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第陸佰伍拾玖回 浩蕩天兵水上來

七月十五日,乃是民間俗稱的七月半,道教稱爲中元節,佛教稱爲盂蘭盆節。

故老相傳,這一日地宮開啓鬼門,無數亡魂,都回人間,有主的回家享受祭祀,無主的便哭號晃盪,四處尋食。

然而這靖康元年的七月十五,至少太原一帶,那些出了鬼門的亡魂,只怕都要大發詫異:

我等一年一度,好容易歸來一回,正要享受些祭祀香菸,如何有這麼多野鬼爭食?這人間卻是如何鬧得?怎地冒出這般多狠厲戰魂?好好一箇中元節,怎地如此卷法?

你道如何?原來這一日,相隔四五十里的兩處,都在緊鑼密鼓忙乎——

一處乃是太原城下。

西夏大軍,圍城已有八十餘日,城牆上下,死了不知多少兵卒、百姓。

幸得老種、小種兩位老將,先後領兵殺入城中,民心士氣不曾盡墜,都肯舍死與敵軍周旋。

中元這一日,也不知是不是女真、党項之輩不過這節,兀自發兵四面攻打——

其餘三面,都以牽制爲主,唯有城南乃是主攻,土山幾乎堆得與城等高,西夏有名的潑喜軍據於其上,旋風砲打出亂石如雨,壓制得守軍頭都難擡。

潑喜軍乃是西夏軍中王牌,比之鐵鷂子還要貴重幾分,攏共不過數百人,都牽着駱駝打仗,駱駝背上,皆扛着小號石砲,即所謂旋風砲也。

此砲所發石子,拳頭大小,打出又急又快,便是着了步人甲,受它擊中,也要內傷吐血,宋人形容其“縱石如拳、肺腑內裂”,可見威力。

又有許多弩兵,把着弩箭細細瞄準,凡有守軍露頭者,便以強弩射之。

如此幾輪下來,又使“撞令郎”出動攻城。

撞令郎者,乃是西夏軍種,都是些俘獲的漢人,抽其健壯勇敢者編爲前軍,逢戰則當先出擊。如今所用的撞令郎,卻大都是永興軍路投降的宋軍。

城牆外的城河,此時早已填平,那些撞令郎推着梯車猛衝至城下,搖起雲梯便爬,直到爬上城頭,守城宋軍這才跳起,雙方各揚刀槍,咬牙在城上狠殺。

原來自西夏築成土山後,太原守軍便徹底陷入不利,無法如以前般佔盡居高臨下便宜,只能以血肉之軀,同敵人搏殺於牆上,也只有如此糾纏在一處,土山上旋風砲、強弩才難發威。

一番血戰,仗着城中幾個勇將,撞令郎倉皇丟下三四百屍體,退了下去,旋風砲卻又再度打出石來,嚇得守軍們急忙躲避。

近幾日來,似這景象已成常態。

李幹順對此頗是滿意,雖然仍然未能克破城池,但這般打法,守軍的傷亡直線提升,他有兵力優勢,自信再耗幾日,便有破城之望。

只可惜,時間從來不等人。每每算計着“再有幾日”之時,大限已暗自到來。

只可憐李幹順,料不到明日事,也不曾生千里眼,自以爲勢大無敵,一心只顧攻城,斥候都懶得派出二十里,哪裡曉得此時數十里外,汾河新築堤壩之畔,已按着公孫勝要求,新築起一座法臺!

列位,這個法臺,非是尋常築造,都有制式——

乃是尋定太歲方位,用好黃土,築造三層,下層闊達三丈二,中層闊達兩丈八,上層亦有二丈四,三層各高一尺三寸。

臺子四角,用新瓷碗四隻,各盛新折樹枝一條;壇下五方,又置五個大缸,都注滿清水,水面漂一枝楊柳,楊柳上各託鐵牌一面,牌上書的是雷霆都司的符字。

三層臺上,中央立個香案,上擺一個香爐,兩邊是兩隻燭臺,只見得香菸靄靄、燭光幽幽,供養着三司樞相,並雷部諸將牌位,牌位之前,又有令牌五個。

佈置罷了,公孫先生掐指一算,正是午時,遂披一件八卦紫綬的仙衣,仗一口松紋古碇的銅劍,披散了頭髮,飄飄搖搖,踏罡步鬥,走的是“飛龍致雨罡”,又名“作水召雷罡”的,從地戶登臺。

上得臺來,左轉九次,誦“召龍致雨咒”九遍,燒了九道黃紙,又誦“祈雨咒”,聲音朗朗,上達天機——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閼伯風火登洲庭,作風興電起幽靈。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我今奉咒急急行,比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急急如律令。”

誦罷,以劍依次擊打令牌,其音錚錚然,但聽一聲響,四下黑風捲地而起,呼嘯山林,草葉樹木,呼呼亂舞。

又聽二聲響,漫天烏雲遮蔽晴日,冷氣陡然而生,曹操等候立臺下,都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及聽三聲響,電閃如龍雷震如鼓,頂上烏雲裡銀蛇穿梭,四下山林中野獸,如臨大敵,紛紛遠遁。

再聽四聲響,了不得也!先還只落淅淅瀝瀝幾顆雨點,只眨幾下眼的功夫,嘩啦啦一聲,便似打翻了天河,那大雨接地連天落下,一丈之外,人影都難望見。

曹操驚呼道:“公孫先生術法,不料這般驚人!喬道清兄弟最慣弄水的,也未必有他這般手段,當真是玄門正宗,不同凡響。”

當下汾河之水,肉眼可見漲起,便似洶涌妖龍,吃堤壩擋住,泄不得忿怒,一陣浪濤之後,忽然調頭,滾滾濁流,倒灌向上游去,又直衝進智伯渠的河道,一發灌往太原。

老曹仰天大笑,高聲喝道:“天公助我!蕩滅西夏大軍,正其時也!”

眼見一道大浪先自高高去了,待得水勢略緩,老曹當先扯起一架竹排,便往水中丟去。

歸義胡人張良見了,大叫道:“主將,待我來控舟!”先往筏子上一跳,一杆竹篙,死死撐住竹筏不去,老曹抽刀在手,躍上竹排,扈三娘、時遷、焦挺同時躍上,張良篙子一鬆,那筏順水便走。

眼見老曹身先士卒,衆人誰敢落後?都冒雨下水,趁着竹筏直衝而去。

有分教:

飛水從天降,洪波自地生。木竹爲筏浪爲馬,將士踏波任縱橫。

鬼哭神號泣,風狂日黯昏。嶽撼山崩濁流怒,蛟走龍飛黑雲乘。

樹木連根起,大石平地騰。旗幟隨濤殺氣卷,兵戈起伏勢傾城。

党項驚張口,女真泣無聲。任爾強絕天下勇,都化魚鱉一鍋羹!

卻說那些攻城的兵馬,本來各自避雨,誰料禍從天降,聽得驚天動地的大響,骨頭縫裡都不由散發出懼意來,一個個戰戰兢兢出帳來看,卻見一股大水,自南奔襲向北,那浪頭平地掀起數丈高,銀牆一般逼迫過來,都嚇得呆楞住了,不眨眼盯着那水,魂魄也不知飄去了何處。

那股大浪一衝,先前耗費多日才堆砌起的土山,頃刻間土崩瓦解,嘩啦一下涌來,莫說是人,便是戰馬駱駝,遭那浪一卷,也都化作塵埃。

這股大浪,轟的衝在城上,兩面蔓延開去,西夏久攻不克的城門,亦是訇然洞開。

滿城人見水涌來,俱是大駭,各自爬牆上屋、攀木抱樑,只求逃生。

卻可憐城中老弱肥胖之輩,只好上臺上桌相避,及水一至,轉眼間,桌臺也都浮起,房屋傾圯,都做了水中魚鱉,一時間死傷無數。

遠處法臺上,公孫勝露出悲憫神情,把劍在第五塊令牌上一敲,須臾間雲散雨停,依舊朗朗晴空。

那水沒了後力,又得城外空闊,四下裡一漫,不多時也便消停,此時平地水深只得四五尺,但凡高過老曹的,便不大容易再被淹死。

太原有城牆相護,水勢撞入,尚自死了許多百姓,城外那些兵將,空空蕩蕩又無遮擋,豈有個好?

十餘萬人馬,少說一半被當場衝卷淹殺,餘下的都在過胸口泥水裡掙扎。

這時無數竹筏、木排,呼嘯而來,排筏上衆人齊聲吶喊,撐着竹篙四下衝殺,槍扎刀砍,水中這些兵馬,不拘是步跋子、鐵鷂子,抑或潑喜軍、撞令郎,哪裡有絲毫還手之力?便是殺雞,也沒這般輕鬆。

西夏軍裡大將,一個個心如死灰,曉得此等局勢,難以收拾,都各自顧性命,涉水逃生。

這一場大殺,捲走的、淹死的,連帶被砍殺的,少說也有十萬以上人馬,把性命交待在太原城下,這一日的中元節,實可謂熱鬧得很了。

太原城中,一干軍將連逃生的百姓,都雲集在城牆之上,眼見得外面不知何處來兵馬,修羅出世般大開殺戒,亦都看得呆了。

也有猜到緣故的,譬如林沖拍着呼延灼,兩個滿臉狂喜,哈哈大笑:“哥哥好手段!如何弄出這般一場大水!這一戰本以爲要曠日持久,不料片刻之間,勝負已分。”

另一側,小種相公拉着他兄長驚呼道:“以往讀書,讀到關雲長水淹七軍一節,始終難以想象彼時場景,今日才曉得天地之威,何等酷烈。”

老種相公帶病廝殺多日,此時已瘦的只餘一把骨頭,聽了兄弟之言,扭頭望望城內慘狀,嘆息道:“這個計策,未免太過酷毒!今日這場水,淹殺的百姓,未必少於死去的敵軍。”

太原知府張孝純從一旁擠了過來,好好一個文官,卻是激動的滿面紅光,聞聽此言,連忙搖頭:“啊呀,老種相公此言謬矣!這條水淹七軍的毒計,雖害了我這一城,卻也滅了西夏一國!況且此水來去得快,城中房屋廣有,雖難免死傷,多數人必然是活下來的。”

小種相公亦點頭道:“此言正是!哥哥,西夏欲畢其功於一役,起了傾國的兵馬來,如今這一場水,十停去他九停,我等順勢掩殺,滅國絕祀何難?”

老種相公卻不發一語,只是連連搖頭,不住嘆息。

韓存保等戰將則不顧許多,他們在城裡被西夏打了多日,早已一肚子惡氣,此刻已開始召集人馬,要趁亂出去廝殺。

又過半個時辰,水勢再降,地上積水,不過小腿高低。

完顏兀朮等金國兵將,因在城北地勢高處,雖受波及,損失不大,如今點起兵馬,繞城殺來——

兀朮本有兩千餘兵馬,婁室趕到,又帶來八千餘人,兩邊加在一起部下萬人,其中近五千都是女真本族雄兵。

這一場水,折了金國一千餘人,此刻尚有九千衆,都隨完顏兀朮來救他岳父。

老曹這裡把西夏兵、宋國降軍殺得七零八落,卻在一處土丘上,圍住了夏主李幹順。

李幹順身邊,只有一二千人,死死守着土丘狠戰,老曹這裡衆兵將,都跳下筏子,四面圍攻殺去。

雙方正打得熱鬧,金兵自側面撞將出來,老曹見他人數衆多、陣勢齊整,也自一驚,大喝道:“石寶、姚興,替我擋住他!”

石寶、姚興殺得渾身是血,聞言齊聲響應,振臂一呼,各帶千餘人攔了上去,焦挺也隨之衝去,雙刀揮舞,衝殺在第一個。

及至兩軍相逢,迎面正見完顏兀朮馬來,焦挺認得他是金國王子,心中大喜,一個躍步上前,便要砍他馬腳。

金兀朮大吼一聲,大斧子一磕,崩開焦挺雙刀,那馬往前一躥,焦挺泥濘地裡身法受限,反應稍慢,早吃那馬平平撞在胸前,當下一聲未吭,仰頭倒飛出三四丈,落在泥水中不知死活。

老曹遠遠看見焦挺被馬撞飛,心中一痛,喝道:“花榮,三娘,你兩個替我掌軍,務必生擒夏主!時遷隨我去救焦挺!”

前面石寶望見焦挺飛出,亦是一驚,暗自道:此人是哥哥心腹,若是折了,哥哥必然悲慟,不殺這金將報仇,豈有顏面見他?

大吼一聲,飛身躍起,大刀直劈兀朮,兀朮看他來勢不凡,不敢小覷,連忙揮斧招架。

石寶這口刀,罕有敵手,兀朮自和曹操結仇後,也隨普風勤修苦練,一口斧子,越發了得,兩個馬上步下,戰了七八合,都奈何不得對方。

不料旁邊忽然奔出姚興,雙刀舞成一團光華,直搶入兀朮馬前,反手一刀便剁馬腳。

兀朮連忙分開斧子去擋,然而姚興這兩口刀,又非焦挺所能比擬,但見刀鋒一折,輕輕巧巧讓過大斧,一刀便把馬蹄卸去。

可憐那馬兒痛失前足,轟隆倒地,把兀朮撞下馬鞍,滾倒在泥水中,急得大叫:“是好漢的,不要趁虛……啊!”

話沒說完,忽然長聲慘叫,卻是石寶劈風刀落,將他左腿齊膝蓋斬斷!

第260章 大丈夫當去之所第84章 辣手無情方金芝第11章 打虎漢鬥豹子頭第194章 流水今日明月身第262章 公媼兩相賭許韓第342章 契丹好漢之風骨第248章 五丈河川觀虎躍第792章 一戰九州四海平(中)第25章 武孟德會飲馬川第543章 天魔邀戰撲天雕第74章 童子身天殺至陽第291章 精兵猛將潰西京第340章 文恭走馬擒大石第73章 石秀破法敗魔王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655章 躍馬揚鞭戰鐵鷂第756章 智多星定周旋策第651章 鐵蹄踏碎賀蘭山(下)第67章 梁山泊主欲相讓第520章 韓五垂綸釣佳人第400章 千古雄主趙官家第713章 混江龍慷慨讓位第706章 薊州血戰援兵來第767章 金主用計破老曹第284章 一帆風好下荊南第95章 第玖拾伍回 誰還不曾打過虎第551章 西風席捲幽燕地(下中)第694章 第陸佰玖拾回 此功封侯未足酬第396章 宿世姻緣難再興第13章 前世君臣成兄弟第212章 樊魔王重煉魔兵第415章 趁得春風下江南第456章 玉獅忠勇叼忽律第351章 金彈子錘震神槍第459章 瓜吃到自己身上第718章 鬼氣沖天敗大敵第461章 第肆百伍拾玖回 方天定一聲大吼第471章 第肆百陸拾玖回 智勇雙全辛將軍第309章 兩道黑風踏水來第135章 選擇誰才比較值第187章 武孟德雪夜襲營第743章 靜邊堡高寵揚威第521章 第伍百壹拾玖回 一代天魔志氣奇第389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18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58章 黑旋風殺星下界第498章 第肆百玖拾陸回 說曹操曹操就到第122章 懦者死兮勇者生第540章 丈夫無悔混江龍第661章 我知彼知我知否第97章 第玖拾柒回 另眼相看小兄弟第149章 和高衙內做兄弟第211章 曹孟德慷慨論劍第272章 撞中軍衆將顯威第701章 第陸佰玖拾陸回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314章 孟德分兵向太原第719章 拯救大侄金彈子第302章 西京一亂賊殺賊第243章 武孟德揮鞭石秀第246章 沒面目當街殺人第299章 老曹毒計破六花第757章 大將陣前爭死生第593章 第伍百捌拾玖回 從來義重生死輕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309章 兩道黑風踏水來第170章 宋公明得償夙願第522章 將軍骨硬不肯降第758章 闖金營李逵搖舌第305章 自古鏖兵不厭詐第266章 前世今生終不同第376章 大天狗戰天魔王第512章 名滿江湖屠虎刀第188章 大名府里豪傑種第533章 小旋風人前顯聖第332章 貫忠解說女真事第337章 小李廣十一連珠第568章 種種用功化徒然第108章 走過了神奇的六月,求一個精彩的開第599章 第伍百玖拾伍回 將軍託體同山阿第473章 幫源洞中聖公出第773章 武松裸衣鬥獅駝第97章 第玖拾柒回 另眼相看小兄弟第20章 頗似當年錦馬超第541章 水深誰人能把握第235章 天機地魁競智計第294章 邊個至威至犀利第698章 第陸佰玖拾叄回 薊州飄搖烽煙中(下第166章 鼓上蚤暗盜奏疏第394章 笑與故人道左逢第241章 死生契闊爲夫妻第285章 同心振翅且齊飛第259章 你那夜坑我好苦第448章 生亦何歡死何苦第211章 曹孟德慷慨論劍第287章 李懷設下單刀宴第609章 兵發三路西中東第441章 第肆百叄拾玖回 左使揚威北帥頹第743章 靜邊堡高寵揚威第444章 七佛子急獻巧計第412章 黑風虎失陷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