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農民起義

鄭國守軍兵敗如山倒,殘留的軍卒在城中逃竄,惶惶不安。

花了將近兩個時辰,三大軍團才合力將這些殘餘清理完,把那些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卒聚集到了城內的官府中,看押了起來。

而後,蒼軍就貼出了告示,安撫民衆,同時宣揚蒼國的政策。

至於政策的內容,無非就是強調土地政策和功勳爵等等,不管冬陽城能不能守住,先播下一顆種子再說,只要得到了民心的支持,戰後的治理和維穩工作都會容易很多。

在衛忠全的示意下,一部分兵卒衝進了城內貴族的家中,當衆焚燬地契,然後開始了簡單的田地劃分。

對此,老百姓們也很忐忑,如果說冬陽城已經歸屬蒼國,那麼肯定是每一個老百姓都歡天喜地,可是目前,蒼軍只是暫時佔領了冬陽城,未來還充滿着不確定性。

甚至,以蒼軍目前的力量,根本無力管轄鄉間,很多偏僻一點的地方都還不知道城池已經被攻破。

頓時,城內出現了一些很特別的現象。

很多貴族的奴僕,紛紛自告奮勇,請求成爲義軍,要協助蒼國滅了鄭國。

對此,各大將領驚訝之餘,當然非常高興。

貴族的奴僕,社會地位跟牲口是差不多的,主人想打就打,想殺就殺,不但平時的生活沒有任何的自由,就連生育的權利也沒有,年輕的時候受盡苦難,老了之後晚景悲涼,做不動事的時候就被主人隨便找個機會殺死,可以說是活得比狗都要不如。

而現在,奴僕們成爲義軍,就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這些人將成爲了蒼軍的一批鐵桿擁護者。

這也正好彌補了當前蒼軍兵力不足的短板,這些義軍在攻城拔寨方面缺了點火候,但是作爲守軍卻是完全可以的。

當即,衛忠全就頒發了帥令,免除了他們的奴藉,恢復他們平民的身份,並且承諾他們永遠都是蒼國的一員,如果大軍後撤的話,也會帶上他們。

這個帥令一頒佈,冬陽城內外多老百姓也聞風而動,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平民,也紛紛要求加入義軍。

衛忠全從中挑選了部分青壯男子,彙編成了一支三千多人的義軍,並且發放部分繳獲的武器,交予這些義軍使用。

“不行,總感覺有些不真實,得彙報給皇帝陛下。”

當晚,在衆將一起討論義軍之事的時候,衛忠全心裡很忐忑,倒不是覺得危險,而是覺得心裡怪怪的,像是發現了一件特別新奇的事。

其餘的衆將也點頭贊同,心裡也有同樣的滋味,但就是說不出來到底奇怪在什麼地方。

於是,一番商議之下,衆將決定將這個消息傳回去,稟報給坐鎮後方的皇帝陛下。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楊沐就收到了衛忠全的加急軍報,重點提到了這三千義軍的事。

“奴僕和平民麼……”

楊沐看完,震驚之餘,不由得大喜過望,高興得在帥帳內來回走動。

他的興奮,不是因爲這三千義軍的加入。

因爲,對於目前的蒼軍來說,增加個幾千農民兵固然好,但還沒讓有到讓人興奮的地步。

可能連衛忠全等人自己都不明白,他們無意之間,釋放出了一個被統治階級視爲洪水猛獸的東西——農民起義!

正所謂官逼民反,在中國古代,一旦民衆對現實生活不滿,再加上官府的逼迫,就很容易走上一條推翻現有統治階級的道路,這叫做農民起義。

據楊沐所知,這片土地上,幾百年來從未發生過一次農民起義。

是百姓逆來順受,不知道反抗嗎?

當然不是,因爲農民起義的最根本目的,是社會底層表達對現狀的不滿,爲了推翻現有的殘暴統治,建立起一個新的統治階層。

而在這個世界,農民起義爆發不起來。

因爲,就算推翻了現有的統治階級,也只不過意味着換了最頂端的統治階級而已,生活變好的只是一小撮人,對於普通百姓的生活沒有任何的幫助。

就像一句古話說的那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管換不換皇帝,大家的生活都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所以,武裝起義在這片土地上,沒有任何的生存土壤,也沒人冒着生命危險去帶頭造反。

當然,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這片土地上的國家太小了,貴族的勢力無孔不入,平民百姓根本沒有任何能力發動起義和暴動,來不及滾雪球長大,就被會被迅速撲滅在萌芽階段。

這像是春秋戰國時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再困苦,都沒有誕生出一支起義軍,反而是秦國統一之後,立即在大澤鄉爆發了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兩者,是一樣的道理。

而此次蒼軍的北伐,以及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口號,就等於是爲掙扎在最底層的人指明瞭一個方向,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藍圖。

這就相當於中國近代,紅色政黨本來十分弱小,但是因爲有着清晰的願景,給老百姓描繪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社會,於是得到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支持,儘管遭受百般劫難,仍然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星星之火成爲了燎原之勢。

這也是爲什麼,歷史上每一次成功的起義,都伴隨着一句響鐺鐺的口號,那句口號就等於是提供了一種美好的願景,成爲普通百姓丟掉鋤頭拿起武器的動力。

蒼軍,就提供了這種願景。

有了這個願景之後,農民起義這個被統治階級視爲洪水猛獸的東西終於在鄭國爆發了!

只不過,這農民起義爆發得有點畸形,如果不是楊沐這個穿越者,根本沒人能看得出它是一種農民起義。

現在的蒼軍,就相當於農民軍的首領,而這些加入義軍的鄭國平民,就是起來反抗鄭國統治的起義軍!

如果說,在這之前楊沐只有七分把握吞併鄭國,那麼現在,已經變成了十成!

“沈安,你過來。”楊沐對站立在一旁的沈安招了招手,道:“傳朕旨意,頒發一則詔告,譴責鄭國皇室和貴族的殘暴,號召所有的平民和奴隸起來反抗,佔領各大城池中的官府統治,只要是起來反抗的人,無論是軍卒還是奴隸,都自動成爲我蒼國義軍,此戰過後,皆獲封賞!”

第159章 加徵和改革第248章 談判進行時第263章 暗棋第10章 強推政令第470章 大運河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529章 鏖戰第429章 參觀新都第321章 深夜探討第141章 馳援?第87章 小村莊的補貼第567章 降軍成主力第615章 比照謀反第502章 焦慮的朱雀軍團?第215章 不平等條約第171章 長春功與素女功第195章 逛青樓!第509章 圍困第318章 不知情的萬喜第138章 決戰開啓第323章 伊水倉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225章 洞國與蒼國的決戰第23章 失職領罰第103章 行刑第525章 魏晉會師第539章 浩浩蕩蕩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401章 瀕臨滅國第463章 碾壓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577章 太子歷練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197章 諸國伐魏第84章 微服私訪第269章 內商第262章第498章 天下爲敵第526章 勾心鬥角第200章 戰爭前奏第595章 阮貴妃第48章 一字長蛇陣第253章 詭譎的局勢第92章 妙曦第116章 你今天有口福了第297章 兩位統帥第459章 蒼楚宣戰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583章 阮軍敗第160章 大蒼時報第177章 兩國碰撞第52章 罪俘第381章 多贏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17章 三王進宮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2章 亡國氣象第386章 要把女帝擄進宮第594章 推恩令第167章 《寓言故事》第二卷第271章 毀約第338章 算計第605章 前途之戰第299章 軍備第11章 戰爭賠償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293章 晉皇態度第282章 蒼國主導會盟第163章 識字大會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23章 失職領罰第31章 奇人軍師第41章 投名狀第309章 聲東擊西第582章 冬日大雪第90章 遭遇追殺第606章 攻入玉京第201章 將帥謀算第43章 積分的威力!第364章 糧食問題第462章 騎兵?重騎兵!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14章 第一道政令第8章 君權神授第590章 東巡第588章 滅魏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262章第316章 主次第125章 伏擊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139章 撒錢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240章 麻將第221章 殺他一個措手不及第29章 顧接不暇第291章 賭注第245章 軍制與產能第310章 老套的伏擊第447章 交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