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工業控制

上午的課程激動人心,這些剛剛進入機械化工業的徒工也不再拘謹,他們三三兩兩的走出培訓中心去大食堂午餐,相互熱烈的交流討論着。巴拉科夫和一個精瘦的欽察人,一個脖子上掛着十字架的阿塞拜疆人在交談。

阿塞拜疆人耶夫拉赫說道:“聽王總的意思,這些機器都是鋼鐵做的。我就是阿格達什的鄉下鐵匠,煉出一點好鐵太難了,我們的鐵都用來製作武器和盔甲。他們怎麼能有這麼多的鐵呢?我簡直不敢想象。”

巴拉科夫想起在商場裡看到的成品糖,那都是用馬口鐵包裝的圓形罐子,一排排一箱箱根本就數不過來,那得多少鐵啊。在他家鄉的村子裡,一把鐵斧頭都是珍貴的農具,在這裡隨處可以買到鐵器,甚至比木頭還便宜。

他感慨的說道:“我在伏爾加河上的時候,就見到無數的大貨船上載的都是石頭,聽說都是運到奇斯托波爾鍊鋼廠的鐵礦石。遠遠就能看見那高爐,比咱們的辦公大樓還要高,大煙囪裡日夜不停的冒着濃煙。我雖然沒能進去過,可是我想他們那鍊鋼廠必定和咱們的糖廠一樣,是大工業機械化的生產,不是你一個鐵匠鋪子能比的。”

欽察人阿爾蓋因說道:“這真不算什麼,我參加過察裡津之戰,蒙古海軍戰艦的武器是你們沒有見過的鋼鐵大炮,他們的大炮多的像樹林一樣。那個晚上蒙古人的炮彈和子彈像雨一樣向我們射擊,那可都是鐵啊。最後活下來的只有我們20多個人,幾千人都讓他們打死在伏爾加河裡,太可怕了。我運氣真好啊,在察裡津的江心島上幹了幾個月,就被送到訓練營。我那些不識字的同伴們可就慘了,現在多半在暗無天日的礦井裡幹活。”

耶夫拉赫說道:“他們太強大了,有時候我想他們就是上帝吧。”

巴拉科夫說道:“珍惜我們的好運吧。有時候我真不知道他們是上帝還是魔鬼,在錫蒂河畔,我被俘的那些同鄉不知道凍餓而死了多少,我女兒就是那時候病死的。可是現在,他們這樣對我們,拿我們當人看,教我們知識文化,真的就像仁慈的上帝一樣啊。”

下午的課程開始的時候,王罘總工在這些學員們眼中已經是不再是那個黑瘦怪異的老頭了,而是神一樣的存在。當王罘走上講臺,巴拉科夫帶頭給老頭鼓掌,全體學員們一齊熱烈鼓掌。王罘驕傲的站在高處,像勝利的將軍一樣。

掌聲停息,王罘笑的眼睛眯在了一起,他說道:“我寧願相信你們的敬意是針對科技的力量,而不是我這個倔老頭子。很多年前,我和你們一樣無知、愚昧、害怕。甚至比你們更糟,我天性傲慢,只有一點點經驗就自以爲了不起,讓所有人討厭,現在想來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是巴根臺***,開闊了我的眼界,啓發了我的頭腦,讓我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殿堂。我一步一步從蒙古學校的老師,到農牧學院的教授,再到糖廠的總工。你們不要以爲這些知識都高不可攀,不是的,只要你們努力學習,都能夠掌握,我也是通過努力學習得到的這些知識。我相信,只要你們踏踏實實的學習和工作,你們將來的成就一定會超越我。”

雷鳴般的掌聲又一次響起!

好一會兒,王罘雙手下按,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說道:“上午我們講了動力和機械設備的關係,這是很粗泛的認識。你們要徹底明白這些機械設計的學問,需要更進一步的學習。但是目前你們的工作崗位,掌握了這些基本認識就足夠了。

現在,我要給大家講一講精確控制。在我們工業製糖的過程之中,每一個工藝環節都需要精確,要用準確的數字來表示。所以我們的產品質量是土糖寮無法相比的,土糖寮是靠經驗的積累,但是再多的經驗都是估算,誤差是非常大的,永遠也達不到精確控制的程度。

比如說,壓榨車間生產出來的蔗汁本身並不純淨,含有大量的泥沙、雜物和影響結晶的非糖物質。所以制煉車間的第一步工序,就是對蔗汁進行澄清,把那些雜質去掉。怎麼去掉呢?就要加澄清劑,我們使用的澄清劑是石灰。

但是這個澄清劑必須要在一定條件下加才最有效。按我們的工藝要求,將蔗汁預灰至PH6.4,加熱至60℃,然後加灰中和至PH7.6~8.0,再加熱至100~102℃,才能進入沉降器分離出清淨汁與泥汁。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才能得到最乾淨的蔗汁,也只有這種蔗汁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潔白砂糖。

那麼如何達到這種工藝要求呢?這就是我們說的精確控制。任何控制,都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檢測手段,你必須首先能夠對事物的狀態實時監控,才能談的上下一步的控制。第二個條件,就是你要有控制手段,通過什麼途徑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好了,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們的澄清工藝。這個PH值,指的是蔗汁的酸鹼度,我們如何檢測這個PH值呢?是通過PH試紙。在欽察和俄羅斯的荒野上,到處都是石蕊地衣。這種東西有個特性,當它遇到酸的時候,就會發紅,遇到鹼的時候,就會發藍。我們把石蕊的汁絞在白紙上,就可以通過這種試紙的顏色變化來檢測物質的酸鹼度,也就是PH值。

有了檢測的手段,那麼我們對加石灰比例的控制就精密了。把試紙浸在蔗汁中,再加石灰,當達到工藝要求值的時候,就停止投放石灰。這樣得出的蔗汁,比單純靠經驗投放石灰要準確的多,這就是精密控制。

按澄清工藝的要求,僅有酸鹼度控制是不夠的,還要有溫度控制。那麼我們檢測溫度的手段是什麼呢?就是溫度計。溫度計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銀的特性,當溫度加大的時候,水銀會膨脹,溫度降低的時候,水銀會收縮。我們把這些數值記錄下來,就製作出了溫度計,通過觀察水銀柱對應的數值,我們就能夠準確測量溫度。

有了溫度計,就使我們能夠實時監控蔗汁的溫度。但是要調節這個溫度,讓蔗汁在我們希望的溫度條件下澄清,就需要控制手段了。如何才能讓溫度達到我們的工藝要求呢?

首先,我們要看看給蔗汁加熱的設備是什麼?在土糖寮,加熱設備就是鼎,地下燒柴火,鼎裡面就是蔗汁。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實現精確控制的。我們奇爾克伊糖廠的加熱設備,是燃煤鍋爐。

什麼是燃煤鍋爐?你可以理解爲一個燒煤的大爐子。煤在爐膛裡燃燒,把封閉管道內的水加熱,再通過水泵使管道內的水循環起來。我們就是以循環水爲媒介,把熱量送到蔗汁的澄清設備中加熱。那麼我們如何控制鍋爐系統的水溫呢?你們誰能動動腦筋,給我們提供一個控制方案呢?”

阿爾蓋因說道:“那就把鍋爐內的火熄滅。”

耶夫拉赫笑道:“那肯定不行,我是鐵匠,我知道水溫度不會馬上降下來。尤其是管道里的循環水,即使你不再加熱,水裡依然保有大量的熱量,蔗汁的溫度肯定還會升高。”

王罘說道:“耶夫拉赫說的很對。不僅如此,我們每天加熱的蔗汁可不是一批,幾乎每10分鐘就要加熱一批,難道你每10分鐘就熄滅一次鍋爐裡的火,10分鐘之後再點火麼?

我們的鍋爐設備可不是你們家裡的取暖爐子,鍋爐房比我們培訓中心都要大,每天要燒至少2噸以上的煤。你要知道,爐膛裡的火一旦熄滅,沒有2個小時根本就不可能再燃燒起來。難道你要下一個工序等你幾個小時麼?

但是阿爾蓋因勇敢的回答問題,我還是很讚賞。知識就是在一次一次失敗中學會的,如果你連問題都不敢回答,你也得不到知識的垂青。在這個事情上,我不能怪你,因爲你還沒有掌握熱量和冷量的相關知識。簡單的說,就是通過調節水量,來控制溫度。”

王罘順手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公式:Q=cmt。然後說道:

“這個Q就是水吸放熱量的值了。c指的是比熱容,這是個常值爲:4.2*103焦/千克·攝氏度。T指的是溫度變化量,m就是水的質量了。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控制水量的大小,就可以控制水吸放熱量的大小。

就是說,爐溫不變,我們通過控制管道內循環水的大小,也可以達到控制末端溫度的效果。水量越大,熱能就越大,水量越小,熱能就越小。這個調節管道循環水量的設備,就是水量調節閥。我們通過水量調節閥,控制供回水的水量,就能夠讓水溫在我們希望的水平上。

我們今天下午講的,就是精確控制。當然,我只是通過一個生產工藝進行了簡單講解,在糖廠的生產車間,精確控制無處不在,可以說每一個環節都是在精確控制下完成的。

從甘蔗原料進入壓榨車間開始,首先就要過稱,這就是精確控制的第一個環節。通過撕解和多次壓榨設備出來的蔗汁和蔗渣,同樣要過稱,蔗汁重量減去出渣量,再除以原料重量,就是出汁率。在遂寧的土糖寮,出汁率不超過40%,大量的糖分被當做廢渣處理了。但是在我們的糖廠,出汁率達到70%,這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這,就是控制力量的一個表現,是我們與土糖寮又一個根本的不同。

精確控制的力量無處不在,同時它也是任何大規模工業生產的基礎。我們工人每天的工作,主要就是控制,控制動力,控制設備,控制產量,控制質量,控制原料,控制倉儲等等等等。只要各個環節控制到位,那麼產品自然而然就是優質價廉的,自然就會像流水一樣送到世界各地千家萬戶。

一個合格的工人,就是通過嚴格的控制,使工廠正常的運轉。一個不合格的工人,最典型的就是控制不嚴密,不按要求操作。一個工人,一個環節的錯誤,就會造成整個體系的錯誤,讓整個成百上千人的團隊都爲你一個人的錯誤付出代價。所以,慎之再慎之,纔是你們將來最重要的工作態度。”

第六十五章 山嶽傾頹第七十九章 內修政治第二十四章 索道驚魂第八十六章 收緊羅網第八十一章 生離死別第二十七章 產業規劃第三十五章 海上基地第八十六章 中都之變第九十四章 流放歲月第九十九章 功虧一簣第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四十六章 摧毀河防第二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七十五章 儲備銀行第四十三章 蠻族來了第八十四章 狼王遠去第二章 店無好店第六章 高加索山第四十章 一代天驕第五十九章 敵在側後第五十八章 進軍都樑第四十七章 忠義山東第六章 幸福時光第四十四章 整頓匪軍第七十二章 蒲察柳眉第六十四章 再戰鄧州第十四章 朋友無價第四十八章 再戰倒回第十九章 股權之爭第二十二章 埃森海戰第九十六章 颶風營救第七十八章 山窮水盡第九十五章 一念之仁第四十二章 深入敵後第二十五章 伊斯馬因第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三章 剝繭抽絲第二十七章 草原盛會第六十六章 無處可逃第十九章 特拉布宗第十五章 一夫當關第七十四章 農耕爲本第二十一章 安定後方第四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三十一章 黑海談判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第二十六章 故人來訪第三十九章 攻堅利器第一章 荒野人家第五十六章 對金開戰第二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八十三章 小亞細亞第五十六章 布爾加斯第三十六章 兩個戰場第一章 拖雷監國第二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十九章 天生軍人第四十九章 永清史家第二十八章 股份公司第五十四章 工業動力第六十章 梨花無敵第三十八章 秣兵礪馬第五十三章 崗位培訓第四十二章 三路掃蕩第二十二章 埃森海戰第二十五章 伊斯馬因第三十九章 攻堅利器第三十九章 決一死戰第九十一章 爲雄請命第二十二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八十六章 新的征程第四章 山東紅襖第四十章 軍事獨裁第五十二章 一份大禮第十一章 生死開拓第三十九章 血腥報復第三十七章 死有何懼第五章 殺賊立威第八十四章 端平入洛第二十八章 股份公司第七十二章 狙殺計劃第三十三章 溝通河海第六十章 梨花無敵第二十二章 西線形勢第二十一章 水上夜襲第二十二章 埃森海戰第四十七章 禍從天降第三十四章 萬衆一心第四十七章 城市崛起第三十八章 初戰受挫第九十三章 甕中捉鱉第五十三章 橫掃山東第三十二章 四面皆敵第七十四章 農耕爲本第十九章 股權之爭第九章 裡格尼茨第六章 幸福時光第八十五章 劫持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