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中

扶鸞起乩(ji),又叫扶乩。

是中國道教的一種占卜方法,又稱扶箕、擡箕、扶鸞、揮鸞、降筆、請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扶,指扶架子;乩,謂卜以問疑。從性質上來說,大概類似於筆仙,只是筆仙招的是鬼,而扶乩請的是神。

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這種人被爲鸞生或乩身。神明會附身在鸞生身上,寫出一些字跡,以傳達神明的想法。信徒通過這種方式,與神靈溝通,以瞭解神靈的意思。

道極殿偏殿之中,正在進行着一場步驟嚴謹的扶乩。

淺淺的沙盤之中盛滿了灰土,乩筆的末端被幾根金絲綁起,懸在了一個金環的中央。兩個七八歲上下的道童穿着一身紫衣,扶着金環,聚精會神的念着不知名的經咒,萬從心站在正當中,捻鬚闔目,向着面前的神像呢喃有聲。

“陛下,”劉喜低低的聲音,似乎怕驚擾了天上的神靈,對着朱允炆道:“萬仙長看來是要起乩,爲陛下求來神靈的點化,您看這神像。”劉喜伸手一指萬從心面前的神像,介紹道:“這是紫姑的神像,奴婢聽說,乩神之中紫姑最靈了。”

“啊,是,是嗎?”朱允炆似乎有些緊張,握着拳頭,側臉問道:“那朕現在應該做什麼?禱告嗎?還是磕頭?”

“都不用。”萬從心在這時似乎完成了準備,轉頭開口道:“陛下只需用硃砂將心中所惑寫在黃表紙上,貧道自會爲陛下轉告紫姑。”

“哦哦,朕知道了。”朱允炆四下一打量,見左邊不遠有一方桌,上邊擺着文房四寶等一應物什,便邁步走去。就在這轉頭的檔口,卻沒看到,身背後,劉喜衝着萬從心點了點頭,一根手指凌空畫了一個小小的圓圈。

萬從心也不着痕跡的點頭回應,心照不宣。

筆落硃砂染,刷刷點點的寫下幾個字,朱允炆將黃表紙疊了兩下,遞給了萬從心:“仙長,還需要朕做什麼嗎?”

“不用,剩下的事自有貧道,陛下靜觀便是。”萬從心說着話,將疊好的黃表紙隨手一抖,無因火起,黃表紙一時化爲灰燼,還沒等火光消散,只聽萬從心一聲大喝:“五福萬法護身,五方揭諦同往。天地陰陽禁閉,紫姑可下塵凡!”

話剛說完,只見萬從心猛然一翻白眼,渾身抖若篩糠,顫慄半晌,猛然一停,身上卻是多了一股子的陰柔氣勢,就好像。。。真的有個女神附了身一般,雙目開合之間自有一股神光籠罩,周身上下也繚繞着一股異香。

“這。。。真的請下神來了?”朱允炆被萬從心的一番表現唬的一愣一愣的,一臉的不敢置信。他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伎倆,心中已然是信了幾分。

“凡間帝君所請,本仙已知,無需多言。”萬從心的老臉露出了一個頗有些嫵媚的笑容來,擡手落下,分別在兩個扶乩的道童頭頂猛拍三下,只見兩個道童嘴中一直誦唸的咒文停下,隨後閉上眼睛,挪動金環,緩緩地,在沙盤上畫下了一個不太規則的圓圈。再然後,一翻白眼,人事不知。

“此爲帝王心中所求,自行領悟便是,本仙去也。”萬從心說完,又是白眼一翻,也昏了過去。

“額。。。”朱允炆愣了,這,這就完事兒了?。。。一個圓圈,算是怎麼回事?有心問問吧,“懂行”的三個人都昏過去了,側臉看看劉喜,也是一臉茫然,朱允炆轉念,也罷,等萬仙長醒來再問就是了,也不敢亂動,便與劉喜對着沙盤上的圓圈靜立等待。

。。。。。。

“檔頭,您這是去哪?”

“最近賭錢走了背字,出去找人算算。”

“嗐,檔頭,”東廠門口,一個番子笑道:“賭錢的事兒,你找算命的有什麼用,直接找他們行首王通吃說句話,包你百戰百勝。”

“那還有什麼意思。”皮鐵心不愧笑面金剛之名,對於屬下們沒大沒小的打趣也不生氣,擺擺手,一搖三晃的向東面而去。

穿大街過小巷,皮鐵心來到了夫子廟前。並非什麼節日,自然也不會多麼熱鬧。不過攤位倒是不少,清一色的,全是些算命測字的,中間還夾雜着幾個窮酸書生的字畫攤。

皮鐵心左右看看,來回走了兩圈,最後纔在一個不太起眼的攤子前邊坐下。

“測字?看相?”

“測字。”

“哦。”算命的先生攤開宣紙,遞上了一支筆,隨後捻着鬍鬚,笑而不語。

皮鐵心話不多說,提筆寫下兩個字。

“偷天?”算命的先生看看字,又看看皮鐵心,笑道:“其運在北,大吉大利。”

“知道了。”皮鐵心點點頭,也不多說什麼,伸手從懷中掏出幾張寶鈔遞了過去,隨後起身便走。

毫不起眼的一次交易,卻沒有人注意到,那幾張寶鈔之間夾着的那封書信。

大概一個多時辰之後,幾度輾轉你,書信來到這城市的角落中一個同樣毫不起眼的小院中。

“三角眼的和尚總是在念着誰也聽不懂的經,也不知道念得是如來佛的經,還是閻羅王的咒。”當然,這番話李毒是絕對絕對不敢說出口的,哪怕四下無人也不行。那個夜晚的恐懼他至今難忘,所以當他拿到屬下傳來的書信的時候,他便急急忙忙的趕來那顆梧桐樹下,恭敬地呈上。

道衍掃了李毒一眼,擡手接過信封,從中掏出信紙看了起來,信上的內容並多,大概幾息之間道衍便看完了。閉目沉思片刻,纔開口道:“宗人府那邊的情況打探的如何了?”

李毒趕忙回道:“大師,宗人府內的崗哨分佈,屋舍格局已全部打探明白,若所料不差,三位世子應該是被關在東北稍後的一間明堂之中。”李毒說着話,從懷中掏出了一張幾尺見方的地圖展開,跪在地上鋪開。

方的是屋舍,圓的是崗哨,還有箭頭表明路徑,其中有一個方塊是用主筆畫的,看來是關押朱高熾三人的明堂。

道衍低頭看了看,滿意的點點頭,伸手在紙上指點幾下,又比劃了一番,皺眉道:“小小一個宗人府,四百守衛,二百人守在明堂附近,看來朱允炆對世子的看守極爲森嚴啊。”

“大師,”李毒猶豫了一下,開口言道:“如今宗人府守備森嚴,若要強闖,只怕單憑小人手下的這三百死士卻起不了什麼作用,只怕還沒闖到世子面前,便要死個乾淨了。”

眼看着目標似乎很難達成,李毒的心情不由得有些沮喪,沒想到道衍倒是微微一笑,搖頭道:“有些事情很複雜,可以簡單些,有些事情又很簡單,不妨把他變得複雜。所謂謀事,便是確定目標,然後無所不用其極。”

道衍隨手撿起計篇落葉在身前擺開:“我們要救人,人在宗人府,擋在前邊的阻礙有那四百宗人府守衛,有隨時可以馳援的錦衣衛和東廠。而我們所能動用的力量,除了你手下的三百偷天死士,便只有朝中暗中收買的一些勳貴大臣,你可知道破局的點在何處嗎?”

道衍本不是話多之人,但接下來的每一步都需要李毒全力的配合,不敢有一點差錯,不得已,他也只好把所思所想全盤拖出,細細的說明。

“宗人府的守衛也好,錦衣衛和東廠的爪牙也罷,說到底,他們只不過是棋子,聽人擺弄罷了。若是能夠把下棋的人拉過來,棋子再多,也不過是無頭的蚊蠅罷了。

東廠的那個提督太監如今不在京中,指揮使雲崢據貧僧所查,不過是一個無才的守城之人,至於錦衣衛的指揮使紀綱,面似忠厚,實則是個心機叵測的小人,未必便毫無破綻。”

“那宗人府。。。”

“宗人府的宗人令,如果貧僧沒有記錯,應該是如今的魏國公徐輝祖,左宗正爲曹國公李景隆吧?”

“難道說?”李毒隱有猜測,不禁驚喜道。

“李景隆已被王爺暗中拉攏,但徐輝祖不是。”道衍搖頭:“不過徐輝祖之弟徐增壽卻也是心慕王爺威德,所以宗人府守衛不足爲懼。”

此時此刻,李毒對道衍可真是心悅誠服,原來世上還真有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秀才”。

“大師,那接下來該如何,您說,小人一定完成。”

“京師的水還不夠混,亂中才能取勝,火中的栗子才更香甜。”道衍微笑:“你去查一下那個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的行蹤,貧僧要見他一見。”

“大師,會不會太危險了?”

“不會,貧僧自有分寸。”

看着李毒離去的背影,道衍臉上的笑容收斂,不由嘆息。其實如何救出朱高熾三人,他心中早有定計,但難得是,就出來之後如何把他們安然的送回北平。要知道,南京北平相隔豈止千里,一旦三位世子被救出,朝廷必然派出大批人馬追趕,到時說不定還會帶上“就地格殺”的密旨,這纔是最令他發愁的。

閉目,誦經。

佛祖的經文,能讓道衍心安。

“唉,可惜了那尊三面佛啊。”

。。。。。。

人都說三起三落一輩子,可對黃子澄來說,人生的三起三落,似乎就在這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時間就完全經歷了。

洪武皇帝大行前後,他的府邸門庭若市,他也準備好大顯身手。可等自己的那個一手教大的學生繼承了皇位,對自己的封賞,似乎。。。也就那麼回事?

自己沉寂多時,好不容易抓住閹宦離京的機會,拉下臉皮,求得皇上的點頭,推行自己的削藩策,眼看着要成爲未來五年的國家總設計師,可轉眼自己的那個不爭氣的老爹又死了。

對,不爭氣。

怪不得家書中的語焉不詳,現在他已經搞明白了,原來自己那個老爹是在喝花酒的時候吃多了春藥,還是不知從哪裡得來的劣質春藥,得了馬上風,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頭。

自己養了一生的名聲,以後被人提起,難免要說一聲“哦~,就是那個老爹得了馬上風的黃子澄啊。”

笑柄、恥辱!但又無可奈何。

書房的門窗緊閉,黃子澄一個人靜靜的坐着,等待着自己要等待的人,若他也是那般勢利小人,那自己還不如死了算了。

“唉。”

就在黃子澄不知第幾次發出一聲哀嘆的時候,門外敲門聲響起:“老師,學生來了。”

“進來吧,”黃子澄開口說道,也沒問是誰。因爲能不經通報便進自己府中的,諾大的京師,只有一個黃觀。

“老師。”黃觀推門而入,深施一禮。

“坐吧。”黃子澄苦笑:“都聽說了吧。”

今天早上黃子澄才遞的辭呈,但消息已經傳遍朝中上下,黃觀自然也聽說了,當然,還有那個關於馬上風的傳言。所以一下了朝,便急急的趕了過來。

“老師,朝中,天下,如今還離不開你啊。”黃觀澀聲道。

“沒什麼離得開,離不開的。”黃子澄擺擺手:“這個天下,離了誰都一樣,老夫有一吞天地的心,卻沒有那個命,夫復何言。倒是你,”黃子澄看向黃觀,笑道:“老夫之前向陛下大力舉薦了你,想來皇上會給老夫這個面子,不久便會重用於你,有些話,老夫要提前與你說說。”

看着黃觀面上並無喜色,黃子澄不由得滿意的點點頭,不以得而失色,方爲君子胸懷。

“削藩之事,皇上是有心的,但他生性猶疑無斷。老伕力壓之下才進了一步,如今老夫去了,恐怕皇上又要退縮。你如今的聲望不夠,若是想接替老夫的位置強推削藩,只怕會引起陛下的反感。

老夫幾經浮沉,有些事情也看的明白了。行君子事,有時候還是要藉助小人手段。孤臣直臣可以留下清名,但真正能成事的還是一干小人。

你現在或許還不能明白這個道理,但你只需要記住老夫的話。凡事多看,多做,少說。籠絡上下,培植親信,何時你能在朝中領袖羣倫,何時你就能無往而不利了。

如此,老夫便是九泉之下,也得心安。”

“老師!您何出此言?!”黃觀驚道。

“無事,老夫也是隨口說說罷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截舌、一隻耳第九十四章 欲求脫身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三十七章 風起雲涌1第一百八十七章 少林局 3第五章 宮內宮外第二百零五章 月玲瓏第三百九十二章 殤 上第三百三十章 頂上之戰 5第九十九章 金針沈家第三百九十章 開門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一百八十七章 少林局 3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面佛第三百三十三章 紅竹筒 中二百三十四章 活下去第八章 雲崢的夢第三百三十八章 如是我聞第一百章 你爲廠公1第一百五十章 釋迦擲象第二百六十七章 風火 6第一百五十章 釋迦擲象第三百五十一章 登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此間樂第二百三十四章 紅竹筒 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少林局 2第三百一十一章 思念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山之路 1第二百九十而章 掙扎 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頭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世子進京 3第二百六十一章 飛霜 3第一百六十章 世子進京 1第三百零七章 建武元年初 7第三百三十三章 紅竹筒 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詔獄第二百七十一章 絃斷,佛臨,一念魔生 2第一百六十二章 世子進京 3第一百四十七章 偷天換日 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驚雷第八十一章 邋遢道人第三百七十章 盜亦有道第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一十六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3第二百五十四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3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璽,丟了?第九十五章 蜀王三罪第三百七十七章 起第二百三十四章 紅竹筒 下第一百零九章 顯露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6第一百七十八章 白骨六重第一章 重生爲監第十章 幫你圓夢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山的路 2第一百二十八章 餘波第三百三十三章 紅竹筒 中第三百零三章 建武元年初 3第十八章 再立錦衣第二百八十六章 血滿京華 3第一百一十三章 佈網1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籤第三百零七章 建武元年初 7第三百五十二章 契機第三百五十三章 怕死第三十二章 初試辟邪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火 4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罪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宴與走狗4第三百六十章 血蔘第七十四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二章 山崎兄弟第二百零一章 快活林第三百八十九章 龍吟水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血滿京華 4第一百零三章 一二閒事第九十二章 叫人第二百二十章 去東廠第一百七十三章 蟬欲動第九十九章 金針沈家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二百零四章 樓蘭四衛之白鹿鳴第二百零二章 樓蘭四衛之青絲斷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行安排第二百二十三章 齊國忠 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頭塔第五十六章 迴風舞柳第二百七十九章 真人? 真人4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10第二百五十二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1第三百零五章 建武元年初 5第二十四章 林中再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宴罷第九十一章 疑團第一百零五章 論閹宦1第三百零七章 建武元年初 7第一百五十八章 橋上、林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央第二百七十七章 真人?真人! 2第二十六章 年關歲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