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申國之變

完了……

陳壽臉上閃過一絲哀色,這羣殘兵敗將潰逃而回,無非就是一個報信的作用而已。

堂堂一場攻城戰,硬是被殺得大潰,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不爲人知的事?

如果所料不錯的話,過一陣子,就會有蒼軍來援,到時候士氣和人數一漲一跌之下,鄭軍必敗。

眼前這些,可是鄭國的全部主力呀!

若是鄭軍敗了,還能拿出什麼力量與蒼軍抗衡?

到時候,皇城必然不保!

“將軍,我們該怎麼辦?”副將在旁邊,神情忐忑,一時之間也慌亂了手腳。

陳壽陰沉着臉,眺望遠方,其實他多麼希望那些飛馳的將領後面,出現一隊兵馬,哪怕只是幾千人,也足矣證明黃田城之戰沒有大敗,鄭國還有希望。

可是,即便是他望眼欲穿,再也沒有看見一個士卒。

“你在這裡守着,本將要進宮,讓陛下和殿下早作準備。”陳壽說道。

“這……是!”

副將稍微遲疑了一下,無奈的點點頭,這個時候被安排守城,等於是要自己死守到底了,而進宮面聖的陳壽,肯定是要和皇帝與陛下一起,一旦遭遇不測,一起出逃。

我被捨棄了麼?

副將呢喃了一句,然後繼續將目光投向城池外的戰場。

不到半盞茶的功夫,東大營的殘兵敗將就到了主戰場,這一幕自然被雙方的將領所知,並迅速判斷出了形勢。

立即,蒼軍士氣大震,歡欣鼓舞。

反觀鄭軍,一個個惶惶不安,鬥志消沉,都在想着如何自保求生,眼巴巴的等着撤退的命令。

從某種意義上說,東大營的殘兵敗將給士氣造成了一定的打擊,但是卻因爲他們的報信,給了西大營將士反應的時間,不至於被後面突然出現的蒼軍殺個措手不及。

“全軍整隊!”

將臺上,大將軍吳嗥一聲令下,讓分散在外的士卒聚攏,重新列陣。

這是一個無奈之舉,因爲再廝殺下去已經沒有任何的勝算,只有重新將士卒聚攏到一起,且戰且退,方能保存最大的力量。

可是這樣一來,損失也顯而易見,很多士卒被蒼軍纏住,或者一些殺到了戰場外圍的士卒,在聽到號令之後,根本來不及撤退。

衛忠全當然不會眼看着敵軍聚兵,當即揮舞着令旗,讓士卒們全力將其拖住。

一僵一持,在鄭軍有意識的撤退下,又過去了將近半個時辰。

終於,玄武卷團趕到!

旗幟獵獵,氣勢恢弘,朱熙率領一干武將在前,後面跟着將近兩萬的士卒,如同一片人形波浪,滾滾而來。

這一幕,直接讓正在聚兵的西大營將士如臨末日。

該死!

東大營到底是幹什麼吃的,就憑那一萬精銳和三萬農民兵,蒼軍就算是勝利了,也該是慘勝吧?怎麼還會有如此多人!

就算是聚兵,也沒有一保之力了呀!

西大營的士卒如臨末日,兩倍於己方的兵力,根本看不到任何的勝算。

……

皇宮,二皇子鄭翰,急匆匆跑進了皇帝寢宮。

“什麼?敗了!咳咳咳……”鄭國皇帝鄭梵餘從病牀上驚坐而起,隨即就是一陣劇烈的咳嗽。

“父皇保重龍體!”鄭翰連忙上去攙扶,眼裡也是悲哀之色。

鄭梵餘心情很激憤,呵斥道:“朕問你,這幾天在國內的傳言是不是真的!”

“兒臣不知道父皇在說什麼,當務之急是想出應對之策。”

“哼!”鄭餘梵大怒,呵斥道:“休要跟朕裝糊塗!若不是你覬覦皇位,引兵入關,那蒼軍怎麼會這麼快就北伐,如今倒是好了,看你做的好事!你是要氣死朕吶!”

面對劈頭蓋臉的指責,鄭翰臉色陰沉,但還是強忍住心中的不忿,道:“父皇稍安勿躁,兒臣已經派出禁衛收拾,即刻掩護父皇出宮。”

出宮……

鄭餘梵長嘆了一口氣,滿是悔恨,心裡後悔不該將兵權交給鄭翰,同時也在爲當初的猶豫不決懺悔。

畢竟,當初要是早一點冊立了太子,不想着什麼平衡之術,鄭國也就不會內亂,給蒼軍有可乘之機,或許這個時候已經統一了三個國家。

一衆宮女和太監也早就聽聞了鄭軍大敗的消息,紛紛收拾東西準備逃出了宮,禁衛們在寢宮外集結,妃嬪公主們也嚇得不知所措,全都聚集到了寢宮外,找主心骨。

“稟告陛下,各大家族的家主進宮求見!”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

“他們是來一起逃命的?”鄭餘梵驚問,忙道:“快快將他們召進來,大家一起商量個對策!”

“慢着!”鄭翰阻止了小太監,扭頭對鄭餘梵說:“父皇有所不知,國內的世家門閥,已經倒向了蒼國,他們此次前來,可能未安好心。”

“不可能……不可能……”鄭餘梵連連搖頭,道:“蒼軍兵臨城下,怎麼會放過這些大家族,絕對不可能。”

“父皇!”鄭翰重重的喊了一聲,急道:“他們並非是直接叛逃到蒼國,而是倒向了三弟……”

鄭餘梵眉頭一皺,也終於意識到了什麼,道:“你仔細說來,到底怎麼回事!”

鄭翰無奈,只得一五一十的,沒有任何扭曲歪造,把這幾天所有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鄭餘梵聽完,久久不語,然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局勢發展到了這一步,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皇城被圍,貴族離心離德,回天乏術。

支持鄭康,不就是支持蒼國嗎?

只要不傻,誰都能看得出來,鄭康只是一個傀儡,暫時充當一個緩衝的角色,是雙方處理一系列問題的工具。

“你呀你,當初朕不是再三叮囑你,一定要跟貴族打好關係嗎,怎麼就不聽呢!”

鄭餘梵氣不過,又指責了一通,然後道:“皇城被圍,鄭國馬上就要亡了,我們又能逃去哪裡?”

“父皇莫要灰心,我們還有機會!”鄭翰正色,嚴肅道:“此次與蒼軍大戰,並非只有我們一國,早在大戰開始之前,兒臣就已經派人與申國接洽,告訴他們我們與蒼軍正勢均力敵,難解難分,並且向他們承諾,只要他們能拖住流匪山脈的白虎軍團,就將城池歸還給他們,流匪山脈也由他們據守。”

第511章 又是夜襲?第482章 雲國變故第441章 攝政帝姬第550章 筵席爭論第81章 教育部建立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263章 暗棋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123章 義軍出擊第307章 孔明燈第375章 女帝的興趣第303章 君臣異論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532章 紅衣大炮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192章 風雲詭譎第12章 皇后娘娘(求收藏)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89章 貪腐問題第569章 謀劃第443章 楊鈞的變化第147章 大禮史書第140章 大勢已去第410章 徐樂水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356章 不簡單第574章 莽軍士氣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519章 大炮的預想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312章 魏軍身負第353章 阮採蕊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590章 東巡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614章 大仇第193章 軟禁?第574章 莽軍士氣第176章 盜版和過路費第17章 三王進宮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31章 奇人軍師第326章 慌亂的晉國皇帝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103章 行刑第308章 成功第189章 抵達晉國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586章 武國降伏第103章 行刑第2章 亡國氣象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104章 大蒼律令第32章 魚得水第87章 小村莊的補貼第585章 阮西瓊的野心第98章 叛軍入宮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26章 謀劃新軍第78章 君臣討論第611章 準備第545章 反應第527章 攻城第75章 巡視工部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456章 焦慮與朝議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3章 神仙顯靈第307章 孔明燈第168章 商務部的新工作第16章 皇城沸騰第372章 閱兵進行時(四)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357章 熱鬧的蒼城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136章 局勢大變第571章 秦堪的無奈第27章 頭腦風暴第42章 收服第480章 女帝猜測第258章 卷軸第2章 亡國氣象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461章 好戲即將開始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532章 紅衣大炮第96章 民間反應第604章 血戰前奏第305章 造船第165章 焦急的異國商人第125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