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河南!四川!

12月13日,南北和談在上海英租界正式進行。

12月13日,荊楚鎮守使李漢令入豫鄂軍第四協回師,當晚,第四協統制馬榮成被委任爲漢陽鎮守使,第四協隨後往宜昌集合,等待休整之後,將由李漢親自統帥入川。

當晚,川東鎮守使何進於重慶宴請川北鎮守使李秀昂、同盟會將領夏之時,於會上設伏兵槍殺李秀昂、夏之時二人,旋即命令入川鄂軍強攻夏之時部,奪渠縣、達州等地。同一夜,巴中入川第十二標部發動兵變,兵變將領杜箏盡殺原標統李秀昂之心腹,傳佈迎原參謀長宋韜爲第十二標標統,宣佈川北軍政府同川東軍政府合併,成立四川軍政府,迎荊楚鎮守使李漢爲四川軍政府大都督。

第二日,李漢下令任命宋韜爲第十二標標統,再三推辭無果之後,宋韜任第十二標標統,同一日,新任第五協協統張國荃自達州往營山前進,同一日,新成立之四川軍政府派兵奪取南充。與此同時,親近四川同盟會的相關報紙開始對李漢口討筆伐。

14日上午,信陽城新建鄂軍行營之中,季雨霖剛剛送走來前來相商軍事的唐犧支,匆忙帶上幾員警衛、參謀,往北城區的第一混成協駐地趕去。等到他趕到了地方,卻發現第一混成協的統制陳穆坤已經一身戎裝,手下參謀剛剛拉出來的馬匹,看樣子是準備要離開駐地。一見他到來,陳穆坤一愣,季雨霖剛剛被晉升爲北方戰線總指揮,節制河南省馬榮成的第四協、他的第一混成協以及第六協,在官職是在重慶何進隱隱傳出不穩時李漢下令晉升了,一是要警告何進,二則未嘗沒有考慮到萬一何進真要鬧山頭,重新培養出一位軍中的新明星將領。

“卑職見過總指揮!”

“好啦,好啦,正夫兄。這裡就你我兩人,還要裝樣子嗎?”

季雨霖勒緊馬繮下馬,爽朗的笑着跟他道了一句。他如今在軍政府待着的確很舒服,先不說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成爲了軍政府之內指揮整個北方戰線近萬鄂軍的統帥,但只是李漢這一份知遇之恩,就令他感覺無以爲報。加上荊楚新政之後,鄂中軍心凝結,包括他現在光是吃軍餉加軍保一起,一個月就有三百多銀元,可比做什麼小買賣幾年的收益了。如今南北和談,眼看着李漢也將由荊楚鎮守使完成向一省總督的轉變,在外面流浪的幾年的他算是看明白了,無論是現在正在爭取河南大都督的唐犧支,還是湖北軍政府大都督黎元洪,比起年輕且能力不凡的李漢都沒有可比性,所以,他雖然不是李漢麾下的嫡系出身,如今卻老老實實的在北線給鄂中軍政府看守北線,一點異心都沒起。

這也是李漢放心他的原因。

陳穆坤也跟着下了馬,苦笑道:“良軒兄,你就別挖苦我了。正好我也要去你那裡,你既然先來了,走吧,進去聊吧!”

季雨霖點頭,唐犧支一早過去拜訪了他。一是這位李漢推上去的北伐軍總司令在張鍾瑞遭了清軍毒手之後,隱隱有爭奪河南大都督的意思,這段時間來,不住的拉攏兩個同爲鄂系出身的將領。早前他跟李漢之前的確有些不對付,不過如今眼看着李漢勢力已成,加上他分神往四川爭奪川督,卻沒有覬覦河南之心。於是,唐犧支便將李漢引以爲援,希望能夠借他之力,壓下河南本地的王、楊二人,尤其是楊,他在河南同盟會之內的影響力還在張鍾瑞之上,若不是張乃是東京同盟會親自指派的河南負責人,恐怕之前的豫督就是他而不是張了。這唐犧支雖說也是同盟會出身,但是同盟會就是一個大集團,下面各省都是一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因爲經營理念的不同、地域的不同,集團內部也是矛盾重重的。這不,他這位湖北出身的北伐軍總司令,在河南卻處處受到掣肘,王天縱乃是河南綠林大佬,如今糾集了近兩萬綠林人士,雖說戰力連唐犧支的五千人都不如,但是勝在人數最多。楊源懋雖說手下只有四千多人,卻因爲收編了三營巡防,兩營新軍,勢力卻是與唐犧支不相上下,又有雄關洛陽在握,當張鍾瑞死後,河南同盟會殘餘人員盡皆推選他爲豫督,隱有排擠唐犧支的意思。

當然,唐犧支一早來拜訪他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第二個則是因爲昨晚沉寂了許久的河南省再度戰火飄飛了起來。袁世凱狡詐,前段時間知道第三鎮、第五鎮、第六鎮損失不少,加上直隸之戰導致前線軍隊物資補給不便,這纔在簽署了南北停戰協議之後,雖然依舊在陝西、山西兩省瘋狂打擊革命黨,卻沒有拿硬骨頭河南下手。如今在經歷了十幾日的休整之後,又從東北、山東、直隸調兵遣將、運輸物資,雲集開封府的清軍人數已經抵達兩萬六千人,足以壓制河南省分成幾路的革命黨編制了。

就在昨晚,曹錕親率完成補給的第三鎮殘部,強攻直隸州,至今晨已經拿下了滎陽縣了。這滎陽西望古都洛陽,南眺中嶽嵩山,北瀕九曲黃河,東接省府開封,是河南省內最重要的戰略要地之一,之前一直是在革命軍手中的,張鍾瑞犧牲、開封府失守之後,由洛陽楊源懋派兵把守,清軍拿下了滎陽縣,目的已經十分明顯了,就是要強奪洛陽!

自從情報司的開封站點開始運營之後,隔三差五的都有情報從開封府送來,第一協跟第六協都有份,兩人雖然比起唐犧支得到消息晚了些,卻也沒多久。

“怎麼辦?大帥的意思呢?”

陳穆坤詢問道,第四協九號從葉縣撤回南陽,昨日才撤離河南,誰知道在昨晚就出了這事了。

季雨霖道:“我正是爲這事來的,大帥猜測清軍可能已經猜到了他要從河南收縮兵力,爭奪川督了,所以才挑準了在這個時候開始發兵。大帥命令咱們即刻起趕往汝南,他的意思是,要咱們沿着京漢鐵路往北推移,爭取在本月內結束河南戰事!”

陳穆坤臉上錯愕,愣了好一會神之後,才搖頭道:“你看清軍的第三鎮直指洛陽,其實咱們這裡纔是清軍重點盯着的地方呢,西平、項城、周口一線,清軍調集了豫軍十六個營守軍,許昌三千、開封未知,這仗不好打!”

可不是,沿着京漢鐵路,一路北上碰到的都是硬骨頭,以第一混成協跟第六協現在加一起不過六千多人,甚至能不能過了西平、周口、項城一線的清軍防線都還是個未知數呢!

“不好打也得打,放心吧,一同北上的可不止咱們,唐犧支方纔拜訪我,就是有意跟咱們聯手,集中他的北伐軍五千多人,咱們八千多,他負責西平,項城由咱們負責,結束了兩地戰事之後,合兵一處強攻周口。王大腦袋(王天縱)那邊由他出面去說服。我拍電詢問大帥,他的意思是配合,咱們只要把北洋軍打出河南,這北伐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陳穆坤皺眉,“唐司令怎麼這麼積極?”

旋即很快就回過神來了,苦笑道:“原來是爲了豫督,我早該想到了。咱們這種笨腦子果然只適合打仗,玩這些東西,指不定給人玩死了多少次了。”

他搖了搖頭,然後筆直的站直了身子,跟他道:“請總指揮下令,我第一混成協一部已做好準備,隨時可以拔營出發!”

12月14日,河南戰火重燃。駐守信陽的入豫鄂軍開拔,只留下了一營衛隊和在信陽設立了總兵站負責調度管理自應城運來的物資之後,入豫鄂軍主力都全部出城北上沿着京漢鐵路往北推進。沿途經過的地方全部軍管,沿着京漢鐵路一路打了過去。正陽、汝南都不戰而下,然後在遂平,鄂軍分兵兩路,北伐軍總司令唐犧支親率一部強攻西平、季雨霖率部往東北方向的項城推進,迎戰駐守項城的趙倜部毅軍!

入豫革命軍完全投入了軍事行動當中,每天裡忙忙碌碌。第一協跟第六協雖然士氣高昂,裝備精良,但是新兵實在太多。之前河南戰事暫時結束之後,李漢就從襄陽抽調了馬榮成之前編練的五營新軍補充進來,這些新兵蛋.子沒趕上打仗,一路上光旅次行軍鬧的笑話就不少。隨行的青年軍出身文化程度比較高的軍官們在老兵跟已行伍許久的老軍官的帶領下,下到各個部隊切身體驗,這些李漢從青年投軍者裡挑出來的精英,都在飛速的成長着。而季雨霖、陳穆坤兩位手握數千人的年輕統帥自己也在學習,從一個只接受過低級軍官訓練的底層軍官到一軍的統帥,他們要學習的東西也太多太多。

“第四標到哪裡了?纔到上蔡?什麼已經跟毅軍交上了火?怎麼回事?發現了四個營的毅軍編制?探子在做什麼,怎麼這個時候才發現?”陳穆坤一邊記錄着底下參謀的回報,一邊還下達着命令:“第四標沒有重武器,想拿下上蔡有點困難。命令下去先行戒備,等待後面的第一標。通知第一標,他們的前進速度太慢了,必要時可以捨棄一些笨重的重炮,由後面的部隊接收。必須在今天晚上七點前趕到上蔡,會合第四標拿下那裡!我們的司令部馬上組織遷徙。明早抵達上蔡。”幾個騎馬通訊兵領命去了。

季雨霖剛從電報處要來開封那邊的最新消息,一出來就看到陳穆坤在大吼大叫,不由笑道:“正夫,別責怪偵察了,這幾天咱們已經摺損了不下二三十個探子了,毅軍統帥趙倜是一員老將,打過的仗比咱們加起來都多,吩咐下面小心就行了。開封那邊意外得到一個好消息,你猜是什麼?”

看來真是好消息,不然他也不會有心情玩笑。陳穆坤悶悶的道:“能是什麼?不會告訴我毅軍也都是新兵,炮打上兩輪就都趴下了吧?”

季雨霖笑道:“你還別說,還給你蒙對了一小半了?”

“什麼?”正拿起圓規在衣服作戰地圖上規劃着的陳穆坤聞言擡起了頭,“快說吧,良軒兄,你可把我急壞了!”

季雨霖抖了抖手上的手抄電報,“開封得到確切情報,趙倜的十六營毅軍只有十八門炮,其中只有兩門重炮,都給他寶貝的留在周口了!”

陳穆坤猛地站起身來,眼睛赤紅一片,“真的?”

他興奮的不得了,也顧不得跟他說話了,趕忙就出門呼喚參謀,欲要下達新軍令。

季雨霖一把抓住了他,“不要急,我已經命令第七標急行軍趕去支援了,算一算時間,最遲兩個小時就該到上蔡了。你的第一標可是重炮編制,走得慢點可以體諒!”

陳穆坤冷哼一聲,“就怕這些混小子一離開了我的眼就開小差,一個個怕吃苦受累!對了,都三天了,收到了大帥的消息了嗎?”

季雨霖點了點頭,臉色微微沉了下去,把有關李漢的手抄情報遞給了他。

12月15日,上海英租界,南北第一次和談在僅僅持續了三天之後宣佈結束,因雙方意見過於相左,北方堅決不承認共和制度,宣稱最多隻能接受君主立憲制,而且南方各省需重新向清君禮拜。這一點太過強人所難,以至於佔據了天下大勢的革命黨自然不願承認,南北議和第一次和談宣告流產。

同一日,李漢的原副官陳天祥被調往漢陽暫代漢陽鎮守使,馬榮成需要先回應城完成續職跟襄陽移交之後,才能趕赴漢陽任漢陽鎮守使。因爲要交接審覈襄陽等地戶籍等資料比較多,估計最快也要到二十日後,他纔會離開應城趕赴漢陽。

16日,武昌三鎮戰火重啓,段祺瑞下令清軍炮轟漢陽、武昌,漢陽鎮守使陳天祥命令龜山、十里鋪等地炮營反擊,互射半日後,清軍避開漢陽強攻武昌,陳天祥堅決執行李漢離開之前對他所說的堅守策略,絕不主動進攻漢陽清軍,只下令各部對漢陽各處陣地嚴加防守!

今日,已經抵達宜昌的李漢下令在宜昌休整了兩日的第四協登船,預計三日後可抵達重慶!

當然這些都是應城那邊發過來的情報,看到李漢親自趕赴四川着手安排爭奪川督的消息,兩人本該興奮更多一些的,因爲之後就不需要再頂着鄂中分軍政府的頭銜了。不過看到下面電報員手抄的一紮手抄報紙跟通電之後,兩人氣得臉都青了。無論是申報還是民報、民立報等,一開口一個國賊,再換一句就是強奪革命果實、再不就是無恥之類,反正對於四川軍政府的成立跟強勢的荊楚鎮守使終於要開始爭奪四川總督,從南至北、除了跟李漢沾邊的湖南不鹹不淡的說了兩句,陝西、山西根本沒有說話的力氣,甚至河南、山東這些地方,一羣還要多多依仗鄂中軍隊的地方都敢出言謾罵,似乎這一次同盟會是鐵了心了,要把李漢的名聲給搞臭了!

陳穆坤氣得大罵,季雨霖卻擺擺手:“別管他們,大帥是做大事的人,幾時在乎這些風言風語,咱們老老實實的把大帥安排的北伐任務給完成了,把清軍逐出河南,咱們就班師離開,看看到時候沒了咱們幫襯,他們哪個能夠在清軍的威脅下撐下去!而且,你看,這各省大都督、孫先生他們除了貴州跟雲南大都督外,哪個親自通電了,咱們的實力放在這裡呢。你看那唐犧支吧,早前大帥吞併了宜昌,他臉色難看了幾天不也沒敢說什麼嗎?老弟,我跟着革命黨混了六七個年頭了,見過真正的革命黨,也見過形形色色的其他人,現在革命局勢眼看明朗了,都想站出來搶攻。大帥不過是有人嫉妒罷了!”

陳穆坤哼了一聲,“我就是看不慣他們,大帥帶着咱們兄弟從武昌出走,苦心經營了多久纔有了今天的局面,現在一個個都跳出來鬧騰,你看這些通電、報紙,張嘴一個倒行逆施、再來一個三思而後行、什麼破壞南方一副大好革命局面。屁屁屁全都是廢屁,一個個文章寫得不錯,卻都是草包小人,算了,這些電報都留在我這裡吧!”

季雨霖詫異,他哼哼道:“可笑、荒唐、無恥,都說文人最是誤國,我看興許就是這個意思了!普天之下最可笑之事莫過這些!”,他揚了揚手上的手抄報紙、通電,“最近不是急行軍就是打仗,累得腦袋都大了一圈了。留下這些笑話自娛自樂,閒時看看倒也能聊解寂寞,舒緩心情。”

聽他說得好笑,季雨霖呵呵大笑了一陣,拍了拍他的肩膀,出去安排行軍了!

第283章 局部反擊第25章 嚴中直第六百三十七章第208章 急行軍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89章 應城風雲(2)第599章 毒氣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282章 張鍾瑞與王天縱第749章 血染海疆5第158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4)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512章 日本第339章 成都戰役(五)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377章 靠攏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299章 枝江(上)第28章 密信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389章 交底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161章 喜訊傳來第203章 接觸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370章 平陝第46章 天要亮了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511章 雷霆(7)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560章 法幣跟央行第四百七十五章第433章 輸血第207章 給我兩個月的時間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246章 縣城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377章 靠攏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557章 另一把刀第36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3)第361章 餘波(上)第537章 宣言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296章 何進續職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163章 宜昌密信第458章 呼聲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250章 三路人馬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519章 刺袁(下)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648章 反攻3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190章 一網打盡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537章 宣言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451章 大戰(八)第358章 湖北變(上)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688章 行動第430章 人心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345章 資本積累與將往重慶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372章 應對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58章 呼聲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257章 奪關(中)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85章 宴請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447章 大戰(四)第452章 大戰(九)第295章 黎宋會第302章 勸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