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溝通河海

蒙古需要波羅的海麼?

在巴根臺看來,需要!因爲他垂涎愛沙尼亞的磷灰石礦和瑞典的鐵礦。在拔都王爺看來,更加需要!因爲他徹底壟斷東西方貿易的慾望和雄心。

自古以來,地中海航線就是東西方貿易的核心。但是隨着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控制了整個西亞和北非,加上羅馬教廷的日趨保守,地中海貿易遭到了雙方的禁運,這對商業的破壞是巨大的。這成就了金錢第一,上帝第二的威尼斯人,也造成了歐洲物價飛漲。爲了維持體面奢華的生活,大部分貴族領主都欠下了鉅額的債務。百姓更是陷入了大規模的貧困,日益愚昧和封閉。

此時,諾曼人在北歐崛起,這個時候他們是雷神的崇拜者,可不是上帝的子民。他們在寒冷的冰原沼澤中掙扎生存,卻有太多的人口和渴望。在經過無數絕望內鬥之後,他們和東方的蒙古人一樣,走出了冰原,走向了世界。不過他們靠的不是駿馬彎弓,而是他們特殊的裝備-維京長船。

幾個世紀以來,諾曼人走向大海,一邊劫掠,一邊進行貿易殖民。他們大致分爲三個部分,也開闢了3條航線,挪威人向西,走向了冰島甚至北美洲。丹麥人則南下不列顛諸島和法蘭克西海岸,甚至強行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建立了西西里王國。瑞典人則走向東方,最終讓他們找到了與東方交易的路線。這是除地中海航線之外的另一條通往東方的道路,這爲歐洲打開了另一扇通往東方的大門。

諾曼人橫越狂暴的波羅的海,走向東方。通往東方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從芬蘭灣進入涅瓦河,沿着涅瓦河進入拉多加湖,從拉多加胡沿着沃爾霍夫河南下諾夫哥羅德。另一條商路是從里加灣進入道加瓦河,然後進入斯摩凌斯克。

這些富有冒險精神的諾曼海盜,或者說諾曼商人拖着他們獨特的獨木舟,帶着他們毛皮、海象牙、湖泊、海魚、蜂蜜和他們特別的堅韌繩索。一些人從別列津納河進入第聶伯河,沿着第聶伯河進入黑海,最終到達君士坦丁堡。另一些人,則進入奧涅加湖,從這裡南下伏爾加河,經裡海進入波斯-阿拉伯地區。

這些勇敢的野蠻人,用他們劫掠的貨物和特產,換來了東方的絲綢、瓷器、印度的香料、酒、南歐的葡萄酒、波斯的玻璃製品,阿拉伯的白銀。他們給歐洲那些渾渾噩噩的社會帶來了可怕的災難,所有的人提起維京海盜無不色變。但是,他們開闢的商路也給很多地方帶來了繁榮,波羅的海海岸形成了一系列商業城市。

德意志北部的呂貝克、漢堡、不萊梅、科隆,波羅的海的哥特蘭島、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和倫敦,當然還有法蘭克的諾曼底,這些無不是波羅的海沿岸,或者通過內河可以進入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地區。這一系列商業城市最東面的,就是諾夫哥羅德。在幾十年後,這些商業城邦組成了漢薩同盟,一度壟斷了整個北部和西部歐洲的貿易。

如果蒙古要控制整個東西方的貿易,僅僅控制住裡海-黑海-地中海這條戰略水道是不行的,還必須要掌控整個歐洲貿易的北大門——波羅的海!

問題是盯上波羅的海東岸這塊寶地的,不僅僅是蒙古人,還有天主教的僧侶和十字軍騎士。十二世紀下半葉,相繼有不少日耳曼商人和天主教傳教士來到了波羅的海沿岸東部地區。隨後,十字軍騎士到達這裡,但已不是帶着十字架來傳教,而是拿着利劍來征服這一片新的領土。

1202年,阿爾伯特主教在諾曼人開拓的重要貿易水道道加瓦河在波羅的海的入海口,建立了里加這個殖民城市。把波羅的海沿岸的騎士們組織起來,仿照在巴勒斯坦建立的幾個騎士團的形式,組建了具有宗教色彩的軍事組織——聖劍騎士團。從此開始了十字軍們的傳教和武裝搶掠事業,這就與聚居於道加瓦河流域的土著立窩尼亞人發生了劇烈衝突。

立窩尼亞人自稱爲“海岸居民”,他們也的確配得上這個稱呼,他們主要以捕魚爲生,也從事農業和畜牧業。自從他們控制了重要商道道加瓦河,他們通過與哥特蘭人,俄羅斯人,芬蘭人、日耳曼人,瑞典人和丹麥人的貿易而高度發展,逐步走向了繁榮。但是聖劍騎士團的到來,最終終結了他們的好日子。

早期的立窩尼亞人主要是愛沙尼亞人,隨着長期的戰亂,導致道加瓦河流域的愛沙尼亞人人口銳減。居住在庫爾蘭半島的拉脫維亞部落:庫爾蘭人,瑟米利亞人,拉特加利亞人和瑟洛尼亞人等等也紛紛遷到道加瓦河,與愛沙尼亞人混居。

但是原住道加瓦河流域的愛沙尼亞人大部分已經加入了天主教,成爲了聖劍騎士團的僕從軍和農奴。這些跟隨十字軍試圖征服這些拉脫維亞人的時候,遭到了拉脫維亞部落的頑強抵抗。1236年,聖劍騎士團在南下拉脫維亞,劫掠薩莫吉西亞村落的時候,當地土著頑強抵抗,隨後立陶宛人和斯米加聯人也趕到了戰場。立陶宛輕騎兵用兇猛的標槍投擲擊潰了聖劍騎士團,騎士團大團長陣亡,騎士大半陣亡,聖劍騎士團陷入了一段低谷。

這些聰明的傢伙決定投靠正在波蘭和立陶宛征戰的條頓騎士團,這個時候這些日耳曼騎士還沒有徵服普魯士,混跡在波蘭整治那些封建公爵。聖劍騎士團的加入,使條頓騎士團可以東西夾擊波蘭,他們何樂而不爲?聖劍騎士團也因此得到了喘息和壯大,1237年,他們改名立窩尼亞騎士團,開始了在波羅的海東岸的征服。

現任騎士團的大團長迪特里希·馮·格呂寧根是個能幹的人。他從芬蘭灣的塔林城,一直到道加瓦河畔修建了一系列的城堡,任命一些騎士爲分團長,給予他們騎士隨從和侍衛,給他們徵募軍隊和收稅的權力。

很快,整個愛沙尼亞中部形成了一系列的堡壘羣。雖然這些堡壘在蒙古人看來是可笑的,簡易的土木結構寨牆,裡面幾個騎士,幾個弓箭手,幾十個徵召的當地愛沙尼亞民兵就算是一個城堡了。但是畢竟這些城邑是當地的統治中心,以此爲中心形成了穩固的網絡。切斯,西古德,埃茲卡烏克,庫爾迪,阿魯克斯尼,塔林等等,這些城堡指揮官和派德的法院執行官爲大團長的隨從。整個愛沙尼亞的統治中心,在維爾揚迪城堡。

西蒙古內河艦隊司令長官烏恩,在窩闊臺汗12年(1240年)春天率領內河艦隊和特戰二旅來到諾夫哥羅德的時候,面對的就是這個局面。不過讓他更爲煩惱的,是陰冷的天氣,和無盡的森林和沼澤,因爲這讓他的工程進度大爲遲緩。

烏恩對諾夫哥羅德的征服是很輕易的事情,他內河艦隊2千餘水兵,加上一個特戰旅2千餘人,總兵力5千人。其中艦隊火炮2百餘門,陸戰火炮也上百門,步槍2千餘隻,而且蒙古控制着伏爾加河,從奇斯托波爾來的物資和增援源源不斷,征服諾夫哥羅德還用費多大力氣麼?

但是烏恩明白,諾夫哥羅德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他沒有像蒙古對南北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等地的征服一樣,摧毀一切,搶掠一切。而是與諾夫哥羅德人簽訂了對雙方都有利的政治經濟條約,用蒙古高質量和廉價的工業品經銷權爲誘餌,順利的把諾夫哥羅德綁在了蒙古人的戰車上,使之成爲擁有共同利益的盟友。蒙古人順利的租借了伊爾門湖西岸的希姆斯克爲商業和軍事基地,開始了對整個波羅的海東岸的征服。

很顯然,他的敵人就是立窩尼亞騎士團、里加主教和他的兄弟會。不消滅,或者趕走這些人,蒙古就不可能徹底掌控波羅的海。以烏恩現在掌握的軍事實力,擊敗騎士團很容易,但是要實現有效的掌控太難了,因爲他人手太少,土著卻太多,無法控制如此廣大的地區。弄不好,他也會陷入立窩尼亞騎士團的困境,反抗層出不窮,根本無法有效統治。

在巴根臺大伯的嚴厲指點下,在學校的薰陶中,在戰火的考驗中,當年的小小草原少年烏恩已經蛻變成了一個真正的戰略家,他懂得如何利用手中有限的軍事實力。在穩定了諾夫哥羅德,成爲了他堅定的大後方和盟友之後,他開始動拉脫維亞人的腦筋。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立窩尼亞騎士團對愛沙尼亞的掌控並不牢固。在道加瓦河畔,在那些森林和沼澤中,拉脫維亞人一直在頑強抵抗着天主教勢力的侵襲。在騎士團的愛沙尼亞僕從軍中,也並非都是騎士團的死忠。只要給這些騎士團的反對者堅強的物資支持,這些人能把騎士團折騰的坐臥不寧。

在烏恩的戰略中,他要充分發揮他內河艦隊強大的火力和機動性,不僅要把立窩尼亞騎士團徹底打垮,還要穩固的掌控整個波羅的海東岸。

爲此,他制定了一個利用這一地區廣闊水路的自然條件,三道防線的整體戰略。這個戰略的核心,就是溝通伏爾加河和波羅的海,使蒙古的力量沿着這條血管源源不斷的投送到波羅的海沿岸,最終像三條鐵鏈一樣把立窩尼亞騎士團牢牢的捆綁住,最終窒息。

這條鐵鏈的結,就是伏爾加河-波羅的海航道。他疏浚和開掘了從伏爾加河上的雷賓斯基,一直到奧涅加湖的一系列水系,包括舍克斯納河、貝諾伊湖、科夫查河、維蒂格拉河等等,再從司維爾河進入拉多加湖,從拉多加湖進入涅瓦河,涅瓦河口就是波羅的海的芬蘭灣!

只要蒙古的工業力量發揮出來,那麼立窩尼亞騎士團算什麼?整個波羅的海遲早要落入蒙古之手。

第六十四章 兵權之爭第九十四章 合法君主第四十四章 整頓匪軍第十章 狼吻餘生第四十章 莫斯科城第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六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八章 里加陷落第四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三十四章 防禦體系第十一章 戰略基地第六十一章 血戰叛軍第三章 生死歸途第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六十二章 北線攻勢第六十一章 血戰叛軍第六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十七章 金錢力量第五十八章 殺出血路第十四章 朋友無價第七十三章 三虎爭食第六十二章 當機立斷第三十五章 海上基地第一百零四章 不如歸去第四十五章 氣壯山河第七章 不裡阿耳第二十一章 盛世隱憂第二十九章 誰是敵人第八十九章 歸家路長第五十七章 資源瓶頸第二十四章 炮艦外交第四十七章 從容登陸第七十七章 輕裝上陣第六十一章 團長不死第三十九章 重建益都第二十三章 分化強敵第七十一章 慘烈大捷第二章 戰爭準備第七章 奔襲北線第四十五章 虎視霸州第十章 狼吻餘生第四十章 軍事獨裁第六十一章 團長不死第四十三章 一戰立威第四十三章 一戰立威第七十五章 儲備銀行第七十五章 百年大計第七十二章 忠勇無雙第七十章 南渡之變第一章 荒村野店第十六章 掙脫牢籠第三十二章 半島聯盟第六十六章 鐵骨柔情第七十一章 回師草原第六十六章 鐵骨柔情第六十七章 戰友情深第五十七章 邊打邊談第三十章 威懾盟友第四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十章 獨闖龍潭第五十二章 一份大禮第二十二章 沿河商業第十八章 水晶商廈第二十一章 盛世隱憂第二十七章 地下戰爭第五十二章 一份大禮第九十四章 流放歲月第六十一章 奔向河口第六十六章 暗中較量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十七章 威震世界第三章 借刀殺人第十六章 邵約之戰第六十章 突遭變故第八十章 形勢危急第七十四章 農耕爲本第九十八章 獨闖龍潭第五章 百鍊鋼弩第八章 問題重重第八十四章 狼王遠去第二十二章 初露崢嶸第九十四章 流放歲月第四十八章 人才資源第九章 人狼戰爭第三十一章 詭異暗殺第六十六章 無處可逃第十八章 水晶商廈第六十四章 兵權之爭第七章 政治暗流第九十一章 爲雄請命第六十三章 禹山之戰第二十四章 內政繁多第八十二章 一二一三第九十二章 艱難和平第四章 魂歸草原第五十二章 南下淮東第八十二章 夢中額吉第八十六章 中都之變第六十五章 山嶽傾頹第二十六章 英雄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