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通天河

孫悟空見到一衆做苦力的和尚,當下顯了神通,救了這些和尚,回來說與唐僧聽了。

聽聞是個敬道滅僧的去處,唐僧卻是面露苦色。

陳凡也不欲多事,不過三個倒黴的‘大仙’罷了,這三個大仙能讓車遲國風調雨順,也算是做了善事,只不過對於和尚太過刁難,甚至有些極端。

以他與孫悟空的本領,降服三個大仙,讓這國王不再爲難和尚,卻是輕而易舉。

至於顯佛門威風,替佛門傳道的事情,則不在陳凡的考慮範圍之內。

看了看天色,此時不過是上午,神識一掃,那國王還在上朝。

如此,卻是符合了陳凡的心思,一行衆直接往皇宮而去。

唐僧,悟空,八戒,沙僧等人自然不會反對。

一路之上,見到他們乃是和尚,行人紛紛避如蛇蠍,不敢接近。

到了五鳳樓前,唐僧對黃門官作禮,報了姓名,言是東土大唐取經的和尚來此倒換關文,煩爲轉奏。

那閣門大使,進朝俯伏金階奏曰:“外面有四個和尚,一個書生,說是東土大唐取經的,欲來倒換關文,現在五鳳樓前候旨。”

國王聞奏道:“這和尚沒處尋死,卻來這裡尋死!那巡捕官員,怎麼不拿他解來?”

旁邊閃過當駕的太師,啓奏道:“東土大唐,乃南贍部洲,號曰中華大國,到此有萬里之遙。路多妖怪。這和尚一定有些法力,方敢西來。望陛下看中華之遠僧。且召來驗牒放行,庶不失善緣之意。”

國王准奏,把唐僧等宣至金鑾殿下。

一行人排列階前,捧關文遞與國王。

國王展開方看,又見黃門官來奏:“三位國師來也。”

慌得國王收了關文,急下龍座,着近侍的設了繡墩,躬身迎接。

陳凡等回頭觀看。見那大仙,搖搖擺擺,後帶着一雙丫髻蓬頭的小童兒,往裡直進,兩班官控背躬身,不敢仰視。

大仙他上了金鑾殿,對國王徑不行禮。

那國王道:“國師。朕未曾奉請,今日如何肯降?”

老道士雲:“有一事奉告,故來也。那幾個和尚是哪國來的?”

國王道:“是東土大唐差去西天取經的,來此倒換關文。”

那三道士鼓掌大笑道:“我說他走了,原來還在這裡!”

國王驚道:“國師有何話說?他纔來報了姓名,正欲拿送國師使用。怎奈當駕太師所奏有理,朕因看遠來之意,不滅中華善緣,方纔召入驗牒。不期國師有此問,想是他冒犯尊顏。有得罪處也?”

道士笑雲:“陛下不知,他今日來時。在東門外打殺了我兩個徒弟,放了五百個囚僧。正所謂冤家路兒窄也!”

唐僧聞言,卻是瞪了孫悟空一眼,行者只提及救了五百個和尚,卻沒有說殺生一事。

那國王聞言發怒,欲誅五衆。

孫悟空見狀,正想出言反駁,陳凡卻是一伸手,攔下了悟空,淡淡道:“虎精,鹿精,羊精,三個小妖而已,也敢放肆?”

此言一出,三個道士大仙頓時臉色一變,虎鹿羊不正是他們三個的真身?

陳凡也不多說,淡淡一句之後,身形一晃,持着青雲劍就到了三個道士身前,劍光過處,三個道士身上的道袍皆化作碎布。

卻是陳凡留了手。

三人對視一眼,如何還不知道遇到了強敵,而且還是不能抵禦的強敵,讓他們毫無反抗之力。

雖然不知道此人爲何留手,三人卻是十分默契的化作三道遁光,向殿外飛去。

陳凡見狀一笑,同樣飛了出去,到了殿外身形一晃,就變作萬丈之軀。

陳凡施展七十二變的神通,化作萬丈巨人,伸手向三道遁光抓去,眨眼之間就將三個道士抓在了手中。

如此,卻是讓三個道士滿臉驚恐,方知遇到了大能,如此本領,簡直是聞所未聞,與他們求道之時學的變化之術,簡直是雲泥之別。

追到殿外的國王以及文武百官,還有唐僧等凡人,見到萬丈巨人,全然是面露驚色,膽小者已經嚇得瑟瑟發抖。

八戒與沙僧卻是面露羨慕,只有悟空咧嘴笑了笑。

八戒與沙僧雖然也練習過變化之術,八戒更是從老君那學來了三十六天罡的變化神通,奈何八戒十分憊懶,此神通還沒有練到家,與陳凡和孫悟空的天賦一比,更是差了不止一截。

陳凡悟性不錯,兼之法力遠超同階,修爲精深,見多識廣,七十二變學得是手到擒來。

孫悟空本就聰明無比,七十二變更是如同爲他天生石猴的肉身打造的一般,學得不比陳凡來得慢。

即便是當初的青牛,在陳凡的指點之下,也學得不差。

陳凡將三個道士往地上一甩,身形一晃,又變回了普通人摸樣。

如此,不用多說,三個妖精化作的道士拜服,國王也將陳凡與唐僧等人奉爲上賓,無他,神通而已。

陳凡也不爲難三個妖精,只讓他們繼續做國師,不要再爲難和尚即可,三個妖精與國王卻是忙不迭的答應。

倒換了通關文牒,休息了一日之後,次日一早,在國王,三個妖精國師,以及文武大臣的送行之下,一行衆又開始西行。

離別之際,有三四十名鄉老,因今年一春無雨,恐夏月幹荒,前來向國王與國師求雨。

這求雨一事,沒有了孫悟空的搗亂,三個妖精國師還是手到擒來的,當然,這一切都與踏上西行路的陳凡等人沒有關係了。

一行衆繼續趕路,曉行夜住,渴飲飢餐,不覺的春盡夏殘,又是秋光天氣。

一日,天色已晚,唐僧勒馬道:“徒弟,今宵何處安身也?”

悟空道:“師父,出家人莫說那在家人的話。”

三藏道:“在家人怎麼?出家人怎麼?”

悟空道:“在家人,這時候溫牀暖被,懷中抱子,腳後蹬妻,自自在在睡覺,我等出家人,哪裡能夠!便是要帶月披星,餐風宿水,有路且行,無路方住。”

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險峻,我挑着重擔,着實難走,須要尋個去處,好眠一覺,養養精神,明日方好捱擔,不然,卻不累倒我也?”

悟空道:“趁月光再走一程,到有人家之所再住。”

一行人繼續前行,行不多時,只聽得滔滔浪響。

八戒道:“罷了!來到盡頭路了!”

沙僧道:“是一股水擋住也。”

唐僧道:“卻怎生得渡?”

八戒道:“等我試之,看深淺何如。”

唐僧道:“悟能,你休亂談,水之淺深,如何試得?”

八戒道:“尋一個鵝卵石,拋在當中。若是濺起水泡來是淺,若是骨都都沉下有聲是深。”

悟空笑道:“你去試試看。”

那呆子在路旁摸了一塊頑石,望水中拋去,只聽得骨都都泛起魚津,沉下水底。

八戒道:“深深深!去不得!”

唐僧道:“你雖試得深淺,卻不知有多少寬闊。”

八戒道:“這個卻不知,不知。”

陳凡神識一掃,卻是微微一笑,言道:“此乃通天河,有八百里上下。”

此言一出,唐僧那脣紅齒白的臉上全是苦色,八百里上下,這如何過的河?

沙僧見狀,安慰道:“師父莫急,你看那水邊立的,可不是個人麼。”

孫悟空順着沙僧的目光看去,以他的眼力,卻是看的清清楚楚,咧嘴笑道:“哪裡是人,是一面石碑。”

一行人前去觀看,只見碑上有三個篆文大字,下邊兩行,有十個小字。

三個大字乃“通天河”,十個小字乃“徑過八百里,亙古少人行。”

唐僧看見,滴淚道:“徒弟呀,我當年別了長安,只說西天易走,哪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遙!”

話音剛落,卻是有鼓鈸之聲傳來。

八戒道:“師父,你且聽,是哪裡鼓鈸聲音?想是做齋的人家。我們且去趕些齋飯吃,問個渡口尋船,明日過去罷。”

唐僧聽得,果然有鼓鈸之聲,言道:“卻不是道家樂器,足是我僧家舉事。我等去來。”

一行人聞響而去,哪裡有甚正路,沒高沒低,漫過沙灘,望見一簇人家住處,約摸有四五百家。

唐僧下馬,只見那路頭上有一家兒,門外豎一首幢幡,內裡有燈燭熒煌,香菸馥郁。

唐僧怕三個徒弟的摸樣嚇壞了人家,卻是摘了斗笠,光着頭,抖抖褊衫,拖着錫杖,徑來到人家門外,準備叫門。

那門卻是半開半掩,唐僧不敢擅入。

聊站片時,只見裡面走出一個老者,項下掛着數珠,口唸阿彌陀佛,徑自來關門,慌得這長老合掌高叫:“老施主,貧僧問訊了。”

那老者還禮道:“你這和尚,卻來遲了。”

唐僧道:“怎麼說?”

老者道:“來遲無物了。早來啊,我舍下齋僧,盡飽吃飯,熟米三升,白布一段,銅錢十文。你怎麼這時纔來?”

三藏躬身道:“老施主,貧僧不是趕齋的。”

老者道:“既不趕齋,來此何干?”。)

第94章 故地重遊第64章 小鎮第8章 凌雲窟第76章 黃花觀第66章 院內第16章 回梁山第29章 夢斬第61章 兕怪第75章 山谷深處第21章 劍池第21章 雨傘第7章 離開第45章 五莊觀第16章 松鶴樓第29章 瑤池聖母第36章 突圍第13章 皇室後陵第20章 拍賣會第29章 會合第28章 萬年雪蓮第49章 阿奴第24章 五百年第53章 到手第48章 隱龍窟第42章 劉晉元第68章 爭鬥第23章 五行山第8章 孟州第64章 傳承第36章 火起第44章 四聖莊第15章 劫殺第70章 皇宮第15章 墓前第37章 陣法顯威第15章 黑旋風李逵第43章 祭煉萬鬼幡第98章 交戰第1章 北海修仙界第15章 聽香水榭第13章 大方出手第21章 西征第4章 泥菩薩第47章 飛昇之後第1張 又遇淫賊第3章 風波起第1章 蘭若寺第22章 進行中第3章 方寸山第86章 聖壇第51章 得手第80章 大典第44章 屠龍第4章 林沖第39章 高老莊第26章 出手第90章 開始第3章 “築基”第9章 考覈第3章 風波起第73章 城外第88章 斷臂第3章 “築基”第24章 殺機第61章 療傷第72章 碧波潭第26章 皇城第57章 爭奪第25章 宋末起義第22章 進行中第16章 中華閣第42章 帝釋天第14章 以物易物第15章 切磋第62章 通道第23章 三星琥珀第8章 傳送第40章 勝負第56章 火陣第86章 斬殺第15章 黑旋風李逵第76章 解毒第36章 火起第31章 來襲第76章 黃花觀第25章 壓軸寶物第73章 城外第55章 峽谷深處第22章 公明燃燈上榜第65章 故人相聚第15章 峨眉山第21章 宗門大比第4章 洞府第48章 戲耍第11章 地府第30章 第二刀皇第93章 雷峰塔第5章 講道第76章 解毒第60章 抓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