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四川變局

應城倒是沒有什麼大事,之前因爲戰事,結果原本準備要在上月末召開的聯合鹽業成立大會卻是一直推到現在。張梅生拍了封電報過來,不過是爲了提醒他千萬莫要忘記了,最好儘快抽出時間來重啓聯合鹽業的成立。到目前爲止,第一號礦井的機械都已經在洋人技師的幫助之下安裝完畢了,甚至他隨後加訂的用於生產沸水的鍋爐跟抽水機等都已經送到了應城了。

當然這些都不是他需要擔心的事情了,以軍政府現在的威望,大可不必擔心有人會有意見,不過推遲了一段時間罷了。

不過應城發來的另一封情報倒是令他緊緊提起了一個多月的擔心終於放下來了,昨天,情報司在開封剛剛建立的新站點發回來消息,一個月前他秘密派往北京的一隊人,如今終於安全抵達了開封。在潛入了開封府的情報司人員的幫助之下,經過修正之後他們將放棄走之前準備的周口,僞裝成商賈,藉着南北議和的短暫停戰,直接從開封星夜兼程趕赴信陽,預計也就是明後兩日,就能抵達信陽,得到第六協跟第一協的庇護了!

這的確是個好消息,得知一月前派遣北上的全雲南等終於功成歸來,他都恨不得立刻命令信陽那邊派兵前往開封護送幾人南下了。

不過,他很快的就打消掉了這種可笑念頭了。因爲從重慶傳來了幾封情報,原歸屬在鄂中革命軍編制之中的第十二標標統李秀昂最終還是沒能經受得起逐鹿中原的誘惑,據情報司安插在他身邊的人員傳回來的消息,他似乎跟原隸屬於同盟會的夏之時碰上了面,有人也看到了,在日本人的穿針引線之下,原同盟會四川支部負責人楊滄白、張培爵等也多次出入李秀昂的川北軍政府,不過何進在李漢的指示下,暫時沒有透漏一點消息,導致李秀昂等還以爲他也有心脫離鄂中的掌握自創一番事業來。於是,幾人密議之後,李秀昂、夏之時等拒絕承認成都的四川大漢軍政府,密議推選何進爲四川大都督,公然欲要分裂了李漢的勢力。

李漢冷笑,這背後若是沒有別的勢力插手,打死他都不相信。可惜,他們卻疏忽了李漢自從來到這個年代之後,因爲心中的危機感導致他對麾下的每一位將領都不敢完全相信,他只是死死的控制着李東來,然後通過他的情報司在第一協到第六協等所有編制內都安插了情報司的人手,由於這一機會從革命軍的初組建之時就開始準備,導致到現在了,一些安插的人員赫然已經成爲了個個編制內權力不小的實權人物,甚至是各位協統、標統的貼身護衛,關節時刻,他想要誰的性命,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情報司的存在後來才加入鄂中編制的李秀昂可能收到了一些風聲,但是絕對不如何進等更清楚它的實力,所以,何進會有忌憚,知道一旦脫離了軍政府,自己很有可能要折在潛伏在自己身邊的情報司的特殊人員手中,李秀昂卻沒有這種顧忌。

前幾日,李漢下令何進見機行事之後,今天重慶那邊終於發回了電文,何進今晚將宴請李秀昂、夏之時等幾人,到時將會一舉解決了四川紛爭,在電報中他希望李漢儘快解決了湖北事宜入川。不僅是因爲重慶將由變局,成都那邊最近也是風起雲涌!

成都一直都是清王朝統治四川的政治中心,也是四川立憲派的活動中心。武昌起義後,這兩股勢力出現了合流的趨勢。尤其是李漢下令鄂軍入川‘援助革命’之後,面對着川東軍政府的建立跟數千精銳鄂軍的武力威脅,前任四川總督趙爾豐被迫釋放了蒲殿俊、羅綸等人,希望用立憲派的力量去瓦解四川的起義。不過他的打算註定要失算了,後來更鑑於四川局勢已經複雜到完全無法控制的地步,不得不採取以退爲進的策略,打算暫時讓權給立憲派。而立憲派頭目蒲殿俊等也企圖搶在革命派前面,以自治的名義,掌握四川政權。因而雙方談攏之後,於1911年11月29日訂立《四川.獨立條約》。不過立憲派的實力不足,卻使得前任四川總督趙爾豐得以保存了一部分力量,立憲派搶在保路同志會跟同盟會之前摘取了革命果實。11的最後一天,在成都宣佈舉義,成立了立憲派和舊清廷官員組成的聯合政府———大漢四川軍政府。蒲殿俊任都督,原新軍十七鎮統制朱慶瀾任副都督,握有實權。四川出現了入川鄂軍在重慶所組建的川東軍政府和成都大漢四川軍政府兩個政權對峙的局面。

只是大漢四川軍政府在成立之後,卻完全不似重兵在握的重慶川東軍政府地位那般穩固。在重慶等地,的確有不少四川本地人反對湖北軍隊入川,不過何進手握重兵,自然不懼,即便是下面民心不喜卻絲毫無法撼動川東軍政府的地位,何況自從他在李漢的示意下,將荊楚新政的第二個試行地區將放在重慶地區之後,果然民心思變,在新政府減免稅收並招募川人加入軍政府新組建的軍隊的承諾下,一些有心人妄圖煽動民心逼迫鄂軍退出四川的計劃頓時流產了,被迫將注意力轉向了其他地方,比如成都!

平心而論,前任四川總督趙爾豐是個能力上佳的封疆大吏,督管川邊事務多年,從未輕易讓英人分裂西藏的陰謀得逞,更是數十次避退了來自西藏本地分裂勢力的進攻。在清廷愚蠢的宣佈‘鐵路國有’之前,他在四川的名聲非常不錯。可惜在立憲派發動羣衆請願的時候,最終他沒能頂住來自朝廷的壓力,命令武力驅散羣衆請願,卻不想釀成了一樁數十人死傷的慘劇,結果害他在四川經營多年的威望,一日之間蕩然無存。蒲、趙訂立《四川.獨立條約》之後。人們預計“不出十日,芙蓉城上將白旗飛矣”。然而,12月5日起,經某些人之手傳出了蒲趙訂約,狼狽爲奸的消息。成都人民憤慨至極,醞釀再起革命。但當時成都的同盟會員都到專縣發動起義去了,人數很少,勢微力弱,無法採取有效的行動來制止蒲趙的勾結。

當時的重慶已是李漢派遣入川的鄂軍勢力活動的中心,川東軍政府之武力也遠在大漢四川軍政府之上。這時候川北地區李秀昂也自立川北軍政府,任了川北鎮守使之位。川東、川北兩大勢力嚴厲譴責立憲派人士勾結趙爾豐,出賣革命的行徑,拒絕承認成都大漢四川軍政府的地位。省內同盟會黨人也趁機鬧事,稱:蒲羅根本不能代表全川人民,趙爾豐又乃“亡國大夫”,他們無權簽訂任何條約。同盟會黨人願意“與七千萬同胞起而共擊之”。

趙爾豐宣佈“獨立”不甘願,這一點是沒錯。不過面對着局勢的不利,加上天下革命局勢風起雲涌,手上兵力又大都留在川邊地區警惕西藏的趙爾豐自從宣佈將四川權力移交給了大漢四川軍政府之後,就老實的在家養病,雖然偶爾接見幾位早年的老部下,卻很少再提及反覆之時,因此這股宣傳其實不過有人之人妄圖爭奪成都權力罷了。

果然,沒多久之後陰謀者的陰謀頓顯無疑,12月8日,由同盟會策劃成都兵變,導致了蒲殿俊、朱慶瀾的垮臺。隨後,成立了以尹昌衡爲首的四川軍人實力派和同盟會、立憲派組成的聯合政府———四川軍政府。9日晚,尹昌衡藉口‘趙爾豐正密書調兵入川,企圖捲土重來’,下令兵圍趙爾豐所在的原四川總督府。似乎有要將他緝拿問責之意。

除此之外,12月6日,援川滇軍第一梯團抵達敘府,第二梯團抵達滬州,第一梯團長謝汝翼見敘州府已宣佈獨立,建立了軍政府,便召集川南軍政府全體職員和胡重義等14名民軍領袖,以及敘城紳、商、學界人士開會,當衆宣言:滇軍是率師北伐,借道敘府,數日後便開拔,決不干涉地方事務。川南軍政府職員及川南革命軍首領胡重義、羅子舟等皆深信不疑,遂下令爲其補給,卻不想謝汝翼就此停駐在敘州府,不再北上!於此同時,抵達瀘州的李鴻祥部妄圖北上的意圖卻十分明顯。12月7日深夜,李鴻祥潛部下黃毓成連夜行軍,趕至自流井地區。當時川東軍政府已經接管自流井,因其隸屬自貢乃是四川產鹽重地,下令留有一營約四百餘人駐守。深夜,黃毓成部趕至自流井地區,口稱“成都疊遭兵變,財產損失,不下千萬,若井鹽復不能保,全川財源絕矣”,命令鄂軍讓出自流井地區防務,自流井地區爲張本堯督管,得了李漢親自批示要他嚴守自貢地區的他立刻派人拒絕了“滇軍”的無禮要求,並下令全軍戒備。果不然,黃毓成外號“黃毛牛”,乃是一剛愎自用之人,得知入川鄂軍不願讓出自流井之後,立下下令推來攜帶的兩門小炮,炮擊川東軍政府編制,被張本堯指揮鄂中軍隊反擊,調集數門火炮反擊,依託着防勢擊殺數十人之後,俘虜近百人,其餘一百多人趁夜色方纔逃回瀘州,入川滇軍方纔不敢再行北上。

這算是入川滇軍、鄂軍之間的第一次交鋒了,收到這消息之後,何進學足了李漢的手段,下令重慶等地報紙大肆宣傳,導致滇軍未入繁華地區,名聲卻已經臭了起來,落下了‘強盜’的罵名!

除此之外,因爲此時清帝尚未退位,清廷正以重兵侵犯潼關,意欲在西北取得軍事上的勝利,牽制東南革命黨的活動,於是,東南、西南各省形勢緊張。貴州軍政府致電川東軍政府,表示願意派兵,與川東軍政府一道防範清軍兵犯潼關,甚至組建北伐聯軍。四川省內革命黨人也認爲,“論川局則統一爲先,論大局則北伐爲急”。不過因爲憤恨李漢派兵入川強奪革命果實的行爲,卻根本不與他聯繫,甚至繞開了川東軍政府跟他,直接急電孫中山等,謂之曰“若西北各省爲虜所得,則南北對峙之局勢危”,請求聯合各省軍隊,共謀北伐。1911年12月9日,四川同盟會負責人楊滄白、張培爵等更是親自趕赴川南,同入川的滇軍協商,議決北伐。因爲前段時間鄂軍、滇軍之間在自流井發生的一些矛盾,滇軍拒絕將川東軍政府納入北伐軍之中,後來不知怎麼的又說服了貴州軍政府大都督,令他絕口不提川東軍政府,改爲推選四川同盟會成員張培爵爲“組織川滇黔三省會師北伐代表官”,以副都督夏之時、川北鎮守使李秀昂分別爲“北伐團總司令官”、“北伐第一軍總統官”,趁機提出了北伐計劃。並將這一計劃電告湖北、陝西、雲南、貴州、湖南都督,希望各省能“取消和議,銳意進取”。

雖說南北和談在即,不過深懂政治的孫文先生也在上海主動出面表態支持四川同盟會的北伐之舉,不過他對聯軍將兵多將廣的荊楚鎮守使李漢排擠在外的行爲略有些不滿,不過在詢問過四川同盟會遭到四川同盟會成員的斷然拒絕之後,絕口不再提令李漢加入北伐聯軍之中的事情。

不僅如此,很快,四川同盟會又發電湖北,道“鑑於鄂軍入川之後佔去了重慶等地區,導致川內民軍軍械缺乏,不能追剿清軍”,懇請湖北軍政府接濟,並下令命荊楚鎮守使李漢調回入川鄂軍,由川人自己管理四川事務。

四川最近的亂局還不僅只有這些呢,當時,川漢鐵路已經停修,股款保存在重慶駐滬商代表童子鈞、陳少谷手中,四川同盟會員準備利用此款籌組“蜀軍”,認識到武力重要性的四川同盟會希望能夠通過組建‘蜀軍’,迫使入川強奪革命果實的鄂軍離開,並作北伐之師。孫文先生了解到這一情況,他認爲,“該款本系商股,若由私人借用,事前既易糾紛,事後恐難予歸還,不如改由四川軍政府之公債證券。……既有裨於大局,復無損於商本”。因此,1911年12月12日,孫文命令四川同盟會員黃復生、熊克武等抵達上海接收路款。同時又叫童子鈞、陳少谷向黃、熊二人點交川路股款。同時考慮到四川同盟會欲要組建蜀軍的意向,他又借自己的關係網,爲熊克武等人聯繫上了日本大倉洋行上海分行,在其處購買了價值25萬餘元的俄式步槍2000支、子彈200萬發、機槍12挺、山炮6門,以及其他軍需物資,至於其餘百萬路款卻不得而終!

已經先一步抵達上海的幾位同盟會成員熊克武、彭家珍等隨即正式在上海成立了蜀軍總司令部。孫文隨後以大元帥的名義,授予熊克武爲左將軍軍銜(相當於中將),任命他爲蜀軍總司令,彭家珍爲副總司令,爲防止荊楚鎮守使李漢阻擾其在四川徵兵,卻是準備在上海招募了兩團六營,約莫近兩千新兵,預計最遲十七日就要自上海開拔返回四川!

如今眼看四川魚龍混雜,日本人、同盟會、立憲派、入川滇軍等都想趁着川督未出,在這個擁有七千萬人口的第一大省內謀奪一份好處,也是因爲如此,何進已經明顯感覺到了以他的能力已經不足以掌握整個四川局勢了,這才連續拍發了幾封電報,希望李漢入川親自督管。

“先生,您是不是準備一下要入川了?”

送走了幾人之後,李東來回來見到他的沉思,連忙詢問道。

李漢點頭,“嗯,四川局勢複雜已經超乎想象了,我想輕鬆一下都不可能了。看來我是該準備一下親自入川指揮了。”

他冷哼一聲,這眼前的複雜局面,看起來都是奔着組建蜀軍,合議北伐上去的。實際上,無論是四川同盟會代表七千萬川民接管了百萬之巨的路款,並用它從日本人手中購買武器槍械;還是入川滇軍跟即將準備動身前往四川的黔軍;甚至成都變局、川北軍政府的建立。這背後都有一雙幕後黑手在推動,其目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入川鄂軍跟他們背後站着的荊楚鎮守使---李漢!

看來,他的休閒日子過的太舒服了,有些人已經急不耐的要給他上點眼藥,好叫他記得,這裡是亂世了!

“你等會發電回覆重慶,就說我同意了他的計劃,讓他儘快動手,先解決了川北李秀昂吧。重慶那邊你安排了多少人手,何進提到今天晚上欲要宴請夏之時、李秀昂幾人,未免出現紕漏,叫你的人也準備下,必要時除了不能暴露了第三協內的人手外,其餘人手都可以動用幫他一把吧!”

“是!先生請放心,第十二標內雖然我安排的人手被清理出了幾位,不過還是有幾個有威信在李秀昂出事之後,保證第十二標不亂!”

“你辦事我放心,去準備一下吧!”

“是!”

李漢確實發愁的是該挑選誰來在他之後接管漢陽防務,南北一旦議和之後,漢陽基本上已經沒有再戰的危險了,即使中途談判談崩了,清軍欲要再起戰事,也會注意着控制戰事的規模,不然牽一髮而動全局,在引起南北之間的全面戰爭,老袁可不願意賭這一局!

“頭疼,我手上合適的將領還是太少了,沒辦法,先把伯庸調來管理一段時間吧,等到馬榮成那邊弄好了之後,把他從襄陽調回來,給我守漢陽吧,他的性子穩重,做這事最合適了!”

到底還是手上能用的大將太少了,嘆息了一口氣,李漢起身攤開了桌上的四川地圖,很快整個精神都投入了其中,欲要盤活這一處處兇險的棋局了!

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61章 張彪逃了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450章 大戰(七)第284章 血戰光化第657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9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648章 反攻3第688章 行動第235章 戰起(4)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260章 拿下第453章 大戰(完)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296章 何進續職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677章 安靜的遠東第224章 抵達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522章 走向和談(上)第453章 大戰(完)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546章 孫黃抵京第677章 安靜的遠東第653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5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740章 抉擇下第616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1)第111章 杜家齷齪(2)第17章 意外收穫(下)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255章 小戰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376章 會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641章 南洋變局1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14章 義莊(下)第122章 兵圍杜家莊(中)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675章 閱兵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733章 新竹血戰2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第259章 圈套第720章 遞交戰書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615章 應對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333章 就任川督(下)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550章 戰車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731章 金州破第281章 信陽動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750章 和談(完)第689章 沙皇一家的命運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25章 嚴中直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564章 重大事件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14章 義莊(下)第三百七十八章第513章 河南糜爛第四百六十六章第709章 不宣而戰1第234章 戰起(3)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14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78章 罪己第137章 拿下京山第312章 資州軍變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第93章 虎踞鄂中(3)第748章 血染海疆4第659章 應付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552章 海軍之春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719章 不宣而戰11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209章 湯黎之謀(上)第310章 鄂西之變第394章 巡檢第97章 鹽業(2)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731章 金州破第303章 荊楚新政(一)第33章 買槍(下)第678章 文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