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

八股文精通五個字,真的是戳中了張琛的軟肋。他不知道朱二跟着皇帝欽點的武藝教頭學武學得如何,他只知道,每天在半山堂的課,他都學得相對輕鬆自如,可每三天一次,晚上那位老翰林給他上的八股文特訓,他都學得想死!

他現在一丁點都不想再碰什麼破題、承題、起講……他只想讓那制式文章滾蛋!永平公主好端端的金枝玉葉,爲什麼就會更喜歡八股文勝過詩詞歌賦呢?明明詩詞歌賦朗朗上口,至少背一篇詩詞歌賦比背一篇八股範文要容易多了!脾氣也太怪了!

“小先生,你能不提這一茬嗎?”不提八股文,咱們還是師生倆……

張壽見張琛一面抱怨,一面還是回到原位坐下了,他就笑道:“九章堂去宣大的這批人,其實我不擔心,因爲王大尹是一個剛直強項卻又能力卓著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有擔當,所以其他人只要跟着做事就好。可去邢臺推廣新式紡機,說實話很可能吃力不討好。”

“吃力是因爲有大皇子在滄州,可以說去邢臺的人時時刻刻都會被人拿兩邊來比較,但張武和張陸的身份和大皇子卻是天壤之別,劣勢太大,兩方得到的支持和資源都毫無可比性。至於不討好,是說邢臺那些靠紡織爲生的人,很可能會對你們產生敵意。”

“這又是爲什麼啊?”這一次,張陸忍不住難以置信地問道,“用了新式紡機,他們每天紡出來的紗能多上好幾倍,這收入豈不是會增加很多?他們爲什麼反而對我們有敵意?”

張壽看了一眼其他人,見張武也是一副贊同張陸的表情,朱二也在那連連點頭,張琛眉頭緊皺顯然也想不大通,齊良在那攢眉苦思,只有陸三郎一臉若有所得,卻好像又說不太出來的樣子。

當下,他就直截了當地說:“前些天,我記得在半山堂和你們講過王安石變法。他明明是一心爲公,爲什麼這些看上去很好的新法,卻會失敗,我也都解釋過。你們想一想,青苗法和如今皇上要你們去推廣新式紡機,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要知道,我最初對你們提過一次的計劃,也只不過是想着把新式紡機用借貸的方式租給那些紡工,讓他們用每日出產的一部分紗線來抵償租金。”張壽有意拋磚引玉,卻是壓根不提,他給皇帝的計劃上,已經有了一個很詳細的方案。

此話一出,陸三郎頓時使勁一拍巴掌:“小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青苗法本來是朝廷拿出錢去貸給那些沒錢買青苗種地的貧民,但貧民不識字,那些申請文書都要小吏代寫,而且經過衙門層層盤剝,最後到手的錢少了不說,利錢卻增加了幾十倍!”

“而那些紡工也是同樣道理。買得起紡機的,有且僅有這樣一臺紡機,無力買新的。而在他們接觸到新式紡機之前,很可能已經有那些大戶用紡紗效率大增這種藉口,壓低了紗線的價格,同時又宣揚朝廷推廣新式紡機乃是爲了牟利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所以,就算朝廷派人下去的時候,提出小先生所講的這樣一個方案,那些被煽動起來的紡工也必定會心存疑慮,不合作甚至存有敵意!”

自己這分析一說完,見張武和張陸全都用驚訝的目光看着自己,尤其是朱二,那眼神裡頭滿是驚疑,只有張琛冷哼一聲故意移開目光不看他,陸小胖子心中得意,決定大度地不去和張琛計較。而接下來張壽的肯定,更是讓他洋洋得意:

“不錯,陸三郎說到了點子上。說到底,你們哪怕帶着一大幫子人去了邢臺,但強龍不壓地頭蛇,很多事情依舊要靠當地官吏乃至於大戶的配合。一旦他們因爲自己的利益而詆譭你們,那麼,你們要取得民衆信賴就很難了。”

“我之前說的那個法子,是想着在京城附近的紡工中間開始,而在這裡,皇上最大,順天府有王大尹,這樣簡單粗暴的方案也就夠用了。”

“但皇上既然着力於從棉花種植、紡紗、織布最發達的邢臺和滄州開始推廣,那麼,你們在邢臺用的辦法,我覺得應該調整一下。我先說說我的看法,你們聽了之後,商量商量。”

張壽見幾個人一下子坐直了身體,注意力異常集中,他就慢悠悠地說:“第一,賣給大皇子那一百臺紡機之外,我讓張鐵匠孫木匠他們在融水村另外設了一個工坊,目前爲止,應該已經又造出了幾十臺紡機,但是,把這些東西運送去邢臺,路途遙遠,不方便且耗費巨大。”

張陸不願意讓陸三郎專美於前,立刻問道:“那小先生的意思是說,讓我和阿武把這些工匠一塊帶去邢臺?”

“沒錯。”張壽笑着點了點頭,“要知道,人生地不熟的你們在當地徵用工匠,是一件很麻煩且很容易被人動手腳的事。張鐵匠和孫木匠這樣的頂尖匠人,這些天都在京城,在工坊忙活的是他們的徒子徒孫。至於你們如何在當地採辦木材打造構件,我就不多說了。”

見張武和張陸連連點頭,張壽就不緊不慢地說:“第二,你們到了邢臺,不用先忙推廣,而是先找好一個地方,開工坊打造出十臺八臺紡機,和在京城時一樣,招收紡工來試機,承諾將他們每天的工作所得,返還五成。也就是說,只要他們用慣機器,立刻就可以多勞多得。”

“當然,他們不用提供任何生產資料,卻能夠得到五成的出產作爲工錢,這個比例確實是太高了,高到工坊虧本的地步。但這就和商鞅立木一樣,是一種吸引人的策略。”

張壽說到這裡,這纔想起生產資料這四個字對於時下的人來說是個新名詞,少不得又細細解釋了一下生產資料包括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勞動工具是什麼,勞動對象又是什麼……

醒悟到自己再這樣說下去,那就是正兒八經的馬氏政治經濟學,他連忙咳嗽了一聲。

這時候,剛剛還一直故意露出不感興趣模樣的張琛霍然起身道:“我聽說除卻那些自家有紡機的紡工之外,現如今不少紡織工坊也都招人做工,給的工錢極其微薄,也就是勉強讓工人們餬口而已。而且,那些有紡機的人,也往往因爲工坊和商人操縱價格,難以爲繼!”

“哦,沒想到張琛你堂堂秦國公之子,居然還去了解過工坊和紡工那檔子事?”

陸三郎冷不丁嘿然一笑插了一句話,見張琛頓時自知失言,哼了一聲就一屁股坐下,他就笑眯眯地對張壽擠了擠眼睛:“小先生,您看看張琛,他明明去了解過如今的棉紡織業,這還裝作撒手不管的架勢,分明是口不對心!”

“張琛確實瞭解得很仔細。”張壽沒理會陸三郎的揶揄,一副讚許的口氣,“而且張琛也說得很對,那些工坊剋扣工錢,藉此牟取最大利益。商人逐利,這原本沒錯,但逐利到過分了,那就有害於民了。”

見張琛頓時有些不好意思,他就繼續說道:“但不論如何,只要張武和張陸在邢臺做出商鞅立木的姿態,那些工坊主和機戶,自然而然就會坐不住了。”

“這時候,你們可以把紡機租給感興趣的紡工,然後約定,將每日紗線的六成交上來作爲租金。當然,租金不是永久的,你們可以看情況,設三個月或者六個月作爲期限。當然,如果那些紡工不想擔風險,可以繼續到工坊來紡紗,每日出產的三成作爲報酬。”

聽到這裡,齊良頓時喜形於色:“用這兩種辦法並行,確實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

朱二看看正在努力思考的其他人,突然覺得沒什麼想法的自己很像張壽曾經說過的鹹魚。他眼珠子一轉,突然沒好氣地說:“哪有那麼容易,那些利益受損的傢伙哪會甘心!就比如之前瑩瑩盤賬查出來的漏洞,固然趕走了一批管事,可剩下的人還是會想別的辦法撈錢。”

“那些個貪得無厭的傢伙,哪有那麼容易認輸!有句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

他這話剛說完,就只見張壽似笑非笑看向自己,其他人亦然,其中張琛一臉鄙視,陸三郎卻是滿臉壞笑。他不禁不滿地叫道:“怎麼,我說錯了嗎?你有計策,我有對策,你們就算想出再好的辦法,人家也會有對策,哪就那麼容易!”

“朱二說得沒錯,就算我說得這兩種辦法看上去很有吸引力,你們又選用最清廉正直的人去推行,裡頭也很可能會存在監察不到的環節。更何況,別人確實還有一招殺手鐗。”

張壽頓了一頓,卻不提上次對衆人說的棉花源頭這一節:“比方說,勾結那些原本收購棉紗的商人,壓低價格,甚至根本就不收那些紡工手頭的紗線。理由都是現成的,市面上的織工根本無法消化那麼多紗線,那自然就應該降價。又或者他們已經收夠了,所以就不收了。”

齊良聽到這個推斷,頓時連連點頭:“如若如此,那些紡工哪怕拿到再多的紗線,說不定也會比從前收入更微薄,甚至難以餬口。如此一來,新式紡機對他們來說不但不是救命稻草,反而是催命鋼刀,他們不敢怨恨朝廷,張武和張陸豈不是倒黴?”

見原本正雄心勃勃的張武和張陸頓時有些煩惱,張壽卻不提解決辦法,而是輕飄飄地說:“就像小齊說得那樣,這是你們很可能遇到的難題。在臨走之前,我希望你們幾個羣策羣力,絞盡腦汁想一想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然後定出相應的預案。第一次出門辦事,有備無患!”

張武和張陸心有餘悸地答應了一聲。瞅了一眼陸三郎和朱二。素來圓滑的張陸滿臉堆笑地站起身打躬作揖:“陸三哥,朱二哥,我和小武兩個人能力有限,你們可一定要幫幫我們。”

他一面說,一面又衝着齊良拱了拱手:“齊師兄素來古道熱腸,對於民間那些勾當總比我們兩個瞭解得多,還請千萬指點指點我們兩個初出茅廬的師弟。”

張武也連忙跟着站起身團團作揖,正當兄弟二人亂哄哄地求助時,他們突然聽到了一聲響亮的咳嗽,轉頭一看,就只見張琛面色發青地坐在那,分明是生氣了。

他們知道張琛這人大多數時候好相處,卻很在乎臉面問題,頓時暗叫糟糕。可待要賠禮道歉,卻又一時半會找不到藉口來解釋剛剛忽視張琛的舉動,一時不禁雙雙臉上漲得通紅。

就在他們尷尬惶恐的時候,張壽就笑道:“你們是明修棧道,張琛是暗渡陳倉,他還有他的任務。張琛,來,把這兒讓給他們自己去討論,我們去別處說話!”

他絕口不提此次的目標不是和那些工坊以及大戶較量,而是逼得雙方妥協,定下一條工錢和紗線價格的底線。這一點,還有那些各種各樣的應對預案,就看他這個臭皮匠不在,眼下這剩下的幾個臭皮匠能否通過商量推導得出。

張琛沒好氣地瞪了張武和張陸一眼,眼見張壽裹上大氅往外走,他又揚眉瞥了瞥陸三郎和朱二,卻到底還是相對客氣地對齊良點了點頭,隨即就大步跟在了張壽後面。

見他一走,朱二就氣得罵道:“得意什麼,投了個好胎還天天黑着一張臉,好像誰欠你五百兩似的,也就是我妹夫有容乃大,否則就憑你覬覦瑩瑩,他就能整得你哭都哭不出來!”

張武到底得張琛照拂了這麼多年,此時忍不住譏諷道:“背後罵人算什麼本事?有本事你當着琛哥和小先生的面說這話!”

朱二登時氣不打一處來:“喂,剛剛誰叫朱二哥,想讓我幫你們出主意的!你們成天跟着張琛,得了多少好處?要不是我妹夫,你們倆能一個駙馬,一個儀賓,這次能得到去邢臺獨當一面的重任?都已經是可以自立門戶的人了,還抱着張琛的大腿不放,有志氣沒有!”

張陸眼神連閃,正想說話,卻不防被張武一把扯到身後:“這不是有沒有志氣的問題,而是做人能不能忘本的問題!”

見朱二頓時愣住了,張武就一字一句地說:“你和其他人看琛哥,大概覺得他脾氣壞,動輒出言傷人,可我和阿陸卻多虧了他,這才能夠撐到遇見小先生!”

“我知道,別人笑我們狗腿子,好端端的侯府公子卻跟着琛哥奔前走後,可他這個人是真仗義!至少他幫我們的時候,也許沒想着我們在家裡如何如何,卻從來都不是施捨的口氣!”

張陸沒想到張武竟然這樣旗幟鮮明地幫着張琛說話。沉默了好一會兒,他也不禁苦笑道:“小先生那樣有本事又心地好的人固然天下難尋,可我們當初能遇到琛哥這樣的人,也已經是三生有幸了。我和阿武要是有了好婚事好老師就拋開琛哥,那也確實太沒良心了!”

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七百五十五章 新婚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六百七十四章 星象爲虛,農事爲實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兩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九十四章 溫厚竹君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九章 小先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八百七十三章 紛紛亂亂第四十六章 跑還是打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五百章 今夕何夕第二百四十四章 曆法和傷痕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十章 數學和八股一點都不搭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剛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七百二十七章 厲鬼過境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八百七十六章 匕見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一百二十章 不良勸學記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成婚如趕集第六百九十三章 知錯,救急?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師充家長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二十七章 何方高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三百三十一章 鹹魚發威,賞錢開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先嚐後買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八百章 證明第四十八章 夜色殺機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七百六十八章 宗師,求救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