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逝者如斯(二)

馮妙聽見“清心明目”四個字,雖然覺得不大可能,還是叫忍冬帶那人進來。

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的年輕內監,被忍冬帶着進來,隔着牀帳向馮妙叩拜問安:“小的徐長拜見貴人娘娘。”說完,他把一隻木盒雙手呈上。忍冬接過木盒遞進帷帳裡,馮妙卻並不急着看,反倒跟那內監閒閒地聊了幾句。

馮妙問什麼,徐長就答什麼,並沒有一句多餘的話。二十多歲在內監裡算很年輕的,他做的又是這樣給替各宮運送物品的活兒,想必品級不會很高,可是聽他說話,卻進退得宜,很知道分寸。

“不知道你的師父是哪一位?”馮妙畢竟才小產過,還沒出月,禁不得累,說了幾句話便覺得精神不濟,索性不再跟他兜圈子。

宮中太監不能生養兒女,多有年老的太監與年輕的太監互相認作師徒,平時教授些手藝,到年老體衰的時候,就指望這徒兒像兒子一樣替他養老送終。馮妙這樣問,是想借此猜度,他究竟是哪裡派來的人。

“回娘娘話,是慎刑所的李得祿李公公。”徐長倒也不隱瞞。

馮妙“哦”了一聲:“你在內六局做事,卻認了慎刑所的人做師父,這倒是挺少見的。”

徐長躬身回答:“不瞞娘娘,我在宮中原本無依無靠,是送這木盒來的人,替我出了大筆的錢財,讓我做上現在的差事,又幫我拜了李公公做師父。”

馮妙笑着應聲:“這人想必是平城內的商戶吧,想叫你採買的時候多惠顧他送來的東西。至於李公公,他爲人嚴厲,輕易不肯通融,想必是通過你遇事向李公公說情了?”這些事在宮中很常見,馮妙無心多管,只是隨意說起。

“娘娘說的對卻也不全對,這木盒的主人從不叫我額外照顧他的生意,只是每年採買之前,向我打聽宮中貴眷們近來喜歡什麼樣的花色、款式,問問宮中有沒有什麼禁忌。他提前做好準備,送來的東西自然最合心意,就是內六局總管事大人親自來評判,也是他的貨色最好。”

徐長說起這木盒的主人,語氣間滿是敬佩:“至於拜李公公爲師,是因爲李公公爲人嚴苛,有了這樣的師父,別人輕易不敢拿見不得人的事來拉我下水,我才能在現在這位置上做得長久穩妥。”

這種從人心微末處着眼的處事之道,的確很像王玄之,而他也恰好曾經在平城做生意。馮妙聽了這些話,才從忍冬手裡接過木盒,打開來看。

楠木雕成的小盒,因爲年代久遠而觸感略有些潤滑,盒蓋上刻着幾個字“千金平喘方”。馮妙記得在書上看過,這是晉孝武帝爲寵妃尋來的藥方,據說配方珍貴,凝練成丸的方法也很特別,製成的一顆藥價值千金,

她打開木盒,八個小格中有五個空着,只有三個小格里各放着一粒蠟丸。馮妙捧着木盒,心頭百味雜陳。藥書記載,這方子一定要取健康城外的江水,三淘三澄之後用來揉制,才能凝成藥丸。王玄之不告而別,匆匆返回南朝,難道就是爲了配齊這藥方裡需要的水麼?

“給你這木盒的人,現在在何處?”馮妙握一枚藥丸在手裡,終於還是忍不住發問。

徐長回答:“我並沒見過這人的真容,只見過他身邊一名青衣小僮,這次的木盒也是那小僮送來的。不過他說,他家公子有兩句話要轉告娘娘。第一句是,他的姨母久居健康,也患有喘症。第二句是,君子遠庖廚,孔聖人雖然也有迂腐的一面,但這話也是有道理的,請娘娘三思。”

藥丸在馮妙手中變得溫熱,蠟質的滑膩浸滿整個手心。她叫忍冬送徐長出去,自己對着木盒發呆。王玄之的話,總是像他本人一樣含蓄,他想說他找這藥方,其實是爲了患病的姨母,讓她不必心中愧疚。可她怎會不知道,治喘症的藥方那麼多,這個方子之所以名貴,便是因爲它不會傷胎,唯獨適合有孕的人服用。

她把三顆蠟丸都倒出來,才發現木盒底下壓着一張紙條,用極淺淡的墨色寫着兩行小字:萬事寬心,四時安好,切記!

他大費周章送了藥來,最後留下的叮囑,只有這麼一句話而已。依稀還是那年出宮上香時的情景,月白衣衫的男子,雙手合攏抵在脣上,緩緩念出一句話來:“惟願心中牽念的人,萬事寬心,四時安好。”

只可惜,仍舊還是晚了一步,已經用不到了。

忍冬恰在這時回來,馮妙把紙條遞出去,讓她放在燭火上燒掉。馮妙不想白白浪費了他一番心意,把三顆裝着藥的蠟丸放回盒子裡,讓忍冬拿去收好。

她側身躺下,閉眼想着第二句話。王玄之最擅長審時度勢,眼下大魏宮中的情形,正如同架在火上的一鍋熱油,表面上平靜無波,可只要有一滴水落進鍋裡,整鍋熱油都會滾沸。王玄之是在暗示她遠離紛爭以求自保,她又何嘗不明白。只是天地空曠,她能躲到哪裡去呢?

崇光宮內,寬大的牀榻已經空置了十幾天,只要一靠近它,拓跋宏似乎就能聞到濃重的血腥味。他依然記得,馮妙沾滿血跡的雙手,重重烙在他心口,灼燒得他無處躲避。

他叫人看過那天最後一碗藥渣,裡面的確摻了能使人滑胎的藥劑。他並非沒有辦法查證,只要在慎刑所裡關上一夜,多硬的嘴也能撬得開。只是他不想在這個時候,給馮妙心口再撒上一把鹽。她一向最愛護這個弟弟,他說也當這是自己的弟弟時,的確是真心的。

計時的線香,剛燒到子時那一格,劉全小步走到拓跋宏身邊,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拓跋宏輕輕點頭,不一會兒,劉全就引着一個全身被黑色斗篷包裹的人進來。

“思政,路上可還順利?”拓跋看清了被風帽遮住大半的那張臉,隨口問他。

“一切都好,只是進城時有驚無險,差點被父親大人的隨從發現了。”馮誕笑着坐下,隨手拿起桌上的茶盞便喝。這位馮大公子,此時依舊嬉笑着說話,卻與平時浪蕩不羈的樣子大有不同。

“在路上就聽說妙妹妹失了孩子,怎麼沒見她在崇光宮?她可養得大好了?”馮誕解下風帽環顧四周,有些奇怪地問。

“她身子太弱,現在更是多說幾句話就要喘症發作,她不肯在崇光宮,朕就準她回華音殿去了。”拓跋宏搖頭苦笑,把那一天的情形講給馮誕聽,“不過,朕知道這筆賬應該記到誰的頭上,現在不跟她計較,等時機成熟了,直接跟她算一筆總賬。”

多年以前,密室中淒厲的呼喊聲,仍舊清晰地響在他耳邊:“馮有!你這妖婦!我詛咒你!”拓跋宏那時曾發誓,今生絕不會愛上馮氏女子,可命運之手隨心所欲地撥弄着每一個人,他終究還是遇見了馮妙。

馮誕聽得直搖頭:“妙妹妹從小就沒有安全感,她看着性子溫和,其實內心裡最倔強。我從前替姑母傳遞過一次信箋,讓她無辜受冤。我並不知道信箋裡的玄機,可是這些年來,她都再不肯相信我,見着我的面都跟外人一樣,喊我‘大公子’。”

他不能在宮中久留,把藉着開鑿佛像訓練兵士的情形,講給拓跋宏聽:“眼下已經有三千多人,都是絕對忠心的。妙妹妹想出的這個方法,的確很好,雕鑿佛像要先在半山上鑿出一個洞穴來,正是練兵的最佳場所。皇上不妨尋找機會,下令再多開鑿幾處洞窟,我還可以再選些新的人一起訓練。”

拓跋宏點頭讚許:“思政,你做事的確很叫朕放心。人數不必貪多,要緊的是練習近身搏鬥。上次也多虧有你肯跟朕合唱一齣戲,才能讓這些宗親收斂了隨意劫掠的壞習慣。要你花心思做這些事,來幫朕瞞過你的好姑母,真是爲難你了。”

“臣與皇上相識十年,相信皇上是難得的聖明天子,光如日月一般。臣這一生,便是追隨在日月身邊的小星,自然應當盡心竭力,輔佐皇上建立前無古人的帝業功勳。”馮誕起身,單膝跪拜在拓跋宏面前。

拓跋宏與他相視而笑,兩人不約而同地想起在崇光宮初次見面的情形。太皇太后選了自己喜愛的侄子來給年幼的皇帝作伴讀,兩個孩童第一天就大打出手,慌得內監隨從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可不曾想,這麼一場架,倒成就了一生肝膽相照。

“朕的妹妹裡,還有樂安公主尚未婚配,朕希望你快些與公主完婚。”拓跋宏沉聲說。

“臣領旨,”馮誕的臉色有一瞬的凝滯,他聽懂了拓跋宏的言外之意,“臣還有一事要請皇上答應,臣的幾個弟弟,要麼性情浮躁,要麼不諳世事,懇請皇上許他們虛爵,不要讓他們爲官。至於清妹妹……她性子驕奢,臣知道她必定得不到皇上的真心喜愛,懇請皇上準她平安終老。”他是大哥,能爲弟妹所求的,也就只有這麼多了,即使有一日馮氏敗落,至少他們仍能留住性命。

“朕答應,你去吧。”

馮誕俯身叩頭,重新用風帽遮住頭臉,退出殿外。他不能停歇,連夜便要返回昌黎王府,第二天一早,再重新入宮向太皇太后問安。

眼看七夕將至,內六局給各宮準備了綵線、布帛、銀針,供各殿女眷乞巧慶節用。宮中第一次按照漢人女眷的習俗,準備七夕節的用品。華音殿也領到了份例,除了針線絲帛之外,還有一隻養在琉璃罩子裡的蜘蛛。

馮妙身體略好一些,忍冬便把這些東西拿給她看,給她說些高興的事。馮妙看着奇怪:“七夕乞巧,要蜘蛛做什麼?”

268、棋逢對手(一)129、鋒芒始現(二)226、千秋帝業(一)281、漏雨連綿(二)244、春雨潤物(一)260、意外之惑(一)24、蓮囚金宮(四)156、東山再起(一)58、鳳起甘織(五)75、小字潤蓮(二)95、金玉相擊(二)208、南北之隔(一)284、岌岌可危(一)281、漏雨連綿(二)4、夙夜宮聲(四)166、人心生變(一)272、郎心難測(一)325、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六)222、暴風驟雨(一)302、如臨深淵(一)268、棋逢對手(一)245、春雨潤物(二)61、暗流洶涌(三)63、暗流洶涌(五)303、如臨深淵(二)75、小字潤蓮(二)52、冷月宮牆(四)272、郎心難測(一)216、手鑄金人(一)182、採菊東籬(一)323、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四)63、暗流洶涌(五)62、暗流洶涌(四)178、寒山古寺(一)211、青巖落雪(二)319、共盡餘生(大結局)109、無憂無懼(二)61、暗流洶涌(三)287、取捨之間(二)242、攻心爲上(一)152、峰迴路轉(一)64、變數橫生(一)233、蓮心憐子(二)42、何奈霜雪(六)301、金樓玉闕(二)112、假戲真意(一)282、前塵舊事(一)301、金樓玉闕(二)208、南北之隔(一)259、亂語驚心(二)12、貴胄宗親(三)21、蓮囚金宮(一)110、惑世嬌蓮(一)22、蓮囚金宮(二)189、美人夜來(二)華華的叨叨症又犯了329、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十)91、顛倒榮華(二)241、天理倫常(二)180、觀棋不語(一)251、春祭之爭(二)206、客星浮槎(一)272、郎心難測(一)227、千秋帝業(二)60、暗流洶涌(二)175、逝者如斯(二)218、南朝舊事(一)327、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八)326、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七)26、蓮囚金宮(六)284、岌岌可危(一)163、此身何幸(二)文文上架嫋,華華的致謝153、峰迴路轉(二)218、南朝舊事(一)249、危局初現(二)63、暗流洶涌(五)7、夙夜宮聲(七)8、夙夜宮聲(八)324、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五)202、翻雲覆雨(一)71、一發而動(四)192、佈局落子(一)43、無路可退(一)173、此夜寂寂(二)204、反戈一擊(一)292、一線生機(一)149、長夜未明(二)180、觀棋不語(一)242、攻心爲上(一)245、春雨潤物(二)109、無憂無懼(二)124、檀音嫋嫋(一)153、峰迴路轉(二)79、山雨欲來(二)112、假戲真意(一)93、欲語還休(二)134、步履波瀾(一)258、亂語驚心(一)189、美人夜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