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鄭翰亮劍

不“父皇說笑了,兒臣倒還不至於這般小肚雞腸。”鄭翰尷尬笑了一聲,打小報告這種事被當面戳穿,麪皮上確實有些掛不住。

“這次蒼國北伐,你有何見地?”鄭皇問道。

“兒臣以爲,應當調集三大營,殲滅蒼國主要力量,只待他們潰敗,我大鄭就可揮師南下,一舉吞併蒼國,統一大業指日可待!”

“統一……”

鄭皇呢喃了一聲,眼裡也迸發炙熱的光芒,他年輕時也曾有過這樣的豪情壯志,但是卻被病魔困於這一座小小的宮殿中,常常引以爲憾。

而當前的鄭國,有統一三個國家的能力,使鄭國成爲一個真正的諸侯國,被天下所承認。

“唉,朕老了,你們兄弟之間要怎麼折騰就隨你們吧,但是千萬要記住,無論怎麼樣都不能犧牲貴族利益,否則必定動搖國本。”鄭皇告誡道。

聽鄭皇這麼一說,鄭翰心中狂喜,他這次來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踩一下鄭康,更主要的就是爲了試探自己這位父皇的態度!

衆所周知,鄭皇從今年開始身體變得很差,常常咳嗽嘔吐,期間還暈厥過幾次,皇位的繼承人選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這個時候把三大營的兵權交給誰,就意味着那個人是鄭皇心中最屬意的人選!

至於是爲什麼,就要說說三大營的地位了。

作爲鄭國的主力軍團,三大營分別是西大營、中大營、東大營,一共是三萬餘人,且全都是正規軍,一直只聽命於皇帝。

而三大營的主要職責,就是鎮守北疆,抵禦北方的大盛國。

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估計錯誤,認爲鄭康和鄭翰的軍隊足以攻滅兩國,導致沒有派出三大營協助,那麼早在一個月前,鄭國就已經統一其餘的兩個國家了。

也正是因此,讓二皇子鄭翰很是惋惜。

不過,現在也爲時不晚。

三萬正規軍,再徵召五萬的農民兵,足以將蒼軍圍殲!

想到這裡,鄭翰捏緊了拳頭,當即請了三道聖旨,然後派人送往邊境。

九月二十八日,整個鄭國朝堂就已經知道了三大營的事情。

二皇子鄭翰,接掌了兵權!

這個消息,對於大皇子鄭熊和三皇子鄭康來說,不啻于晴天霹靂!

兵權呀!

這可是三大營的兵權!

三大營作爲鄭國的主要軍事力量,歷來只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如今被二皇子接掌,這意味着什麼?

太子!

可以這麼說,鄭翰雖無太子之名,但是已得太子之實,只要在三個大營中耕耘一番,徹底掌握了兵權,就算是鄭皇也無法插手,皇位歸屬基本上已經沒有了懸念。

一下子,鄭翰的府邸上,可以說是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國內只要是能排得上號的家族,都紛紛上門攀附,因爲如果不出太大意外的話,這皇位是非二皇子莫屬了。

這個時候攀附,爲時不晚!

……

鄭城,大皇子府邸。

“父皇,真的不行了麼?”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皇子鄭熊一屁股坐在門檻上,頹然失色。

原本,國內貴族紛紛依附,太子之位已經唾手可得,只需要慢慢圖謀部分兵權,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爲皇位繼承人。

可是沒想到,蒼國在這個時候北伐,給了鄭翰一個絕佳的機會,作爲三位皇子中唯一具有統兵才能的人,臨危受命。

可以說,一切都天衣無縫,大皇子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如同曇花一現,迅速凋謝。

甚至,由於公開參與皇位爭奪,他已經和鄭翰成了政敵,比以前的情況更糟糕。

……

與此同時,鄭康也在府邸裡上竄下跳,怎麼都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一番謀劃,最後卻成全了鄭翰!

確切的說,是鄭翰在這背後主導了一切,從一開始就是衝着兵權而去的。

“孃的!被騙了!被騙了!”鄭康急得大跳,連摔了幾個花瓶之後,惱恨大罵。

“殿下如何被騙?”這時,一個白袍書生走了進來。

“孔先生?”鄭康愕然,連忙收起了憤怒,道:“先生聽錯了,事實上我與那二皇兄一起合謀,以圖扳倒鄭熊那廝,沒想到二皇兄卻背地裡竊取了兵權,置我於不顧,實乃小人之舉。”

“確實是小人之舉。”孔尚賢點了點頭,也不揭破鄭康的謊言,然後道:“某此次前來,就是受我皇之託,與殿下聯繫,兩軍對峙將如何進行?”

“這……”鄭康語塞,一下子爲了難,本來定好的計劃是誘使蒼軍深入,但是現在卻被二皇子鄭翰坑了一把,就算是誘敵深入,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孔尚賢微微一笑,看破了鄭康所想,於是道:“三殿下若是爲了鄭翰之事苦惱,在下或許可以幫上一點小忙。”

“哦?”

“既然二殿下執掌了兵權,何不將其的兵力化解,二皇子殿下您再奪取皇位?”

“奪位!”鄭康駭然出聲,連忙搖頭:“不行,不行!我手上並無兵權,不可能奪位,而且那些貴族也是不會承認的,這要是失敗了,那是要丟性命的!”

孔尚賢捋了捋鬍鬚:“殿下莫要憂慮,二殿下能獲得兵權,就是因爲我蒼**隊的威脅,同樣的道理,三殿下難道就不可以麼?而且,殿下您也只能放手一搏了,不然待解決了外患,二殿下遲早要對您出手。”

出手……

鄭康嚇出了一身冷汗,張口想要答應,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道:“蒼國如此幫我,有何圖謀?”

“殿下多憂了。我蒼國爲何北伐,難道殿下心裡沒有一點數?我蒼國幫助殿下奪得皇位,到時候您以皇帝之尊下旨,割讓康城贈予我蒼國,然後再兩國派兵攻打申國,平分申地!”

康城、申國……

鄭康心裡明白了,尤其是最後一句話,讓他覺得渾身舒坦。

當即,他對孔尚賢的話沒有太大的懷疑,畢竟蒼國總共才兩萬軍隊,加上一萬五千名義軍,能成什麼事?

這樣一點力量,在鄭國的本土上,最多隻能撲騰出一點浪花罷了。

第411章 戰後發展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185章 玩點情調?第37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159章 加徵和改革第135章 燎原之勢第598章 打響第602章 浩蕩大勢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431章 遷都第568章 範國投降第42章 收服第487章 雲國皇帝駕崩第442章 天子璽第355章 敗露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第107章 君臣謀算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501章 將計就計第355章 敗露第205章 決戰之前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464章 碾壓二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307章 孔明燈第371章 閱兵進行時(三)第449章 點醒第357章 熱鬧的蒼城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433章 混戰開始第460章 蒼楚宣戰(二)第578章 中計第7章 腐朽的世界第257章 入宮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507章 慘劇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494章 投降共識第51章 奔襲糧草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275章 摧枯拉朽第250章 喘不過氣的盛國第44章 構築營寨第319章 驚天逆轉第86章 路見不平第520章 軍中謠言第371章 閱兵進行時(三)第580章 晉降第608章 波瀾壯闊第510章 塔防?第434章 蒼楚決裂第80章 熱鬧的上官府第492章 運兵船第453章 遭黑的楚國第511章 又是夜襲?第485章 雲毅躊躇第595章 阮貴妃第522章 父與子第284章 進擊的火鍋第1章 我是皇帝第39章 初次交戰第41章 投名狀第384章 確立貨幣第334章 興王與寧王第472章 熱火朝天的發展第85章 落魄母子第30章 談判結盟第480章 女帝猜測第159章 加徵和改革第1章 我是皇帝第84章 微服私訪第332章 絕路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170章 皇帝生病了!第607章 大慶薨第66章 皇后會武功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122章 鄭翰亮劍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88章 村長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58章 商議戰略第471章 大運河的考量第607章 大慶薨第491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523章 蒼國很好欺負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45章 一封書信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398章第5章 甕中捉鱉第208章 死志第9章 利益分配無標題章節第604章 血戰前奏第286章 論說第296章 合盟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