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南陽之故交

鄧芝並不是推拒。

這一點,曹朋心裡很清楚。

其實,返回南陽,若說最想要施展才華的人,鄧芝絕對算得一個。他是南陽人,他渴望能在南陽做出一番事業,讓當年小覷他的人,好好看看。但越是如此,鄧芝也就越是謹慎冷靜。

算起來,近十年的歷練,令鄧芝成長卓然。

他不再是當初那個心高氣傲的矛頭小子,考慮事情,也變得更加全面起來。

光武中興,東漢開國。

南陽郡共有十大豪強……

可是現在,昔年的十大豪強,基本上都已經沒落。不過多年形成的鄉黨力量,使得十大豪強仍在各地豪強中,佔居領袖地位。棘陽鄧村,更是如此。當年鄧村尚有鄧濟爲劉表帳下中郎將,令鄧村勉力支持。但是建安二年末,曹操第二次征伐宛城時,鄧濟在湖陽被魏延所破,使得棘陽鄧村,再也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也不是沒有出衆之人,比如鄧稷,而今就是八面威風。可當初鄧稷背井離鄉,逃離南陽之後,就再也沒有和鄧村,有過半點聯繫。

這也讓棘陽鄧村,感到很是難堪。

鄧芝回鄧村說服鄧氏族老,問題算不得太大。

可能不能說服鄧村真心歸附,還需要有一個能夠穩住他們軍心的人物。

思來想去,還真就是鄧艾最爲合適。

但曹朋卻不是特別情願!

棘陽,與涅陽一水之隔,臨近新野,靠近朝陽。

那裡隨時都可能發生戰爭,讓鄧艾前往棘陽,曹朋着實不太放心。

可問題是,他又找不到一個更合適的人選……

如果鄧範在這裡,倒也是一個合適人物,而且曹朋不會爲鄧範的安全擔心。鄧艾,年紀太小了!僅十歲的鄧艾,便要去擔負起如此危險的任務,萬一有個差池,曹朋又如何與姐姐交代?

見曹朋不言語,鄧芝也沒有再說下去。

他知道,曹朋最終一定會做出最爲正確的選擇。

正月初五,曹朋纔算是正式露面,召見南陽大小官吏

而今,南陽的局勢非常不好。不僅僅是宛城失守,劉備逐漸坐大,更有吏員等方面的麻煩。

曹朋手中直接控制的幾個縣城中,除了舞陰、湖陽和葉縣、堵陽、雉縣、魯陽六縣,其餘諸縣,均無主官。有幾個縣城,基本上是靠着一些吏員勉力支撐,情況顯得極爲糟糕。特別是棘陽,而今幾乎是處於無政府的狀態之下。前任棘陽令,被劉備所殺,縣城大小吏員,早已四散而逃。後來賈詡收回了棘陽,卻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進行安排……無奈之下,他只好讓傅肜暫領棘陽縣尉之職,勉強穩住了局面。可是傅肜似乎更善於治軍,在內政方面,明顯不是特別合適。他接手棘陽後,和劉備軍幾次衝突,不分伯仲。但棘陽的形式,依然混亂。

誰可以接掌棘陽?

這也是曹朋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在他心裡,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可是在召見官吏的時候,他卻沒有看到那個人……

“李嚴,何故不至?”

曹朋執名冊,清點了一下人員之後,忍不住蹙眉,沉聲問道。

呂常有些尷尬的說:“正方身體不適,一直未有好轉。所以未能奉召,還請太守多多海涵。”

又是身體不適!

四天前,他就身體不適,甚至沒有去迎接曹朋。

而現在,曹朋赴任後第一次召見吏員,李嚴又身體不適。

如果說之前曹朋還沒有太過留意這件事的話,那麼現在,他已經可以確定,李嚴不適身體不適,而是心裡不適。恐怕,他對於自己出任南陽太守,有些不太服氣,或者心懷不滿吧。

想到這裡,曹朋把手中的卷宗放下,眸光閃動,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表情來。

“既然這李正方身子不舒服,那就好好在家休養,莫再讓他操勞公務。

這樣吧,李嚴手中事務,就由子璋暫時接手。什麼時候他身體好了,再給他安排事情做吧。”

“可是……”

呂常一怔,透出一絲憂色。

“子恆勿再贅言。

難不成我南陽郡少了他李正方,就運轉不得了嗎?他而今爲主簿,各式文牘都需要他來處理。每積壓一日,就會造成諸多的損失。總不可能我要等着他康復,才能着手安排事務吧。

子璋才學卓著,曾在太學中就學,熟讀經典,善於處理文牘

以後,就由他代行主簿之責。至於李正方,身體什麼時候康復了,再委以重任不遲。此事就這麼決定!晚上我會在府中設宴,款待各方來客。到時候還要煩勞子恆,多留意城中狀況。”

曹朋一言定乾坤,令呂常立刻閉上了嘴巴。

他倒不是和李嚴有多麼親密的關係,只是覺得有些可惜。

李嚴的心思,呂常大致上能猜出來一些。想必是他那自矜清高的毛病又犯了!他怕是不太服氣曹朋,哪怕曹朋聲名響亮,可畢竟年歲太小。李嚴自己呢,又是個極其高傲的人,感覺就不是特別舒服。他只是想通過這種手段,來給曹朋一個下馬威。卻不想,曹朋直接就讓人,代替了李嚴的主簿職務。如果這傢伙能識相一點,說不得大好前程,就在他的眼前……

可惜,可惜了!

呂常犯不着爲李嚴而得罪,甚至觸怒了曹朋。

畢竟,他以後還要在曹朋手下做事。

一個小小的主簿,竟然敢拿捏架子,挑釁太守?這若是換個人,比如夏侯惇那樣剛烈的脾氣,弄不好就直接要了他的性命。所以,呂常也只能是勸說兩句,便不復談論李嚴的話題。

就內心而言,曹朋並不喜歡李嚴。

前世讓他對李嚴的印象極差,特別是在諸葛亮兵出祁山,眼見司馬懿已經耗盡了糧草,勝利在望的時候,李嚴卻因爲他督糧草不利,害怕擔負責任,於是向後主劉禪進讒言,誣告諸葛亮,致使諸葛亮兵出祁山之策,功虧一簣。從這一點而言,曹朋對李嚴的人品和德行,都不太能看得上。

而今李嚴竟然又和他拿捏架子?

曹朋絕無可能向他低頭……

所謂三顧茅廬,所謂禮賢下士,也需要分人。

如果是龐統諸葛亮這樣的人,曹朋倒也不在乎三顧茅廬。可是對李嚴這種自矜清高的人,越客氣,他就越囂張。所以,李嚴既然說他身體不好,那曹朋倒也不介意,讓他好好休息。

反正,他手中的人手,暫時還算充足。

當晚,在府衙中,曹朋宴請了前來道賀的賓客。

馬玄也前來赴宴,原本想要在酒宴之上挑動是非,但是看到端坐於酒宴之上的客人,他非常明智的閉上了嘴巴。因爲,在宴席上,有劉表派來的使者,正是鹿門山的龐山民。龐氏不但和蔡家有關係,與諸葛亮也頗有聯絡。有龐山民在,馬玄還真不太好搬弄什麼是非。

不過,他卻從龐山民的到來,看出了劉表的心思。

也許劉表並不希望和曹氏交惡,所以讓龐山民前來,也正是爲了向曹朋釋放善意

。整個荊州都知道,想當年龐氏對曹朋有知遇之恩。而今龐德公雖然已經歸隱,但曹朋和龐氏的這份人情猶在。馬玄一看到龐山民,就立刻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太妙……劉表,莫非是要與曹氏談和?

他頓時無心繼續逗留舞陰,於是匆匆赴宴後,便告辭離去。

馬玄必須要儘快返回宛城,把龐山民到訪的事情告訴劉備,也好讓劉備,提前做好準備……

對馬玄,曹朋也沒有挽留。

他只知道這馬玄是馬氏五常的老大,是那白眉馬良的大哥。

雖然歷史上記載,馬玄很有才華。

可在曹朋的記憶裡,三國演義中甚至沒有提及馬玄的姓名。這種人,也不太方便拉攏,而且給他點好臉色,反而容易讓他們更加驕傲。弄個不好,還會自取其辱。這種事,曹朋不屑爲之。

只是有些可惜,趙雲隨馬玄一同離開。

他甚至沒有與曹朋道別,連面都不照一下便走了……

曹朋知道,他現在招攬不得趙雲。

可這麼平白放走了趙雲,說實話他心裡,真的有點不太情願。

當晚,曹朋在府邸中,與訪客們賓主盡歡。

龐山民告訴曹朋,龐德公而今就在鹿門山,若有時間,還請曹朋造訪。

曹朋欣然應允。

第二天,曹朋送龐山民離開。

他剛回到縣廨門外,就見杜畿匆匆迎上前來,“公子,剛纔有一人自稱公子故交,正在廳上等候。”

故交?

曹朋聞聽,不由得一怔。

他在南陽有故交嗎?

似乎除了龐德公之外,曹朋在南陽,並沒有任何朋友和親眷。

心中感到有些疑惑,曹朋連忙來到了大廳。才一走上門階,他就看到那大廳裡有主僕兩人。

一個已年過三旬,看上去形容有些蒼老,兩鬢生有白髮。

而另一個,則是一位老者,看年紀,應該快到古稀之年……

曹朋見到這兩人,臉上頓時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他快步走進大廳,朗聲大笑:“蒯兄,老管家,兩位什麼時候來得舞陰?朋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350章 男人,真難!第654章 野望(一)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212章 聲東擊西第51章 夏侯蘭第272章 黑眊到第124章 三害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16章 誰比誰高貴(三)第271章 雪蓮,雪蓮第612章 曹黃初會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583章 斬草除根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189章 慘案(四)第226章 生與死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460章 涼州亂(八)第206章 我將帶你們赴死第266章 出招第711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3章 火神歌(一)第278章 還沒有結束!第388章 紅水集外第258章 陸渾山第15章 誰比誰高貴(一)第266章 出招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20章 橐(一)第651章 分崩離析的前兆第9章 風雪夜來人(一)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308章 延津太撤退第128章 一手遮天第245章 衣帶詔第365章 周良第178章 小賊,你小心第392章 命案第1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一)第291章 河北四庭柱第703章 都是一家人第17章 誰比誰高貴(五)第694章 趙娘子第243章 回家第375章 叼羊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154章 真兇第502章 梟雄歸天第60章 認清自己的身份(一)第240章 生擒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152章 大地震之商屯(五)第56章 張家桃園第259章 冢虎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299章 斬顏良第648章 爲皇叔最後一謀第694章 趙娘子第375章 叼羊第336章 二選一,選擇題第644章 亂戰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639章 長阪坡(二)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595章 吾家幼麟初成長第160章 雙姝(續)第391章 無題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339章 三字經第620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22章 龍形搜骨(二)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473章 曹之殤第144章 焦尾琵琶第709章 誰家江山第312章 延津大撤退(六)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139章 照夜白(一)第508章 曹公問策第712章 無當飛軍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593章 連環計第582章 活字印刷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結束感言第603章 氣倒張三爺第148章 大地震之商屯(一)第166章 遠走高飛第669章 益陽之戰(五)第416章 河西第二彈(五)第596章 間隙第309章 延津大撤退(三)第366章 匈奴,匈奴(一)第535章 江水如龍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699章 小兵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