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中午是家宴,全是楊家人,沒叫外人。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特色,只要是本家,哪怕血緣很遠了,從親近程度上講,一點不比姑表兄弟遠。所以,照顧本家,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人們眼裡,是順理成章、再自然不過的事。當然,這也是相互的,家族裡別人發達了,也會想方設法照顧你。再擴大一點,就是本鄉本土的相互照拂,也就是這個時代,人人都繞不出去的鄉土情結。

這個時代,將領兵頭在戰場上,最靠譜的護衛,就是本家子弟;任何時候,他們都不會棄主將逃跑。在冷兵器時代,碰到這樣死戰的部隊,是很難啃的。

楊孟晗的警衛營,楊孟晗根本沒做任何暗示;方子詹幫挑選的,基本都是定遠人,外縣的一定是楊姓本家;本縣的,也以楊、陳、方三姓爲主,其他的必須是爐橋本地戶,而且與楊家這一姓,多少有點親戚血緣關係的;一點沒關係,根本不讓進警衛營。

這幾年陸續入伍的,楊家人,楊孟晗沒統計過,恐怕大幾百,肯定是有了;定遠楊家人至少一半離開了老家,要麼在滬上,要麼在大夏;嗯,在大夏的,好像還略多些;大嫂說過一嘴,大夏國有好幾個知縣,就是楊家人。

看漢人的拜年排位先後,你就能看出端倪;正月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娘)舅家,初三拜親家(妻舅家),初四拜姑(母)家,初五拜姨媽家。初六之後,纔是遠方親戚、世交、朋友、同事之間的走動。

午飯後不久,小翁大人首先登門拜訪;不大一會,潤淼大先生也來了;陸陸續續的,幾家話事人都來了,晚上是給老父親和大阿哥楊孟昭擺接風宴。

老父親和大阿哥孟昭、二阿哥孟曦,陪着客人們在中院書房聊天;楊孟晗覺得坐在書房,也就是個聽衆,父在子不言,自己也不好亂插嘴;乾脆偷偷溜出來,到後堂見見大嫂,說幾句體己話;跟大嫂,楊孟晗還是蠻親近的,也喜歡跟大嫂嘮嗑。

大嫂剛送走一撥客人,房裡只有二嫂、小妻子方五妹,還有剛出月子的芸娘;說起來,大嫂也是滿月不幾天,就坐長途船了。真看不出來絲毫一路旅途勞頓的萎靡,大嫂精神頭好得很;現在人,還是比較吃得苦,遠沒有後世人那麼嬌氣。

大嫂、二嫂的孃家各自的親兄弟,都在滬上買房安家了;大多數雖然讀過幾年家族私塾,都沒有考取功名,都在新東方洋行、或者大夏公司做事;小日子肯定過的不錯,就是陳家家族公司,現在,每年給各房的分紅,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好像只有大嫂的嫡長兄,後來跟大阿哥前後腳,考了一個跟大哥差不多的末等秀才。之前,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一直在海關裡瞎混。估計是去年過年,被潤森舅舅逮着訓了一頓,後來是藉着送妹妹下南洋的名義,跟着過去了。

他這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陳家人吶,難怪潤森舅舅會生氣;他現在好像是總督府副秘書長之類的職務,六品官官銜;能不能做事,能不能頂上用,就不知道了。嗯,這個面子,大阿哥孟昭,捏着鼻子,不給也得給。不然,大嫂敢拿着總督大印,直接往任命書上蓋。

楊孟晗:大嫂,這一年,在那邊還習慣嗎?

大嫂:天天是夏天,沒有四季,就分下雨不下雨,咯咯~,習慣了也一樣。白天又不出來,實際上在屋裡,一點也不熱;我倒是蠻喜歡的,大寶和妞妞特喜歡每天傍晚,到海灘去玩,大寶在海里學會游泳了,遊得可好吶;你大阿哥也經常陪兒子在海里玩水,他可笨啦,還沒兒子學得快;就是現在,也沒大寶遊得快,笨死了,咯咯~~。嗯,就是東西放不住,吃不掉的,到晚上就壞了。

楊孟晗:在熱帶,這個尤其要注意,不新鮮的東西,是不能亂吃的。

大嫂:有祥大哥在呢,早就打招呼了。

楊孟晗:大嫂,好像你們就住在總督臨時官邸,沒準備在啓德港自己蓋房子嗎?

大嫂:準備蓋一個不太大點的,週末假期什麼的住一住;過幾年,肯定要搬到昭陽市(東萬律)的,雖然那邊有總督官邸;你大哥還是想蓋個大宅子。說將來,楊家肯定至少要留一支在大夏的,到時候看誰願意留下了。嗯,三爺老婆這麼多,往後兒子肯定也多,隨便抓一個丟過去,就可以了;嗯,恐怕到時候,還要真的指着你們三房吶;咯咯......

楊孟晗:其實,將來,大夏的啓德港、坤甸港、昭陽市,將來都是好地方,在海邊蓋個別墅,養老還是不錯的。

大嫂:好像聽他們說,三爺剛下南洋時,啓德港就是個小漁港而已;現在可不一樣了,至少,繁華程度,一點不比虯江差。當初三爺你下去時,啓德港沒幾個人吧?

楊孟晗:嗯,港口周邊,連大華公司防守所一起算上,當時也就兩三萬人的樣子。

大嫂:現在人口有四五十萬人呢,差不多佔大夏人口的十分之一;因爲是下南洋的第一站嘛,很多自發的下南洋的人,多數就留下了;在啓德港找個飯碗是比較容易的,自己做小生意也不難。三爺該找個時間,下去看看。現在,啓德港有好多工廠、商店、大樓,水泥馬路都有好幾條了,比滬上還乾淨吶!

說得楊孟晗有點心動了,真想找機會去看看了;不過,國內戰事這麼緊張,自己跑出去閒溜達,老父親會不高興的。嗯,最早,也要等到兩江穩定以後再說吧,現在跑出去,是不太合適。

楊孟晗:年後,我們這邊也動工,把虯江大道,也改造成水泥路。

大嫂:三爺找的真是好地方;在定遠老家,以前,能吃飽飯就是好人家了;就是現在滬上,是國內最富裕的地方了,三天兩頭能吃上一回肉的,也是中上等人家了;可大夏那邊,移民過去的,天天有肉吃的呀!

楊孟晗:大嫂,這不奇怪;滬上現在,一般打工人家,年收入一般在一百兩銀子上下,換算成大夏銀元,大概一百五十元。可是,在大夏,一畝田能種三季,收入是多少?說每畝十元肯定是往少裡算的;這樣,大夏移民的家庭年收入,基本在五百元以上,是滬上中等人家的三倍還有餘;更是內地普通人家的十倍八倍的,這差距太大了。而且,大嫂,你發現沒有,大夏的物價,還要比滬上便宜吧。

大嫂:是的,大夏物產豐饒,東西又多又便宜;不但是糧食便宜,茶園裡養羊,橡膠園裡養牛,桑園裡養雞,咯咯,大夏國的肉食,也好便宜;家家每天沾點葷腥,根本就不是事。海里的魚也好多吶,大龍蝦有十幾、二十斤重,一家人一頓都吃不完。大夏國,就是人口再多幾倍,養活也一點問題沒有。哪像我們定遠老家那邊,稍微有個旱災、水災、蝗災,就得抹着眼淚出門要飯。

楊孟晗:以前,是船不夠,人送不下去,東西運不上來;今年就好很多了,翻過年就更好些;也許,再有個兩三年,每天都有固定航班郵輪,來來去去的,就很稀鬆平常了,非常便到了。

大嫂:你孟德二哥在悉尼那邊,纔好玩的;那邊一開始是沒有蔬菜的,英國佬不大會種蔬菜;只有一些比較好管的土豆和洋蔥。中國工人剛上岸時,拼命地吃肉;後來吃不下了,拼命地吃土豆;哈哈,好在你後來送去一大批婆娘,他們纔開始有蔬菜吃;嗯,大家現在都不饞肉了。還是變回原來的中國口味,葷素搭伴了,蔬菜還吃得多些。

楊孟晗:歐洲人做菜,花樣很少的;由於他們用的是刀叉,對菜式的限制比較大;炒菜他們吃起來,就比較費勁,吃麪條就是活受罪,吃火鍋他們只能望洋興嘆;呵呵......

大嫂:中國人在澳洲,很多人開餐館;歪果仁來的也不少,很多人嘴饞嘛,都學會用筷子了。對呀,是在想不到,我們的紅燒牛羊豬肉罐頭,在歐洲人部隊,怎麼就這麼受歡迎呢。搞得德二哥,開新廠都來不贏;嗯,從滬上運工人過去,都運不贏吶;咯咯~~

楊孟晗:現在,澳洲有多少華人呀?

有付出,就有回報;再有幾年,等約翰牛傷亡慘重地打完克里米亞戰爭,回過頭來,他會發現,澳洲江山變色了。

嗯,到時候,約翰牛他想出幺蛾子,咱就豁出去,跟他打一場都不怕;反正我等腳已經伸進來,就不會收回去了,牛牛老大你看着辦;有數講咱就慢慢講,不想講咱就開片!

在澳洲陸地上打仗,灑家可不含糊你吶!

三百三十四、計將安出六十六、李大裱糊匠的同年劉鬆巖九十五、可憐的海外礦工一百零六、江寧對之二三百七十六、先手棋二百一十五、放眼婆羅洲二百七十四、李二先生滬上行一百一十、南洋海波平一百六十九、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三百三十二、對山東的下一步舉措九十四、同是天涯淪落人六十四、大阿哥,你想岔了七、恰同學少年二百四十二、而今識得愁滋味一百六十五、平靜海面下的漩渦三百一十一、猛虎出山二百二十六、要盟不信二百二十七、顧薌齋回滬與陸耕濃南行二百九十一、不第秀才羅亞才五十八、沙遜洋行在行動二百八十二、大夏第一代外交官們三百二十一、壞哥想第二次握手三百六十五、別時茫茫江浸月二十一、父子夜話一百七十三、把米留住二百八十七、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百二十五、在水一方一百五十二、暗流涌動十五、滄海一聲笑二十三、和徽商們的第二次親密接觸一百零七、水波不興三百五十五、加勒比海飛來的鴻雁二十八、同窗再聚首三百二十九、英丫頭與小梅子三十八、過了臘八就是年十、白狐二百一十一、東征之一九十一、抓住尾巴趕上趟的文翰爵士二百六十一、阿禮國心中的南洋新秩序一百七十二、厘金出爐七十四、海上行二百五十二、汪百齡市長三百一十、兵圍杭州三百三十三、何逸人返滬三百八十九、再相會三百零九、山雨欲來一百二十、吻別一百八十五、東邊日出西邊雨之上二百八十二、大夏第一代外交官們五十二、搶跑的阿禮國六十、啓德港二三事二百七十、東風夜放花千樹二百四十二、而今識得愁滋味二百二十九、學會與學刊三百四十九、剃頭大人的親筆信七十七、大夏政府土地基金三百九十六、回家的打算二百三十三、二阿哥的願景一百三十五、張繼庚的黴運一百八十九、團聚二百五十七、阿禮國是個明白人二百六十四、徽商會館三百二十八、同舟與歸三百三十六、除夕更闌人不睡三百八十八、看不見嗎?一百七十二、厘金出爐三百五十、江西是塊硬骨頭?二百二十、編制升級二百四十一、勢如破竹三百七十一、臭小子還不時間抓緊點三百七十三、百花洲上一百四十、向大人來矣二百二十六、要盟不信三、今夕何夕兮三百二十三、陳睿霆兵進溫州四十九、搶先下手三百二十七、羅佑甫來訪廈門三百一十一、猛虎出山二百四十、其實我想留二十二、家書二十四、浮生半日閒一百二十五、在水一方二百七十四、李二先生滬上行二百零五、人事調整後的兩江三百二十三、陳睿霆兵進溫州八十七、兩個新朋友一百五十、總被雨打風吹去二百四十九、蘭芳羣島六十、啓德港二三事一百五十四、鞭指太倉三百六十六、相逢對面不相識一百九十一、於無聲處五十七、和法國人不妨再親密一點一百二十三、顧薌齋眼裡的嗣德帝阮福時二百四十八、陪英丫頭回孃家一百六十一、衆叛親離的劉麗川中三百五十七、楊家小七仔二百一十一、東征之一一百五十四、鞭指太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