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孟知祥

敗報傳到洛陽,激怒了李嗣源,下詔先滅董璋滿門,再遣女婿石敬瑭爲東川行營招討使,遂州刺史夏魯奇爲副,全力征剿董璋。而此時西川軍李仁罕所部已經開始攻遂州,夏魯奇讓馬軍都指揮使康文通去鬥鬥李仁罕。誰知康文通太識時務了,聽說董璋已經破了閬州,思襯遂州早晚也要丟掉,不想爲朝廷送死,在陣前投降李仁罕,夏魯奇嚇的閉門死守。

另一路的董璋率軍北上準備攻利州(今四川廣元),但半路上老天不幫忙,下了大雨,糧草運輸不暢,董璋只好返回閬州再想辦法。孟知祥聽說董璋撤了,大罵“董璋白癡!利州是北川的糧草基地,而且地勢險要,得到利州,就可以拒石敬瑭於關外。董璋不會用兵,早晚要出事。”急派人告訴董璋,表示願意出兵幫助董璋守劍門(即劍閣關),防備石敬瑭。可董璋一直在暗防孟知祥,怕他混水摸魚,在亂中給自己插釘子,便以早就有準備爲由拒絕了。

董璋破壞聯盟的舉動不僅惹怒了孟知祥,而且董璋此舉等於替孟知祥賣命,董璋的實力哪能和強大的中央軍對抗?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爲什麼最後取得兩川的不是董璋而是孟知祥了,孟知祥想的比董璋要長遠,做事謹慎。亂世中要想混出頭來,一要膽大,二要心細。孟知祥都具備,但董璋只卻是膽大心粗,這樣的人是翻不起多大風浪的。

孟知祥也摸透了董璋的底細,知道和這樣的人合作不可靠,一爲了自己的後路,二爲了將來滅董璋打伏筆,派水師沿江東下,去取三峽要地夔州(今四川奉節)。孟知祥要在董璋身後插上一刀,可這時的董璋卻風光無限,一連奪下果州(今四川南充)、巴州(今四川巴中)等地。

後唐長興元年(公元930年)十一月,朝廷方面的石敬瑭大將軍也率軍來到了川中,中央軍立刻給了董璋一個大耳光。駐防川中的中央軍馮暉部、王弘贄部聯合西征軍王思同部、趙在禮部越過人頭山(今四川廣元雲臺山),奇襲劍門關,東川軍無備,被斬殺三千餘人,劍門重鎮被中央軍收了回去。董璋這才知道害怕,忙又去向孟知祥求救。孟知祥聽說劍門丟了,精神極度緊張,破口大罵董璋:“飯桶,你壞了我的大事!”

劍門一丟,川中腹地最可靠的防禦點就是劍州(今四川劍閣縣),孟知祥也知道劍州的戰略地位,急遣大將李肇日夜兼程趕到劍州防禦,行前告誡李肇:“只要能守住劍州天險,成都無憂。”李肇奉命而去。孟知祥怕李肇不頂事,又讓在遂州的趙廷隱部速抵劍州協守。併爲了防備中央軍走龍州(今四川江油)沿涪江南下偷襲成都,調部將李筠(和後周李筠不是一個人)守龍州。

趙廷隱趕到劍州,會合李肇共守險地。趙廷隱是個將才,時值天寒時節,將士有畏戰之心。趙廷隱哭告將士:“兄弟們如果不打退中央軍,一旦成都失守,我們妻則淪爲人妾,子女則爲人僕奴,孰不悲乎?!”衆人被趙廷隱一激,才悟此中利害,衆志成城,固守劍州。

沒多久,中央軍就攻了過來,西川軍死守不出。到了夜間,西川軍龐福誠、謝鍠部冒死出北山,繞到中央軍營後,鼓角吶喊。中央軍不知道後面有多少西川軍,不想被人下餃子,嚇的逃回劍門。

消息傳到成都,孟知祥大喜,對將佐說道:“若不是我先守劍州,萬一劍州失手於中央軍,彼無後顧憂,則抄襲東川,董璋無能,必然棄城而逃,東川如果丟了,我們都逃不了一個死!中央軍拿不下劍州,肯定要打龍州的主意,幸虧我下了先手。”衆人狂拍馬屁:“主公神算!”

孟知祥肚裡的貨就是比董璋多,果然中央軍下一個目標就是龍州,孟知祥早算定此招,中央軍剛到龍州,就被西川軍潘福超部迎頭痛擊,慘敗回劍門。孟知祥還沒來及鬆口氣時,前線水師傳來主將張武病死的消息,爲了不影響軍心,又調袁彥超去代替張武。

長興元年(公元930年)十二月,朝廷方面派來的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公來到劍門,督軍攻劍州。趙廷隱終於等來了大名鼎鼎的石敬瑭,要見識一下石敬瑭的厲害,調了五百神射手埋伏在山路。石敬瑭率軍來攻,西川軍吶喊應戰。中央軍一時沒招架住,朝後撤退,這時西川弓箭手開始進行射箭比賽。中央軍哪想到還有此一劫,被射死無數,後面的趙廷隱又殺了過來,中央軍潰不成行。石敬瑭狼狽逃回劍門,向岳父告急:“老爹,救命啊!”李嗣源再派安重誨入川平叛。安重誨還不如石敬瑭,一路上弄的雞飛狗跳,不久被召回賜死。

到了長興二年(公元931年)正月,李仁罕攻破遂州城,夏魯奇自刎身亡。二月,石敬瑭見安重誨也不濟事,也領教過孟知祥的厲害,糧食也吃了差不多,不想死在這裡,撤軍北去。兩川兵很好客,見石敬瑭要回家,哪能不扶上馬送上一程?一直送到利州,石敬瑭才拍拍身上的灰塵,抖抖疲憊的精神,回洛陽待罪去了。趙廷隱和東川軍同入利州,兩軍會合,免不了客氣一番。

趙廷隱急使密告孟知祥:“董璋是西川大患,今日不除,他日必爲我憂。不如利用董璋前來犒軍的機會,做掉他,兼併東川,橫行天下。”可孟知祥這時還不打算和董璋撕破臉,畢竟中央軍隨時可能再來找他們算帳,便沒有同意。董璋果然來了,在趙廷隱那裡吃了幾頓飯回去了。因孟知祥有令在先,趙廷隱不敢貿然動手,長嘆可惜:“千載一時之機,就這樣白白浪費,以後我們麻煩就大了。”

其實沒什麼可惜的,在中央軍確定不再來蜀中之前,董璋絕不能除。除董璋容易,但孟知祥並了董璋一夥後,還需要時間在東川建立自己的威信,一旦中央軍再殺過來,東川軍一定能聽孟知祥的指揮?萬一投降了中央軍,孟知祥必死無疑。孟知祥不愧是戰略高手,知道“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

對孟知祥威脅最大的中央軍終於偃旗息鼓了,孟知祥明白接下來就要和和董璋攤牌了,爲了搶佔先手,孟知祥讓李仁罕去帶領西川水師東下,從戰略上包圍董璋。李仁罕真有兩下子,不久就順江取下忠州(今重慶忠縣)、萬州(今重慶萬縣)、夔州(今四川奉節)。長江沿岸均被孟知祥佈下棋子,可以對董璋收網了。

中央軍雖然撤出蜀中,但孟知祥不敢保證李嗣源以後不再來找事,而且爲了消滅董璋,就必須先和朝廷方面講和,以免兩面受敵。只要中央軍不趁亂西下,他就有戰勝董璋的把握。孟知祥利用朝中重臣安重誨被殺的機會,向李嗣源“認錯”。幕僚李昊提醒孟知祥:“主公現在還沒和董璋翻臉,應該叫上董璋一起上表,免得董璋抓住我單方面毀約的把柄。”孟知祥一聽有理,就給董璋寫信,商量共同向李嗣源謝罪。

董璋接信哭罵:“孟公家小俱已到成都,沒有後憂,自然可以和朝廷復好。可董璋親眷人頭早就落地,我謝他娘個鬼!”而孟知祥站着說話不腰疼,派李昊去再勸董璋:“我們是玩不過李嗣源的,真把老頭子惹毛了,我們都要完蛋,請董公以兩川事爲重。不要意氣用事。”

董璋根本聽不進去,大罵孟知祥。李昊立刻告訴孟知祥:“東西兩川不可並立,必存一亡一。董璋開始懷疑主公,不久必然攻我,請主公早做打算。”。孟知祥笑道:“穹佐勿憂,董璋之智,豈在我外!”

果然,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四月,董璋大舉進攻西川,東川軍進入漢州(今四川廣漢)白楊林地界,大破西川兵。孟知祥急聚集文武議事,趙季良不愧是個小諸葛,對董璋看的很透,說道:“董璋不過匹夫勇耳,難服三軍。現在他自來送死,主公應該去會會他。東川兵精銳盡出,我師應該一舉殲滅東川前部,彼軍士氣大沮之日,就是董璋授首之時!”趙廷隱和趙季良一個意思,孟知祥決定先讓趙廷隱去對付董璋,自己隨後就到。

董璋用兵真是小兒科,連“知已知彼”都做不到,他居然寫信給孟知祥,說趙季良和趙廷隱等人已經暗中投降自己。孟知祥看信大笑:“董璋也敢給我玩反間計?!”趙廷隱也是大笑。

沒多久,前線傳來敗報:董璋攻入漢州。孟知祥知道事宜速不宜緩,留趙季良守成都,親提銳卒赴漢州去滅董璋。長興三年(公元932年)五月,兩軍會於雞蹤橋(今四川廣漢縣北三十五里處),準備開始血戰。

沒想到董璋看到孟知祥軍容嚴整,有些膽怯,把陣腳朝後移。東川兵看到董璋也不過是個羊質虎皮,不由得大怒:“讓我們曬太陽有意思嗎?有種的何不與西川兵決戰?!”董璋這才領兵前衝。剛一交手,東川兵發生譁變,一部人馬投降孟知祥。

孟知祥命令三軍撲殺東川兵,不過東川兵也不弱,趙廷隱部屢戰不勝,形勢一度有些逆轉。孟知祥知道生死一念間,擎劍在手大喝:“給我擊殺董璋的後軍!”兵馬使張公鐸率軍大進,東川軍陣形被衝亂,西川軍興奮的猛殺。董璋收腳不住,帶着親兵逃回梓州(今四川三臺)。孟知祥命趙廷隱追殺董璋,自已回到成都等捷報。

第167章 公元一千年第47章 絕處逢生第93章 大軍壓境第40章 叢林首戰第159章 城中火起第85章 打造第152章 匹夫之力第6章 南唐變法之商詔第78章 土地隱患第14章 屠戮第7章 南唐變法之賈闔第5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第81章 不留活口第123章 臨死不屈第104章 時光飛逝第42章 魂歸來兮!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91章 金沙渡口第17章 決戰前奏第97章 怒髮衝冠第11章 通文五年第59章 南漢第127章 南越黃信儒第50章 袍澤弟兄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165章 王仙芝第8章 渾水摸魚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80章 袞州張合第155章 說什麼來什麼第35章 南地財神第58章 郭威第161章 汴梁第43章 春意盎然第88章 南越平定第39章 小長老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138章 始於吳越第62章 沙陀三王朝第9章 大軍出征(下)第44章 戰術第29章 焉敢復言我南地無猛士邪!第59章 耶律述率第110章 中國的火銃第45章 殺機四伏第23章 逼降宋軍第168章 平復無期第96章 金沙城第37章 安重海第4章 玉娘酒肆第16章 搏殺第33章 夜宴第149章 江東第59章 耶律述率第47章 弱肉強食第68章 天意第36章 旮二愣第14章 浩蕩宋遼第135章 吳越興衰第97章 大敗吳越第45章 殺機四伏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109章 計中計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65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四)第33章 夜宴第67章 石重貴第30章 延定往事,楊門秘辛第91章 金沙渡口第112章 死期將至第83章 慘烈第21章 宋有猛將,名曰政忠第163章 正面突擊第60章 伏兵第51章 百密一疏,森林行船第35章 盡人事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150章 楊行密第105章 火燒金沙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69章 聲東擊西第135章 吳越興衰第30章 驅虎吞狼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31章 血色潤州第6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三)第43章 春意盎然第121章 吳越國第37章 古代的陣法(一)第140章 伏以重兵第5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下)第108章 出其不意第79章 回師夷陵第7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20章 北漢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11章 通文五年第37章 龍門軍營第167章 公元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