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中大捷

伴隨着一聲巨響,陽平關終究堅持不住的“臥倒”下來。

無論是這頭的楚軍,還是那頭的西涼軍,都鬆了口氣……

雙方停戰、撤出陽平關已經四天,就這麼看着它好死不死的歪歪着,誰也不敢上前,畢竟誰也不想做“倒黴”的那個!

“終於”在昨晚一場大雨過後,陽平關沒有繼續堅挺,直接垮了下來。

與此同時,關倒就是信號,雙方又是一場大戰,楚軍同樣是在斷壁殘垣中,以三三制、各自尋覓掩護點,小股步兵作戰的套路,將西涼軍擊退……

這次馬騰與韓遂也終於明白過來,這些板甲……根本就是“騙人”的!

能擋住弓箭、甚至在近戰時也防禦力優秀不假,然而在楚國真氣彈弩的“子彈”面前,同樣只有被射穿的份兒!

雖說不是毫無作用,但是……一副造價不菲的板甲,只能換來對廉價的真氣彈弩,“有一定機率防禦”的效果,顯然虧得不能更多。

一戰之下,西涼軍退出三十里,而陽平姬也被趙雲接出——關隘是用不到,但之後可以建造邊境城市,請陽平姬入駐。

之後趙雲積極在陽平關舊址附近,鋪設覆蓋山谷的鐵絲網,挖掘一層層塹壕,構築一座座碉堡在其中……

哪怕沒有陽平關,這裡也能成爲“絕地”!

甚至一個月之後,孫策直接領兵南下,望巴中而去……

見到楚軍如此張狂,馬騰韓遂又一連強攻五六日,然而即便兵力佔優,且有大量羌騎炮灰,卻依舊奈何不得陽平的塹壕碉堡羣。

馬超即使進入神威模式,也有同爲神將的趙雲抵擋……

哪怕荊北戰區現在只有兩個師在這兒,卻也輕易擋得西涼軍看不到任何突破的希望!

而孫策與陳到卻就此分兵南去,孫策走米倉道,一路進入巴中、入駐漢昌,兵壓宕渠,陳到則是和法正一道,直接從陽平關向南,走金牛道去了劍閣——不爲了真的攻打,且給上些“壓力”先。

漢中與西川之間,主要就是“兩正一詭”三條路。

其一就是孫策現在走“米倉道”,顧名思義,是米倉山中的山路,進入巴中之後,順着巴水河南下,一路就能到江州,劉璋如果將江州一失,這巴郡也就是楚國的了。

不過巴水河與漢水並不相通,只是源於米倉山的小河,沒有戰船之利,想要一路打下宕渠、江州可不容易!

另一條“正路”就是法正走的,從陽平關向南,走金牛道去劍閣……

金牛道是先秦時,秦惠王忽悠蜀國修建的——秦惠王當時想要攻打蜀國,還不想自己修路,於是忽悠蜀王,說自己得了每天拉金子出來的石牛,要送給蜀王五頭,蜀王真的相信,並且修了金牛道準備運牛用,結果自然是路一修好,就被秦國滅了。

不過現在要走這金牛道可不容易,這金牛道不僅是修在大巴山,再怎麼修都不甚好走,而且北端是陽平關、南端是劍閣,強攻起來都不容易……

劍閣能不能拆的動,法正心裡也沒底,畢竟無論是建築還是民心,都比陽平關更高一級,但先壓過去給劉璋些心理壓力也是好的,最關鍵的是,爲了避免劉璋走投無路之下,直接在金牛道迎西涼軍入蜀!

另外其實還有條路,那就是陰平道……

路況極其險惡,其中有一大段,一側完全是懸崖峭壁,要南下的話,只能用左肩扛行李,否則路寬不夠步行,因此也被稱爲“左擔路”。

這一路除了路況險惡,一般不會有什麼防禦……

歷史上鄧艾就是行險從此入蜀,直接懟到了城都劉禪臉上!

不過現在無論是法正還是趙雲、孫策,都沒有行此險招的意思。

畢竟楚國的優勢很大,蜀地險則險已,但對楚國來說,還沒必要和大自然過不去——大規模的運兵陰平道,不僅無法攜帶太多輜重,而且路上就得折個三五成!

與此同時,眼看也已經九月份,天氣漸漸轉涼……

楚國今年的目標,更多的是坐穩漢中,不給蜀侯與西涼軍“勾結”的機會。

並且大半年以來,可不僅是楚國在漢中成績斐然!

漢中的戰況,固然牽扯了天下大半的心思,無論漢楚魏,都對漢中一戰的結果翹首以盼……

從馬超破關陽平、到孫策逆漢水長驅直入,再到趙雲奉迎張魯投楚,處境掃靖漢中,最後還“炸”掉了陽平關,可謂每一步都令天下側目。

畢竟漢中的局勢,稍微一哆嗦都有可能決定今後天下的走向。

然而對於一開始信心滿滿的漢室來說,這“結果”有些心塞——也就只有馬超破陽平的階段,漢室稍微開心了一下。

接着就是一次次的打擊……

現在眼看唯一的戰果,就是陽平關原地爆炸,而西涼軍還是被擋得死死地。

另外現在西川處處受制於敵,眼看如果沒有外部幫助,被蠶食掉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而除了漢中之外,天下另一引人注目之處,正是遼東……

公孫康經歷了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年!

說好的大家一起分渤海呢?

怎麼我進攻楚國港口的時候,對方早有預料、根本啃不動也就罷了,魏國還突然從陸上出兵搞我?

不僅遼澤以西,被魏國輕易攻城拔寨,最令白圖埋怨的是,原本他還期待,公孫康能利用遼東冬季的寒冷、以及遼澤的天然屏障,至少扛魏國兩三年。

誰知道竟是在第一個冬天之前,就被郭嘉奇計過遼澤,現在已經被魏國懟到了遼東郡本土……

甚至其最是精銳的板甲鐵騎,也因爲聽信田豫之言,而中計被一舉殲滅大半!

當時剛得知消息的時候,白圖簡直想馬上再運一批軍械去“以德報怨”。

可惜劉備這時也已經動手,白圖北上遼東的海運航線也不甚安定,只好作罷……

照着這勢頭,怕是曹操一年之內,就能連炒海鮮半島都掌握在手裡!

與此同時,諸葛亮和關羽也終於等來了朝廷的詔令——命齊侯劉備,領兵支援漢中戰場!

第五百一十二章 意欲何爲第七十二章 民勇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辦法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五十四章 巧遇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機立斷夏侯涓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六十八章 魯肅之謀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四十三章 叫陣第三百零一章 司馬朗:我太難了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八十三章 薅兩嘬第八十八章 袁術的迴應第四百九十五章 目標第五百二十九章 轉移注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六百零四章 威震三秦第五百八十九章 鎮魏大將軍封推感言第四百六十八 無中生有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義任俠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三百四十三章 射王中肩第一百六十九章 耗糧之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一百四十六章 旱情初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九十五章 戰亂的中原第五百九十三章 長安驚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二百五十八章 河內張氏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二百一十八章 水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一百一十六章 深井病第四百九十六章 學考倒計時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二十三章 鐵骨錚錚白硬盤第四百零八章 夫人小心,他是楚後的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一百三十章 上半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道寡助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先生大才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的野生大金魚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大章節)第二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夢(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第五百八十六章 魏國應對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五十七章 荊淮議和第二百章 南陽軍情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四百七十章 二營長,你退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處置第一百九十三章 寫詩第五百七十一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五百四十七章 鳳翼天翔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二十一章 隱藏效果第四百三十九章 殿閣之議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一百零二章 重逢後的尷尬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五百六十四章 拆第五十八章 神器第三百一十九章 廊橋車與呂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