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

東宮即將有主這件事從宮內傳到官衙,從官衙傳到各家宅邸,由各家宅邸傳到民間,不過一兩日間,這就成爲了整個京城最熱門的消息,沒有之一。而對於雅舍中被天子召見過一次,講學過一次的四位山長來說,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就猶如預示春日的驚雷一般。

三皇子是入主東宮的熱門人選,誰都猜到了,但誰都沒猜到的是,皇帝竟然不像前頭那些年似的一直拖着不立東宮,而是突然之間做出了雷霆萬鈞的決斷。

所以,前幾日還偶爾聚一聚的三位山長——脾氣古怪的洪山長,早早就被另外三位排除在了圈子之外——這兩日卻沒時間在一塊喝茶談天了。有人悶在屋子裡不出門,彷彿是在思量對策;有人天天出門,日日見客;也有人每天要接待好幾位來訪的學生。

看到別人日日繁忙,已經見過楚寬一次的洪氏雖說還算鎮定,可是,見父親洪山長那越來越煩躁的樣子,她就知道父親恐怕是在後悔當初在御前那直截了當的歸鄉請求了。

功名利祿這種東西,也許父親真的不那麼在乎,但是,如果能當上太子師,如果能讓未來的天子在自己的教導下成長,日後在登基之後推行自己勸諫的某些政令,那麼對父親來說,簡直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可別人不知道,她卻是從楚寬的口中清清楚楚地聽到,皇帝對她那自以爲是的父親洪山長簡直是煩透了,根本不可能把父親留下來。而楚寬對她放出那個天大香餌的時候,三皇子還是三皇子,可如今三皇子即將變成太子,就連她自己都覺得實現楚寬承諾的希望不大。

此時此刻,洪氏正在奉父命親自整理箱籠,結果就聽到了砰的一聲,扭頭看時,就只見洪山長已經摔了手中那捲書。要是平常,她早就上去勸了,可這會兒她卻實在是懶得動,因爲她已經勸得太多,自己都心累了。偏偏下一刻,她就聽到外間傳來了叩門聲。

“洪娘子,永平公主送來帖子,邀您去月華樓。”

洪氏不禁心中一跳,本能地側頭去看洪山長。上一次出門,她接到的帖子上寫的就是月華樓相見,知名不具,而那時候,得知此事的父親就非議永平公主牝雞司晨,對月華樓文會更是深惡痛絕。知道並非永平公主相請的她,卻還不能揭破。

然而,這一次送來的帖子,卻直接署名永平公主,想來不可能再是楚寬的小伎倆了。

她本以爲父親會反對,會埋怨,可看到的卻是一張瞬間僵硬到毫無表情的臉。於是,她快步來到了門邊拉開門,見送信的侍者滿臉堆笑地呈上了帖子,她少不得點頭謝過,卻又小心翼翼避開父親的視線,掏出了一把錢作爲賞賜。

等到人心滿意足地離去,洪氏一看那帖子時間恰是今日,不禁吃了一驚,連忙迴轉身來到父親面前,小聲解釋了此事。結果,她以爲要大費脣舌才能說通,洪山長竟然輕易就答應了,只是語氣還有些硬梆梆的。

“去就去吧,畢竟你是太后欽點的公主侍讀,記得規勸她一點兒!好歹是金枝玉葉,別老是做這種拋頭露面的事!”

見這一次洪山長總算不提牝雞司晨了,洪氏微微舒了一口氣,隨即屈膝應是,繼而就立刻回房去準備了。等到她帶着一個媽媽出門時,卻又得知外間竟然已經備好了馬車,她不禁更是覺得今天這邀約恐怕並不單純。

她之前也打聽過月華樓文會的日子,分明記得那並不是今天。果然,當馬車最終在月華樓下停住時,一路上都沒有撥開窗簾的她從車門處彎腰下車,人尚未站穩,就聽到了一聲清脆的叫喚:“洪娘子。”

洪氏擡頭一看,就只見映入眼簾的恰是一張絕豔的面孔——紅衫紅裙,金簪烏髮,珠玉輝耀,顧盼神飛,言笑盈盈,可不是朱瑩?

雖然她自己相貌平平,年少的時候沒少遭受過那些容貌俏麗的千金大小姐譏刺,按理來說一貫對這樣的人最敬而遠之,可明明只和朱瑩見過一次,她卻覺得在這位朱大小姐面前,她那進了京就繃緊的神經能夠很放鬆。

因爲你只要很真心地恭維她美麗而有眼光,朱瑩就會立時心情大悅,把你當自己人。至於不是真心的話,朱瑩是否能看出來,洪氏一點都不想去嘗試。

她笑着叫了一聲朱大小姐,緊跟着就只見人上前拉住了自己的手。記起上次在京城的時候,朱瑩盛氣而來,可和她說了幾句話之後就轉惱爲喜,也是這麼拽着她的手去清寧宮見的太后,她只覺得這樣一個率直的姑娘實在很可愛,當下也不掙脫,只隨着人往前走。

“今天莫非邀約我的不是永平公主,而是大小姐你麼?”

“你猜?”

朱瑩回頭笑着對洪氏挑了挑眉,見人有些疑惑,她就笑着說道:“我當然不會冒用永平那名義請你,她是來了,只不過還有別人。你可得好好預備一下,今天說不定是大考。”

聽到大考兩個字,洪氏一顆心頓時狠狠跳動了兩下。她使勁定了定神,隨即含笑說道:“我只不過是尋常女子,陪着公主讀讀詩文而已,還有什麼需要考的?莫非是大小姐的如意郎君親自來考我?我可不像他天賦異稟,那些算經我什麼都不懂。”

她彷彿無所察覺似的,盡和朱瑩說笑,直到順着樓梯登上了三樓,她一眼就看到了一手拉着個年少的童子憑欄而立,對着樓下指指點點的張壽。

儘管張壽今天不過是穿了一件很平常的紺青色袍子,周身上下不見任何金玉,腳上也是一雙很普通的布履,可她竟是不知不覺多看了幾眼,目光旋即才落在了一旁那個猶如空谷幽蘭的年輕少女身上。毫無疑問,那便是永平公主。

發覺皇帝並沒有來,原本就只是佯作鎮定的洪氏頓時心懷大定。雖說前些天就被太后點爲永平公主侍讀,但女學的事情暫且還未開始,而她雖說上表謝恩請求去拜見公主,但此事一直都尚未有迴音,因此,這還是她第一次見永平公主。

見朱瑩上前親自上前對永平公主引薦了她,她少不得上前屈膝行禮。然而,和她從前見過的那些明明忌恨討厭她,卻還會在面上做出親切殷勤態度的千金們不同,永平公主對她的態度並不熱絡,只是微微頷首道:“洪娘子之名,我聞名已久了。”

而永平公主簡單地打過招呼之後,就側頭看着牽了三皇子過來的張壽道:“國子監張博士,你應該已經見過了,這是我弟弟,三皇子鄭鎔。你也應該知道,不久之後,他就是東宮太子了。”

“三姐姐……”

三皇子非常窘迫地叫了一聲,本想好好解釋一下,可突然又覺得自己無從解釋。此時此刻,正好張壽從後頭輕輕拍了拍他的背,他就竭力拿出了最大大方方的態度。

“洪娘子,我聽人說,你不但孝心可嘉,而且文采斐然,是江西最有名的孝女和才女。可我那天在國子監聽過洪山長的講學,只覺得實在是有些老調,難道是我太過膚淺嗎?”

洪氏登時暗自凜然。這是張壽和永平公主給三皇子支招,還是三皇子自己想出來的問題?如果是三皇子自己想出來的,這位年少的皇子根本不像傳言中的那樣默默無聞,溫和到甚至有些畏怯,人其實很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她迅速思量了片刻,就坦然答道:“三皇子若是要妾身評價父親的講學好壞,那妾身恐怕要讓您失望了。父親講的是聖賢之道,聖賢之道本來就近乎於天地之間不變的理,衆多大儒畢生努力,也只不過是想讓大家近乎於理而已。”

她頓了一頓,卻又詞鋒一轉道:“妾身自知愚鈍,因此經史子集雖說頗有涉獵,卻都淺嘗輒止,更不要說理了。妾身最感興趣的是那些被士人不屑的末流雜科。幸虧皇上開了天文之禁,妾身才能多方奔走,把一個磨製水晶觀星的豫章書院學生從大牢中救出來。”

“試圖觀星?”三皇子登時瞪大了眼睛,滿臉好奇加興奮地問道,“不是用眼睛,而是磨製水晶來觀星?什麼樣的水晶,是老師說的,兩頭扁,中間厚的那種鏡片嗎?老師好像說過,那叫凸透鏡……”

見三皇子說着說着就朝自己看了過來,張壽不禁笑了起來。

他看向了驚訝的洪氏,雲淡風輕地說:“半山堂從前有一堂課,可以叫做自然,也可以叫做物理。我最近寫了相應的教材,還尚未來得及印出來,只是書稿給了老師和褚先生齊先生他們在看,其上就有關於凸透鏡的條目。”

張壽故意言簡意賅地提了提說光線傳播的原理,隨即毫不意外地看到了朱瑩和永平公主齊齊眉頭緊皺——大小姐素來對數理和文科都頭痛,大概只擅長包括武術在內的所有運動科目,而永平公主很顯然是個文科學霸,理科學渣,因此他自然飛快地帶過了這一段。

當看到洪氏明顯也露出了有點頭疼的表情,而不是心領神會一點就通,他終於鬆了一口氣,心想自己還真是沒有猜錯,洪氏雖說有些不同於尋常女子的特質,但很顯然,人不是無數金手指在身的穿越女。

而有了張壽這番解說,三皇子也就不再追問洪氏覺得洪山長講學究竟如何了,而是好奇地問那個豫章書院學生觀星的事。

而張壽從旁聽說,洪氏不知道從那得到了一本筆記,於是送給了一個喜好雜科的豫章書院學生,這位富家子弟竟然自己搗騰了一臺磨製鏡片的簡易機器,然後磨製出了簡易的凸透鏡,甚至還引着了火!

而後,這位肯定要被時人譏諷爲“閒得蛋疼”的富家子弟,還按照手記的說法,用木筒配了一臺望遠鏡出來觀星!這下可好,人正好觀測到某個天文現象,四處嚷嚷,結果事發之後被仇人告密,進了大牢,他不得不感慨,不是古代中國人動手能力不夠,是知識被壟斷了。

因爲天文數學之類的東西,全都被朝廷官方禁絕民間研究,讀書人不去讀聖賢書,還能讀什麼?一個好奇心強,動手能力更強的學生,竟然會因爲觀星而被觀到了大牢裡,他能說什麼是好?

張壽下一刻就立刻說道:“這個豫章書院的學生如今人在何處?之前嶽山長建議皇上廣招天下精通算學和天文的人才,他雖說冒失了一點,但也不失爲一個人才。”

三皇子登時連連點頭附和道:“老師說得對,這人確實是個有趣的人才!”和四弟很搭!

洪氏見三皇子自然而然地拉着張壽的手,兩人彷彿很親近,而且三皇子的附和也是那麼自然而然,因而她一下子就明白了楚寬推心置腹對她說的話——三皇子對張壽實在是敬慕太過,幾類於父子,長此以往,不利於社稷。

雖說她並沒有爲楚寬去排憂解難的心思,但剛剛已經認識到永平公主對自己那冷淡態度,她自然心裡已經有了一杆秤。當下她就不假思索地笑道:“三皇子和張博士若要見此人,那麼我派人去送個信就是。他對江西官府極其失望,家裡人又怪他惹事,他已經上京尋出路了。”

“他是跟在我們的車隊後出發的,如今就住在北城的胡家客棧。他出來的時候好像帶上了不少錢,所以包下了客棧一整座偏院。”

“他姓楊,名詹。家裡排行老七,上頭的哥哥們或出仕,或經商,或守業,他繼承的那份家業足夠他一輩子吃用不愁,所以向來是我行我素,這次也是說走就走。”

聽到這又是一個離家出走的中二青年,張壽頓時又好氣又好笑。他鬆開了剛剛拽着三皇子的手,徑直來到了樓梯口,揚聲叫了一聲阿六。眼見那少年幾乎是應聲出現在視線中,他就笑着說道:“阿六,有活幹了,你去一趟胡家客棧,把楊七郎楊詹請過來。記住,是請!”

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光詞話第八百六十章 威嚇第六百一十五章 大戰國子監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一百一十章 十萬火急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兩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壓力大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學生”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書和借書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密度實驗和妖法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三百零二章 各有所用第四百零七章 請千萬留他一條命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三百九十二章 撒手掌櫃做不成?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八百六十章 威嚇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一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請君上船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雪夜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二百九十一章 誤打誤撞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客雲集興隆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四百七十九章 務實的教育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