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加徵和改革

本以爲,這些貴族會大肆反對,所以楊沐特地召開了一個晚朝,對外釋放出一種特殊的信號。

但是,出乎意料,當他提出這個議題時,竟然沒有一個大臣有異議。

所有的臣子,都互相交流眼神,沉默不語,最後紛紛看範宏濟與王膺的反應。

待看到幾個家主都沒說話,於是更加不敢發表什麼異議了。

很明顯,皇帝陛下是鐵了心要限制各大家族養私奴的現象。

剛剛被調教了一遍的世家大族,哪裡還敢反對?

“嗯,衆卿深明大義,朕心甚慰。既然已經認同此項政策,就來商議一下,奴隸稅該徵收多少爲好?”

右丞相範宏濟站了出來,稟道:“臣以爲,奴隸稅不宜太少,也不宜太多,應該在當今奴隸稅的基礎上,略有增加。”

此話一出,立即引來了許多白眼,說了等於沒說。

楊沐問道:“愛卿以爲,應該增加多少?”

“這……”範宏濟略有遲疑,然後道:“臣認爲,三成爲最佳。”

三成……

頓時,周圍的臣子們也紛紛點頭,這個稅收還算在他們的接受範圍之類。

“三成?”楊沐忽然笑了:“衆位卿家未免也太小氣了吧,提高三成奴隸稅,對爾等世家來說,不痛不癢罷了……朕以爲,最好是三倍。”

三倍!

楊沐的話一說完,殿內的百官盡皆大驚。

蒼國現如今的奴隸稅是一兩銀子,也就是說,每一個奴隸一年需要繳納一兩銀子的奴隸稅,有爵位的家庭不需要繳納。

如果取消了爵位家族免徵的待遇,還徵收到三倍稅費的話,就是說每個奴隸每年的使用成本是三兩銀子……

三兩!

要知道,世家大族中的大部分青壯奴隸,都是用來耕種家族中的田地的,就算拼命的壓榨,每個奴隸一年創造的價值,最多也就十兩銀子,如果每年繳納三兩銀子的奴隸稅,再加上衣食吃住,一年能剩下多少?

最多五兩銀子!

這其中,還包含家族的田地在內,這也是世家大族收入的主要來源。

如此算來,相當於家族中,每年的收入將縮水一半!

“陛下,不可呀!一個奴隸徵收三兩銀子的稅費,豈不是要斷了大家的活路!”

“就算是普通的地主家庭,也都是養活着一羣奴隸耕種的,如此一來,地主可能就只有將奴隸賣掉,或者更加壓迫,這會將奴隸逼上絕路呀!”

“奴隸稅徵收太多,恐怕每年徵稅之前,就會有一羣老弱奴隸被主人殺害。”

衆臣議論紛紛,指出提高稅費的弊端,其實大家還有一點不敢說,那就是自從三大政令施行以來,賣身爲奴的老百姓變得很少了,本來補充奴隸就難,這又要加徵稅費,對這些豪門貴族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衆愛卿所思,朕已經替你們想好了。與其購買奴隸種田,不如將土地租給普通民衆耕種,如此一來,與豢養奴隸耕種土地,相差不大。”楊沐道。

“這……還是……”

衆官員有苦說不出,誰家裡沒有奴隸?如果因爲加徵稅費導致奴隸減少,家裡的田地就沒人耕種,對於以後的損失就太大了,甚至還有可能導致一個家族的衰落!

而將田地租給普通百姓耕種,雖然能減少成本,但也是治標不治本。

“在加徵稅費的同時,朕欲推行一項新的政令,允許奴隸贖身,獲取自由。”

贖身?

奴隸還能贖身?衆官員們側耳傾聽。

以往,也有立功的奴隸,獲得自由身的情況,但是奴隸自己贖身,情況卻是少之又少。

原因很簡單,奴隸本身,包括其所有的財產,都是歸主人所有的,他們根本拿不出錢財贖身。

而且,就算是奴隸的家人要替他們贖身,主人要是不願意,也沒有什麼辦法。

在這個奴隸緊缺的時候,誰還願意讓奴隸贖身?

“奴隸分爲五級,這當初推出勳爵制度的時候就定下的,規定從賣身爲奴開始,每三年提升一個等級。一星奴隸,贖身需要五倍的價錢,二星奴隸,需要四倍的價錢……以此類推,五星奴隸就是普通的價錢,允許奴隸按照這個價錢贖身,主人不能阻攔。”

“另外,主人如果打殺了奴隸,按照律法規定,同樣被處以罰款,殺死一個一星奴隸,繳納一倍的罰款,殺死一個五星奴隸,則是五倍罰款。”

“至於奴隸本身的價錢怎麼計算,根據具體情況,官府會推出一套衡量標準。”

“奴隸可以投軍,或者參加官府的派發的任務,賺取錢財。”

“衆位愛卿,以爲如何?”

楊沐把一整套構想說完,所有的大臣都愣住了。

皇帝陛下說的這些……好像是在刻意打壓權貴吧?

奴隸如果能自贖,能投軍,殺死他們還要罰款,那麼各大家族,除了必要的奴僕人員之外,誰還願意多養奴隸?

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皇帝並不怕損害世家大族的利益,因爲這些田地就算不被世家大族掌控,仍然可以交給老百姓,對於蒼國的財政來說,左右都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

世家大族如果沒有了奴隸,就像是被敲掉了牙齒的老虎,不再一代代的延續家族輝煌,而是要想辦法步入仕途,只有靠官位,才能維持家門的顯赫。

表面上看沒什麼區別,但是仔細一琢磨,其實有着很大的區別。

依靠家族做官,和依靠做官延續家族輝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就比如以前,六大的家族的家主,一直霸佔着最高的幾個職位,各大家族的家主當官並不是憑靠才能,而是背後的家族是否強大,家族中的成員也是一樣,出身於大家族的子弟,註定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源,在仕途上走得更遠。

所以,各家族對朝堂反而不那麼在乎,只要經營好家族,自然就有地位提高。

奴隸稅制和體制改革後,等於是釜底抽薪,各家族的底蘊被瓦解,只有在朝堂獲得地位,才能維持家族的昌盛繁榮。

主次之分,完全顛倒。

官員們都很無奈,儘管心裡一萬個不願意,但還是沒有一個人敢多嘴說話,畢竟楊沐上位以來,一直是鐵血手腕,在朝會上做下的決定,無一例外都實現了,從未有過絲毫的改變,反而是那些試圖阻擋的障礙,被一一清除。

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

當即,孔尚賢等少數的非大家族成員站了出來,擁護這項決定。

而楊沐也順勢,不再詢問那些世族官員的意見,吩咐司禮監擬好一道聖旨,讓禮部宣達政令。

最終,一場朝會,在各個官員的擔憂中,潦草結束。

第4章 城門戰局第566章 勸降第495章 獻降主使第507章 慘劇第505章 爸爸終究是爸爸第94章 還就搶定了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159章 加徵和改革第381章 多贏第328章 圍城第415章 舊武器的二次利用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547章 接見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357章 熱鬧的蒼城第596章 開闢戰場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1章 我是皇帝第500章 朱雀軍團的奇怪舉動第22章 巡視軍營第328章 圍城第103章 行刑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184章 燭光晚餐第86章 路見不平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447章 交易(下)第84章 微服私訪第89章 貪腐問題第191章 繁華晉城第63章 論功行賞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576章 欲取晉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2章 亡國氣象第305章 造船第145章 會見第197章 諸國伐魏第411章 戰後發展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495章 獻降主使無標題章節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430章 公交車第497章 楚國徹底滅亡第35章 御駕親征第71章 四大軍團第36章 瘋狂的戰歌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487章 雲國皇帝駕崩第269章 內商第468章 屈丹的茫然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509章 圍困第260章 政治考量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273章 新版投石車第307章 孔明燈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589章 設想和佈置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544章 撤退?潰逃!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408章 風靡的紙鈔第124章 圍城第492章 運兵船第400章 後撤之計第367章 諸國皇帝的震撼第80章 熱鬧的上官府第93章 吮吸毒素第352章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549章 筵席第587章 武國君臣的待遇第226章 山寨版騎兵第68章 補償第546章 端王使蒼第55章 絕望中的曙光第29章 顧接不暇第427章 大宏王朝第45章 一封書信第522章 父與子第112章 內情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42章 收服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570章 康國大勢已去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9章 利益分配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580章 晉降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92章 妙曦第369章 閱兵進行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