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馳援?

“撤!”

薛伍下令,複雜的看了黃田城的方向一眼,然後掉頭策馬就走。

見此,身邊的幾個主將和一衆親衛,也面露出遺憾之色,不甘的嘆了一口氣,策馬跟上。

在這個戰馬還不能對戰的時代,既然選擇騎馬而去,就必定沒有了抵抗的心思,下這一道命令也只是想盡可能多的挽回一些殘兵敗將,不至於輸得太難看,儘量拖延一些時間,不讓玄武軍團太迅速的趕到皇城支援。

實際上,當薛伍一下達撤退的命令,朱熙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帶領士卒截住了部分敵軍的退路,剩下的也不再去管。

窮寇莫追,這是他從兵法上學到一招,無論是擔心對方有埋伏,還是對方走上絕路時爆發出來的戰力,這個時候上去追殺,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一刻鐘之後,戰事漸漸平息下來。

高大的城牆下,漫天遍野全都是屍體,有農民兵的,有義軍的,有東大營的,也有玄武軍團的,鮮血染紅了土地,到處都是四肢殘骸,悽慘悲涼。

粗略清點了戰後損失之後,朱熙沉默了。

這是玄武軍團經歷過的最爲慘烈的一戰,五千士卒損失了一千多人,義軍的傷亡更大,達到了三千之數,至於反戈的農民兵,由於不知道到底是死在哪一方手裡,所以並沒有仔細覈查,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至少也死掉了一萬多,將近一半。

再加上東大營損失的六七千士卒,這次雙方的傷亡總數達到了兩萬五千多人。

這麼大傷亡,在三個國家的征戰歷史上,已經幾十年沒有出現過了。

當下,朱熙命令大軍立即開拔,支援皇城下外的青龍軍團和朱雀軍團,同時爲了防止敵軍的殘兵敗將捲土重來,他派出了幾支隊伍,分別到野外搜尋東大營的潰兵,同時下令搗毀了東大營遺留下來的攻城器具。

大軍,出發!

馳援!

……

鄭城外,旌旗招展,雙方正在展開一場血腥慘烈的大廝殺。

不同於黃田城的是,這一次蒼軍是攻城的一方。

或者說,還沒到攻城的地步,只是分出少量的士卒防止鄭城內的守軍突然殺出,其餘的士卒全部都在正面戰場上,與鄭軍展開一場廝殺戰。

從數量上來說,鄭軍的兵力仍然是佔優勢的,與黃田城外東大營一樣,都是一萬的正規軍加上三萬的農民兵,而蒼軍的兵力明顯就弱了很多。

在正規軍方面,蒼軍的青龍和朱雀兩個軍團加起來,剛好一萬人,這一點與鄭軍相當。

但是在農民兵方面,蒼軍這邊就有了明顯的差距,滿打滿算,也不過是一萬多人。

大戰伊始,雙方擺開陣勢衝殺。

得益於新式練兵法,青龍朱雀兩大軍團在戰陣上有極大的優勢,於是在一開始就佔據了上風。

西大營的主將吳嗥當機立斷,主動分散了陣形,於是兩軍開始了野戰廝殺。

野戰廝殺其實就是一種混亂的戰鬥狀態,雙方的士卒完全分散開來,漫山遍野到處都是,士卒們不用顧及隊形,只要見着敵人砍就是了。

蒼軍在失去了戰陣的優勢之後,也馬上調整了戰術,士卒們三人一組,向着敵軍主將的指揮台,徐徐推進。

面對悍勇的蒼軍士卒,鄭軍士卒也很膽怯,根本不敢深入敵陣,看到哪裡的蒼軍人數少,就一窩蜂上去圍殲,失去了戰術目標。

好在,有龐大的人數撐着,一時也看不出什麼差距。

野戰廝殺,最爲耗費時間。

從戰鬥打響,鏖戰了兩個時辰。

戰場也在不斷的擴大,從皇城大門外方圓一里之地,逐漸擴大到了方圓幾裡的地方,士卒的體力消耗得很快,身上帶了乾糧的人還能偷空吃一口,沒有帶乾糧的就只能想辦法殺死敵人,從敵軍的身上搶了。

整個戰場,似乎只有守城軍最閒。

作爲守城主將的陳壽,一直觀察着城外的戰場局勢。

勢均力敵呀!

陳壽嘆了一口氣,鄭軍兵力佔據極大優勢情況下,竟然還只是勢均力敵,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失敗。

這不禁讓他想起了一個半月前,蒼國皇帝帶着五千士卒馳援申國的往事。

當初,蒼軍不也是這般,創造了以弱勝強的奇蹟麼?

直到現在,陳壽也還是忘不了,當初在安羅城外,自己率領一萬大軍偷襲蒼軍營寨,深陷敵營,被活捉俘虜的事。

雖然最後被鄭翰用銀錢贖了回來,而且還因爲蒼軍的北伐而被重新啓用,但是此事卻成了他這一輩子都洗刷不掉的污點,無論是哪一個將領,在提起陳壽的名字時,都不再是過去那般尊敬的表情,而是一臉的不屑。

一萬大軍夜襲五千人的營寨,還慘敗遭俘,能不丟人麼?

陳壽一回想起那段不堪的往事,就恨不得羞憤自殺。

而眼前,讓他有種熟悉之感。

當日,那些蒼軍士卒,不也如此兇悍麼?

記得,擒下自己的那個叫胡駭的士卒,只是一個普通小兵。

捫心自問,如果是鄭軍士卒,在面對逃跑的敵軍主將時,肯定不會費這麼大的勁去追殺,但是蒼軍士卒似乎對將軍們有一種特殊的渴求,只要看到身披戰袍的地方將領,就兩眼放光。

城下的蒼軍士卒,也是如此呀!

數萬人廝殺在一起,一直從太陽高懸到夕陽西下,在死亡的精神高壓下,所有人都像是不知疲倦的行屍走肉,一旦判定對方是敵軍,提着武器就殺。

作爲一個曾經的大將軍,這樣的戰場陳壽很熟悉,往往拼到最後,都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這時,站在城樓上的陳壽眉頭一皺。

在遠處官道的山坡上,一隊人馬正飛奔而來。

那是……東大營的士卒?

待看清了之後,陳壽眸子一亮,遠遠看去,所有的士卒都騎在戰馬上,身上的衣服和甲冑也都是東大營的顏色,朝着這邊疾馳而來。

他們擊敗了黃田城的蒼軍?

陳壽大喜,一旦有了東大營的協助,那麼城外的戰事必定呈現出一邊倒的優勢,蒼軍必敗!

“來人,打開城門,出城助戰!”

陳壽激動不已,鄭軍已經是必勝之局,他若是在這個時候率領城內的守軍出去助戰,到時候論功行賞必定也能分到一份功勞,雖不足以洗刷掉過去的恥辱,但好歹也能挽回一點顏面,藉此重返軍政!

“將軍,我們真的開城門麼?”旁邊,他的副將略有遲疑之色,猶豫着問道。

“蠢貨!如此良機,有什麼不可的!”陳壽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道:“援軍已經到了,此時下去必定可以分得一份軍功,有了二殿下的照料,你我二人必定回覆往日的榮光!”

“可是……那些援軍……好像不太對勁呀……”副將提醒道。

陳壽冷哼了一聲,扭過了頭,一邊呢喃:“你是被上次嚇破了膽子,蒼軍就算再厲害,能……能……”

忽然,陳壽的聲音就停下了,臉色大變,像是吃了屎一樣難看。

遠處,那些東大營的士卒,竟然只有幾十上百個!

其餘人呢?

原本以爲,山坡上涌現的是一隊長長的隊伍,可是沒想到,後面竟然沒有人了。

仔細再看時,沒有一面旌旗,馬背上的人以身披戰袍的將軍居多。

這哪裡是什麼援軍,分明就是一羣殘兵敗將!

第10章 強推政令第5章 甕中捉鱉第124章 圍城第27章 頭腦風暴第213章 奔襲糧草第117章 武者之論第86章 路見不平第180章 炎國第89章 貪腐問題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608章 波瀾壯闊第213章 奔襲糧草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597章 入侵第148章 策馬出巡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153章 往上爬第39章 初次交戰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2章 亡國氣象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422章 鑑賞進行時第7章 腐朽的世界第458章 重騎兵!第343章 瓜分策略的探討第254章 預備役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603章 太年輕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315章 兩路夾擊第242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60章 大蒼時報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210章 驚駭的盛國第41章 投名狀第5章 甕中捉鱉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612章 懵了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516章 互換質子第324章 伊水城下第35章 御駕親征第469章 接見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125章 伏擊第111章 可願歸順?第185章 玩點情調?第380章 動人心的提議第512章 撤退吧?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610章 抵達第553章 貨幣戰的設想第604章 血戰前奏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51章 奔襲糧草第328章 圍城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237章 獻俘大刑第228章 大戰落幕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173章 醒來第484章 抉擇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144章 龍輦入城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609章 破關而出第361章 給天子一個教訓第65章 毓靈宮赴宴第170章 皇帝生病了!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592章 海軍正式建立第357章 熱鬧的蒼城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132章 冬陽城陷落第603章 太年輕第10章 強推政令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223章 一戰定乾坤?第549章 筵席第421章 玻璃鑑賞大會第28章 澤王斷臂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251章 新的局勢第410章 徐樂水第412章 女帝懷孕了第238章 湯餅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1章 我是皇帝第251章 新的局勢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6章 攻心之計第487章 雲國皇帝駕崩第378章 機關第342章 新都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