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

美國華盛頓,嘉穀集團新設立的辦事處。

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的首席代表戈爾悄然出現在會議室,得到了嘉穀集團公關部部長張澤宏的熱情款待。

艾金崗波是美國三家從事院外活動的律師事務所中的一家,它以擁有強大的政治關係與人脈而在全球範圍內享有盛名。它所做的業務正好處於法律、公共政策的交叉領域。在公共政策這塊業務上,包括院外活動和爲客戶提供解決政策問題的服務。

戈爾爲此驕傲地介紹道:“我們在這方面的服務首屈一指。”

張澤宏點點頭道:“我相信,否則也不會找上你們事務所了。”

在美國,遊說是一個龐大而合法的行業,是指爲了讓政策對自己有利而對美國議會和各部門決策機構做工作。一般的套路就是僱主給遊說團體支付一筆優厚的佣金,再由遊說團體在華府上下對僱主的利益進行系統性的支持。

但這又是一個備受非議的領域。

在這個以人際關係爲基礎、“潛規則”橫行的灰色地帶,經常爆出錢權交易的“醜聞”。在這個行業翻車的人並不少見,最出名的案例就是號稱“美國遊說行業之父”的傑克·阿布拉莫夫案,在06年美國政壇尤其是國會山上引起了一場大地震。

張澤宏,或者說嘉穀,都是第一次在美國參與這個陌生的遊說遊戲。爲了玩好這個由別人制定規則的遊戲,嘉穀重金僱傭了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

“嘉穀的選擇是很明智的。”戈爾微笑道:“目前,在美國僱傭遊說公司的中國企業並不多。中國企業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願意購買東西而不願購買服務……”

“但一家中國企業想要在美國有大作爲的話,需要有人站在你這一邊。不光是意見領袖站在你這邊,還要保證社會輿論站在你這邊。”讓戈爾說出這番話的,是幾年前與中海油的合作。

05年,在中海油對優尼科的併購案中,艾金崗波事務所就是中海油僱傭的遊說公司,不過,合作的結局不是那麼美妙就是了。

戈爾對其失敗結果並不諱言:“太晚了。如果中海油更早找到我們,我們會幫助他設計一個更好的方案,併購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張澤宏不置可否。

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馬後炮又有什麼意義呢?他只希望艾金崗波事務所能這次能給力點,而不是讓嘉穀對高鴻的收購又成爲另一個反面案例。

戈爾彷彿讀到了張澤宏的想法,爲了展現他們的價值,詳細解釋道:“在美國,遊說需要的是全盤規劃,商業元素、財務因素、法律業務和政治因素,缺一不可。譬如對於所處行業的敏感性;競爭對手是否感到威脅;能否通過代表相關利益的政治力量的調查;將碰到哪個審批部門和審批人;都牽涉大量人力物力,需要多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我們公司在美國,還是有一些支持者的。”張澤宏打斷他的話,平靜地說道。

“哦?嘉穀對高鴻的收購將是一單重磅收購,一般的支持者可能沒有多少話語權……”

“杜邦,強生,輝瑞……”隨着一家家公司、一個個遊說團體從張澤宏口中吐出,戈爾整個人都驚呆了!

“這怎麼可能?”

張澤宏微微一笑,並不多做解釋。

是的,美國醫藥公司聯盟經過討論,有條件地答應支持對美國第三大谷物貿易商高鴻的收購,首先就是政治上的直接遊說。

遊說活動常用的政治戰略有四種:直接遊說、間接遊說、草根遊說和政治行動委員會。這四種政治戰略各有其優點和弊端,根據問題的性質和政治形勢,利益集團會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戰略展開行動。

其中,直接遊說是最爲傳統和古老的遊說手段,但至今仍是最爲有效和常用的政治戰略。

尤其關鍵的是,這種面對面的溝通避免了信息在傳遞過程可能發生的耗散、扭曲和誤讀,保證了遊說的質量。

但是,並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跑到白宮或國會山去找總統、部長或議員反映情況的,政客們都是日理萬機的大忙人,他們可沒有時間陪你“閒聊”。另外,國會大廈和政府大樓裡有幾百位議員和成千上萬名工作人員,每個人負責不同的事務,當你需要解決什麼問題的時候,你必須知道該去什麼地方、敲哪個門、找什麼人。

也就是說,直接遊說是以微妙的人際關係爲基礎的。如果用一句話概括起來,就是中國人非常熟悉的“多一個關係,多一條路”。

每一家大型醫藥公司,都有政府離退官員擔任說客,在國會裡熟人一抓一大把。

艾金崗波事務所的關係網絡可能比一家大型醫藥公司的路子要廣,但這麼多家赫赫有名的大型醫藥公司聯合起來,哪怕每家只出一部分關係,都能輕鬆超過艾金崗波事務所。

戈爾不知道他們與嘉穀之間有什麼PY交易,在確認張澤宏不是開玩笑後,不禁喃喃道:“這樣的話,還需要我們事務所幹什麼?”

“我需要你們統籌起各方的合作。而且,正如你所說,哪怕政治和監管因素不成問題了,但我們還需要說服高鴻的股東;在併購過程中監控輿論等等……”張澤宏氣定神閒地說道。

戈爾聞言,簡直是精神一振。

一般來說,大型跨國併購案中,政治因素往往是最大的“攔路虎”。但現在嘉穀顯然有足夠的資源,去影響政客的關鍵決斷,這讓收購的成功率直線上升。

雖然說,企業的收購失敗了,也不一定會影響到艾金崗波事務所的收入,但誰不希望自己服務的項目成功呢?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是他們工作的真實寫照。只有真正替僱主“消災”了,纔能有源源不斷的“富蘭克林”入賬。

從這也可以看出,長期標榜民主的美國體制,還遠沒有達到人民做主的水平。美國政客們在說客的牽線搭橋下,幾乎成爲了企業利益的傳聲筒。

但誰在意呢?

張澤宏纔不會關心這種遊說是不是損害美國人民利益,尤其在嘉穀還是受益者的情況下。

以此謀生的戈爾就更不會在意了,相反,他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積極性:“……那麼,我總結一下,現在的重點,一是要說服高鴻的股東同意嘉穀的收購,二是要控制好輿論走向。”

“對,你們有什麼建議?”張澤宏頷首道。

第一個目標的重點不在“說服”上,畢竟,只要肯開出天價,傻子纔不會不同意呢!但嘉穀也不是傻子,只有通過合適的代價拿下高鴻的股東和管理層,纔是嘉穀想要的。

輿論走向也不可能忽視的。公衆都支持未必能讓你成事,但公衆都反對,肯定能讓你壞事。

戈爾不過思考一瞬,說道:“第一個目標其實不難。從資料上來看,因爲高鴻公司出現的虧損以及揹負的債務,大部分股東有退出的意向。歸根到底,只要開價與溝通都到位了,讓他們接納嘉穀,問題不大。”

張澤宏微微點頭。

戈爾繼續分析道:“至於輿論走向,其實又關乎到競爭對手的問題,包括直接競爭對手和間接競爭對手。”

“從目前的資料看,最大的直接競爭對手是島國的丸紅商社,間接對手則是美國本土的糧商們,譬如嘉吉、ADM等,他們不會願意看到在美國出現新的強大競爭對手。”

“嗯。”

“但問題是,嘉吉他們在美國已經有完整的糧食貿易體系,不需要也不願意接手負債累累的高鴻了,到最後,高鴻總會被境外併購者吞下的。”戈爾微微眯眼,道:“所以,我覺得,我們能說服嘉吉這些本土糧商,支持嘉穀收購高鴻,或者說,起碼不會太反對嘉穀收購高鴻。”

“哦?”張澤宏這下子來了興趣。

戈爾目露精光,緩緩道:“從業務上來說,丸紅商社的大部分糧食交易量,要從嘉吉他們手中採購,如果讓丸紅收購了高鴻,顯然是幫助丸紅完成了多年來無數次公開提出的讓嘉吉他們痛恨的‘脫ABCD戰略’;但嘉穀本來就與嘉吉沒有合作啊,如果讓嘉穀收購了高鴻,雖然會產生業務上的競爭,但起碼不會有雙向損失。”

戈爾不知道中國有句話叫“賠了夫人又折兵”,但他說的無疑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站在這個角度看,嘉穀是嘉吉他們的對手,但同時也是他們對手的對手。綜合得失的話,獲得美國本土糧商的支持或者不反對,還真的有可能。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戈爾沒有說出來,但張澤宏也同樣想到了。

在沒有收購一家公司的情況下進入美國市場很難,但在進入美國市場後要站穩腳跟,同樣很困難。

那麼問題來了。

是在美國糧食貿易界已經有了相當基礎的丸紅容易獲得成功?還是“新兵蛋子”的嘉穀容易成功?不言而喻。

如果註定要有一個競爭對手,爲什麼不選擇一個相對弱小的呢?

張澤宏最後笑了:“現在我可以放心了。”

……

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690章 回血(1/2)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659章 放衛星(2/3)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7章 坦白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77章 策略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614章 “豆”爭(上)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259章 風口上的豬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609章 草!(1/2)第58章 情懷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379章 特別“牛”(4/4)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184章 狼來了(4/4)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