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小字潤蓮(一)

文瀾姑姑的聲音極低,像一縷煙漂浮在半空:“先帝寵愛小姐,卻因爲拓跋皇家立子殺母的關係,害怕她得子而喪命,便千方百計找了這種藥丸來。月華凝香極其珍貴,向來只有馮家的妃嬪小姐,才能用這種藥丸養顏滋補。可它最珍貴難得的地方,並不在此,而是在於裡面的另外兩味珍貴藥材——零陵香和七葉一枝花。”

“啊?”馮妙驚歎,皇帝送給最寵愛的妃子的藥裡,竟然有這種成分。零陵香到還好些,七葉一枝花卻十分珍貴少見。據說這種草藥的花朵,是由七片一模一樣的葉子組成的,很是奇特。不過,這兩種草藥,都是用來防止有孕的。

文瀾姑姑輕輕點頭:“先帝並沒有隱瞞欺騙,而是直接告訴了小姐,服了這粒藥,便不會有孩子。”

“可是小姐聽了卻說,他們既然做了夫妻,爲他生兒育女便是天經地義的事,怎能因爲顧惜自己的性命便剝奪了先帝的天倫之樂?”文瀾姑姑摩挲着鏤空銀球上的緞帶,“聽她這麼說,先帝感動非常,可小姐卻不肯把這粒藥丸還給先帝,便做了這個鏤空小球,帶在身上。”

馮妙捧着小球,心中感嘆不已,要怎樣一個灑脫知命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她迎着光亮看去,才發現小球上刻着幾行細密的小字:結髮爲夫妻,恩愛兩不疑。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詞句之間,幾乎是時間最決絕剛烈的情愛。

她小聲開口發問:“那……這位小姐,最後有沒有留下孩子呢?”

文瀾姑姑卻並不回答她的話,喘一口氣便接着說:“若有一日你覺得左右爲難、怎麼做都傷人傷己時,你只需記得四個字——率性而爲,永遠不要……不要失了自己的本心。”最後幾個字,幾乎是一字一頓地說出來,聲音卻變得越來越飄渺。文瀾姑姑撫着緞帶的手指突然鬆開,整個人軟倒下去。

“姑姑!姑姑,你不要嚇我!”馮妙再也顧不得此時身在何處,大聲哭喊。

可她細弱的胳膊,根本擔不起一個人的重量,只能看着文瀾姑姑緩緩倒下去……

太皇太后的旨意來時,文瀾姑姑已經永遠用不到了。馮妙知道她其實不想死在宮內,不想永遠困在這四面宮牆裡。可她終究差了那麼一步,倒在離宮門如此近的地方。

十幾歲的小姐入宮,身邊帶着的丫鬟又能有多大?從無邪少女,變成中年婦人,最後仍舊是一抔黃土。

上祀節過後,宮中的禮官便開始給參加春宴的小姐們準備回禮。大魏皇室向來以金、銅之物代表尊貴,因此準備的回禮也有兩種。收到純金打製的對插青鸞髮簪,便代表皇家看中了這家的小姐,一家人都滿面喜氣地準備入宮的人手器物。收到白玉如意的,便是落選了,可以另行許配人家。

馮家的兩位小姐,自然都在入選之列。內秘書令李衝的女兒,滎陽鄭氏的長房嫡出女兒,也都毫不意外地入選。尚儀局闢了暢和園附近一帶的宮室,等收拾妥當、再選定吉日,就可以迎入選的小姐們進宮。

甘織宮自然不在禮官的考慮範圍內,予星聽馮妙說起那一天的際遇,替她惋惜不已:“如果沒有半路殺出來的高小姐,沒有小樹林裡那個尋死的人,該多好。”

“哪有那麼多如果?”馮妙淺淺地笑,頭頂一隻五彩斑斕的錦雀風箏,正迎着風飄飛。她的目光近乎貪婪地追着那隻風箏看,至少在那根線可以觸到的範圍內,它是自由的。

看着看着,那風箏似乎越來越低,搖搖晃晃地一頭栽下來,正掛在甘織宮的一側牆壁上。

“你們都給我躲遠一點,本公主自己去拿!”少女清脆的嗓音響在牆外。接着便是驅趕小太監架梯子的聲音、小太監苦苦哀求的聲音、牛皮小靴踩踏在木欄上的聲音……一陣嘈雜過後,一張蘋果似的臉,從牆頭露出來。

少女伸着手,一點一點地努力向前,終於夠到了錦雀風箏。她歡呼雀躍地擡頭,目光正對上馮妙:“咦?是你?”少女竟然把風箏向後一丟,整個人越過牆頭:“你那天用新鮮果蔬和學鳥叫招引喜鵲的法子,可真好玩,你還有什麼好玩的主意?都告訴我,我一樣一樣去試了來。”

馮妙啞然失笑,她只見過彭城公主拓跋瑤兩次,其中一次還是隔着簾子聽她跟太皇太后說話。整個皇宮,最自在的人恐怕就是她了,太皇太后嬌寵她,旁人更不敢逆她的意。

“你也是馮家的小姐,”拓跋瑤突然嘆了口氣,“馮家的另外兩個小姐,就要變成我的嫂嫂了。”

“你不喜歡她們做你的嫂嫂?”馮妙故意逗她。

拓跋瑤吐了一下舌頭:“一個鼻孔朝天,從來不理人,另外一個病得動都動不了。這樣的嫂嫂進宮,還是沒人陪我玩。”

馮妙忍不住笑出聲來,果真是個心思單純的小公主,別人眼裡紛繁複雜的事,在她這倒是簡單。

“六公主又不是隻有這兩個嫂嫂……”馮妙剛一開口,忽然想起什麼,有些疑惑地問,“高家的小姐入選了沒有?”

“原本是入選了的,皇兄專門給她準備了九紋鳳簪,”拓跋瑤眨着一雙眼睛,“可是聽說高小姐不肯收,說她已經在佛前發願,要祈福十年,償還父母之恩,能入宮沾染紅塵氣息,整個平城都以爲高小姐瘋了。”

馮妙不說話,心裡卻感嘆,這纔是最聰明的人。驚鴻一瞥,卻又求之不得,少年天子如果不是心志堅忍的人,恐怕這會已經對她癡迷深陷、難以自拔了。

轉念又想,高家只送了這一位小姐待選,她此時拒絕,要麼是有條件想讓皇上答應,要麼,便是在等太皇太后的意思。

“六公主,”馮妙忽然拿出一個絲絛打成的小結,“我想起一個好玩的東西,你看着。”她把小結放進手心,作勢向前一拋,再張開時,手心裡便什麼都沒了。拓跋瑤張大了嘴,伸手來摸,看她藏到哪裡去了。馮妙擡起另一隻手,在拓跋瑤耳邊輕輕一抓,收回身前,再張開時,那絲絛結便跑到另一隻手裡去了。

“啊!你是怎麼藏的?快告訴我!”拓跋瑤生長在深宮,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外面極常見的戲法。馮妙其實也只會這一手而已,還是從前跟府裡一個和氣的花匠學的。

“六公主,我不能離開甘織宮,可是我有幾句話想對太皇太后說,能不能請公主幫忙傳個話?”馮妙用指尖理着絲絛穗子,引着拓跋瑤的興致,“我快到及笄的年紀了,卻淪落在這裡,想請太皇太后作主,賜我一個表字。公主不妨先自己想想這戲法的秘密,改天公主路過時,我看看公主猜得對不對。”

拓跋瑤爽快地答應:“那好,我便明天再來。”她敏捷地從牆頭翻回去,隔着宮牆還能聽見她在喝斥小太監:“不要扶我!我自己下來。”

聽見她走了,躲在一邊一直沒有出聲的予星,才悄聲問:“太皇太后那麼尊貴的人,要是不理睬你怎麼辦?”

馮妙把絲絛小結遞給她:“不理睬就不理睬吧,反正也只是試一試。我剛剛在想,高照容耗了那麼多心思,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其實這道理,對我也是一樣。”太皇太后特意請博陵長公主入宮,只爲敲打她,又怎麼可能在一切都未分明時便放棄了她。

等到第二天同一個時辰,拓跋瑤卻沒來。馮妙心中失望,也許拓跋瑤找到別的好玩的東西,已經把在甘織宮看見的小戲法給忘了。一連等了十幾天,都毫無動靜,也許這個辦法又失敗了。

四月初六,馮妙正在小藥園裡挖豆根,忽然遠遠地聽見甘織宮門外傳來一片嘈雜聲。不一會兒,予星就匆匆忙忙地跑進來:“外面……外面有人來宣旨,似乎是給你的。”

馮妙淨了手,剛走到正殿,便看見紅木雕漆箱籠放在地上,一名侍女模樣的人,手裡託着彩盤,上面放着一對點翠金釵。尚儀局從六品掌事姚福全,滿臉喜氣地說:“這位就是馮大小姐吧?給小姐道喜,請小姐梳妝,這就移步暢和小築,其他各位小姐,也是今天入宮來着。”

四周一片不敢高聲的驚歎,一嘆她竟然是馮家的小姐,二嘆她涅槃重生的運道,進入暢和小築,便是皇上的待選妃嬪了,尋常宮人,不論品級如何,都要對她行禮問安。正因如此,姚福全說話時,一直半躬着腰,目光也並不與她直接對視。

年老的嬤嬤走上前來,先向她俯身行了禮,然後才笑吟吟地說:“奴婢爲小姐梳頭勻面。”

馮妙如墜霧中,看着別人向自己口稱“奴婢”,心裡一時還轉不過彎來,忙說:“不敢勞動姑姑。”

184、山重水複(一)195、萬年永固(二)223、暴風驟雨(二)189、美人夜來(二)59、暗流洶涌(一)254、魔由心生(一)39、何奈霜雪(三)95、金玉相擊(二)311、言重九鼎(二)33、道高一尺(四)219、南朝舊事(二)2、夙夜宮聲(二)83、衣香鬢影(二)149、長夜未明(二)114、三春細雨(一)162、此身何幸(一)72、上祀桃花(一)299、恩怨綿綿(二)88、千里東風(一)104、蓮華旖旎(一)287、取捨之間(二)142、計生連環(一)268、棋逢對手(一)186、箭在弦上(一)58、鳳起甘織(五)15、貴胄宗親(六)315、陡生激變(二)7、夙夜宮聲(七)320、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一) 拓跋珪、慕容槿番外116、碧色十香(一)261、意外之惑(二)文文上架嫋,華華的致謝104、蓮華旖旎(一)202、翻雲覆雨(一)237、金鳳迴鑾(二)56、鳳起甘織(三)178、寒山古寺(一)252、瞞天過海(一)281、漏雨連綿(二)121、錦繡綾羅(二)41、何奈霜雪(五)27、蓮囚金宮(七)179、寒山古寺(二)160、鷸蚌相爭(一)67、變數橫生(四)9、夙夜宮聲(九)198、所樂皆苦(一)164、幻境成空(一)103、桃之夭夭(二)51、冷月宮牆(三)6、夙夜宮聲(六)180、觀棋不語(一)282、前塵舊事(一)216、手鑄金人(一)172、此夜寂寂(一)12、貴胄宗親(三)83、衣香鬢影(二)130、所謂伊人(一)261、意外之惑(二)73、上祀桃花(二)332、番外二:千里相思半世劫 王玄之番外122、七巧玲瓏(一)168、世事翻覆(一)241、天理倫常(二)57、鳳起甘織(四)330、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十一)239、疑竇叢生(二)54、鳳起甘織(一)73、上祀桃花(二)100、身不由己(一)185、山重水複(二)311、言重九鼎(二)321、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二)143、計生連環(二)58、鳳起甘織(五)175、逝者如斯(二)203、翻雲覆雨(二)257、阻力重重(二)87、簾動風起(二)97、五彩鳳尾(二)93、欲語還休(二)104、蓮華旖旎(一)20、妙語初綻(四)223、暴風驟雨(二)332、番外二:千里相思半世劫 王玄之番外214、離間之計(一)49、冷月宮牆(一)28、蓮囚金宮(八)10、貴胄宗親(一)135、步履波瀾(二)170、山高水闊(一)55、鳳起甘織(二)246、寸草相依(一)228、風雲際會(一)157、東山再起(二)106、謂我何求(一)140、生死同心(一)292、一線生機(一)172、此夜寂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