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錦書難託(一)

忍冬攔都攔不住,只能匆匆拿了馮妙丟下的鎏銀飛花暖爐,快步跟上去。

崇光宮外,內監劉全對着馮妙露出爲難的神色:“娘娘,皇上有過口諭,這幾天不準任何人進崇光宮,娘娘就別爲難小的了。”

馮妙答應了一聲,心中隱隱有些失落,她並不想做什麼,她只是想看看他還好不好,陪他安靜地坐一會兒、喝一盞能靜心的茶。

正要轉身離去,崇光宮的大門悄然打開,掌事宮女如意向馮妙屈身福了一福說:“皇上請娘娘進去。”說罷,側着身子,只引着馮妙一人入內。

崇光宮內未點火燭,十二幅鮫紗幔帳層層垂地,遮住了殿外射入的光亮。馮妙撥開幔帳,在鮫紗包裹內,觸到了一個冷硬的身形。她摸索着握緊他的手,身子從他手臂下方穿過,恰好窩在他胸前。

誰也不說話,就那麼寂靜無聲地坐着。馮妙伸手去摸他的手臂和脊背,已經沒有了厚重的紗布,這一番小動作過後,她仍舊恢復成無聲蜷縮的姿勢。

不知道過了多久,拓跋宏纔開口:“朕小時候,每當遇上不如意的事,就會躲進鮫紗幔帳裡。勰弟每次都會鑽進來找朕,明明朕就在這裡,他卻怎麼都找不着,最後急得大哭,朕只能主動出來哄他,由着他把眼淚鼻涕都蹭在新做的龍袍上。”

“這麼多年了,朕一直以爲是朕在哄着勰弟,”拓跋宏的聲音,低沉如七絃琴上最壓抑的一個音調,“一直到剛纔,朕纔想明白了,勰弟一哭,朕就立刻想到,朕是兄長,多大的事情也要忍下來。如果沒有勰弟那些眼淚和鼻涕,這身龍袍,早就不會穿在朕身上了。”

這些情緒,馮妙全都懂得,撫着他的背柔聲說:“能做夫妻,需要百世修行,能做兄弟,又何嘗不是如此?”話一出口,她才覺出羞赧,幸虧黑暗裡看不清彼此。

“朕一直不相信,因爲勰弟的馬術最好,他九歲時,就能爲了獵一隻毛色純白的狼王,只帶一名侍衛,在雪地裡追蹤五天五夜。這些年他的騎術也從未鬆懈,絕無可能失足墜下懸崖。”拓跋宏的嗓音裡,帶着凜冽的恨意,“可那匹馬,是他的母妃臨去前,留給他的禮物,勰弟愛那匹馬甚至超過自己的性命,如果不是身遭意外,他怎麼肯丟下那匹馬?”

“妙兒,朕不是一個好兄長,如果不是朕不想走漏消息,連對勰弟也隱瞞了朕安好的消息,他就不會急着進山……”他盡力想做一個世上最好的兄長,卻一次次總是做不到,瑤妹是這樣,勰弟又是這樣。

“宏哥哥,這不是你的錯。”馮妙鼓足勇氣,在黑暗的崇光宮中這樣叫他,“逝者已去,活着的人才需要更大的勇氣。”

拓跋宏的手在她腰間收緊:“你說的沒錯,因爲活着的人,要照顧得更多、揹負的更多,也要隱忍得更多。朕知道是誰,可朕竟然抓不到她一絲把柄……”

馮妙心頭一跳,竟然不敢開口去問,究竟是誰做的,明知道不大可能,還是忍不住心裡害怕。萬一是奉儀殿,他們還能像現在這樣,彼此扶持着說話麼?“皇上,”她不動聲色地轉換了話題,連她自己都沒注意到稱呼上的細小變化,“您打算把弄玉姐姐怎麼辦?”

“朕問過弄玉的意思,她不願另嫁他人。朕想仍舊留她在宮裡做女官,要是她以後想到了其他的去處,朕再替她安排就是。”拓跋宏微微搖頭,“李家六小姐真是個奇人,朕原本想好了許多話來安慰她。可她竟然一滴眼淚都沒有掉,只給朕磕了一個頭,要走了勰弟那匹馬上的馬鞍和蹄掌,再沒有其他的話了。”

馮妙知道李弄玉一向不願多說話,心裡卻是極有主意的,多勸也是沒有用。

過了午時,劉全在門外稟奏,有朝臣在明堂求見皇帝。拓跋宏這才叫人進來,伺候他梳頭更衣。如意帶着兩名小宮女,捧着四海騰龍紋錦袍、串珠碧玉腰帶、青玉發冠進來。馮妙叫她們把東西放下,親自服侍拓跋宏更衣。

拓跋宏的身量已經很高大,馮妙要踮起腳尖,才能把錦袍披在他身上。她一絲不苟地給拓跋宏束帶、理平衣襬,垂好衣袖。拓跋宏看着她的動作,在她夠不着時稍稍彎下身子。象徵帝王身份的衣袍穿戴整齊,拓跋宏已經恢復了跟平常一樣的笑容朗朗、溫和敦厚。

身爲帝王,他可以給最親近的弟弟無限哀榮,卻不可以在臣子面前,表露出絲毫悲慼神色。帝王註定就該是斷絕一起情思牽念的,否則便是優柔寡斷、有失君王威儀。

“妙兒,你先回去吧,這些天……”拓跋宏直起身子,深深地看了馮妙一眼,揚聲對劉全和如意說,“今後宮嬪都不得擅自進入崇光宮,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始平王拓跋勰在靜安殿停靈,已經超越了親王應有的儀制,因此停靈七日,便必須送出宮去。因爲皇帝的哀慟和特旨,宮中許多女眷,都來祭拜始平王的衣冠靈柩。馮妙與始平王原本並沒有太多深交,都是因爲李弄玉的緣故,才熟絡起來。相識一場,馮妙也想在第七天去送送這位風流多情的少年王侯。

她在拓跋勰靈前施禮過後,又默默停留了好一會兒,才被忍冬攙扶着站起。迴轉身時,馮妙看見李含真跪在靈案一側,鬢上簪着一朵素白的小花,對前來祭奠的人,按近似回禮的禮節一一施禮。

李含真也是個不苟言笑的冷美人,但神色間少了李弄玉那種飄然若仙的氣質,看上去更溫和可親些。馮妙有些奇怪,李含真明明早就拒絕了始平王拓跋勰的求親,怎麼又在此時以這樣的姿態,出現在靈堂?

“婕妤娘娘不必奇怪,我是替六妹來的,”李含真看出她的疑惑,客氣地說話,“六妹隨性慣了,一向不把世俗禮節放在眼裡。可天下人都知道,始平王爲六妹建造蕭樓。這份情意,隴西李氏不能置之不顧,少不得我這個做姐姐的,替六妹儘儘心意。”

她言辭客氣,語調卻跟李弄玉一樣清冷,顯然這對姐妹,從小受到的教導,都是頗爲自矜身份的。

馮妙點頭爲禮:“弄玉是真性情的人,你也不要苛責她了。”她已經聽見不少風言風語,始平王停靈七日,李弄玉卻一直沒有出現。還有人說得有板有眼,李弄玉聽見始平王的死訊,毫無悲慼神色,照舊夜夜飲酒高歌。人人都說,她是個沒有心肝的冷血美人。

眼下已經是第七日傍晚,天一黑,始平王的衣冠靈柩就要被送出皇宮去了。留在靜安殿內的人,多半也存了幾分看熱鬧的心思,只等時間一到,李弄玉仍舊沒有來,她們便可以肆無忌憚地詆譭、嘲諷。

就在衆人以爲此事已經毫無懸念時,靈堂門外,忽然飄來一陣濃郁的酒香。一道身穿大紅襦裙的身影,帶着醉意,搖搖晃晃地走進來。靈堂裡的人,幾乎都帶着鄙夷神情,擡起袖子遮住了口鼻,似乎那酒味,是對她們極大的侮辱。

李弄玉手裡捧着一隻酒罈,在金絲楠木棺前停住,忽然咯咯地笑了一聲,指着棺木說:“你又先醉了,你從來就沒贏過我……”

那些來祭奠的女眷,都用驚恐怪異的眼神,看着李弄玉。在靈前飲酒、穿大紅衣裙,是極度失禮的行爲,更何況這人,還是對她情深意重的未婚夫婿。

然而,更令她們驚駭的事情還在後面。李弄玉伏在棺木上,用手敲着棺板,揚聲高歌:“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爲人,今旦在鬼錄。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她仰頭大笑一聲,又重複了一遍:“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接着,把壇中酒一飲而盡。

那些貴戚女眷,根本聽不懂她歌中的意味,只顧露出嫌惡的眼神。可馮妙聽見那句”飲酒不得足“,只覺心中悲苦無限,眼中怔怔地流下淚來。

李弄玉何其有幸,能得到這樣一個男子,恰恰愛戀她所擁有的一切。無論在別人眼中是好是壞,在他眼中,李弄玉永遠是渾金璞玉,是他愛逾性命的珍寶。

“蕭郎,”李弄玉撫摸着棺木,用她平日私下無人時的稱呼,喃喃低語,“我曾經問過你,爲什麼當初選定了四姐下聘,你一直不肯告訴我,可我其實早知道了。那是因爲你聽說,隴西李氏的四小姐最負盛名、才貌雙全。我告訴你,你錯啦,我纔是李家最好看的小姐。不管別人怎麼想,你只能這麼想。”

李弄玉平常從不穿如此豔麗的顏色,也不喜歡隆重繁複的打扮。可她今天特意穿了大紅繡牡丹廣袖襦裙,幾乎與嫁衣一樣,耳垂上戴了一對明月璫,襯得她容顏俏麗無雙。

越是嬌顏如花,越讓人覺得世事艱辛無常。馮妙上前扶住她的胳膊:“弄玉,起來吧,時辰快到了。”李弄玉眯起眼睛,仔細看清了馮妙的臉,帶着醺醺醉意說:“是你?那正好,我有兩句話要……要跟你說,省得麻煩我再多跑一趟。”

151、風聲夜急(二)3、夙夜宮聲(三)124、檀音嫋嫋(一)13、貴胄宗親(四)327、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八)3、夙夜宮聲(三)201、詭計連環(二)45、無路可退(三)327、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八)120、錦繡綾羅(一)53、冷月宮牆(五)299、恩怨綿綿(二)24、蓮囚金宮(四)10、貴胄宗親(一)38、何奈霜雪(二)103、桃之夭夭(二)172、此夜寂寂(一)205、反戈一擊(二)華華的叨叨症又犯了11、貴胄宗親(二)125、檀香嫋嫋(二)262、節外生枝(一)26、蓮囚金宮(六)136、人心兩隔(一)168、世事翻覆(一)328、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九)305、左右爲難(二)302、如臨深淵(一)155、斗轉星移(二)197、是非成敗(二)280、漏雨連綿(一)256、阻力重重(一)163、此身何幸(二)215、離間之計(二)209、南北之隔(二)239、疑竇叢生(二)267、孰輕孰重(二)147、暖室同春(二)40、何奈霜雪(四)78、山雨欲來(一)310、言重九鼎(一)220、何去何從(一)314、陡生激變(一)21、蓮囚金宮(一)199、所樂皆苦(二)182、採菊東籬(一)308、悲歡何處(一)89、千里東風(二)2、夙夜宮聲(二)318、功虧一簣109、無憂無懼(二)195、萬年永固(二)324、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五)30、道高一尺(一)華華的叨叨症又犯了62、暗流洶涌(四)159、相生相剋(二)173、此夜寂寂(二)122、七巧玲瓏(一)288、玉碎瓦全(一)華華的叨叨症又犯了40、何奈霜雪(四)332、番外二:千里相思半世劫 王玄之番外229、風雲際會(二)93、欲語還休(二)170、山高水闊(一)10、貴胄宗親(一)304、左右爲難(一)82、衣香鬢影(一)15、貴胄宗親(六)7、夙夜宮聲(七)63、暗流洶涌(五)65、變數橫生(二)228、風雲際會(一)299、恩怨綿綿(二)265、生離之痛(二)69、一發而動(二)55、鳳起甘織(二)44、無路可退(二)27、蓮囚金宮(七)244、春雨潤物(一)120、錦繡綾羅(一)274、此心悠悠(一)86、簾動風起(一)58、鳳起甘織(五)313、爲時未晚(二)156、東山再起(一)75、小字潤蓮(二)25、蓮囚金宮(五)152、峰迴路轉(一)142、計生連環(一)149、長夜未明(二)217、手鑄金人(二)241、天理倫常(二)166、人心生變(一)173、此夜寂寂(二)138、千山映雪(一)84、如沐春風(一)322、番外一:雪滿千山人未還(三)167、人心生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