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濰州李三

劉全連夜渡過彌河,向李全稟報談判的結果。兩天以後,劉全返回東壩鎮益都軍彌河河防總指揮部,對老營說李全已經全部答應益都的要求。爲表示雙方聯合的誠意,李全在彌河東岸鄭母鎮設下酒宴,請棟樑公和楊四娘子敘敘舊。

益都衆將頓時一片大譁,迪烈說道:“李老三沒有派人到益都軍校輪訓,倒擺下鴻門宴請我們入甕,這算是什麼誠意?”

劉全說道:“我也很憂慮李全不懷好意,所以我提出由我在鄭母鎮外圍警戒,負責雙方的安全,李全還是答應了。依我看,他還是有幾分誠意的。”

石圭說道:“不行!這李全奸詐,反覆無常,天下皆知,什麼時候赤心對待過別人。我們益都兩大首領怎麼能一齊貿然深入虎穴,稍有閃失,益都數十萬軍民怎麼辦?”

迪烈說道:“如果我們益都要派人去,也是我去,我也可以代表老營。”

海春說道:“對,還是我陪爺爺一起去吧。”

楊妙真說道:“大家且安靜,聽我一言。”衆人一下子安靜下來。

楊妙真繼續說道:“咱們的敵人是誰?不是李全!我們的敵人是金國皇帝!他欺壓我們,殺掠我們,日夜圖謀消滅我們,是金人毀滅了我們的理想之城。他統治着千萬人民,百萬軍隊。

再看看我們益都,只有3萬人馬,糧械兩缺,我們這樣的實力怎麼能和強大的金國作戰呢?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團結大量盟友,只有這樣才能壯大我們的力量,才能堅持下去,最終打垮金國。李全是誰?他也是金國皇帝要消滅的對象,花帽軍只要向西進攻首當其衝的不是我們,而是李全,他也必須要和我們聯合纔可能活命,這樣的道理他不會不懂。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的聯合是可能的。因爲誰都明白,和則兩利,鬥則兩敗。如果因爲我們的怯懦而喪失了聯合的時機,讓花帽軍各個擊破,我們只有失敗。現在該是老營拿出勇氣的時候了,我決定過河去鄭母鎮和李全和談,爲我們益都爭取一個強大的盟友。”

巴根臺堅定的說道:“我同意四娘子的意見,我們沒有選擇,必須要過河去見李全。但是我們也要做好意外的準備,李全的酒可不是好吃的。”

益都老營三大首領有兩個人同意,這件大事就基本上決定了,別人反對也是無益。

巴根臺當即作出部署,命學員隊立即在彌河上架設三道浮橋,各相距1公里。迪烈集結2萬精兵進入警戒狀態,一旦有警,必須保證在1個小時之內跨過彌河浮橋,包圍鄭母鎮。

巴根臺帶領納爾丁、格根哈斯、常海、格根、額爾德木圖5名蒙古親衛負責楊妙真的安全。劉全負責鄭母鎮外圍警戒。

海春焦慮的說道:“棟樑大哥,你們就帶5個人去太危險了,我們實在是不放心。帶上軍校學員隊吧,有備無患。”

巴根臺擺擺手說道:“不必。李全軍有十萬之衆,他要不利於我,即便是帶上學員隊也無濟於事,反倒目標太大不容易脫身。如果李全並無惡意,我們這樣興師動衆倒讓他起疑。”

楊妙真笑着說道:“海春,你什麼時候見過你的棟樑大哥有辦不到的事情?他要是決定去了,肯定就有把握,用不着擔心。”

軍校學員隊都學過軍事工程學科,架設浮橋輕而易舉,一夜而成。第二天一早,楊妙真、巴根臺一行就跳上戰馬,跟隨劉全過浮橋來到彌河東岸。

益都衆將都來送行,氣氛非常緊張,巴根臺馬上向迪烈一拱手,說道:“大叔放心,我們去去就回。”

說罷撥轉馬頭,沿着大路直向濰州軍防區而去。劉全很快就與濰州軍接洽上了,一個濰州小校領路,直向鄭母鎮而來。衆人都騎的都是好馬,一盞茶的功夫已到鄭母鎮外。李全親自率領大批部下將領出鎮迎接,遠遠看到楊妙真、巴根臺一行七人,催馬奔到客人面前。

遠遠的,李全馬上拱手笑道:“四娘子、棟樑兄弟,雲門山腳下一別已經5年了,想不到今天在這裡又重逢,老哥哥好歡喜啊。”

楊妙真也笑着說道:“李大哥風采如昔,事業是越來越大了。”

李全笑道:“哪裡哪裡,咱們紅襖軍裡頭,數你們天順王一脈兵強馬壯,最威風,老哥哥我是小本買賣,自愧不如啊。來來來,今日我略備薄酒,咱們鎮裡好好敘話,來他個一醉方休。”說罷將衆人迎入鎮中。

鄭母鎮裡戒備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都是精壯小夥兒。巴根臺用心觀察,從表面上看此地並無異常。但以巴根臺耳目之靈,嗅覺之敏銳,很快就發覺鎮子裡幾乎每個房間院落都有伏兵,這個小小鎮子裡至少埋伏着1萬之衆。鎮外還有李全的數萬大軍,一聲令下隨時就到。

巴根臺毫無懼色,反倒激起他萬丈雄心,他就要看一看這李全有什麼厲害手段,就算真的是龍潭虎穴他也要闖一闖。

衆人來到鎮中一個龐大院落,這裡就是李全的帥府,劉全來到楊妙真、巴根檯面前低聲說道:“我去安排一下。”楊 妙真點點頭,低聲叮囑:“小心在意。”

劉全打馬而去。李全將巴根臺、楊妙真讓到正堂上,略事寒暄,就吩咐擺下酒宴。李全的二兄李福面帶笑容把納爾丁等親隨讓到堂下,由衆將作陪。納爾丁看了一眼巴根臺,巴根臺微微點首,納爾丁等人才到堂下坐定。

堂上,李全把楊妙真、巴根臺讓到客位,自己在主位想陪。酒菜擺上,李全說道:“二位都是我李某的老朋友,紅襖軍的同袍,多年不見,本來要好好款待一番。可是戰亂時期,民生凋敝,我軍中也乏糧啊,大家將就將就。來來來,我先敬二位英雄一碗酒。”說罷一飲而盡。

楊妙真說道:“李三哥太客氣了。”說罷和巴根臺一起飲了一碗。

楊妙真說道:“這第二杯就爲我們兩家正式結盟,共同破金乾一碗吧。”李全大笑道:“說的好!應該爲這個喝一碗!”說罷三人又喝了一杯碗。

李全放下酒杯,說道:“說到聯合作戰,我是沒有異議的,你們提出的結盟條件也算公道。可是我有一事不明想請教二位。”

楊妙真說道:“李三兄請講。”

李全說道:“現在我軍有十萬之衆,請問益都軍有多少呢?”

楊妙真說道:“我益都有精兵3萬。”

李全說道:“好。當年我們紅襖軍有3大主力,天順王楊安自然是勢力最強,我李全與死去的劉二祖齊名。目前楊大哥和劉大哥都已不幸去世,只有我還在。請問二位的資望比我高深麼?”

楊妙真說道:“我與棟樑兄弟都是紅襖軍後輩,當然沒有李大哥天下聞名。”

李全說道:“既然你們軍沒有我衆,名沒有我高,倒要我聽從益都老營指揮,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楊妙真聽到這裡忽然大笑起來,直笑的花枝亂顫,氣都喘不上氣來了,把李全笑的莫名其妙,巴根臺卻不動聲色。

李全不解的問道:“四娘子因何發笑?莫非我李某人說話很可笑麼?”

楊妙真笑道:“不是不是,咱們先喝了這碗酒再談好嗎?”

李全說道:“好!”

說罷一飲而盡,楊妙真和巴根臺也乾了杯中酒。楊妙真放下酒碗,正色說道:“李三兄,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名而在勇。苗道潤天下名將,親率20萬之衆來征討我們益都紅襖軍,請問如果是李三哥你身當此獠,你能打退他麼?”

李全默然說道:“恐怕不能。”

楊妙真說道:“我益都軍艱苦作戰3個月,打敗苗道潤20萬大軍,殺掉他本人。就在前幾天,河朔豪強嚴實,戕害同道的紅襖軍逆賊霍儀、彭義斌等人兩面圍攻我們。兩天之內,我們益都軍奔襲3百餘里,殺的二賊15萬之衆片甲不留,生擒嚴實、霍儀、彭義斌等,無一人一騎漏網,淄水彌河爲之赤色。這樣的軍威都是在我益都老營統一指揮下取得,難道老營不足以指揮李三哥的十萬軍隊?”

李全一時無語。楊妙真接着說道:“我們益都軍和其他軍隊不同,他不屬於某一個人。我們英勇作戰也不僅僅是爲了保全益都這快人間樂土,我們還要討伐不義,解救天下萬民於倒懸。

益都老營屬於大家,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在益都軍中,沒有人可以頤使氣指,沒有人可以凌駕於大家之上,重大決策都是大家參與,共同商議,一致決定。所有財物也都是由老營統一分配,不屬於任何一個人。

如果我們兩軍結盟,李三哥也就是益都老營的一份子,和我,和棟樑兄弟,和迪烈大叔一樣,我們大家和一兵一卒都是吃一樣的飯,喝一樣的水,大家平等商議,共同破敵,爲推翻暴虐金國,爲人人平等的天下大義而奮戰。如果李三哥自恃兵力雄厚想凌駕於益都老營之上,不但我和棟樑兄弟不答應,益都數十萬軍民更不會答應。”

李全聽着楊妙真慷慨激昂的話,沉默良久,說道:“果然是天下英雄,天下雄兵啊!來,我們再喝一杯!”三人一飲而盡。

李全放下酒杯,說道:“棟樑兄弟,那天你們在彌河西岸大閱三軍,我在東岸聽到你說的話,很受感動,又很不明白。你說的理想天下到底是什麼樣子?人人自由幸福的天下是什麼樣子?”

巴根臺緩緩站起身來,說道:“我想今天在座諸位都是貧苦人家出身,迫不得已才起兵反金。難道你們從來沒有想過,爲什麼有的人生來富貴,有的人卻是一出生就註定要過朝不保夕的日子。爲什麼有的人生來就高貴,有的人生來就卑賤,爲什麼有的人生來就要給另一些人下跪。難道他們比我們英勇麼?他們比我們聰慧麼?他們比我們勤勞高尚麼?

不見得!我們益都人心中的理想之城不是這個樣子,我們不是靠掠奪和壓榨獲得財富,我們有更強大公正的東西,那就是知識,知識就是力量!我們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把荒山變成了良田,我們創造了高爐大廈,創造了煤氣燈電話,創造了一個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尊嚴的偉大城市。

這些你們都是知道的,可是你們不知道爲什麼我們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那是因爲我們掌握着改變人類命運的力量:科學和技術!如果有個和平安定的環境,我們很快就可以擁有蒸汽播種機,一個農民一天可以播種100畝地。到了收穫的季節,一個農民開着聯合收割機一天可以收割100畝糧食。農民打場半個月的活計,使用脫粒機可以在1個時辰內全部完成。

蒸汽火車可以拉走幾十萬石的糧食,麪粉廠的大型磨面機一天可以磨十萬斤麪粉。我們生產化肥可以大大提高糧食產量,1畝地產1千斤、1千5百斤糧食不再是夢。到了那時候,難道還有飢餓麼?到了那時候,人類難道還爲了一口飯而爭鬥、搶掠、殺戮和乞討嗎?!”

第八十八章 談判專家第十一章 戰略基地第十一章 爲帝者師第六十一章 團長不死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第四十五章 虎視霸州第十八章 生而何歡第六十章 向東!向東!第三十六章 頑強防禦第十章 轉戰千里第六章 兩世兵王第四十五章 全線撤退第五十六章 壓榨車間第一百零五章 路在何方第三十五章 艱鉅任務第三十章 軍隊建設第四十章 一代天驕第五十六章 對金開戰第八十四章 端平入洛第二十章 伯牙烏人第五十三章 步兵戰術第四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三十七章 開局不利第五十二章 奇爾克伊第四十章 莫斯科城第七十章 必要殺戮第三十八章 科洛姆納第八章 問題重重第五十五章 蒙古主導第五十七章 資源瓶頸第四十八章 再戰倒回第八十三章 勝也談和第十八章 大澤生死第七十九章 重歸蒙古第十九章 有驚無險第二十五章 沒有桃園第一章 拖雷監國第二十九章 特戰尖兵第二十章 特種裝備第十三章 人比狼貪第六十八章 老兵之憾第六十章 向東!向東!第九十八章 獨闖龍潭第二十六章 廟算多勝第七十九章 內修政治第二十八章 兵家交流第七十二章 空中突擊第八十三章 計劃出爐第五十二章 一場對話第六十四章 輝煌勝利第六十章 雨中激戰第十六章 掙脫牢籠第七十二章 空中突擊第五十章 悄然變化第七十七章 征途無限第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九章 攻克鈞州第五章 敵友之間第十一章 爲帝者師第四十七章 城市崛起第五十四章 三路攻金第八十五章 亂世陽謀第九章 人狼戰爭第九十一章 爲雄請命第十四章 水利時代第六十七章 乾坤底定第三章 剝繭抽絲第三十一章 海灘談話第五十二章 奇爾克伊第八十六章 新的征程第五十六章 掃清外圍第十七章 金錢力量第四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六十九章 一鼓作氣第七十九章 金帳賜婚第九十五章 幸福短暫第四十九章 死亡之旅第六十五章 蝮蛇行動第三十章 威懾盟友第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十八章 資源之殤第八十八章 和平談判第三十五章 艱難團結第二十五章 城下之盟第七十八章 山窮水盡第七十章 曲終不散第十一章 生死開拓第四十二章 三路掃蕩第七十四章 外交戰略第三章 剝繭抽絲第三十六章 頑強防禦第十六章 掙脫牢籠第三十四章 未來戰士第三十八章 秣兵礪馬第七十三章 南線集羣第二十七章 草原盛會第一百零二章 信任非人第三十六章 驚天爆破第四十六章 征服北俄第六十章 雨中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