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上祀桃花(一)

馮妙順着聲音看去,一個纖細身影,斜倚着一棵桃樹,肩膀不住地抖動。宮女被責打覺得委屈,是常有的事,馮妙側頭,只想擋住自己的臉,不要被人看出來。那宮女模樣的人,似乎完全沒覺察身後有人,止住哭聲,搖搖晃晃地往前走去。

桃林再往東,就是碧波池了,樹影掩映間,馮妙看着那人一步步靠近水邊,忽然覺得不對,起身朝她追去。那人是要投湖自盡!

兩人本來就隔了一段距離,馮妙既要繞過一棵棵桃樹,又要小心腳下免得發出聲響,追到池邊時,那人已經離池邊只有半步遠。宮緞繡鞋踩在水岸邊的砂石上,細沙直往水裡滑。

“別過去!”馮妙心急如焚,不管遇上什麼傷心事,難道能比死更難過麼?

那人聽見身後有人追來,不但沒有停下,反倒把一隻鞋輕輕向前一蹭,整個人都隨着細沙一起,往湖中滑去。此時滿湖池水已經解凍,但是水溫依舊冰冷刺骨,若是整個人落進水裡,不死也要去了半條命。

馮妙急得說不出話來,偏偏今天又穿了一件遮住整個腳踝的廣袖絲裙,她匆匆提起裙角,向前跳了一大步,伸臂抱住那個人向一邊滾去。兩人在滿是砂石的河岸上滾出幾步遠,才勉強停下。馮妙半邊身子劇痛,手臂幾乎擡不起來。

另外那個人稍好一點,也十分狼狽,臉上擦破了好幾處。馮妙揉揉額頭,正要說幾句勸慰的話,忽然看清了那人的面容,差點驚叫出來:“林姐姐!怎麼是你?!”林琅一向柔婉,連說話都是細聲細氣的,實在想不到她也會委屈到尋死的地步。

林琅眼神空洞,不看馮妙,也不理她的話,在地上摸起一塊石頭,狠狠往自己臉上砸去。馮妙驚呼一聲,擡手去擋,沒想到林琅這一下竟然用足了力氣,一下打在馮妙手上,血汩汩流出來。

馮妙“啊”了一聲,這時才覺得刺骨剜心地疼。“林姐姐,”她眼淚汪汪地問,“究竟有什麼事讓你如此難過?你生得這麼好看,若是毀了,多可惜呀。”

林琅兩次自戕未成,胸中提着的那股勁已經泄了,她原本就不是個發狠的人,緩緩轉頭,目光艱難地定在馮妙臉上:“我……我已經髒了。”勉強說出幾個字,眼淚就一連串地滾滾落下,從抽泣漸漸變成嚎啕大哭,把整張臉都埋在手心裡。

馮妙愕然,她其實不大明白林琅在說什麼,只覺得她哭得肝腸寸斷,就好像一生中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一樣,便也跟着覺得難過。她一邊手臂疼得不能動,只好伸出另外一邊的手臂,輕輕拍打林琅的背:“不要這樣,你要是就這麼死了,只會讓那些真心記掛你的人傷心難過。”

“我還能怎麼辦?”林琅哭得嗓音嘶啞,“如果有一天,你唯一珍視的東西,卻被人硬生生奪走了,你就會知道,那比活活剜了你的心肝還要痛苦百倍。”如此狠厲的話從林琅口中說出來,顯見得她已經傷心至極。

“別人奪走了你的東西,過錯並不在你身上。”馮妙忍着疼說話,此時春宴已經開始,暢和園內樂聲悠悠,恰好遮住了她們說話的聲音,“君子無罪,懷璧其罪。如果有一天,別人要奪走我心愛的東西,而我又沒有能力自保,那我的犧牲至少也要有價值,爲我心底珍視的人,換來他想要的東西。”

馮妙雙眼清亮,不躲不閃地直視着林琅,她甘願送出今生最珍貴的自由,換阿孃和弟弟平安。

林琅心頭劇震,她依稀從對面纖細瘦小的人影身上,看到了她自己從來不曾有過的勇氣。無數念頭在腦海裡翻騰,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兩人沉默無言地四目相對,馮妙額頭上冷汗淋漓,左邊手臂先在地上重重摔了一下,又捱了林琅那一下,整個小臂都紅腫起來。飄逸的廣袖也撕扯破了,斜斜垂在一邊。這副樣子,哪裡還能獻舞?

滿心沮喪時,身後桃林中傳來“喀嚓”一聲清響,那是鹿皮小靴踏在枯枝上的聲音。馮妙匆匆回頭,見馮清正站在一株桃樹下,冷眼看過來。

剛纔酒令傳到她這一席上時,馮瀅抽到了雙手同時寫字。她從小體弱,不能出門,閒來無事便在家中練字,雙手同書正是她的絕技,馮瀅當場便取筆墨來,左右開弓寫了一副對聯:春風春雨春色,新年新歲新景。對聯本身文采平平,可是三個“春”字和三個“新”字,字體各不相同,同時落筆卻又紋絲不亂,贏得滿堂喝彩聲。馮清心中不快,又不好對自己的妹妹發作,便藉故離席,四處走走,沒曾想,剛好在這裡遇上馮妙。

見着馮清,馮妙原本有些擔心,怕她挖苦譏諷,鬧得太過難堪。可馮清卻只是在原地站着,目光在林琅身上打轉。馮妙恍然大悟,這位小姐定是得了博陵長公主的耳提面命,要她在林琅面前,不可失了身份。在她們母女眼中,林琅遲早也是要爲妃爲嬪的,可又終歸只能是個宮女出身的低等嬪妃,現在就擺出正房彈壓妾室的姿態來了。

馮妙心裡替林琅不值,坐在地上也不起身,略一躬身說道:“清妹妹安好。”

“誰是你妹妹,我可沒有在甘織宮裡的姐姐。”馮清白她一眼,神情滿含譏誚不屑。

馮妙倒也不想跟她爭執,低頭去理自己的衣袖。好在藏在袖子裡的水袖飄帶並沒有損壞,待會想辦法把廣袖修補一下,仍舊可以起舞。

馮清站在原地,正覺得尷尬,桃林之外,迎風飄來陣陣若有若無的香氣,像是許多種花草混合在一起,馥郁卻又並不讓人覺得太過濃烈。香氣經久不散,接着又是若有若無的輕吟淺唱,低低的像是就盤旋在耳邊。

馮妙抑制不住心裡的好奇,探着頭向外看去。四名青衣侍女,擡着一頂輕紗軟轎,緩步走來。那轎子四面都沒有錦緞布簾,只用天青色的薄紗圍裹,依稀看得見轎內,一名妙齡少女正斜斜臥着,一隻手搭在胸口,似乎不勝嬌弱的樣子。

軟轎行至曲水正中,便停下了,轎內伸出一隻潔白如玉的手,搭在一名侍女肩上,接着,又探出一雙小巧腳掌來。那雙腳上穿着絲絹縫製的短襪,腳踝處各繡着一隻小小玉兔。另有一名侍女上來,跪在她身前,給她穿上絹絲繡鞋。

轎中的女子“咯咯”笑了一聲,這才雙腳落地,從軟轎裡站起。她並沒裸露雙足,所以算不得失節,可這作派,卻又隱隱帶着一股挑逗意味。

女子盈盈上前兩步,俯身跪倒:“小女高氏照容,拜見太皇太后、拜見皇上。”她的聲音酥軟,比杯中的酒漿更容易讓人迷醉。一句話說完,不等主位上的是人發話,高照容便自己擡起了頭,雙眼隱約含笑地看向拓跋宏。

四座發出輕微的驚歎聲,這名女子梳着飛天高髻,額間點一抹硃砂,眼窩深邃卻又眼尾狹長,皮膚並不白皙,反倒泛着一層淺棕,整個人勻稱修長,卻又帶着弱不禁風的病態。處處都充滿矛盾,可是這些彼此矛盾的特質,恰到好處地融合在她身上,讓禁不住想看一眼、再看一眼……

拓跋宏微笑擡手,示意她起身,轉頭對高清歡說:“想必這就是你那用丁香花敷額的妹妹了?”

高清歡起身答話:“臣這個妹妹自幼體弱多病,父母親沒有辦法,只能送她去寺院裡寄養,前幾天滿了十六歲,纔剛剛接回來。禮節上沒人教導她,請皇上勿怪。”

“哥哥!”高照容嗔怪地叫了一聲,眼波流轉間嫵媚生姿,“哪有一來就說自家妹妹不懂禮數的?”她轉頭仍舊看向拓跋宏,抿着嘴微微笑着:“照容來遲了,願獻一舞賠罪,請皇上恩准。”

這話叫人無法拒絕,見拓跋宏輕輕點頭,高照容站起身,袖筒向外一甩,憑空長出六尺。五色絲絹結成水袖,在半空中略一伸展,才飄飄蕩蕩地落下。

馮妙看見這場景,立刻心中一沉,高照容的舞蹈,也是用水袖。高照容從一早上起,就吊足了衆人胃口,此刻終於出現,又是妝容精緻、服飾華美,五官也妖嬈嫵媚得無可挑剔。雖然馮妙用的九尺水袖飄帶,更考驗舞蹈者的功力,可高照容已經佔盡了先機,她想再用類似的技法,就算舞得再好,也絕對不會有此刻的震撼效果了。

高照容雙手虛合,從身旁侍女手中接過一件梨形的西域樂器,對着主位屈膝說道:“此舞名飛天,此琴名琵琶,恭祝太皇太后福壽綿長,恭祝皇上早得良緣。”她的動作身形,甚至手裡拿着的樂器,都透着新奇。那件琵琶,還有幾人見過,至於她說的飛天舞,卻是聞所未聞,都瞪大了眼睛看着。

77、暢和小築(二)16、貴胄宗親(七)155、斗轉星移(二)289、玉碎瓦全(二)257、阻力重重(二)127、蟹語生波(二)311、言重九鼎(二)111、惑世嬌蓮(二)211、青巖落雪(二)95、金玉相擊(二)222、暴風驟雨(一)75、小字潤蓮(二)57、鳳起甘織(四)82、衣香鬢影(一)102、桃之夭夭(一)201、詭計連環(二)156、東山再起(一)281、漏雨連綿(二)275、此心悠悠(二)239、疑竇叢生(二)228、風雲際會(一)283、前塵舊事(二)153、峰迴路轉(二)110、惑世嬌蓮(一)296、天光未明(一)227、千秋帝業(二)310、言重九鼎(一)273、郎心難測(二)258、亂語驚心(一)283、前塵舊事(二)141、生死同心(二)65、變數橫生(二)80、臥薪嚐膽(一)260、意外之惑(一)130、所謂伊人(一)89、千里東風(二)317、山盟猶在178、寒山古寺(一)231、恍如隔世(二)117、碧色十香(二)260、意外之惑(一)74、小字潤蓮(一)128、鋒芒始現(一)125、檀香嫋嫋(二)196、是非成敗(一)294、懸崖勒馬(一)115、三春細雨(二)167、人心生變(二)114、三春細雨(一)50、冷月宮牆(二)243、攻心爲上(二)75、小字潤蓮(二)97、五彩鳳尾(二)66、變數橫生(三)162、此身何幸(一)134、步履波瀾(一)227、千秋帝業(二)272、郎心難測(一)16、貴胄宗親(七)13、貴胄宗親(四)184、山重水複(一)88、千里東風(一)284、岌岌可危(一)80、臥薪嚐膽(一)125、檀香嫋嫋(二)256、阻力重重(一)文文上架嫋,華華的致謝306、秘而不宣(一)299、恩怨綿綿(二)262、節外生枝(一)143、計生連環(二)133、蕭史乘龍(二)51、冷月宮牆(三)314、陡生激變(一)269、棋逢對手(二)44、無路可退(二)26、蓮囚金宮(六)297、天光未明(二)242、攻心爲上(一)127、蟹語生波(二)160、鷸蚌相爭(一)245、春雨潤物(二)146、暖室同春(一)298、恩怨綿綿(一)108、無憂無懼(一)88、千里東風(一)31、道高一尺(二)46、無路可退(四)78、山雨欲來(一)229、風雲際會(二)73、上祀桃花(二)18、妙語初綻(二)47、無路可退(五)320、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一) 拓跋珪、慕容槿番外174、逝者如斯(一)3、夙夜宮聲(三)262、節外生枝(一)211、青巖落雪(二)20、妙語初綻(四)212、花市如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