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

門外,去而復返的張壽側頭看着一旁的張琛,見少年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心虛到根本不敢直視他的眼神,他不禁莞爾一笑,隨即轉身往外走去。當察覺到身後似有腳步聲,分明是張琛跟了上來,他就頭也不回地問:“現在你應該不會覺得張武和張陸忘恩負義了吧?”

背後沒有回答聲,只是呼吸聲似乎粗重了一些。他也沒有繼續去刺激張琛,而是不慌不忙繼續往前走。直到遠離了燈火通明的大堂,四周圍的黑暗彷彿烏雲一樣從四面八方圍攏,將他們緊緊包裹在當中,他才聽到身後傳來了一個弱弱的聲音。

“小先生真覺得我適合去邢臺?”

沒有等到張壽的回答,張琛的心情不禁更加複雜了。正月裡的京城本來就冷,而這入夜時分就更冷了,只不過是出了燒着地龍的大堂這麼一小會兒,他就覺得全身上下都涼透了,似乎連牙齒都在咯咯打顫。可是,他卻不想挪動腳步。

“我爹就我這麼一個兒子,我又不像朱二他大哥那樣胸懷大志,從小就是得過且過,所以文不成武不就,人人都說我秦國公府一代不如一代。所以小先生你之前說,要讓我在我爹面前揚眉吐氣地說一句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我是覺得很高興。”

“可我就這麼點能耐,之前爲了紡機的事情,我是去了解了一下這東西怎麼回事,那些織工紡工又都是過得什麼日子……但我只覺得他們換用新機器能過得更好,卻根本想不到那麼深遠。就我這麼個一天苦日子都沒經歷過的國公之子,暗渡陳倉到邢臺,有用嗎?”

你一口氣說這麼多,還問這樣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卻只想問你一件事……在這北風呼嘯的大晚上,站在風地裡說話,你不覺得這很傻嗎?

張壽摸了摸已經被風吹得有些發澀甚至發癢的鼻子,沒好氣地轉過身來,面無表情地說:“沒做過怎麼知道?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你更要知道,人定勝天!”

“好了,廢話少說,去書房說話!”張壽話音剛落,突然聽到背後毫無徵兆地傳來了一個聲音:“少爺,燈籠。”

張壽倏然轉身,卻見阿六正站在那兒,手中提着一盞顏色喜慶的大紅燈籠。如果是在一座正常有人生活的大宅院中,這一幕並不出奇,然而,在這座空關多年,眼下也只有前頭亮燈有人的豪宅大院中,突然出現一個提燈者,那真是太驚悚了!

尤其是大紅燈籠的光照在阿六那沒有表情的平板臉上,簡直就是恐怖片!

而張琛的反應比張壽更激烈——因爲他和阿六沒有那麼熟——他甚至一口氣連連後退了四五步,如果不是腳下是平滑的青石甬道,而後頭又沒有其他障礙物,他也許會嚇得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

直到張壽喝了一聲,他這才鬆了一口大氣:“阿六,你這是要嚇死人嗎?”

阿六提着燈籠泰然自若地站在那,理所當然地問道:“少爺你知道書房在哪嗎?”

張壽頓時被噎了個啞口無言。等到阿六轉身在前頭引路,他見張琛躡手躡腳又跟了過來,便索性實話實說道:“這座宅子我到手也不過幾天,也就是之前帶瑩瑩來過一次,除卻那座無題之堂,還有百年牡丹園,其他地方都只是走馬觀花看了一圈,還真不知道書房在哪。”

平常看張壽凡事智珠在握,今天難得見人在阿六面前吃癟,再一聽這解釋,張琛怎麼都覺得好笑,偏偏還要強壓那翹起的嘴角,努力裝出一臉若無其事狀。

“這不出奇,我家裡那麼大,我小時候也常常迷路。”但我可沒有這麼大還在家裡迷路!

張壽哪會看不出張琛那努力忍笑的樣子,乾脆自己也無奈笑了起來:“阿六什麼都好,忠心耿耿,武力超羣,隨叫隨到,不叫也到……但缺點就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行動力實在是太強,偏偏你要說他的時候,卻發現他還沒錯!”

張琛想想自己和阿六相處時的那點感受,再想想剛剛受到的莫大驚嚇,不由得心有慼慼然,竟是贊同地點點頭道:“這樣的僕人,確實讓人有點消受不起。”

呵呵一笑,張壽輕描淡寫地說:“我從小體弱多病,後來漸漸身體好起來之後,除卻和娘相依爲命,大多數時候就是阿六陪着我在鄉間四處亂走,領略這個不同的世界。我沒有兄弟姊妹,其實一直都當他是家人。”

他沒有在意張琛的驚訝,頓了一頓,這才繼續說道:“其實我很羨慕他,武藝超羣,騎馬射箭駕車,好像就沒有什麼是不會的。哪天要是沒了他在身邊,我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張琛聞言忍不住深深沉思。他身邊從小和他一塊長大的小廝和下人也有不少,可他似乎和誰都沒有培養出多深厚的感情。認真說起來,其實他和張武張陸的關係也一樣。

他只是在一次楚國公家壽宴的時候,隨手幫了一對被人欺負的兄弟,而後就收穫了兩個跟班而已。他的想法其實一直都很簡單,既然他們信賴他,願意跟隨他,那麼就是他的人,既然是他的人,怎麼能讓別人欺負了?

哪怕是他們的父母兄弟家人,那也不行!

而走在前頭的阿六步伐輕得猶如夜間捕獵的貓兒,悄無聲息。在夜晚的寒風中,他手裡提着的大紅燈籠卻穩穩當當,只有內中燭火輕輕搖曳,映照出他臉上那一抹若有若無的笑容。儘管沒有對張壽的話做出任何表示,可實際上,他的心情卻很好,非常好。

當他在一座小樓門前站定,伸手輕輕推開了那兩扇門之後,他就先走進了屋子。不消一會兒,剛剛還漆黑一片的屋子裡就亮堂了起來。進屋的張壽就只覺得一股暖意襲來,剛剛在外頭風地裡走了一圈的寒意被驅散得乾乾淨淨。

而張琛也忍不住訝道:“這裡的地龍也居然燒了?小先生,內府對你還真是照拂周到。”

這座宅子是怎麼來的,張壽當然知道瞞不過張琛這樣的人,當下就無所謂地說:“別說天子賜我不敢辭,長者贈,我當然更不敢辭。所以皇上既然想讓我帶你們到這裡來商量一下這兩件事,我就來了。而內府如果早就知情,提早做好準備工作,那自然不足爲奇。”

見阿六提着燈籠竟是要出去,他就立刻叫住人道:“大冷天的,那邊有陸三郎那個最不會把自己當外人的,用不着你去照應,你也不用在外頭吹冷風守着,就在這坐着好了。”

阿六眼神閃爍了一下,最終默默答應了。他去一旁放下燈籠,卻去一邊檢查了一下茶具等等,卻又找到了一竹筒的泉水和幾罐茶。因此,當張壽和張琛坐下來說話時,他已經是熟稔地在一旁烹起茶來。

看到這一幕,張琛不禁越發羨慕——羨慕的是張壽能有這樣一個諸項精通的僕人。然而,他很快就沒了這點遐思的功夫,因爲張壽對他說出了一番他完全沒想到的話。他足足沉默了好一會兒,這才低聲說道:“小先生,你覺得我真能行?”

“我覺得能行。”張壽見阿六端了茶盤送茶過來,他就伸手接過,先送了一盞給張琛,隨即才自己拿了,又示意剩下的阿六自己去解渴,這才循循善誘地說,“當然,你如果不願意,我就換別人。比方說,我那個不着調的未來二舅哥。”

“朱二那傢伙也就會狐假虎威,再說,他大哥都回來了,日後趙國公府輪不到他繼承,他就算出去,也未必鎮得住人!”張琛從鼻子裡哼了一聲,輕蔑地說,“他以爲我不知道他在背後串聯,想要當半山堂齋長嗎?我讓給他當又如何?他真覺得他能壓得住場面?”

嘀咕完之後,他瞅了一眼張壽,最終也不嫌燙,咕嘟咕嘟把茶一口氣喝乾,這才齜牙咧嘴地說:“我去!天涯何處無芳草……說不定出去一趟,我還會有豔遇呢?”

張壽簡直哭笑不得,一時又想起了張琛上次讓他賠他美人的情景。要說半山堂也不是沒有真正混日子的紈絝子弟,但他最熟絡的這幾個,還真是性格各異大不同。

正月初一的這個晚上,有些人過得煩惱,有些人過得愉快,也有些人卻是夜半無眠,枯坐話淒涼——自然,這種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情景,坤寧宮的宮人們最近實在是看得多了。而上一個管事牌子被打發去了廊下家,新的管事牌子皇后也懶得派,她們無不小心。

作爲最年長且在宮外有別院的大皇子,原本爲了避嫌,不應該留在坤寧宮中過夜,然而,他用即將出京遠行,想要多陪母后幾天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硬是賴着不走,卻也沒人敢攆他。畢竟,皇帝知道後尚且沒說什麼,別人還能怎麼着?

此時,他再次給自己斟滿了一杯酒,隨即仰脖子一飲而盡,見皇后面露怔忡,他就一抹嘴冷笑道:“我堂堂皇長子,主動請纓去江南,卻被父皇打發去了滄州。而張武張陸不過是兩個侯門庶子,甚至還沒娶着公主郡主,卻被委以去邢臺的重任。”

“呵!父皇這是什麼意思?是想說我也就和兩個侯門庶子差不多嗎?”

原本在發呆的皇后猛然驚醒了過來,沉下臉喝道:“住口!”

大皇子心中憋了一肚子氣,沒想到在母親這裡還要遭到呵斥,一時只覺得大爲想不通。可他正想開口說什麼,到了嘴邊的話卻被皇后那陰冷的目光給瞪了回去。

“他們拿什麼和你比?你是堂堂正正的皇子,你父皇派你去滄州,卻沒有說讓你一個人去,你不會在滿京城那些卓有名聲的官員當中,挑選能幹卻又偏向於立嫡長的?一趟滄州走下來,你就不能用你的能耐和度量打動他們?”

大皇子被皇后這三言兩語激起了心中好勝心,當即重重握住酒杯,一字一句地說:“母后說得不錯,雖說這比不上去江南,但也是一次機會!張武和張陸不過小角色,我怎麼會怕了他們?但是……”

他咬了咬牙,到底還是把心底深處的話說了出來:“可張壽和陸三胖這一次害得我人財兩空,更是淪爲了別人的笑柄,我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我也咽不下。”皇后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哂然笑道,“我還以爲朱瑩千挑萬選,揀出來一個什麼樣的貴婿,卻原來是貪得無厭,道貌岸然之輩!而且,他還是和朱瑩和永平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那個小子!朱瑩的母親當初和裕妃那番勾當,以爲能瞞得住誰?”

大皇子頓時眼神一凝。在他如今這種焦頭爛額的立場上,實在是不希望再出什麼意外了。

尤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張壽和永平公主身世有問題諸如此類的……張壽若是秀才的遺腹子,那縱使父皇再寵信他也無所謂,縱使人娶了朱瑩甚至永平公主也無所謂。

然而,如果鬧出張壽和永平公主是抱錯了這種傳聞,那他的處境就糟透了。

那意味着在二皇子之外,他還要多出一個競爭對手!

因此,他非常不安地咳嗽了一聲道:“母后如果要對付他們,還請千萬小心一些,不要……”

皇后頓時不悅地挑了挑眉:“這事你不用管,我自有分寸!我當然不會讓張壽變成你父皇的兒子,可朱瑩的母親和裕妃那點博皇上同情憐憫的伎倆,我卻容不得!當初她們就應該死在那些亂軍當中,那就不會有如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大皇子雖然知道自己不該說,但還是忍不住冷笑道:“張壽朱瑩固然可惡,裕妃母女也固然該死,但母后不覺得,如今咱們母子的處境全都是二弟造成的嗎?他如果肯老老實實的,如果肯不和我爭,我怎麼會這般狼狽!他什麼時候把我當成過哥哥,把您當過母親?”

“那個逆子!我真是白生了他!”皇后一時怒極,差點掰斷了自己那修長的指甲,但很快就強行壓下了怒氣,一字一句地說:“他回頭還有那四十杖要挨,養好傷這段日子,那是什麼事都別想做,先不管他!朱家以爲把水攪混就能扳倒那幾個御史?做夢!”

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四百三十六章 廢后大贏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第三百三十五章 東渡漂流記第五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頭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二十四章 顏值即正義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七百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五百七十六章 妖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小姐的起牀氣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五百零一章 雙去雙來君不見?第五百章 今夕何夕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六百四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養媳第三百二十四章 泄憤和蹭飯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語的境界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三百六十九章 閒人不閒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蕩蕩?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師充家長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六十二章 免費贈閱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兩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環密鑰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甩鍋和背鍋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