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欲封爵

準確來說,應該是戰後總結慶功大會。

這次出征,一共帶出了五千將士,回來的時候非但沒有減少還多了一千人,如此戰績,固然與楊沐的奇謀妙計分不開,但是將士們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一場大仗之後,適當的封賞有助於整個軍隊的團結和士氣,更是皇帝收攏權力的一種手段。

六大門閥自然是不肯的,這等於直接觸及到了他們的利益,破壞了六大門閥的壟斷的地位,所以朝會一開始,就不斷有人站出來反對,痛陳其弊。

楊沐實在想不通,對有功之士進行封賞到底有什麼弊端,偏偏在這些世家門閥的嘴裡,具有積極意義的優點也變成了禍根,譬如封賞爵位,說是會加重朝廷的財政負擔,會讓那些平民出身的將領恃寵而驕,對皇族統治造成威脅……等等此類,總之就是一句話,百利而無一害。

也有幾個老頑固,擺出先帝過去的一些做法和事例,稱祖制不可更改,先輩的經驗要效仿。

對此,楊沐一邊聽一邊點頭,然後……然後不屑一顧。

因爲,今時不同往日,通過一次御駕親征,他已經不再是別人眼中那個剛剛登基的稚嫩少年,而是一個大權在握,威望不弱於先帝的統治者!

現在,世家門閥在他的眼裡,不再是藉助和依靠的力量,不再需要一步步妥協,他們僅僅只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工具而已,不添亂可以容忍,但是如果要搗亂滋事,呵呵……一定會讓他們知道,花兒爲什麼這樣紅……

“陛下,老臣有一言,不吐不快……”這時,一直站在殿旁默不做聲的右丞相範宏濟說話了。

“講。”楊沐淡淡一瞥,範宏濟屬於溫和派,不像是其他門閥那樣直接反對,這個時候提出的問題,可能真會是什麼難題,就看自己能不能招架得住了。

範宏濟持着笏板,躬身道:“先帝開國之時,曾經封賞諸功臣,至此我蒼國已經三十餘年沒有過大行封賞,更未有一人得爵位,一方面是爲了維持國內的穩定,不讓平民得勢造反,另一方也是因爲國力有限。如今陛下欲大行封賞,老臣一把骨頭了,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但是想提醒一點,如果要大規模封賞,恐國力不能支撐。”

國力不能支撐?

一衆臣子的眼睛都亮起來了,大家焦急勸諫了這麼久,還不如這一句來得有效。

自古以來,受爵必得祿,各諸侯國的慣例是,封爵以後也會賜予相應的采邑,也就是說土地和人口,現如今的蒼國百廢待興,推行三大政令的土地都捉襟見肘,哪裡還有資源再封賞?

如果只是封賞少許幾個爵位還能擠一擠,但是要在全軍範圍內大肆封賞,那將是一個恐怖的數字,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實現。

而這樣以來,封賞爵位之後僅僅只能賜予一些銀錢,那麼封爵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還不如不封賞,免得落了個笑話。

想明白了這一點,六大世家門閥的官員皆心中暗喜,不是大家不同意,而是皇帝陛下您根本就沒這條件,這可怪不得大家了!

“唔……這的確是個難題。”楊沐點頭沉吟,同時心裡也一鬆,語氣一變:“各位愛卿放心,此事朕早就有了打算。”

有了打算?

鬼才信!現在國內既有的土地,除了新劃分的基本農田和平民私產,早就被六大門閥佔領,你還能憑空變出一塊土地不成?

“還請陛下明示。”一衆臣子齊呼。

楊沐向沈安使了一個眼色,後者呈上來了一個盒子,取出其中的幾塊帛布,遞給了大殿的衆臣觀閱。

“這是……”

“田家竟然與金刀寨私通?”

“還有張家,張家竟然暗地裡做流匪的鹽鐵生意!”

帛布分發下去,衆官員拿在手中,看到上面的內容後,紛紛大驚,同時議論起來。

這幾塊帛布,都是田家與張家與金刀寨暗地裡溝通的書信,有一封是出征前夜田家寫給金刀寨主的信件,還有以往張家與金刀寨的幾次貨物交易。

雖然都沒有蓋章和印記,但是楊沐敢將之拿出來,就一定有十足的把握,物證如鐵。

田家,自從家主田榮昌被斬首以後,這段時間一直如履薄冰,在朝堂中勢力大跌,沒想到竟然暗中與流匪私通,還泄露軍事機密!

張家,本來是一個商人家族,因爲在先帝起義時支持,所以受到冊封,迅速成爲大家族,蒼國有將近四成的生意都被其把控,在六大家族中算是最爲富有,家主張韜是如今的戶部尚書,可以稱得上是有權有勢。

實際上,這種暗地裡的勾當各大家族都做過,但是像這麼嚴重的就很少見了,關鍵是還被抓到了把柄。

通敵的罪名可不小,尤其是出賣軍情,已經是統治者能夠容忍的底線,無異於扯旗造反,是絕對不可能被原諒的。

“陛下,我田家冤枉吶!”一個肥胖的官員跪地,大喊冤屈。

“臣等冤枉!”

“我張家與流匪山脈沒有任何瓜葛,請陛下明察!”

大殿內跪了一地,都是惶恐不安的田張兩家的人,一旦通敵罪名最坐實,兩家可就算是完了。

“你們還喊冤枉?”楊沐冷笑一聲,道:“也罷,那就讓你們死心吧。來人,宣劉丁山、李虎上殿!”

“宣!劉丁山,李虎,上朝晉見——”

“宣!劉丁山,李虎,上朝晉見——”

“宣!劉丁山,李虎,上朝晉見——”

幾個太監一路高唱,早在偏殿等待的劉丁山和李虎兩人聽聞,立即整理了一下儀容,跟着小太監亦步亦趨,躬身進入朝殿中。

一個血鴉寨的寨主,一個太平寨的寨主,剛一出現,羣臣中就有人現出了驚容,尤其是田家和張家,已經嚇得面色發白,如同見鬼一樣。

這兩個人,怎麼會在這裡?

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人證物證俱全?

由於流匪山脈向來與世隔絕,這次出征的將士們回國後也一直呆在軍營中,沒有泄漏過有關的消息,所以現在整個蒼國皇都還不知道流匪山脈諸山寨臣服的事。

所以,劉丁山和李虎的出現,直接讓一些知曉兩人名號的人,面色大變。

特別是張家,因爲暗地裡的生意往來,張家家主張韜暗地還與流匪山脈的幾個寨主見過面,一看到兩人出現,突然就渾身顫抖起來。

“微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二人伏地跪拜。

“嗯,你二人看一下,這些臣子裡邊,哪些是張家和田家的人?”

“微臣,遵旨——”

劉丁山和李虎站起來,面對着這些需要高高仰望的存在,不禁有些發怵,但是想到有皇帝陛下在後面撐腰,一下子膽子都大了起來。

“這位是張家的,這位是田家的大人,這位是張家的,上次他就站在旁邊……”

“還有這位,臣也見過,上次來流匪山脈作客,還給我們送了幾個嬌滴滴的女人。”

兩人在殿內走了一圈,將在場認識的田張兩家的官員一一指了出來。

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97章 宮禁之變第125章 伏擊第166章 銀票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542章 重創第414章 應對第286章 論說第583章 阮軍敗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545章 反應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492章 運兵船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213章 奔襲糧草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469章 接見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249章 鐵石第68章 補償第566章 勸降第590章 東巡第365章 募兵制第213章 奔襲糧草第15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84章 抉擇第50章 慰問傷兵第238章 湯餅第569章 謀劃第151章 後宮等級第251章 新的局勢第161章 劃分封地第438章 右丞相的人選第358章 天子出現第59章 會面第320章 勞軍特使第424章 競拍第482章 雲國變故第448章 熊敏訥的憋屈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199章 伏兵第418章 天價玻璃塑像第494章 投降共識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467章 身份不夠第247章 合議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369章 閱兵進行時(一)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34章 再次沸騰!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171章 長春功與素女功第227章 拖油瓶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596章 開闢戰場第614章 大仇第183章 取道之難第383章 大蒼幣第141章 馳援?第203章 邊關大捷第211章 與洞國合作第54章 申城之戰第554章 講個故事第28章 澤王斷臂第383章 大蒼幣第411章 戰後發展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592章 海軍正式建立第542章 重創第27章 頭腦風暴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43章 積分的威力!第509章 圍困第63章 論功行賞第136章 局勢大變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282章 蒼國主導會盟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50章 慰問傷兵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482章 雲國變故第29章 顧接不暇第336章 族議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428章 新都建成第546章 端王使蒼第464章 碾壓二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607章 大慶薨第217章 邦交等級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109章 爲蒼國之崛起而讀書第216章 皇子名鈞第446章 交易(上)第120章 鄭軍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