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流言四起

討伐不義!

解救百姓!

均分田地!

輕徭薄賦!

這是義軍的四句口號,經過蒼**隊的刻意散佈,再加上三天的發酵,在整個康城內掀起了一股狂潮,無論是街頭百姓還是田間耕地的漢子,都在熱鬧的討論這個消息。

其實,義軍的一萬五千士卒當中,有將近一半是康城中的百姓,當這些人受到蒼國善待,而且還成爲義軍的消息傳到城內,民間一片沸騰,很多家庭喜極而泣。

順理成章的,義軍的涵義也就在整個民間都傳開了。

驅逐貴族,均分田地,輕徭薄賦……這一項項聽起來,就像是一個神話。

但是現實又告訴大家,這個神話是可能存在的,因爲蒼國早已經開始施行了,原本很多鄭國家庭在秋收之後準備變賣家產,遷移到蒼國居住,但是沒想到,鄭國的百姓馬上也能享受這種待遇了。

喜從天降!

當然,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景,前提是蒼軍能獲勝,康城能成爲蒼國的一部分!

現在,康城百姓最期待的,就是蒼**隊早日攻過來了。

事實證明,流言就像是瘟疫一樣會傳染,到了九月二十六日,整個鄭國的百姓都聽說了這個消息,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家家戶戶像是過節一樣,舉行了大慶祝,甚至市井間還出現了童謠,將鄭蒼兩國做了一個對比。

總之,就是人心思蒼。

這一下,鄭康有些不安了。

倒不是懼怕民心,反正是一羣螻蟻的心思,不必理會就是了。

只是,流言的影響太廣泛了,傳到了父皇的耳朵裡會怎麼樣?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鄭國皇帝鄭餘梵了。

作爲一國皇帝,鄭梵餘在病牀上已經躺了近十年,朝堂政事基本上靠世家門閥維持。

也正是因爲這樣,他一直不敢冊立太子,採取了制衡之術,將三個兒子分封,各自掌管一部分兵權,名爲考查,實爲制衡。

長期下來,三個皇子的身邊就都聚集了大批政治力量,很多事情都能自己做主。

就比如這次兩個皇子合謀擺下的詐計,鄭皇一直被矇在鼓裡,毫不知情。

鄭康的擔憂就在這裡,若是被鄭皇聽到了這些,必定會關注此次戰事,接下來的計劃該怎麼辦?如果被誤會,皇位不就是徹底無緣了?

……

鄭國皇都,鄭城。

相比於蒼國皇都,鄭城的規模可就大多了,不僅僅人口衆多,更重要的是這裡商業發達,北邊與大盛國毗鄰,等於是一個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一些珍稀的水果和工藝品都在這裡聚集,然後運往鄭國和蒼國。

繁華的大街上,販夫走卒,黃髮垂髫,熱鬧非凡,一隊輦車行駛匆匆,直奔皇宮大門,邊上的百姓如同見了洪水猛獸一樣,慌忙避退。

這是鄭國二皇子鄭翰的車駕,一路疾行,就連宮門守衛都不敢怠慢,紛紛讓行。

終於,車駕在一座恢弘大氣的宮殿外停了下來,二皇子下車,匆匆進入。

“是我兒來了嗎?”躺在病牀上的鄭皇在一個妃子的攙扶下,緩緩站起了身。

“父皇!兒臣有要事稟報!”鄭翰行了一個禮之後,直接說明了來意,用遲疑之色看了一眼四周的人。

鄭國皇帝會意,揮了揮手:“你們都下去吧。”

“是——”

一衆宮女太監,包括那名伺候的妃子,都行了一禮,然後悄悄退去,掩上了大門。

終於,宮殿中只剩下鄭皇父子二人。

“皇兒,何事?”蒼國皇帝鄭餘梵面色蒼白,有點喘不過氣。

“父皇近日,有沒有聽說過什麼流言?”

“有何流言?”

鄭翰心裡一喜,父皇果然不知道,看來身邊應當沒有密探了……

於是,鄭翰將這些天的情況說了一遍,包括蒼軍在邊境是如何的襲營,流言是如何的傳出,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短短兩個月,那蒼國小皇帝就等不急了?”鄭皇鄭梵餘訝異,如果說流言還不至於讓他放在心上,那麼蒼國選擇在這個時候北伐,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因爲,如果真像傳聞的那樣,蒼國一片大好的形勢,過個幾年再北伐,不就是十拿九穩嗎?

鄭翰眸子中閃過一道冷光,故作猶豫,道:“此事,或許跟三皇弟有關。”

“康兒?”鄭皇皺了一下眉頭,蒼國北伐跟自己的這個三兒子有什麼關係?上次南侵賠償了鉅額財產,又是割地又是賠款的,難道蒼國皇帝還不滿足,因爲這個事發動北伐戰爭?

鄭翰頓了頓,道:“父皇明鑑,三皇弟自從歸國,一直對蒼國皇帝恨得咬牙切齒,前段時間的蒼國宮變,就與三皇弟有關。”

“宮變……”鄭皇呢喃了一聲,仔細一琢磨,而後道:“翰兒呀,你是不是覺得父皇老了,好糊弄了?蒼國宮變,那些士卒都是你的麾下吧?就說那狄老,比朕的年紀還大,在朝中聲望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不是一直都是擁立你的麼,朕可不相信你三弟有這個能力,讓狄老改換陣營,甘願驅策。”

“父皇錯怪兒臣了!”鄭翰面露委屈之色,道:“狄老是受兒臣所託沒錯,可是兒臣又是受誰所託,父皇難道就沒想明白嗎?三皇弟的軍隊,可都是成了俘虜呀,只能從兒臣這裡借兵……”

“你是說此事是康兒主謀,你從旁協助?”鄭皇哂然失笑,搖頭道:“你們兄弟三人水火不容,朕是知道的,要說康兒與你聯手,如何讓朕相信。”

“父皇也說了,我們三兄弟水火不容,可那都是在過去,您也知道我們鄭國朝堂的情況,如今貴族勢力紛紛倒向大哥,我和三弟就只能抱團取暖,他既然有求於我,兒臣豈有不答應之理?只是沒想到會再一次失算,令狄老慘遭毒手。”

鄭皇點點頭,道:“如此說來,倒是你三弟的錯了,是他惹惱了蒼國皇帝,可是……這與流言何干?你可不要說,今日進宮面見朕,只是爲了告小狀。”

第15章 政令推行第51章 奔襲糧草第484章 抉擇第243章 抉擇第465章 窮寇莫追第490章 留給陛下的時間不多了第178章 騎兵第341章 遷都與爭霸第235章 獻俘祭典第442章 天子璽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214章 盛國使臣第95章 奪位陰謀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510章 塔防?第473章 主動出擊第133章 農民起義第43章 積分的威力!第138章 決戰開啓第560章 貨幣戰開打!第348章 銀本位制的思考第449章 點醒第317章 震撼和疑惑第5章 甕中捉鱉第538章 雲國滅亡第489章 楚瓊第193章 軟禁?第301章 野戰奪城第508章重騎覆滅【二合一】第3章 神仙顯靈第266章 烽火再起第437章 告老之心第409章 皇帝愛聽故事?第311章 不對勁第563章 貨幣戰收穫第79章 毒瘤第298章 諸項事宜第129章 這叫禪讓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557章 功勳爵改革第447章 交易(下)第534章 戰前佈局第103章 行刑第108章 上河村見聞第404章 世族發難第253章 詭譎的局勢第329章 天意北遷第413章 嚴華的猜測第476章 爭辯第474章 得重騎兵者得天下!第130章 九十萬兩第265章 平等的交易第302章 佈局出兵第244章 大變革的前奏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97章 宮禁之變第423章 身份曝光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564章 攻範遇阻第110章 戰前巡營第530章 積分激勵第374章 營中兵法第196章 會盟大典第143章 塵埃落定第328章 圍城第121章 流言四起第72章 皇后的另一面第381章 多贏第481章 世族反應第199章 伏兵第225章 洞國與蒼國的決戰第580章 晉降第283章 會盟之前的佈置第425章 被擒第571章 秦堪的無奈第614章 大仇第47章 潰敗第561章 紙鈔的陰謀第62章 欲封爵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87章 小村莊的補貼第558章 歸義軍團雪恥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478章 驚天鉅變第613章 絕處逢生第44章 構築營寨第321章 深夜探討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169章 禪國大典第499章 六國攻蒼第52章 罪俘第258章 卷軸第25章 全盤否定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127章 援軍覆滅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257章 入宮第356章 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