長恭才道:“妹妹,陛下突然召你,讓我有些放心不下…”

“四哥,有些事躲不掉,此事恐怕祖珽又對陛下說了什麼,若我推說不去更會遭來陛下的不滿。韓長鸞雖然表面客氣,可是並不是好惹的人,四哥沒必要因爲此事和他產生衝突。”

“妹妹,你長大了,現在能想這麼多,四哥放心了很多。”長恭拍了拍她的肩膀,“只是此事,延宗先前的擔憂…”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雖然我不想聽天由命,但是這件事也只能看上天的安排了…”塵落擡頭虛了口氣。

“四哥不會讓你有危險的。”長恭不禁握緊了拳頭。

塵落有些動容,她點了點頭:“四哥放心,我不會有事…我先去更衣了…”說完她便向自己的房間而去。

長恭看着她的背影輕輕嘆了口氣:妹妹,若是當年我沒有帶你去戰場就好了,你不會再遇到他,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要向火坑裡跳…

*******************************************

塵落隨着韓長鸞的牛車進了宮,又被帶到了昭陽殿外。

看着這曾經熟悉的宮殿,讓她有些迷惘…

如今的宮殿早已沒有了她兒時嬉戲時的快樂,沒有了九叔在時讓她的又愛又恨。

再次站在這裡,竟然讓她出奇的平靜,卻又因爲陌生有些傷感。

“殿下,請。”韓長鸞做了個手勢。

塵落輕施一禮:“有勞韓大人…”

一入室內,塵落只覺得屋中香氣嫋嫋。

她移着蓮步走上前,停下來拜向上首:“淮安參見陛下。”

“堂姐不必多禮。”高緯的聲音雖然仍帶着稚氣,但卻比以前沉穩了很多,他又對旁邊的侍女吩咐了幾句。

侍女忙走過來引塵落入座。

塵落又對上首欠了欠身,謝了恩才隨着侍女走到左邊跪坐了下來。

她擡起頭,正看到祖珽坐在對面的位置。

雖然他已經瞎了,眼睛也沒有絲毫焦距,卻一直朝着自己的方向,嘴角也掛着讓人厭惡的笑容。那感覺讓她心裡不自覺地一陣寒意。

“堂姐可還記得當初與周國聯姻之事?”高緯見她坐下來,開口問道。

“淮安自是記得,只是如今我周齊兩國開戰,周國誠意值得推敲,此時恐怕還要從長計議纔是。”塵落小心地斟酌着詞彙。

“公主殿下所言差矣…”

塵落聞聲看向祖珽,皺了皺眉。

祖珽對上首恭敬道:“陛下,周國此次戰敗定是受到了打擊,既然他們已經言明修和之事,正是我們拉攏懷柔他們的大好時機。殿下是文襄帝的女兒,又曾經在周國如此大義凜然的爲保國面自我犧牲。此等大仁大義,自會爲了周齊兩國的和平,自願出嫁周國的!”說完他又轉首對塵落笑着。

塵落心裡一個激靈,忙看向上首:“陛下,淮安……”

“是呀,堂姐先前的事蹟我也有聽聞過,想必是願意爲了兩國和平嫁過去的吧?”高緯聲音平靜。

“……”塵落想了想,起身對着上首行了跪拜的大禮,“淮安不敢言而無信,但此事還望陛下三思……周人狡詐,又不守承諾……淮安只是擔心……”

“陛下,安德王求見。”門外的侍從稟報道。

塵落一驚,慌亂地看向門外,又看向上首。

高緯眉頭微皺,讓人傳延宗進來。

“臣高延宗參見陛下。”延宗行禮道,他看到跪着的塵落愣了一瞬,隨即掩飾了表情。

“安德王兄這會兒來有何事?”高緯端坐在上首,聲音不辨喜怒。

“臣聽說周國送信來要求重修舊好,求娶淮安……”延宗的聲音低沉卻隱隱藏着些怒氣。

“正是,朕剛剛也正在和淮安姐姐說此事,淮安姐姐大仁大義,想必是會同意的。況以此法的話,我國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守住土地,保住和平,何樂不爲?”

“陛下恕罪,臣以爲此事不妥。周國狡詐,恐以此爲由休養生息,等到自己國力緩和便會再次來犯我齊國…淮安此去只怕並不能避免戰事…”延宗恭敬道。

“這…”高緯覺得並非無道理,但是又不知道應該怎麼處理纔好。

延宗繼續道:“請陛下收回先前先皇賜婚的旨意,若周軍來犯,我願身先士卒,護我家園,定護陛下週全!”

高緯有些猶豫地看向祖珽:“祖愛卿?…”

祖珽會意一笑,對着剛剛延宗聲音傳來的方向道:“安德王殿下似乎多慮了,能用和親保住和平,爲何要讓戰爭發生?當年漢武帝窮兵黷武,打得匈奴和西域諸國聞風喪膽,可是卻勞民傷財,讓國庫空虛,民怨沸騰,最後不得不輪臺罪己,以慰天下,又走回了和親之路,更使之後的昭宣二朝用很長的時間去恢復和發展國力。當今陛下仁慈,體恤百姓疾苦,自是希望兩國和平,不必飽受戰爭之苦。難道安德王殿下要不顧百姓,引來戰爭嗎?”

高緯聽後點了點頭,深以爲然。

“祖大人此言差矣,此次是周國毀約來犯在先,怎是我國引來戰爭?!漢武一朝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爲其軍事強大,前期打得周邊臣服,匈奴諸國莫敢再犯,以武治國所致。只是物極必反,才使得他晚期必須專心治內,走和親也只是他所處時期不同的不同政策。但這與尚武衛國並不衝突。國家若是沒有強大的武力,即使靠女人維持一時的和平也難以長久。”

“漢武一朝之所以可以專心尚武乃祖、父兩輩積累所致,我國國庫緊張,如何面對長期的戰爭!”祖珽似乎有些激動,手跟着揮了起來,那無神的雙眼也隨着他的口氣前後顫動,看上去有些恐怖。

延宗輕哼一聲,看向有些滑稽的祖珽。

“國庫緊張?!只怕我國能節省出錢的地方有很多…況我齊國只是守護自己的國土,又非東征西討。敵不犯我,我們自可不動,敵若來犯,理應回擊!百姓也會願意爲此而戰的!周國如此反覆,毫無求和誠意,我們爲何要委曲求全?!”延宗憤然道,他又看向上首,鄭重地說,“陛下,請收回和親之旨,臣願爲陛下鞍前馬後,保衛江山社稷!”

“安德王兄…”高緯遲疑道。

“陛下不可!”祖珽接話道,“兩國聯姻之事早已定下,若是我們毀約只會讓天下之人恥笑我齊國!安德王只顧令妹的安危,難道不顧及天家顏面嗎?還是安德王根本就看不起陛下!”

高緯聞言神色驟變。

“你休要曲解本王的意思!”延宗怒道。

塵落緊張地看着三人,忙插口道:“陛下恕罪,兄長不是此意,請陛下明察。”

“不是此意?”祖珽笑道,“公主殿下和安德王殿下一味藉口推脫,不知是何居心?此事早在先皇在世時便已定下,周國又有意求和,豈有不和之理?讓陛下違背先皇的遺照,豈不讓天下之人恥笑?”

“此一時彼一時,豈能事事按那時的情況來看!先皇若在,也定會收回成命的。”延宗反駁道。

“夠了!”高緯一拍桌案站了起來,不知道是因爲聽到先皇之事覺得憋屈還是因爲延宗的態度,“你們別吵了!”

“陛下…”延宗抱拳道。

“安德王兄不必再說,此事祖大人說得沒錯,我們既然能不動武就維持和平,爲什麼要動武,況父皇當年如此寵愛淮安姐姐還爲她安排了這樣的婚事,有何理由去更改?王兄你爲國家社稷着想的話,便不要再多言。”

“可是陛下…”延宗又開了口。

高緯有些不耐煩起來,聲音明顯多了些溫怒:“安德王兄是要抗旨嗎?”

延宗猶豫了一下。

塵落忙拉住他的衣角,又對高緯說道:“淮安和兄長不敢違背聖令,此事聽憑陛下吩咐便是……”

“妹妹!”延宗憂心地看向她。

“淮安姐姐果然識大體,此事朕會讓人好好準備的。”高緯走過去扶起了她。

塵落低着頭,欠了欠身。

高緯看向祖珽:“祖愛卿,朕安排的百戲班子來了嗎?”

“看時間的話,應該已經到了。”

“好。”高緯點了點頭,又看向塵落,“淮安姐姐難得進宮,不如陪朕去看看,說不定也會喜歡。安德王兄若是有興趣也可以一起。”

“是…”塵落應道。

延宗聽到百戲班子不禁皺了皺眉。

陛下整日沉迷享樂,會些技藝之人都可受封爲官,享受俸祿…他剛剛沒好意思說出從哪裡節省出國庫的開銷,可如今這宮中女官諸多,珠寶服飾價值連城,又大興土木,修造大佛,光廟內的燃香一夜便有萬盆之多的事情,皆在衆人眼中。長此下去,確實國庫空虛!

他嘆了口氣,推辭道:“臣還有事,今日便先行告退了…”他邊說邊用餘光瞥向了塵落。

塵落點了點頭,示意他不必擔心。

高緯擺了擺手:“既然如此,朕也不強留安德王兄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胖開始彰顯王者風範~

不小心打錯了水堂龍舟,改一下。

第21章 新生之力第30章 百感交集第21章 新生之力第57章 陳齊開戰第58章 美人如斯第93章 望子成龍第106章 刑場之變第1章 愛恨交織第87章 心灰意冷第70章 蠢蠢欲動第104章 唾手得鄴第6章 聖意難爲第115章 力所能及第9章 離別在即第62章 回鄉奔喪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18章 伴君左右第46章 束手無策第128章 緣來緣去第25章 暗度陳倉第59章 蘭陵曲終第11章 各懷心事第61章 於心不忍第7章 逃離鄴城第36章 梅花劍雨第66章 耕食蠶衣第88章 失而復得第112章 重返長安第122章 漁陽離殤第35章 以爲後圖第129章 心起漣漪第49章 此起彼伏第2章 風平浪靜第1章 愛恨交織第115章 力所能及第48章 合縱圖齊第13章 洞房花燭第28章 當局者迷第107章 兩情繾綣第39章 誅殺晉公第30章 百感交集第104章 唾手得鄴第12章 長安相思第57章 陳齊開戰第126章 尋女終南第46章 束手無策第81章 未雨綢繆第61章 於心不忍第117章 產女波折第66章 耕食蠶衣第3章 戰事再起第59章 蘭陵曲終第33章 宮外是非第109章 情根深種第74章 積怨深駐第3章 戰事再起第93章 望子成龍第18章 伴君左右第13章 洞房花燭第56章 熒惑之災第74章 積怨深駐第126章 尋女終南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22章 晴天霹靂第75章 煮豆燃萁第74章 積怨深駐第79章 不告而別第73章 京中生變第83章 圍戰洛陽第84章 深入虎穴第12章 長安相思第117章 產女波折第40章 排山倒海第8章 追兵在後第72章 雲陽霧靄第95章 驅兵平陽第38章 去而復返第40章 排山倒海第2章 風平浪靜第61章 於心不忍第4章 再赴疆場第124章 掩人耳目第18章 伴君左右第64章 窮追不捨第37章 送卿離去第24章 柏谷之戰第33章 宮外是非第127章 默默相守第12章 長安相思第124章 掩人耳目第35章 以爲後圖第97章 有驚無險第20章 邊城衝突第62章 回鄉奔喪第87章 心灰意冷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85章 幽囚受辱第116章 龍門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