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防禦體系

烏恩司令長官和他的參謀部門,把雷賓斯基到奧涅加湖的航道作爲對抗立窩尼亞騎士團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交通幹線。從奇斯托波爾沿着伏爾加河運來的戰略物資,都囤積到切烈波維茨,這裡是總庫,爲前線提供源源不斷的戰略物資。

沿着伏爾加河-波羅的海航道可以直通芬蘭灣,從切烈波維茨出發的船隊到達涅瓦河出海口,就是現在的聖彼得堡地區,蒙古人修建了巨大的碼頭和倉儲設施。這個時代還沒有聖彼得堡,蒙古人就把此城命名爲涅瓦城。涅瓦城是整個防禦體系的第二個中轉倉,大量的物資囤積在這裡。

現在,這條航道已經不僅僅屬於諾夫哥羅德了,由蒙古內河艦隊和諾夫哥羅德船隻共同負責航道安全。陸上則駐有一系列的諾夫哥羅德民兵巡邏,由蒙古水上警察部隊統一指揮。蒙古人和諾夫哥羅德互相開放航道通行權,蒙古船隻有權力在這條航道下游自由通行,隨意進出涅瓦河口。同時,諾夫哥羅德船隻也有權在蒙古人修建的伏爾加-波羅的海航道上游自由通航。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蒙古人找到了進出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而諾夫哥羅德商人,則找到了通往伏爾加河流域市場的道路。

蒙古船隊從切烈波維茨總庫出發,沿着蒙古人修建的水道向北航行,就可以進入奧涅加湖。通過司維裡河進入拉多加湖,從拉多加湖沿着沃爾霍夫河南下,就直達伊爾門湖畔的諾夫哥羅德。

蒙古人在伊爾門湖西岸租借了希姆斯克港作爲軍港,負責蒙古艦隊船隻的維修保養,軍用物資的囤積。沿着伏爾加河,從切烈波維茨來的商船隊則把貨物卸在諾夫哥羅德,由本地的商人通過波羅的海向整個北部和西部歐洲販運。這條航線就是蒙古第二條防線,同時服務於商業和軍事目的。保衛這條航道的主要是諾夫哥羅德軍隊,和一部分蒙古內河艦隊船隻。

從涅瓦城出發,沿着芬蘭灣南岸破碎的海岸線航行150公里,就到達了納爾瓦河入海口。進入納爾瓦河,沿河道航行約70公里就到了楚德湖-普斯科夫湖地區,這裡是普斯科夫小公國的領地。在蒙古人到來之前,立窩尼亞十字軍已經攻克了普斯科夫城,並且繼續東進,直接威脅到了諾夫哥羅德城的安全,十字軍騎士已經出現在了諾夫哥羅德郊區。

要想明白烏恩司令長官建立這三條水道防線的原因,還是要從西北俄羅斯和立窩尼亞地區的整體態勢說起。

立窩尼亞騎士團向諾夫哥羅德的滲透,是趁蒙古進攻俄羅斯開始的。2年前,也就是窩闊臺汗11年(1240年),5千北歐的諾曼聯軍在亞爾-比耶爾率領下在涅瓦城地區登陸,他們得到了立窩尼亞騎士團那些日耳曼騎士的協助。這些入侵者試圖奪佔涅瓦城和拉多加城,切斷諾夫哥羅德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最終控制“瓦蘭人到希臘人”的商路北段。諾夫哥羅德大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親率軍隊趕到這裡,最終擊敗了這些來自北方的蠻族。

差不多與此同時,立窩尼亞騎士團的十字軍騎士們,也從他們在愛沙尼亞中部的堡壘中出發,開始侵入了楚德湖畔的普斯科夫公國,他們奪取了伊茲博爾斯克,並圍攻普斯科夫。

普斯科夫城內的貴族和軍隊將領特韋爾季拉—伊萬科維奇將軍暗中投靠了十字軍,普斯科夫陷落。日耳曼騎士在普斯科夫及其郊區建立起殘酷的恐怖統治後,繼續進軍諾夫哥羅德公國。當年,日耳曼騎土已經佔領科波里耶,並就地築起要塞,距離諾夫哥羅德已經不足50公里。立窩尼亞十字軍憑藉要塞掠奪居民,洗劫俄羅斯村莊,鐵蹄所至直達諾夫哥羅德郊區。

與此同時,另一股十字軍騎士北上,企圖奪取俄羅斯的卡累利阿地區和涅瓦河沿岸領土。諾夫哥羅德人和當地的土著拉多加人、伊若爾人和卡累利阿人聯合起來,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就在諾夫哥羅德面臨東面的蒙古,和西面的立窩尼亞騎士團兩面夾擊的時候,統治諾夫哥羅德公國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公卻與諾夫哥羅德的百姓和貴族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他試圖利用涅瓦河上的勝利獨攬大權,遭到了城內貴族的聯合抵制,不得不逃離了諾夫哥羅德,遷往第聶伯河的佩累雅斯拉夫。

佩累雅斯拉夫,就是蒙軍圍攻基輔的指揮大帳所在。蒙古人進軍南俄像閃電一般,鋪天蓋地的騎兵蜂擁而來,根本就沒有逃跑的可能。這位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也同樣進了蒙古的戰俘營,幸運的是在佩累雅斯拉夫蒙古人沒有遇到抵抗,沒有大開殺戒。

諾夫哥羅德的前大公,這樣的人物如何能逃脫政保總局那無孔不入的政治審查,很快他就被指認出來,陳翀局長感覺到挖到寶了。在政保總局的手段面前,一個破落的俄羅斯大公實在是沒有什麼過多的選擇。合作,他將衝回諾夫哥羅德做他的大公,大家共同征戰發財。不合作,蒙古人殺一個俄羅斯大公全家似乎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政保總局派人把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送到烏恩身邊的時候,把內河艦隊司令長官樂的不行。這樣一來,諾夫哥羅德的事情就簡單了,只要蒙古人的大炮把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重新扶上諾夫哥羅德大公的寶座,烏恩就得到了一個堅強的盟友。

歷史上,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是個很能幹的人,在俄羅斯歷史上堪稱偉大。在這個位面,他乾的也不錯,他不僅和蒙古簽訂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條約,表面上看來屈辱,實際上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諾夫哥諾德的經濟因爲蒙古入侵,第聶伯河水道封閉經過了短暫的沉迷,很快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在得到巨大的利益之後,正在考慮加入蒙古的新經濟體系。

但是他的才能更多的是在政治方面,他把拉多加人、伊若爾人和卡累利阿人團結起來,還很好的把蒙古人送來的弗拉基米爾公國的幾個團,特維爾公國的幾個團納入他的軍事力量之中。諾夫哥羅德的軍事實力,在他的整合下得到了極大的加強。當然,蒙古人送來的超越時代的裝備也是重要的因素,半身鎖子甲,精鋼十字長矛,滑輪弩,精鋼彎刀,這些東西在蒙古特種部隊看來不算什麼,鐵絲構成的甲冑和特種兵的板甲甚至內襯鋼板的防護服根本無法相提並論,蘇我誒的精鋼,無法就是45號鋼熱處理之後的產物而已。但是在這個時代的歐洲已經是最精良的了。

現在,立窩尼亞騎士團是諾夫哥羅德和蒙古人共同的威脅,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只能和蒙古人並肩作戰,他沒有別的選擇。他率領着這支俄羅斯聯軍首先攻克了科波里耶,解除了諾夫哥羅德的直接威脅。然後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率衆向伊茲博爾斯克和普斯科夫推進,在蒙古內河艦隊強大炮火的支援下奮勇強攻,連克兩城。這樣,蒙古內河艦隊就把防禦最前沿設在了楚德湖-普斯科夫一線,烏其恩的特戰第二旅接管了普斯科夫以北河道的防務。

蒙古內河艦隊從波羅的海沿納爾瓦河南下,70公里外就是一片連綿150餘公里的湖區,楚德湖-普斯科夫湖-喬普羅耶湖,越過這片廣闊的湖區經過一條小河,就是普斯科夫城。在這片長達2百多公里的水道上,蒙古內河艦隊的巡邏艇隔15分鐘就一個班次,稍有異動艇上的機槍就會開火。

艦隊基地和烏其恩旅長的旅部沒有設在普斯科夫城,道理很簡單,普斯科夫太靠南了,一旦有警增援太遠。最終,烏恩把一線蒙古軍事力量的核心設置在了湖區的腰部,靠東岸的烏茲緬村,這條防線由烏其恩親自指揮。

在這條水道後面20公里,就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統帥的俄羅斯聯軍。在蒙古工兵部隊的指導下,俄羅斯聯軍構築了一條由塹壕、胸牆和鐵絲網組成的防線,構成了二線的支援力量,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指揮所設立在亞姆城。爲了保證這條防線上數萬軍隊的物資供應,也是爲了讓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專心打仗,蒙古人修建了一條從希姆斯克一直到烏茲緬的戰備公路,長達170餘公里。

蒙軍在希姆斯克堆集的物資像山一樣,蒙古獨特的四輪載重馬車沿着戰備公路源源不斷而來,讓俄軍吃飽穿暖。緊急情況下,烏茲緬也會給俄軍提供物資保障。這些俄羅斯人一生中從沒有享受過這樣不捱餓的日子,蒙古人提供的由黑麥粉、小麥粉、牛油、魚粉、精鹽製作的野戰口糧是他們難以想象的美食,每週都有兩頓的牛肉罐頭。其實特戰二旅的士兵根本就不吃這東西。

更別提那舒適暖和的全套軍裝,軍毯、帳篷、半身的鎖子甲和精良的武器裝備,還有那些馱馬和車輛。養這麼一個步兵,趕上養一個騎士了,除了不用養馬。當然,這些物資諾夫哥羅德大公是要付錢的,這讓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非常不滿。這些人渣組成的軍隊,有必要讓他花大價錢吃的這麼好,裝備這麼好麼?蒙古人的答覆是,他們不信任烏七八糟的軍隊,蒙古人不希望和乞丐並肩作戰。諾夫哥羅德大公只能捏着鼻子認了,他清楚十字軍重裝騎士的戰鬥力,沒有蒙古人的支援,他根本沒有信心和立窩尼亞騎士團作戰。

穩固了正面,烏恩並沒有立即對立窩尼亞騎士團在愛沙尼亞中部的一系列城寨發起進攻,他在等,等待冬天來臨。因爲波羅的海東岸沼澤森林密佈,更甚於俄羅斯腹地,他的蒙古輕騎兵很難在這個地方發揮機動性的優勢。這些年在俄羅斯的作戰他可是深有體會,真正給蒙古鐵騎造成麻煩的,不是俄羅斯人的抵抗,而是糟糕的天氣和泥濘的土地。冬季結冰之後,纔是蒙古人發動攻勢的好時機。

但是等待並不等於什麼都不幹,他強大的內河艦隊足以讓他隨意進出波羅的海,他的眼睛死死的盯着一個地方:里加城。

第六十一章 團長不死第七十四章 外交戰略第九十二章 天降雄師第一百章 深謀遠慮第三十九章 攻堅利器第四十九章 人間悲劇第三十六章 可汗之怒第三章 借刀殺人第六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十九章 特拉布宗第十八章 資源之殤第五十六章 壓榨車間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第十六章 荒謬婚姻第五十五章 蒙古主導第二十九章 大庫裡臺第三十二章 四面皆敵第八十三章 草原扎撒第三十九章 決一死戰第四十八章 策反埽兵第三十六章 頑強防禦第三十七章 開局不利第二十九章 誰是敵人第十章 柳暗花明第六十章 雨中激戰第二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七十六章 兩頭巨獸第八十六章 總攻前夜第四十九章 人間悲劇第五十八章 夜襲驚魂第六十七章 一個弩兵第三十八章 初戰受挫第三十五章 首戰梁贊第六十六章 無處可逃第六十八章 老兵之憾第一百零二章 信任非人第八十五章 斡爾朵城第九十五章 幸福短暫第三十四章 未來戰士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第六十八章 戰車長城第三十二章 威尼斯人第七十九章 金帳賜婚第六十八章 最後時刻第三十七章 開局不利第八十章 整飭軍備第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七十六章 信仰力量第八十一章 重回家鄉第六十四章 黃雀在後第八十三章 計劃出爐第六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十六章 奴隸之死第七十五章 儲備銀行第三十一章 以一當百第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六十二章 政保總局第十三章 海軍搖籃第八十五章 劫持同僚第八十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八章 貿易死結第五十二章 一場對話第六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四章 內政繁多第六十三章 冰上屠戮第九章 人狼戰爭第七十九章 決定關頭第六十六章 無處可逃第六章 幸福時光第九章 天下無敵第二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七十三章 參拜之爭第十四章 艱難選擇第三十二章 威尼斯人第八十七章 戰後之戰第六十一章 血戰叛軍第八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五章 兩棲作戰第六十四章 再戰鄧州第四十八章 再戰倒回第八十九章 歸家路長第十四章 艱難選擇第八十三章 勝也談和第二十二章 埃森海戰第十一章 爲帝者師第四十八章 里加陷落第七十五章 制帥之死第五十三章 崗位培訓第十五章 征途陷阱第八十九章 歸家路長第十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九章 戰略欺騙第四十一章 狼羣戰略第六十七章 乾坤底定第六十三章 以弱敵強第二十四章 內政繁多第十二章 瓊山屠兇第十八章 資源之殤第二十七章 海上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