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

朱廷芳新房所在的院子是家裡人挑選的,並非他從前的居處。畢竟他最初的院子只是八歲過後自己要求獨立時搬出來的,就在趙國公朱涇的院子旁邊,並不算大。而他的新房則是家裡人佈置的。總之,婚事從頭到尾的準備工作和各種細節,朱廷芳幾乎都沒有過問。

於是這年頭很多男人都要患得患失的娶親,到了他這裡,彷彿就變成了只要婚事當天迎親就行了。

當然,迎了新人進門,婚禮的各種繁瑣程序,那就不可能和從前的排演似的,都有朱二代勞了,他必須從頭到尾做完。好在他爲人一絲不苟,從頭到尾一氣呵成,並沒有絲毫差錯,只是在準備揭去蓋頭,與新娘喝合巹酒時,他的動作方纔突然頓了一頓。

他皺了皺眉,冷淡地問道:“閒雜人等是不是太多了?”

一旁的喜娘見朱廷芳那一身紅色新郎冠服卻硬生生穿出了軍袍盔甲的感覺,此時這話又說得生硬,她不禁唬了一跳。要說外間固然有流言說朱廷芳對這樁婚事不滿,但她剛剛看朱廷芳並沒有任何不耐煩,直到此時方纔流露出不滿,卻又有些拿不準。

可就在她不知道該怎麼接話的時候,卻只聽一旁傳來了一個笑聲:“大哥,別人都要擠過來看大嫂,難道你還能把人都攆出去?你以後再和她們家裡男人計較就行了,現在就別婆婆媽媽了。快揭蓋頭,我還等着和大嫂說話呢!”

什麼叫以後再和家裡男人計較?

面對朱瑩這毫不客氣的話,來看熱鬧的小媳婦們無不在心裡犯嘀咕,有膽小的就直接溜了出去——畢竟,長輩們總不至於在這時候來新房,來的不是平輩就是晚輩。她們家裡的男人,那還真的扛不住朱廷芳的秋後算賬。

就算是膽大的,見朱廷芳一眼掃過來,想到這位大公子的爲人,大多數人也退縮了。渭南伯張康雖說是勳貴,但據說家中姬妾極多,女兒們也並不常常出來和各家往來,所以即將嫁給朱廷芳的這位張家小姐到底長什麼模樣,竟是沒幾個人見過。

可就算想見,反正堂堂趙國公府的大少奶奶,日後總不會藏着掖着不見人,她們遲早會見到的,何必眼下杵在這兒惹朱廷芳不高興?

於是,不過須臾,剛剛還擠得滿滿當當的地方就空了下來,卻還有幾個女人厚着臉皮沒有離去。朱瑩掃了一眼,見都是和家裡沾親帶故的人家,她心裡冷笑一聲,卻是沒有再說話。而朱廷芳皺了皺眉,也懶得理會她們,面無表情地徑直揭開了那大紅蓋頭。

儘管在場的人不多,但所有人的目光卻全都聚焦在了那大紅蓋頭之下——畢竟,整個京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這位渭南伯府那位並不太在人前露面的庶女,能夠嫁到趙國公府,日後輕輕巧巧就能到手一個頂尖趙國夫人的誥命,多少名門千金求之不得?

也就是朱廷芳破相再加上克妻的傳聞在外,而趙國公府選兒媳婦的眼光卻依舊很高,太夫人不鬆口,九娘一副任憑繼子自己挑選妻室的態度,朱廷芳更是油鹽不進,於是人們都在等候觀望,誰知道渭南伯張康一介降臣竟突然橫插一刀,成功和朱家結親?

女人們希望蓋頭下的趙國公府大少奶奶有一張平淡無奇的臉,於是回頭出去也好當成一樁有趣的談資。

而朱瑩卻知道未來大嫂管家是一把好手,容貌她則是真的記不得了……畢竟,從前她走到哪裡都是天之嬌女,各家千金不是因爲嫉妒就是因爲自慚,大多離她遠遠的,所以,哪怕她真的在什麼場合見過未來大嫂,那也是在一大堆女子當中見的,她怎麼可能記得?

而等到大哥定親,她倒是很想提早見見,提早相處相處,奈何這段時間乃是多事之秋冬,她又常常被張壽託付去幹這個,幹那個,於是壓根抽不出什麼時間,哪怕家中李媽媽代替太夫人去過好幾次,回來頻頻誇獎說很出色,大哥也好像挺滿意,可到底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因而,當蓋頭揭開之後,看到大嫂的容貌,她立時輕輕舒了一口氣,嘴角也不由得翹了起來。還好還好,總算是郎才女貌!

雖然這年頭的新娘妝很容易把人扮醜了,但她此刻看去,就只見大哥面前的女子眉眼精緻如畫,雙頰猶帶紅暈,竟是並沒有像她小時候見過的那些新娘子一般過分濃妝,而是隻上了淡淡的妝容,乍一看去濃淡相宜,賞心悅目,那八分的容貌就顯出了十分來。

而能夠讓朱瑩都覺得有八分的容貌,落在那硬是賴着沒走的幾個女人看來,自然也挑不出什麼毛病。唯一讓她們覺得能有幾分談資的是,朱廷芳面對新人的姿容,竟然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等她們想到人肯定見過張氏時,就只見朱廷芳已經與新娘子一塊飲下了合巹酒。

眼見接下來幾道程序走完,朱廷芳站起身來,顯然要出去外間喜宴上接待賓客,她們正要說幾句吉利話,卻不想朱廷芳再次看向了她們。

“各位難道還沒看夠?”

這樣明顯的逐客令,幾個女人若是還不知道該怎麼做,那就是蠢貨了。雖說不甘心,她們還是乾笑着退散離去。而眼看人一走,朱廷芳就沉聲說道:“瑩瑩,你回頭吩咐一聲,不許那些雜七雜八的女人進來,她們亂糟糟地只會嚼舌頭。”

見大哥總算知道維護妻子,朱瑩頓時笑意盈盈地答應了一聲,見朱廷芳就這麼徑直往外走去,她不禁看向了牀上愕然擡頭的大嫂。她的期待沒有白費,因爲下一刻那位看上去弱質纖纖的大嫂就輕聲說道:“夫君不用替妾身擔心,那些看客無論說什麼,我都不會放在心上。”

她頓了一頓,又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道:“如若是連這點小場面都無法應付,日後如何侍奉公婆,孝敬祖母,爲夫君打理好家中事務,讓你後顧無憂?夫君堂堂大丈夫,更是無數女子求之不得的如意郎君,妾身不想讓人說,只能躲在你羽翼之下。”

朱廷芳有些愕然地停下了步子,但只是片刻就再次頭也不回往外走去:“那就依你。”

見自家長兄簡簡單單撂下這四個字就不見了,朱瑩頓時氣得在心裡連罵木頭——張壽從前也是木頭、呆子,可自從與她真正並肩度過困厄,彼此交心之後,就對她放下了心防,兩人相處起來那就猶如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一般,全無隔閡。

可她大哥倒好,成婚了也這麼死板!

然而,要她在新進門的大嫂面前抱怨大哥,那卻是不可能的。因此,她只能乾咳一聲,沒話找話說道:“大嫂這應該累一天了吧?要不要我讓廚房再去送點吃的來?”

“上轎前我吃過一碗甜湯,如今還不餓。”

牀上坐着的張氏擡起頭大大方方地直視着朱瑩,微微一笑,臉上卻只右頰有單個酒窩,看上去卻別有一番嫵媚:“我閨名如玉,小字溫君,日後還要請妹妹多多照應指教。”

朱瑩沒想到大嫂竟然如此爽利地介紹了自己,她微微瞪大了眼睛,隨即竟是情不自禁地問道:“大嫂,你這閨名應該是渭南伯起的,可你這表字,應該不是渭南伯起的吧?我可不是瞧不起他,要說飲酒騎馬,豪爽仗義,他是一等一的人物,可起表字他就不擅長了。”

“是我從前及笄之日自己起的。”

張氏笑了笑,毫不諱言地說:“阿爹說,他起名字的時候想到什麼就是什麼,所以也不想爲了兒女的表字去求那些文人,讓我們自己想。我琢磨,玉通君子,君子溫潤如玉,所以就自己起了這溫君二字。我也沒讀過多少書,只是隨便起的,妹妹別笑話我。”

朱瑩最討厭就是炫耀才藝,眼高於頂的才女,所以纔對永平公主敬而遠之,此時聽張氏談及父親渭南伯張康的疏闊,說及自己時的坦然,她就覺得很對自己胃口,當下就笑了起來。

“我怎麼會笑你!我自己讀書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常常被人笑話不學無術,大嫂不和我開口談詩論文,那就最好不過了!我都沒有表字呢,讓我自己取,我估計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你能想到這樣又好聽又有意境的,那就很不錯了!”

張氏在家待嫁時,就被渭南伯張康耳提面命,道是朱家太婆婆和婆婆全都是一等一好相處的人,只要善加禮敬就好,而對於外間都說任性驕狂的朱大小姐,曾經滄海難爲水的張康則是着重教導了女兒,但那不是什麼深奧的道理,而是簡簡單單四個字……實話實說。

而從前沒怎麼和朱瑩正面打過交道,今天按照父親的教導與人這麼一接觸,張氏就打心眼裡覺得,父親看得確實比很多人都清楚明白。

這位被家人捧在手心裡的大小姐其實很好相處,尤其是她又是朱瑩的大嫂,與其小心翼翼,藏着心眼,還不如落落大方,有什麼說什麼。心眼是對外人用的,如果對自己人卻還要算計心眼,那怎麼可能輕易融入這個新家?

“對了,大嫂,就算之前大哥下了逐客令,他的話應該會傳開來,但世上總有些自以爲是的人,所以一會兒想要來偷窺的人應該還有很多。你如果不介意,那回頭我就不攔着她們。”朱瑩笑着對張氏眨了眨眼睛,滿臉狡黠地說,“我們在這守株待兔,以逸待勞!”

張壽並不知道,纔剛見過大嫂的朱瑩,已經在設計給今天某些居心不良的女客挖坑了。朱廷芳從新房出來,以趙國公府少主人的名義接待賓客,之前老是被人圍在當中的他總算再次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躲在一邊好好大吃大嚼填補了一下空虛的胃。

而這一桌是陸三郎張琛等學生,所以就算有人過來套近乎也有人攔着,更不虞有人挑刺尋釁。就陸三郎和張琛這種性格,這種戰鬥力,普通人也不敢過來自討沒趣。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他混了個半飽之際,朱二突然就不知道從哪竄了過來,有些氣急敗壞地說:“妹夫,挑事的來了,你趕緊過去幫個忙,不然我擔心萬一大哥被人氣得掀桌子,那就完蛋了!”

然而,朱二以爲這話一說,在場衆人一定會拍案而起,可沒想到迎來的卻是詭異的寂靜。不但沒人響應他的話,反而張壽在那神態自若地喝酒吃菜,周遭每個人看他的眼神都異常微妙。須臾打破寂靜的,卻是陸三郎的呵呵一聲笑。

“趙國公府朱大公子的喜事,有人挑事挑到這兒來?朱二,你睜着眼睛說瞎話也該有個限度!要知道,趙國公坐在那兒,一大羣一二品大員都不敢亂說話。而朱大公子坐在那兒,平輩晚輩就絕對不敢吭聲。更何況朱家祖孫三代女人沒有一個好惹的,挑事的是來找死嗎?”

見平常一直都和陸三郎唱對臺戲的張琛點點頭,一副深以爲然的表情,朱二那氣急敗壞的表情頓時收了起來。他看到正好還有一個空位,想來是別人不敢和這麼一羣人同座,乾脆就毫不客氣地一屁股坐下,這纔沒好氣地說:“一個比一個精明,裝成被我騙倒了不行嗎?”

“誰讓這一桌沒人比你笨?”陸三郎嘿嘿一笑,見朱二滿臉惱火無趣,他這纔有些好奇地往外望了一眼,隨即壓低了聲音說,“今天宮裡沒人來麼?”

說到這個,朱二就越發看陸三郎不順眼了。想當初這陸小胖子辦婚事,皇帝賞賜,四皇子親自來湊熱鬧,那叫一個風光,等到了自家大哥成婚的時候,卻倒黴催地恰恰好好撞上了大皇子二皇子一個自盡一個沉船!

縱使皇帝身爲君父,不會爲兩個被除宗籍的有罪兒子服喪,可心情低落乃至於大壞卻是肯定的。雖說大哥婚期早定,如今繼續大大方方操辦,可要想皇帝和從前對喜愛的臣子辦婚事那樣賜下各種各樣的物事,乃至於親筆字畫什麼的表示榮寵,那卻恐怕很難了。

就連最喜歡湊各種熱鬧的四皇子,之前正好因錯被逐出宮,據說直到現在都是張壽收留這個熊孩子的,料想人再熊,也不至於在兩個兄長雙雙亡故的時候跑來朱家喝喜酒。結果,今天大哥這婚宴本應有的風光簡直是差遠了!

就在朱二越想越不忿的時候,外間卻是一陣不小的騷動。緊跟着,就只見一個小廝一溜小跑衝了過來,到這一席邊上就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二少爺,太后……太后娘娘來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鍛鍊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趕集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四百九十七章 肅然起敬第一百零三章 閒極無聊的出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言不遜引禍來第六百七十四章 星象爲虛,農事爲實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四百一十章 來考九章堂吧第六百三十七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一百零二章 禮遇和麻袋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一百零三章 閒極無聊的出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對頭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十章 數學和八股一點都不搭第七百九十一章 誰善解人意?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趕集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八百章 證明第八章 嫌棄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虛的小販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四百四十章 興隆茶社的預熱日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三百七十九章 猶如陽光第三百三十章 無恥的境界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