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熒惑之災

簡介:尋居所終安寶剎,熒惑起何災將至

--------------------------------

十五過後,宇文邕率百官祭祀太廟。

他奉香參拜,隨着腳下一步步邁向更高的土階,那步伐也越發堅定起來!

他閉上眼,攢緊拳頭,默默將自己的決心在心裡說給了父親和大哥。

轉月,庾季才因白虹貫日卜卦上奏:臣謀君,近臣爲亂,不出三年。

宇文邕聽到此言時不自覺想起宇文憲先前所說,心裡對楊堅更是多了幾分忌憚。

但在羣臣面前,他淡然應對,並未表現出任何懷疑,只是朝會過後,密詔了宇文憲一人來議事。

宇文憲請求誅殺楊堅,以絕後患。

宇文邕聞言陷入了沉思。

他認爲楊堅無過,家族功勳雖在,卻已經沒有實權可以影響到朝廷。而他的弟弟楊瓚,可以說是自己的有力臂膀,衷心於帝室。

況當年楊堅未與宇文護爲伍,監視帝側,從他的角度,多少對他存些感激。所以比起無罪誅之,他更想拉攏任之。

但這白虹貫日之象確實預示着國事不穩,如今太子年幼,未經歷練,缺乏建樹,長此下去必難擔大任。

前些日子,他曾趁着與孝伯下棋之時問及其情況。

孝伯當時便跪地請他恕罪,直言說皇太子四海所屬,未讓人聞其德音,反而讓其親暱小人,是他這個宮官的失職。且太子春秋尚少,志業未成,請他妙選正人,爲其師友,調護聖質,如此猶可日就月將。如若不然,恐後悔無及。

他聞言後斂了容,扶起孝伯讓他不要自責,並誇讚他耿直竭誠的言行及一直以來的行事家風。

孝伯愧而拜謝,又對他說他諫言不難,肯接受這些意見才更難。

他隨後便增改了東宮官制,又以表侄尉遲運爲右宮正,希望能加以輔佐。

……

然而僅僅這些還是不夠,所謂“婚姻之道,男女之別,實有國有家者之所慎也。”,太子妃之位空懸已久,他一直希望能擇選一賢妃,穩定人心,以安社稷。

這楊堅的長女,無論出身還是品行,都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楊家勢力敗落多年,無法與其他家族相比,選楊堅之女,可以平衡朝中勢力,只要他讓楊堅的權利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也不用擔心外戚的勢力過強…

思及此,他將有意讓太子去巡察安撫西部的疆域,體察民風民情,並讓太子聘娶隨公楊家長女的想法告知了宇文憲。

宇文憲知他心意已決,也理解他此舉的目的,便不再多言其他,只道定當盡心竭力輔佐。

*******************************************

因爲太子的婚期已定,宇文邕希望太子儘快入主東宮,便令宇文憲陪着宇文直去參觀各個官署,讓他趕快選好新的府邸搬過去。

一路無甚多言,宇文直臉色陰沉,泛白的指節緊緊握着繮繩。他昨日去找母后訴苦,結果母后此次的態度卻並未向着他,還勸他作爲長輩要有氣度,不要和小輩爲了一處宅邸衝突,到時候讓他皇兄給他個最好的來彌補!

他餘光瞥向身邊的人…

如今竟然還要和他最討厭的宇文憲一起,真是讓人看他笑話!

他越想越氣不打一處來,腳下使勁夾了下馬肚兒,拉開和他的距離,向前面的官署奔去。

宇文憲見了,輕嘆口氣,忙不緊不慢地跟過去。

走了好幾個官署,宇文直始終都是擺擺手要去下一家。

宇文憲也未多言,便繼續陪他看別處,偶爾問上句是否合他心意。

行着行着,途徑廢棄的陟屺佛寺,宇文直突然拉馬停了下來。

“豆羅突?”宇文憲看着眼前破爛的寺廟,不解道。

“都來了,進去看看。”宇文直說完便下馬踩着石階向寺門而去。

宇文憲只好跟上他。

“吱——”陳舊的大門被推開的一瞬間,眼前飄起煙簾。

宇文直隨意揮了揮飄揚的塵土,邁了進去。

這寺不大,因久無人居,佛像上早已蒙塵破損,蛛網密佈,院中也是雜草叢生,枯萎的老樹盤踞在庭中,成了烏鴉的棲居之所。

唯一過得去的景色是後院中開闊的平臺,因爲寺處於山丘上,這裡的位置可以望到皇城西邊的景色,威嚴壯觀。

兩人很快在寺中繞了一圈,在門口會合。

宇文憲正欲開口,宇文直卻望着庭間枯萎的樹幹開口道:“我覺得就這兒了。”

宇文憲心下詫異:“弟你家中尚有兒女,且仍在成長,理應選處寬敞的地方,剛剛我們去的那些裡便有不錯的宅邸,這寺看着過於簡陋狹小,不如還是在剛剛那些中選擇?…”

“哼!…我一身尚且不容,又何況我的兒女!”宇文直打斷了他,眼中閃過些不快。

“…”宇文憲看着弟弟的表情,疑惑更甚,前段的時候還聽說皇兄在宮中與他單設家宴,這還沒幾日,怎麼又?……莫不是還在因爲先前的事情?…

陟屺爲思母之意,他選這裡又是何意?

“我等兄弟,本是同根,皇兄他志向宏大,如今又勤於國事,我們理應爲他分憂,你也別總怨他…上次的事…”

“上次的事,不必再提!”宇文直又一次打斷了他,他輕勾起脣,語氣染上些不羈,“五哥可真是皇兄的好弟弟。不過會想着幫他分憂的,不是隻有你,我這也是幫他分憂罷了。”

宇文憲沒有理會他語氣裡帶着的諷刺,又勸了幾句,心知多說無用,便不再多言。

這次這個弟弟這麼幹脆地騰了自己的府邸給太子,雖然不符合他一貫的風格,但也確實幫了皇兄忙。

他是皇兄的母弟,一直又不喜歡自己這個兄長,有些事情,他說反而遭來不滿…

此事還是回去稟明皇兄,請他定奪爲好,畢竟皇弟住在這裡於情於理都有不妥。

選好了此地,兩人便告辭離去。

宇文憲回宮向宇文邕覆命,宇文直卻並未直接回府,而是徑直去了隨國公府。

楊堅在府中聽到衛公來訪,略感蹊蹺,但還是恭敬地去迎他進來,又令人端上酒水招待。

宇文直寒暄了幾句便手執酒杯,凝着杯中的液體久久不語。

一罈酒喝完,楊堅又令人端來一罈,恭敬道:“不知衛公今日何事前來?”

宇文直勾了勾脣,將杯子置於案上,故作清高地拱手道:“自是來恭喜,公之女即將成爲太子妃,真是可喜可賀之事。”

楊堅還禮道:“此乃陛下洪恩,臣甚爲惶恐,擔心小女年幼,失了禮數。”他小心斟酌着詞彙,態度謙和。

依他對宇文直的瞭解,他向來隨心所欲,目中無人,怎麼可能會因此來恭喜自己?況且,他當年依附晉公對付自己的兄長,誰能說他不是也曾想坐上皇位的?可惜當今天子非常人,所以並未如孝閔帝和明帝那樣受制於人下…

“呵…”宇文直搖了搖頭,也將楊堅的思緒牽回,“那羅延(楊堅的字),這些場面的話就不必說了,我們當年也曾同在襄州呆過,感情親如兄弟,如今你既然得此洪恩,我本應爲你慶幸,但有一事,還是要提醒你。”

楊堅心裡詫異更深,他當初出京任隨州刺史,路經襄陽,宇文直讓龐晃拜訪自己,當時龐晃與自己深交,所以他心裡也明白,宇文直只是因爲與晉公不和,纔想要拉攏自己,並非真心結交於他。

他謙恭道:“還請衛公示下。”

“前些日子,我曾聽我五哥和皇兄說你長相有異,請他除之,如今庾季才占卜不祥,皇兄是密詔過我五哥後纔要爲太子聘你之女的。公是聰明人,難道不覺得此事蹊蹺?我五哥如今可是位高權重,現在又得皇兄親近,我想他必是因爲你日益受重用而懷恨在心,想要排擠你。別忘了,他…也曾是宇文護的人!你我兄弟,我故以此事相告,免得你被他所害。”

楊堅聞言大驚,忙跪地道:“多謝衛公告之,救我性命。”

宇文直扶他起身,別有深意道:“公不必謝我,我與毗賀突比起來,你也該知道應該相信誰吧?”

楊堅稱着諾,直到他走了才收斂了面上的表情,不禁鎖起眉心。

“那羅延?”

楊堅聞聲回頭,正見獨孤伽羅從廊後走出:“伽羅…”

“若是陛下真因此事要麗華進宮…”獨孤伽羅秀美輕蹙,眉宇間難掩憂思。

“別擔心,陛下聽了此言既然沒有直接遷怒我們,定是希望藉此拉攏,我以後會萬事小心的。”楊堅上前將她拉入懷裡。

“恩,我也會吩咐下去,讓府裡上上下下以後都謹言慎行,睍地伐(楊勇)和英兒(楊廣)他們以後行事也要更加謙遜守禮,一切要比晉公在時更加留意才行,現在的陛下可不是常人。”

“有你安排,我很放心。”楊堅拍了拍他,感激她這些年的所做,讓自己無後顧之憂。

他望向天邊的夕陽西下,眸光深遠。

當年,龐晃在襄陽迎見他時曾語他雲,自己相貌非常,若是有一天榮登九五之位,莫要忘記他。他初聽時喝他怎可出此妄言,但心裡卻有些希冀,他有才無處施展,又怎會不想建功立業?!況亂世之中,誰爲天子並無定數。

龐晃當時笑說此非虛言,恰逢有隻公雞在庭院裡鳴叫,他就讓龐晃射它,說若是射中了,富貴之日,拿這事作爲應驗。結果龐晃真的一箭命中,他當時擊掌大笑,心裡也暗覺此乃天意…

但如今的陛下雄才大略,也不像宇文護那樣跋扈,不知道龐晃之言能否真的成爲讖語…

只是不想齊公會與陛下說如此之言,看來他今後走每一步都要更加小心纔可以…

*******************************************

春寒料峭,夜晚的天空月朗星稀,空氣中還瀰漫着淡淡的臘梅清香。

塵落坐在思齊殿池中的小亭裡,凝着水面的月光,吹着若有若無的曲子。

宇文邕剛行到門口便聽到亭中傳來的笛聲,一天的疲憊似乎消散了不少。

他緩緩踩着碎石的小徑,踏上池中踩腳的大石,一步步走入亭中。

笛聲沒有停頓,卻突然變得緩和很多,還染上些許欣喜。

他輕輕勾起脣,直到曲終纔開口道:“這麼晚了還不睡,見不到我有這麼難眠嗎?要在這裡一個人吹風?”

“…我只是晚膳吃得有點多,所以坐在這裡消消食罷了…”塵落狡辯道。

宇文邕搖了搖頭,走到她邊上坐下,擡手攏了攏她身上的狐裘,語聲溫柔:“以後還是在屋裡等吧。”

“沒關係,在院子裡吹吹曲子,看看星星也挺好。”

“你若是不困,我陪你再看一會兒可好?”

塵落笑了起來,擡頭望了望天空,才道:“陛下都邀我同賞了,我怎麼會困?今晚月色不錯,繁星璀璨的,確實適合欣賞。不過你忙了一天,不累嗎?”

宇文邕裹着她的小手,沒有說話。

溫暖環繞在掌間,讓她格外安心,見他只是笑看着自己,她起身道:“那我去煮壺茶來,這麼好的月色也要配壺好茶才行。你要不先去屋裡歇會,我好了叫你?”

宇文邕沒有鬆開她的手:“不用,我陪你吧,你看你,打發宮人都去睡了,現在只好我們自己弄,下次可要好好說道說道他們。”

“你知道這些我喜歡自己弄,幹嘛怪他們,而且要是我們賞星月的時候他們都在多沒意思。”

說完,兩人都忍不住笑出了聲,也不再多說其他,踩着池中的大石去了煮茶的小棚。

宇文邕在邊上看着她忙得不亦樂乎,時不時幫她遞個器皿,又捋捋她額前的碎髮。

待到再次坐在亭中邊品茶邊賞星月,已是月偏西天的時辰。

夜色撩人,亭中燭火明亮,兩人互斟對飲,閒話家常。

“夫人今日這茶的味道,似乎有些不同?”宇文邕喝了一小口,不禁開口道。

塵落眨了眨眼:“那可好喝?這茶是前段你說齊國使臣幫我二哥帶給我的,我前幾日嘴饞,偷喝了些,覺得味道不錯,特意留下給你嚐嚐,這次還順便加了臘梅進去,清肝明目,你整日忙碌,多喝些有好處。可惜你派去齊國的使臣都走了,要不應該讓他們再幫我去求些回來。”

宇文邕又細細品了品,思緒卻想起她前幾日讓使臣帶去齊國一包花茶做還禮之事。

那時,他讀完她的信,覺得她是思念親人,便也沒有掃她的興致…

只是想到她此舉,心裡便有些說不清的煩悶。

他緩緩放下杯子,將她拉入懷裡,似是怕她消失一般,抱得很緊。

他知道他只是害怕,害怕失去她,也害怕被自己愛的人背叛…

塵落驟不及防,又被他禁錮地有些喘不過氣,她以爲他是因爲自己誇齊國東西好生氣了,忙補充道:“…當然我覺得周國的茶也很好喝,經濟實惠,關鍵是我調得好,又有你陪我喝。這是齊國沒有的味道,也是我最喜歡的…”

靜謐蔓延開,不多時,宇文邕低低笑出了聲,心中的陰霾也跟着散去不少:“我只是覺得這茶和你近日身上的味道很相似。原來是臘梅…”

“額…”塵落聽後頓覺無奈,原來他只是在想臘梅的味道…

“不過夫人體寒,以後這種花茶還是少喝些。”宇文邕沒理會她的反應,繼續道。

“恩…”塵落應着,突然她輕輕推開他,指着天空道,“邕哥哥,你看那顆星星,是熒惑(火星)吧?”

宇文邕聞言,將落在她身上的視線收了回來,望向天空上那點朦朧的紅光,眸色深深。

今日晚歸,正是庾季才找他,報他熒惑犯輿鬼之事。

熒惑主兵,輿鬼中央爲積屍,主死喪祠祀,二星相位,乃戰爭塗炭之兆,從卜卦上佔得的結果是大臣有誅…

“…前兩日看書的時候,我看到熒惑行使無常多爲兵起,我師傅也曾說熒惑出則有天罰。不知道是不是要出什麼事了?”塵落說着,越發覺得心裡堵得慌,不知爲何,那紅光讓她忐忑不安…

“…夫人何時也開始識得星象,還爲星象擔心了?”宇文邕見她輕蹙秀眉,轉移話題道。

“平時無事做所以看了看,以前不是很信這些,可讀多了卻突然覺得古人們長期的總結也非毫無道理,只是後世的處理可能存在些偏激…”塵落側頭望着他,“邕哥哥難道一點都不在意?”

宇文邕彎了彎脣:“一點都不肯定不會,況且黃老之術和玄學也有很多道理在其中,比佛學讓人信服更多。只是我相信事在人爲,人定勝天,星星告訴我們的不過是表象,真正決定一切的還是人,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終歸是儒學的點評更勝一籌。”

塵落點了點頭,靠在他肩上:“也對,或許是我多心了…不過你先前說西土不寧,讓太子去巡視,如今這熒惑出,看來也是有原因的,我看不如讓庾大人卜一卦?”

宇文邕聽到她說起這事,心裡安心很多,笑道:“傻落兒,別瞎想。有的時候本來沒事,卜卦後反而多了很多暗示給自己,到時候真亦假假亦真,你都難以辨別了。”

塵落臉一紅,嘟囔道:“我這是替你這個做父親的擔心兒子的安危,你也真狠心,讓他去那麼辛苦的地方。”

宇文邕被她的語氣弄得心情大好,大笑道:“怎麼突然不善妒了?這個姨娘當得似乎不錯?”

“喂,不許笑話我,而且你都不擔心嗎?他是你兒子,你不希望他早日平安歸來?”塵落不滿道。

“有什麼擔心的,太子那麼大了,我那個年紀都可以領兵打仗,出鎮一州了,他若是連這點都做不好,怎麼當好這個太子。而且那麼多人跟着他,真有事也肯定會有人上奏的。”

“還是別上奏的好,邊境安寧點才能過平靜的生活。”塵落伸了個懶腰,將剛剛那些煩心的事情統統拋掉,蹭着他道,“不說這些了,難得你能陪我,應該好好珍惜纔是!被這熒惑搞得心煩,還是看月亮好了。”

“夫人說得對,良宵苦短,是應該好好珍惜。”宇文邕意味深長道,“這茶喝得差不多了,天寒地凍,我看我們還是回去休息吧…”

塵落望了望還剩下半壺的茶水,正想說還有很多沒喝,卻覺得身子一輕。

下一秒,她已經被他抱起來,跨着輕鬆的步伐,向屋裡走去。

她無奈地窩在他懷裡。

一陣風過,她不自覺地縮了縮。

進屋的瞬間,她又瞥見了天空中閃着朦朧紅光的熒惑。

心,沒來由地一跳。

可她不知道:熒惑不動,兵不戰,有誅將…

更不知道,這熒惑之災會與自己有些關聯。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更晚了,上午忙得沒來得及改存稿。本章過渡,下章轉到齊國舞臺。

第59章 蘭陵曲終第127章 默默相守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81章 未雨綢繆第78章 策馬同州第84章 深入虎穴第25章 暗度陳倉第九卷正在努力碼字,可能延後幾天發,總覺得前幾章還有點不連貫。第60章 突如其來第17章 兩國公主第124章 掩人耳目第84章 深入虎穴第109章 情根深種第57章 陳齊開戰第69章 人情莫測第61章 於心不忍第5章 登城勸敵第116章 龍門驚夢第120章 反噬之憂第119章 迷霧森林第38章 去而復返第76章 琵琶絃斷第60章 突如其來第22章 晴天霹靂第96章 亂局叢生第39章 誅殺晉公第54章 吐膽傾心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17章 兩國公主第117章 產女波折第59章 蘭陵曲終第58章 美人如斯第112章 重返長安第75章 煮豆燃萁第123章 離鸞別鳳第89章 轉身殊途第121章 回首斷腸第67章 慈母離世第82章 執我金戈第74章 積怨深駐第23章 身陷囹圄第120章 反噬之憂第90章 漸入佳境第23章 身陷囹圄第22章 晴天霹靂第123章 離鸞別鳳第106章 刑場之變第79章 不告而別第81章 未雨綢繆第26章 外患稍平第123章 離鸞別鳳第117章 產女波折第99章 長驅直入第58章 美人如斯第117章 產女波折第77章 聖寵日盛第121章 回首斷腸第100章 浴血晉陽第100章 浴血晉陽第127章 默默相守第18章 伴君左右第33章 宮外是非第96章 亂局叢生第17章 兩國公主第63章 遠來尋妻第56章 熒惑之災第83章 圍戰洛陽第60章 突如其來第10章 和親遠嫁第73章 京中生變第106章 刑場之變第69章 人情莫測第15章 明槍暗箭第125章 安德遺信第70章 蠢蠢欲動第2章 風平浪靜第118章 四面煙沙第47章 如鯁在喉第64章 窮追不捨第82章 執我金戈第84章 深入虎穴第18章 伴君左右第86章 遍體鱗傷第125章 安德遺信第59章 蘭陵曲終第25章 暗度陳倉第80章 歸山野居第3章 戰事再起第113章 念茲在茲第27章 兄弟鬩牆第50章 心嚮往之第24章 柏谷之戰第94章 再圖東伐第17章 兩國公主第12章 長安相思第99章 長驅直入第113章 念茲在茲第100章 浴血晉陽第26章 外患稍平第26章 外患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