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六、黑海暗潮涌

真讓藍大茂說着了,還沒幾天,翁心佑翁固亭老先生就回來探親了;跟他一起來的,是猶太人尼古拉斯.貝利斯,這是尼古拉斯.貝利斯,相隔不到半年,第二次滬上之行,他應該有事情找楊孟晗商量。

和固亭公也有一年多沒見面,不過,固亭先生氣色倒挺好,大有越活越年輕的架勢了;權利,是男人的椿藥,誠如是也。

我呸!不可以這樣說俺們敬愛的翁老先生,我拍死你!

固亭公帶着尼古拉斯.貝利斯過來,肯定先談猶太人的事情;於是,楊孟晗叫來何卓人、陸耕濃、藍大茂幾個人,大家一起聽聽。

翁固亭:幼鳴,猶太人送來的最新消息;西曆1854年2月6日,俄國宣佈與英法斷交;21日,俄國政府宣佈與英國和法國處於戰爭狀態。3月19日,俄軍渡過多瑙河,目標直指土耳其重兵把守的斯里查要塞。法國於3月27日,英國於3月28日,相繼對俄羅斯宣戰。

這麼說來,現在都中國農曆四月二十號了,換算成西曆,該是五月下旬了;雙方宣戰已經兩個月了。嗯,這個時代,信息傳播真是慢啦!

嗯,即使這樣,恐怕還是猶太人一路緊趕慢趕把消息送過來的吶;要是等商船四平八穩地帶消息過來,也許還要晚上幾個月。

楊孟晗:尼古拉斯,我怎麼感覺,普魯士人已經陷得很深了?

尼古拉斯.貝利斯:這主要是英國人的功勞,他們是親戚嘛,呵呵;當然,也沒有一個人真願意得罪英國人;而且,俄國人胃口太大了,誰都害怕。如果俄國人吞併了巴爾幹,下一步肯定指向奧匈與普魯士主導的大德意志聯邦;脣亡齒寒,這個道理,誰都懂的。

史料記載中,主流的觀點都認爲,年紀輕輕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這位正忙於迎娶來自巴伐利亞的茜茜公主的奧地利皇帝陛下,由於他的輕率和貪婪,貿然行動,將自1815年以來,俄奧傳統友誼徹底葬送了;從此以後,兩國關係再也沒有好過。

也是由於俄奧從情侶變怨偶,再變成相愛相殺的怨家;造成了後來一戰時,德奧等同盟國,處於雙線作戰的戰略被動位置。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奧失敗,禍根就是這個時候種下的。

這個觀點應該不完全準確,奧地利本身對巴爾幹就有覬覦之心,不會眼瞪瞪地看着北極熊,把什麼都拿走的,兄弟也不行!

況且,距離才能產生美,你北極熊家的籬笆牆,都扎到咱家大門口了,兄弟就已經沒得做了!嗯,已經不是兄弟了。

連普魯士人都偷偷下腳使絆子了,只能說明北極熊外交太失敗了,誤判了國際形勢;僅僅埋怨奧地利人家不夠朋友,背叛傳統友誼,就有點太自說自話了。

德國統一後,俾斯麥首相主政時,不也又組建了德奧俄三皇同盟嗎?但還是因爲巴爾幹的重重矛盾,最終還是不歡而散、一拍兩散,分道揚鑣了。

尼古拉斯.貝利斯:普魯士王室霍亨索倫家族對格魯吉亞有興趣,如果費蘭克.鮑爾的軍隊行動成功了,他們想派一個旁支成員,來當格魯吉亞國王。

楊孟晗:普魯士王室是信仰馬丁.路德宗新教的吧,與格魯吉亞的基督教,不是一個教派的呀。東正教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不像西歐天主教,天主教好歹還有一個統一的羅馬梵蒂岡教廷(新教是不認賬的)。因爲東羅馬帝國完蛋的比較早,尤其是後來讓奧斯曼.土耳其吃得渣都不剩;東正教在君士但丁堡的統一教廷,早早就不存在了;各國慢慢演變成一國一個教派,一族一個教派;土耳其統治下的巴爾幹衝突,一開始也是奧斯曼.土耳其皇帝派出的希臘東正教傳教士,不被各族接受而引發的;嗯,東正教各個教派之間,也是相互不買賬,相互認同感很低,都視對方爲異教徒的。嗯,格魯吉亞所屬教派,說他是東正教都還很勉強吶;它的教義解讀等等,跟它的鄰居亞美利亞人更接近一些,應該是獨立與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之外的一個獨立教派;嗯,算是東方原產本土教派吧,形成得比天主教只早不晚。單從教義解讀來說,屬於東方原生教派的教義,和猶太教更接近一些。後來被天方教壓縮到埃塞俄比亞高原的正教教派,跟他是表兄弟,淵源更深一些。嗯,和在唐朝時傳入中國的景教倒是一回事;不過,曾經信徒遍佈中亞的景教,早就讓天方教打得魂飛魄散了,就剩下亞美利亞、格魯吉亞、埃塞俄比亞三個孤島。所以,這些年,格魯吉亞人跟北極熊貌合神離的,宗教派別差異是很大的原因之一。他們連東正教都不認同,漢斯們的新教進來以後,情況可想而知;尼古拉斯,親愛的,好不好搞啊?

(另一個時空,被俄人統治大幾十年後,至一戰時,格魯吉亞教派慢慢有和俄式東正教有趨同的跡象;等到再後來蘇聯解體,格魯吉亞教派,是既不東正,也不本土了;悲催地和亞美利亞,也說不到一塊去了。)

尼古拉斯.貝利斯一笑:會有一些囉嗦,不過,歐洲人同時也有一個根深蒂固的理念,沒有王室血統的人,是不能當國王的。格魯吉亞這個國家,一直比較歹命,說來是有些話長吶。公元6—10世紀,分別處於伊朗薩珊王朝、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帝國統治之下,格魯吉亞民族大致形成於這一時期。在?8世紀末到9世紀初,阿拉伯人被趕走後,形成了卡赫季亞、埃列季亞、陶-克拉爾杰特三個封建公國以及阿布哈茲王國。11世紀,又被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征服,成了附屬國。?12--13世紀,格魯吉亞進入強盛時期,經濟繁榮,產生偉大的藝術與哲學文化,但也就是曇花一現。13世紀蒙古韃靼人像蝗蟲一樣來了,14世紀,同樣屬於蒙古系列但皈依了天方教的帖木兒帝國先後多次入侵。蒙古人的入侵和殘暴統治,給格魯吉亞帶來了嚴重後果,人民流離失所,城市被毀,農業、種植業和商業貿易大受打擊。?15世紀末,格魯吉亞才逐步擺脫蒙古人的統治,但沒有建立統一國家,而是分裂成四個獨立的公國和王國。?16—18世紀,格魯吉亞又成爲伊朗和奧斯曼帝國兩國的爭奪地盤的戰場,差不多是阿塞拜疆屬於伊朗,格魯吉亞屬於奧斯曼.土耳其。格魯吉亞一直不甘心,18世紀,竟然求助於北邊的北極熊;嗯,土耳其人、伊朗人倒是被趕走了,可他們自己也被北極熊吃得渣都不剩了;現在,面對更加霸道、蠻不講理的北極熊,他們連表示不服的心思,都不敢有了。嗯,也就是說,歸根到底,他們即使獨立了,他們自己在本國內部,是找不到可以當國王的人滴!只能捏着鼻子,接受外來的進口的國王陛下,呵呵......

嗯,這樣的例子,後來比比皆是,見怪不怪;在巴爾幹各族紛紛獨立時,小國國王大多數都是進口貨。

這要是在中國,根本就不是事;中國人相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相信有槍就是草頭王,江山輪流做、今年到俺家!

可歐洲人真是這樣子的唉,血統論根深蒂固唉!

楊孟晗聽着,霍亨索倫家族要是也在高加索山脈南面插一腳,可能就徹底地把北極熊得罪死了。不過,新興的德意志,擴張意識強烈,有機會肯定會咬一口的。這個時代,所有的歐洲佬,都是貪得無厭的,眼大肚子小的。

但這一切的一切,不關咱的事,是吧?我等就是搬張椅子看風景好了。

嗯,要是霍亨索倫王室來了,對費蘭克.鮑爾應該是好事吧,他將來就是開國大功臣唉,說不定弄個伯爵、公爵乾乾;咱以後得叫費蘭克.鮑爾爲費蘭克.馮.鮑爾爵士閣下了,是不是啊?

尼古拉斯.貝利斯看楊孟晗只是默默地聽着,不說話;只好把自己此行的目的,不再繞彎子,完整地表達出來。

尼古拉斯.貝利斯:我們支持土耳其對抗北極熊,也是權宜之計;過於強大的土耳其,對大家也未必是好事;讓普魯士人控制格魯吉亞,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但是,現在,費蘭克.鮑爾手下,全是天方教士兵;等天方教士兵他們控制格魯吉亞後,很多事情就不好操作了。所以,我們希望招募一批非天方教士兵;嗯,只有格魯吉亞獨立後,邀請普魯士人來當國王,普魯士軍隊纔好開進來,這裡面有一個時間空檔。

楊孟晗:只是把阿塞拜疆劃給土耳其是吧?

尼古拉斯.貝利斯:現在,英法兩國還在猶豫之中,給不給土耳其,還兩說吶。我們放出風去,說巴庫可能有豐富的石油蘊藏,他們都有點捨不得了。但是,直接控制阿塞拜疆,難免要長期與貪婪的北極熊發生武裝衝突;長期打仗,賺點賣油的錢,就會又搭進去了,他們也糾結的很。讓普魯士人佔領格魯吉亞,既壓縮了北極熊的勢力空間,又有在將來,分擔北極熊火力的意味;既有現在分拆神聖同盟的作用,也有未來不用費力地多拉一個小弟的好處;英國人自然樂見其成,法國人也不反對。普魯士只要吃下了格魯吉亞,以後跟北極熊,永遠也做不成兄弟了。

看着普魯士人都摩拳擦掌準備下場了,奧匈帝國估計也等不了太久。

你得佩服這個時代的英國約翰牛牛們,他們的合縱連橫之術,玩得最順溜,是成功的外交家;不管幹什麼事,總能拉一票小弟,跟着後面搖旗吶喊、趁火打劫。登高一呼,就來一大幫,烏泱泱的,一般人嚇都給嚇趴下。而且,事後約翰牛牛大哥還蠻講信譽,不吃獨食,很會慷他人之慨;跟着混的,大家都能得些好處。

嗯,幾十年前,橫空出世、睥睨衆生的拿破崙大帝,也是被他們這一招,給玩死的、玩殘的。法國國運被當頭一棒,從此,只能做老二、當小弟,捏着鼻子跟着英國佬後面混飯吃;再後來,老二都沒得做了,勉強擠進什麼勞什子“雞七”俱樂部,就很開心了。

北極熊後來,雖然不服輸,繼續蠻幹了幾回;但最終,還是沒能雄起;脖子梗一次,就被折騰一次;最後被折騰得,雖然國土面積還是最大的,從經濟體量和平均水平來說,已經是個很二流的國家了。

盎格魯.撒克遜人,還是賊啊!

嗯,美國牛仔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吶,他們做事的套路,跟約翰牛就沒什麼大區別,一樣一樣的。

尼古拉斯.貝利斯的提議,楊孟晗想了想,還是拒絕了;咱中國人憑什麼給你去流血流汗,就爲掙那幾兩軍餉銀子?

楊孟晗說道:中國士兵,是不大可能去幫普魯士人打仗的,我們也不會讓他們去。

尼古拉斯.貝利斯:招募達雅人總可以吧?

楊孟晗看了看固亭先生,翁老先生輕輕一笑,開口說道。

翁心佑:這個,我和鳳鳴總督商量過,原則上不反對;但是,達雅人在我們地頭上,過得滋潤得很,願意當僱傭兵的不多。就是以招馬車伕的名義,也招不了幾個人;一是大夏就業比較容易,不用遠赴海外掙錢養家;二是達雅族的男人,懶得很,有老婆掙錢給他花,很多時候就在家裡喝茶、睡懶覺;嗯,現在還迷上了喝酒,很多時候喝的醉醺醺的。

嗯,東南亞的土著男人,很多都有這毛病。

最後,還是楊孟晗讓陸耕濃牽頭幫忙,多頭想點辦法,總是要儘快把這點人頭給湊齊的;嗯,爲了維護與猶太人的友誼小船,楊孟晗還是說了句痛快話,跟尼古拉斯.貝利斯承諾;如果到最後,人頭實在湊不齊了,就從合隆沙農場,給調幾個人補上。不管怎麼講,是朋友,總要幫人幫到底。

經雙方協商,兵源集中週轉地,就定在張公島;弄一塊地方,作爲臨時營地;收羅來的人員,初步整訓後,再送到雅法港大營編伍。武器裝備,還有其他什麼需求,自然還是大夏國提供一條龍服務,給打包兜底。

一百九十七、孟德二哥新風采一百二十、吻別三百零九、山雨欲來四十一、我欲之南海一百七十一、小翁大人二百零三、日子還要往下過十六、我養你呀三十三、父親來信一百二十五、在水一方七十二、大家都升官三百一十五、大迂迴之三一百七十五、北極熊不相信眼淚一百九十四、文藝副都統之州官放火二百六十二、事了拂衣去二百二十六、要盟不信一百二十六、民不加賦而用度足三百七十五、子聰遊廬山八十二、藍大盛的東萬律之行三六十六、李大裱糊匠的同年劉鬆巖五十七、和法國人不妨再親密一點三十、疑是故人來一百八十四、真就打起來了三十、疑是故人來十二、徽州汪家三十、疑是故人來六十一、翁家來客一百四十三、雲臺山茶話一百四十二、喜歡瞎溜達的文翰爵士三百七十五、子聰遊廬山三十二、把信送給李善蘭三百七十一、臭小子還不時間抓緊點二百四十五、南行二百五十五、週末家庭聚會二百三十六、安營紮寨幕府山三百三十三、何逸人返滬八十六、劉阿生北上途中的原風景二百七十八、當春乃發生一百五十二、暗流涌動七十九、是時候拔掉三發這顆釘子了五十二、搶跑的阿禮國二百七十四、李二先生滬上行一百五十四、鞭指太倉三百二十五、該多關注一下臺灣府了三十六、再會敏體尼二百一十四、東征之四六十二、子詹說卓人一百一十六、靜女其姝一百零五、江寧對之一三百六十九、再回首一百四十二、喜歡瞎溜達的文翰爵士二百一十九、陳小妹發達了八十六、劉阿生北上途中的原風景二百三十五、再上雲臺山一百二十、吻別三百六十四、忽聞海上有仙山八十七、兩個新朋友二百二十三、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啦三百四十三、新科狀元花落誰家三百五十三、漫天飛蝗動地來一百一十九、阿禮國的澳洲暢想曲一百四十九、雲臺整編二十八、同窗再聚首二百四十一、勢如破竹二百四十九、蘭芳羣島二十一、父子夜話七十七、大夏政府土地基金二百四十三、卻道天涼好個秋三百八十八、看不見嗎?三百四十九、剃頭大人的親筆信七十一、大嫂來滬一百五十七、晉江丁拱辰三零零、咸豐五年的黑暗六·一九二百二十八、奈何明月照溝渠一百一十一、胸中邱壑陳睿霆四十六、巡防營初戰二百三十九、暴風驟雨之二三百二十四、佛系的吳健彰大人十八、受傷的法國老頭二百四十一、勢如破竹二百五十、劉阿生的野望二百七十二、一片春愁待酒澆一百二十八、新人輩出二百三十九、暴風驟雨之二二百四十五、南行一百四十九、雲臺整編三百六十六、相逢對面不相識三百九十三、李二先生再赴上海二百二十一、日照丁守存二百七十五、昨夜雨疏風驟一百八十、紅泥小火爐三百四十八、遠洋艦隊一百五十六、潘起亮金蟬脫殼二百一十、滿城春色宮牆柳一百一十五、瑞臻公二百八十一、克里米亞的血肉磨坊三百四十九、剃頭大人的親筆信二百零八、空曠的馬島一百四十六、家事閒事生意事一百七十四、周立春歸滬省親二百五十五、週末家庭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