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穿甲彈

位於萬山廠東南方一處被幾座突兀的羣山環繞的盆地內,坐落着幾棟低矮的建築物,筆直蜿蜒的鐵路沿着山路隘口直通盆地之外的鐵路主幹線,就在寬敞的空地內則會不時的傳出陣陣的轟鳴和爆炸聲,身處安全區的工作人員則是腳步急徐,在安放在空地旁的各類檢測儀器前往來奔波,一絲不苟的記錄着儀器中的各項數據,而這不是別處,正是剛剛投入使用的武器裝備檢測試驗場。

這是萬山廠搬遷三林,並擴大規模後的配套項目,畢竟萬山廠已經發展成一個省重點軍工廠,隨着萬山廠規模的擴大以及研發的裝備越來越多,無論是萬山廠本身,還是桂溪國防科工廳乃至更高一層的國防科工委、總參裝備部,都覺得萬山廠需要一個專門的檢測試驗場。

尤其是在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研製過程中,缺少獨立的檢驗測試的侷限性便更加凸現出來,於是在新式榴彈炮研製正在研發之際,作爲萬山廠擴建的配套項目,綜合裝備檢測試驗場便在萬山廠東南方的盆地內破土動工。

與此同時,軍隊爲了適應改革開放的總體戰略,優化兵力結構和強化戰鬥力,在幾個試點地區進行有針對性的人員調整和改革,g軍區作爲試點之一,將部分單位和人員進行裁撤,這其中就包括設備日益落後的g軍區裝備測試大隊。

只不過這支與萬山廠各型武器裝備淵源頗深的裝備測試大隊在整體裁撤後並沒有丟到自己的老本行,而是整體調入萬山廠,成爲萬山廠新建測試場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正因爲如此,萬山廠的檢驗測試場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具備了武器裝備的綜合檢測能力。

然而隨着新式坦克領導小組和相關項目在萬山廠啓動,這個落成不就的檢驗測試場便成爲新式坦克研製團隊重要的檢驗測試場所,只是整體從軍隊劃撥過來的原g軍區裝備測試大隊的檢測設備的技術水平太過落後,無法承擔更爲先進的裝備測試任務。

再加上興建時的某些侷限性,根本無法勝任新式坦克團隊的全部測試要求,因此在新式坦克研製領導小組成立之前,盧嘉棟便提出檢驗測試場進行系統化的升級改造,經總參裝備部的協調。

很快一個團的鐵道兵和兩個營的g軍區直屬工兵便進駐三林,開始對萬山廠的檢驗測試場進行改造,與此同時盧嘉棟通過布洛姆貝格和巴基斯坦等渠道,購置了一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檢測儀器和設備,短短三個月的功夫,整個檢驗測試場可謂是煥然一新:

“小盧,幸虧你花大力氣改造這個測試場,還從國外引進一大批技術先進的檢測設備,要不然呀,新式穿甲彈的進展根本不可能這麼快!”趙如鬆與盧嘉棟並排在幾個正在頻頻閃動檢測設備前走過,興奮的神色更是溢於言表,他如今可是檢驗測試場改造完成以來最大的受益者,畢竟他所主持的新式120mm反坦克系列彈藥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作支撐,而引入一大批性能先進檢測設備的測試場自然成了他極爲強大的助力:

“咱們研製的新式全裝藥長杆次口徑尾翼脫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初速至少在每秒一千五百米以上,相當於幾倍音速的高速,原先的設備根本無法檢測,要不是新引進的那套高速探測設備能夠準確的測量出初速和彈藥在空中運行的姿態動作,新式反坦克彈藥的研製進度必然要大大落後!”

“設備再先進,也比不上趙教授的經驗豐富,反坦克彈藥能夠順利推進,趙教授可是功不可沒呀!”

當然,在新式反坦克彈藥方面,光有先進的檢測和製造設備是遠遠不夠的,豐富的相關經驗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不然盧嘉棟也不會邀請在彈藥和火箭推進系統方面的資深權威專家趙如鬆來領導和主持反坦克彈藥的研製工作,只不過盧嘉棟的這番話讓一同前行的趙如鬆的臉忽然沉了下來,進而停下腳步正色道:

“小盧,怎麼你擔任新式坦克的總設計師後怎麼也開始官僚起來了!”

以盧嘉棟現如今在軍工系統內的成績和地位,這樣的當面指責已經是不多見了,但趙如鬆卻是個例外,除了他一以貫之無法更改的倔脾氣外,他與盧嘉棟亦師亦友的關係也讓他在盧嘉棟面前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根本不顧及盧嘉棟的職務和地位,而盧嘉棟也明白,要不是知心相交的好友,就算你去懇求趙如鬆多說兩句他都懶得理會半分,就更不用說推心置腹的實話實說了,所以盧嘉棟對此也並不在意,就如同現在這樣,見趙如鬆忽然面色沉鬱,盧嘉棟並沒有顯得很詫異,反而依舊是帶着淡然的笑意,進而反問道:

“我說得可都是大實話,怎麼又成官僚了?”

“如果要說實話,那就應該把你對新式反坦克炮的貢獻原原本本的說出來,我趙如鬆雖然年紀大,但也沒老糊塗到不明事理,隨意侵佔別人成果的地步!”

“我就是提出幾個不成熟的建議,拋磚引玉而已,怎麼就成了成果了?”

“全裝藥長杆次口徑尾翼脫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理論技術是誰提出來的?鎢合金鋼芯的合金成分比例確定爲90%的鎢,7%的鎳以及3%的鐵又是誰提出來的?還有全裝藥的火藥比例、輕質彈託的結構樣式和分離原理、鎢合金鋼芯單體的十字尾翼的構成和飛行運動運算方程等等衆多的新式反坦克彈藥技術,你小盧還說是不成熟的建議,你還讓我們這些搞彈藥研究的人有臉再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嗎?”

趙如鬆見盧嘉棟依舊是氣定神閒不以爲意的樣子,不免有些氣結,要知道盧嘉棟在這幾個月當中給了新式反坦克彈藥研製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在相關的理論技術方面,提出很多極具開創性的建議。

每一條拿出來都可以讓人在彈藥領域成爲開創性的領軍人物,其中一些甚至可以單獨開創一門學科,然而這些在旁人開來足以成師成聖的東西,盧嘉棟卻把當做引出玉石的板磚,這讓一直對技術很是看重的趙如鬆有種要吐血的感覺,直覺得盧嘉棟實在是暴殄天物,因此纔會這般的嚴肅無比的說出這番話.........

第六百九十四章 以成熟技術,打造一流戰機第八百八十章 真相第六百九十七章 程遠航與運十第二百五十八章 原形畢露第四百八十三章 梅西的心思第四百零八章 究竟是爲什麼第八百八十八章 內鬼第七百九十三章 打造中國的通用垂直髮射系統第七百三十三章 亮劍第一百零二章 蘇聯顧問第九百六十章 以戰爭應對威脅第三百四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八百七十八章 衝擊波第四百五十九章 震驚大洋彼岸的電話第四百四十六章 “獵—殲”式火控系統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局預測第五百六十六章 勇者衝,智者勝!第四百三十三章 國產複合裝甲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國衆議員第三百二十三章 幕後第二百五十五章 迷霧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楊的報復第二百二十七章 巴基斯坦的交易第三百六十二章 印度的新式坦克第七百七十九章 巴基斯坦的野心第一百三十章 子彈工藝第五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五十五章 迷霧第八百八十八章 內鬼第六百八十六章 真正的幕後推手第一百零八章 壯哉!中國炮兵第四十九章 牛氣的技術員第二百八十七章 難以置信的傑作——無法干擾的炮兵雷達第四百一十一章 疑惑與道歉第七百零三章 意義深遠的思路第五百五十章 時不我待的新式坦克第一百三十五章 配裝前線第六章 T—4178A單軸槍管鑽孔鏜牀第四百四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八百三十章 難以置信的攔截(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進攻指令——畢其功於一役第三百五十八章 幕後英雄第九十章 你就是盧嘉棟?第十二章 搶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軍事變革的發展方向第三百八十六章 穿甲彈第五百七十九章 滅“頂”之災第三百零一章 新式52倍口徑155mm榴彈炮VS蘇制2A36型152mm加農炮第一百八十二章 溫壓彈(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幕後英雄第二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難題第十章 鋁合金切削液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譴第八百一十章 爲導彈鑄造外衣的大師第五百七十九章 滅“頂”之災第五百九十四章 作戰系統整合之路第八百七十一章 攔截:彈道導彈第一百二十八章 經費的困難第七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視察第一百零五章 總攻第九百五十七章 準備引進蘇27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夠“點穴”的殺手鐗第二百四十二章 試炮第八百二十七章 雷達接力戰術第二百一十七章 美國衆議員第二百四十二章 試炮第九百五十四章 軍艦引進計劃第二百五十六章 陷阱第六百三十五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七百九十一章 新式防空導彈的構想第七百九十七章 令人震撼的F—117第七百四十一章 米格31第四百一十八章 預料之外的麻煩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局預測第四百五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章 真正的對決(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梅西的心思第二百零六章 溫壓過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僑技工第六百三十四章 郭氏父女的執念第三百四十八章 國際軍火聯合會第七百八十八章 互考第七十五章 人手一隻迫擊炮第四百三十七章 美國人撕毀合同第六百七十八章 新的起點第八百零六章 陰謀第五百章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勝利收兵第九百四十三章 摩根第二百一十章 楊總師,我終於找到你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來勢洶洶M60T坦克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的決戰(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M25A64D火控系統的缺陷第七百五十七章 反艦導彈VS艦空導彈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設想第六百九十二章 鴨~~翼第七百八十七章 設計作業第三百六十七章 燙手的山芋第五百一十八章 戰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