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9.0.1

在暗夜中來不顯眼的破屋審問人的幾個李家郎君,並不是主家這一系。旁系子弟想得到重視,比主系要困難得多。他們從小也在這邊讀書長大,心中都有一番抱負,熬到頭了,頭上被主系那一脈的郎君們壓着也就罷了,李信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又算什麼呢?

當他們費盡心機、拐彎抹角把這個叫羅木的青年人找出來時,當羅木義憤難平地說起李信並不是李二郎時,幾個郎君心裡都升起了欣悅感。一人急急問道,“你這般肯定他不是李二郎,可有什麼憑證?”

羅木跟着李信他們天南地北地混時,被人親暱地喊一聲“阿木”。他呆頭呆腦,當日看到馬車便出主意劫了舞陽翁主的人,就是這個少年郎君。後來李信一力承擔所有,說是自己劫的人,自己得罪的舞陽翁主。李信自是有自己的考量在,但是他昔日對自己的同伴們,確實好得沒話說。

官府的人盯上了李信,羅木就跟着衆兄弟前往徐州投奔鄭山王。鄭山王的隊伍弱肉強食,沒有李信在,也沒有人如昔日那般照顧羅木。就是一起出來的同伴,像陳朗、張東他們,都各自保全自己,即使照顧阿木也沒有李信那般周全。羅木在鄭山王的隊伍中,很吃了些苦頭,他捱了好久,才適應鄭山王這邊的隊伍。越適應這邊,羅木越懷念曾經跟着李信到處闖時、永遠有人罩着的快活日子。

他漸漸對李信觀感複雜。他崇拜李信,越是有鄭山王的對比,他越能感受到李信那種想得多的好處。永遠不必他去思考,李信已經把一切搞定。在崇拜的同時,羅木又恨李信。他當年不知道那是舞陽翁主,他只想劫財,雖對美人也有心動,但真正下手的那個人,是李信。羅木忽略了即使李信不在,他也會不放舞陽翁主走,他單覺得自己走到這一步,都是李信害的。

李信明明那麼聰明。

如果他當年多爲自己這些人考慮一二分,兄弟們就不會走到這個結局!

後來輾轉間,李江託一個姓韓的去徐州看望小弟一家的官吏幫忙傳口信,讓羅木這些往年的同夥知道了李江是李家二郎的消息。他們聽得稀裡糊塗,又喜又憂,不知道自己是該回會稽看看,還是繼續待在徐州。

陳朗建議大家待在徐州,說李江此人心性不好不可信,若會稽有什麼消息,阿信也會通知大家。

阿信一直沒有通知他們,然他們後來已經知道,李信成爲了李家二郎,靠的就是腰間的胎記。而他們這些人,在提前就知道李江的話的時候,誰會想不到這是個桃代李僵之局呢?陳朗等幾人有了好前程,跟着鄭山王當什麼軍師去了,羅木等幾人卻仍是一介小嘍囉,在得知李信在會稽過得風生水起時,心裡只剩下了嫉妒和恨意李信替代了李江,卻又把他們這些兄弟當成了什麼?指望他們給他隱瞞嗎?

鄭山王的隊伍攻打會稽,李信依然在對立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好些從會稽出來的同伴動了心,跟着陳朗投靠了李信。然羅木等幾個人沒有,他們梗着一口氣,再不信任李信。李信曾經拋棄他們,他們爲什麼還要信任他?!

兩年的戰事,鄭山王同樣土匪出身,可是面對李信時,仍然敗了。他們躲回徐州,日子過得遠不如以前。跟隨鄭山王的人,鄭山王非打即罵,把面對李信的驚恐發泄到自己的下屬身上。吃不好,穿不暖,時時刻刻被打罵。

羅木受夠了這樣的日子!

他逃了出來!

他也動了心,想來會稽投奔李信。

他沒想到李家幾位郎君,在開始懷疑李信身份的時候,就在暗中等着他這樣的人自投羅網。羅木剛在會稽城外徘徊,就被人抓進了城中。李信不在會稽,他身在雷澤,兩郡合力,與海寇相戰。會稽這邊的戰後發展事宜,則是李曄領着不擅長打仗的年輕郎君們在管理。抓到羅木,對這幾個等着他自投羅網的郎君來說,輕鬆的很。

畢竟李三郎李曄採取兩不相幫的態度,選擇冷眼旁觀。他們自然知道李三郎等着看他們的笑話,卻也自有主意。

羅木果然扛不住刑罰,在今晚,將一切前因後果說得很清楚了。

他忐忑不安地看着審問自己的幾個郎君。對方皆是面容俊秀、氣質出衆之人,都是李家的小輩,在自己說了實情後,應該就不會爲難自己了吧?

羅木不知道,他說的這些,其實在抓他之前,藉由會稽城中那些不經打的混混口中,李家這幾個郎君,已經猜的**不離十了。其中與羅木的話中有出入的,不過是在會稽混混的口裡,李信是代阿南受的過。這些,羅木不知道,混混們也知道的一知半解。李家郎君拼湊出真相後,當然不會去跟兩方嘍囉分享信息了。初時得知李二郎身份有假,幾人很興奮,與李三郎商量,想慫恿李三郎去找李家長輩,揭穿李信的陰謀詭計!

然李三郎拒絕了。

李曄口口聲聲喊李信爲“二哥”,對他們給出的證據也明明表現出幾分猶疑來,卻硬是不踏入他們的這個圈子。李曄只含含糊糊地應付着,讓他們自己去找長輩說。這幾個小夥子便去試探一位長輩的態度,那位在聽了他們遮遮掩掩的說話後,勃然大怒“你們從哪裡聽得這些混賬話?!二郎認回家中,是懷安他親自主持!他自己的小子,他自己會不認得麼?!二郎在前方打仗,你們在後方拖後腿、背地中傷他,你們家長是誰?!叫來跟我說話!”

不光被叫了家長,還被關了禁閉。

出來後,幾位郎君心灰意冷。從李曄到李家長輩,他們終於明白李家的態度了:他們都要保李二郎。根本沒人在意真假。真正在意真假的,也許只有李二郎的親身父母,李郡守夫婦。那兩人都認準了的郎君,豈是他們能撼得動的?

他們也看出來,李家現在是需要李信,離不開李信。李信的軍事才能,讓李家捨不得他。真相如何,也就無所謂了。

幾個郎君看清楚後,也不敢再明着跟李二郎作對。他們在發現羅木對李信的憤憤不平後,有了主意。羅木心中忐忑,不知這幾個郎君要怎麼對付自己時,看對方笑了一笑“二郎現在還在會稽,明早纔會離開會稽去雷澤。你去投靠他吧,他殺了李江,自己享了榮華富貴,卻把你們忘得乾淨,你們心中無怨嗎?”

羅木愣一下,他自然心裡是有怨的。但是他又能拿阿信怎麼辦呢?阿信從來都那麼厲害,想做什麼都能做到,他永遠只能仰望對方。

李家郎君看着這個不通透的年輕人,有些不耐煩了“眼下倒是有一個讓你去給李江報仇的機會。事成後,金銀美人儘可許。”

羅木心中一動,在對方近乎直白的話中,探出了那個意思這幾個郎君想對付李信,自己卻不方便出手。他們借了羅木對李信的仇恨,想除掉李信。他們提供給了羅木一個機會和一個天大的好處……

羅木熱血上頭,噗通跪下去:“郎君放心!小的知道該怎麼做了!”

幾位郎君鬆口氣:那就讓羅木去跟李信折騰吧。省的他們自己跟李信對上。長輩們不相信他們,然李信如果自己露出馬腳,自己出了意外,就怪不得他們了。

大家信服李三郎李曄這樣真正出身高貴的郎君,然讓他們聽一個混混的話,憑什麼呢?

第二日,李信出行會稽時,便在城外遇到了前來投奔他的羅木。昨天下着暴雨,到夜裡才停了。羅木縮在城外等他們,大軍出發時,他跑過來阻攔,大呼小叫,讓李信親自見了他。

看到玄衣少年走出來,羅木怔怔然,眼眶當即就紅了。他在徐州待了三年啊,有三年的時候,沒有見過李信了。即使在戰場時,也只能遠遠看到少年英武不凡的樣子。當他惶惶然地在城外大鬧時,萬沒有想到李信真的來見他了。

三年不見,阿信的氣勢比以前要沉下來一些。他依然的神采飛揚,卻不再漫天尋不到邊了。

羅木聲音發抖,情不自禁,“……阿信!”他哽咽一下,“兄弟們都來投奔你了,我先來,還有幾個在後面……你還願意收我們嗎?”

李信打量着他。昨天大雨,羅木自稱在城外過了一夜。但照李信看來,不像。不像是在暴雨裡過了一宿的樣子。

少年郎君眸子銳利,如電光般,把人從頭看到尾,似在審度他。在這樣的目光下,羅木全身僵硬,幾乎連笑容都做不出來。直到他看到李信笑了,少年笑起來,總算不顯得陰沉沉的,總算帶着點兒少時桀驁不馴的影子了。李信走過去,在羅木肩上給了一拳。他道,“來吧。”

衆人接受了羅木,及之後前來投奔的幾位李信昔日兄弟。大隊前往雷澤,與之前的戰鬥重新拉開序幕。到了雷澤後,李信也不去查羅木,直接給他分了隊,下邊該怎樣就怎樣。李信坐在帳篷中繪製輿圖,外邊有陳朗求見。

陳朗進來後,看到少年郎君沉穩繪圖的英俊側臉,晃了一下神。待對方停筆看來時,陳朗才說了自己的來意,“阿信,你怎麼能隨便就接收了阿木那幾個人?”

李信漫不經心:“有什麼問題?”

“你昔日將我們送出會稽後,不問不管。並不是所有人都不計較……”陳朗說得委婉,不料少年猛地擡眼看他,鷹隼般寒冷的目光,看得他心口一滯,話幾乎說不下去。

李信往後方一靠,轉着手中狼毫,心不在焉地笑,還帶着一股子詫異的味道,“不問不管?有什麼問題嗎?我是誰的生身父母麼,得把所有人的前程都安排妥當?難道我走到哪裡,都必須記掛着我認識的所有人,全都拉一把?我不安排,就是我的不對,就對我懷恨在心?我小時候帶領大家走南闖北,長大後,也非要把每個人的一生安排得妥妥當當,無憂無慮?我少時幫了人,還幫出了仇?”

他笑了之後,面容重新冷漠下去,“這世上除了一個人讓我心甘情願地去照顧,我對誰都沒有必須照管的責任。”

陳朗不知他口中的那個誰是誰,卻已經羞愧得面容通紅:“……你都知道了?”

阿信知道羅木那幾個人對他的不滿了?

李信輕蔑笑:這有什麼看不出的?

他名義上的父親李懷安總說他誰都不信任,李信也在改自己這個毛病。但有時候想得多一點,看得多一點,確實沒幾個人值得他信任啊。

陳朗說:“你都知道阿木他們的心思,還收留他們?”

李信說:“雖然我不是聖父,卻也不會在人什麼都沒做的時候就給人定罪。我也希望是我想多了,我還是希望阿木他們是真心來投靠我的。”

有李信這樣的話,陳朗便放下了心。他以爲李信還像少年時那麼不管不顧,瘋狂任性。然而李信已經長大了,不再像少時那般做事決絕了。李信既然心裡有了底,有了想法,那羅木幾個人,在李信眼皮下,又能翻出什麼賬來呢?

陳朗走後,李信摸着下巴,沉思着:阿木在城外時,不像是淋了一夜雨的樣子。身上雖然狼狽,但不是那種狼狽……他的到來,是有人安排吧?阿木從來就有點一根筋,雖然陳朗說他心思重了,但阿木能被安排過來,應該有一個讓阿木信服的理由纔對。

想利用羅木來對付自己的,可能是海寇的人,可能是雷澤心懷二意的人,也可能是李家的幾個不服氣自己的郎君。阿木出現在會稽,把事情想簡單一點,那就和李家脫不了關係了。

什麼樣的理由,讓阿木心甘情願被利用呢?

李信轉着心思,忽然間想到了一個人:哦,李江。

李信留在李家最大的破綻,也就是李江這個死去的真正的李二郎了。

李信手指扣着方案,思緒分散得很快。他心中知道要確認是不是李江這個隱患爆發了,只要派人去會稽的底層打聽一番,看看昔日那幾個對阿南的事一知半解的混混們還在不在,是不是被人帶走了,或者被看起來了……如果是的話,那對方就是李家幾個郎君,在這個時候,翻不起什麼浪來;如果不是,那李信就得考慮阿木背後的人,到底來自雷澤,還是來自海寇了。

來自海寇最麻煩。

李信希望事情按照最簡單的來,別弄得太複雜了。

李信打個響指,讓外頭的衛士進來。他在衛士耳邊吩咐了幾句,對方便連夜策馬離開了雷澤,回去會稽打探消息去了。

之後十餘天,李信一直待在雷澤。雷澤靠海,比會稽離海寇更近。兩方合作,雷澤爲主場,與這幫海寇們大戰了一場。李信耐心地訓練着手上這些雜兵,不急不慢,提升己方的實力。期間,阿木並沒有給他鬧出什麼事來。他現在的層次,也不會一直盯着一個人看。李信更多的精力,在於訓練自己的兵,並和雷澤的高官們周旋。

一場打仗,死傷無數。李信站在帳篷中,聽着參將彙報我軍傷亡。他沉默不語地聽着死傷人數的彙報,有衛士求見,說是雷澤的校尉不滿會稽的打仗方式,覺得他們太過自我,沒有共事精神,要求和李信就軍隊分配重新討論。

李信問:“討論什麼?”

衛士答:“他們覺得郎君你戰鬥太過小心翼翼,試探的小動作太多,給了海寇太多機會。有人願立下軍令狀,想合併郎君帶來的軍士,去海寇窩中夜襲,擒拿對方主將!”

在對方硬着頭皮說完後,李信居然笑了,學會了他阿父那種不冷不熱的彬彬有禮態度,“郎君擒拿主將這個主意不錯,我非常的支持。但是我軍傷亡慘重,我需要整理一下,就不參與了。先請郎君用自己的兵,之後我整理得差不多了,再幫郎君突襲。”

對方派來的衛士滯了一下,擡頭,看到對方是個年輕的小郎君。衛士心裡惱怒:“李二郎,你這是什麼意思?雙方合作,你還想藏私麼?不派兵是什麼意思?你不怕我家主公去跟你家長輩告狀麼?!”

李信嗤笑:“三歲小孩麼,不給糖就告狀?”他臉刷地冷下去,“我就是不出兵,又怎樣?我會稽前來協助雷澤,並不是賣給了雷澤。瞧不上我,還要我拼死拼活嗎?我帶來的人就不是人了,活該被當屍體往前方填?我方要修整一方,等氣力恢復了,校尉想清楚了,咱們再坐下來好好談如何合作。而不是一切指着我,你們不出力!”

當天李信就下令,讓將士們原地待命修整。海寇之禍需從長計議,不能憑一時衝動。

得知消息後,雷澤的官員們大怒,“他一個小孩子,哪來的膽子這般忤逆我們?!”

有好說話的道,“哎,會稽也是來幫咱們的,咱們也別得寸進尺了……這樣吧,李二郎在哪裡?我前去與他分說。”

衛士瑟瑟縮縮,吭吭哧哧道:“李二郎下完令後,就牽着馬離開軍營,出城了……”

衆人:“……”

這說不得的桀驁性格,李家怎麼就把這麼個煞星派過來了啊?身爲小輩,沒有打仗經驗,不應該多向他們討教嗎?結果剛贏兩場,尾巴就快翹上了天。用他一點兵,跟要了他的命似的,一毛不拔。

這麼個刺頭青,真讓他們頭疼啊!

當雷澤那邊官員哭笑不得地跳腳大罵時,李信牽着馬,行在火紅夕陽下,行在江水流濤邊,行在山路蜿蜒上。

青天白雲在上,大鷹在頭頂盤旋。少年沉默地牽馬走在回程上,想着戰場上犧牲的那些人。他這些年在外頭打仗,從青澀中爬模往上,他手中沒有兵,每一個兵,都是他從鄭山王那裡算過來的。後來李家承認了他的才能,才把調動私兵的權力給了他。

李信手裡有任意調動兵士的權力,同時,他肩上也有了無數的性命責任。他擔着這責任,小心翼翼地周旋,不多犧牲任何一個人。畢竟這些兵,都是他們自己的。朝廷不派人,上面不管事,雙方之間還互相算計傾軋……只有戰場上死去的那些人,纔是最可憐的。

每一張面孔,每一滴血。戰鼓咚咚,旌旗飄揚,長天不夜。這些倒下去的、消亡了的,夜夜夢迴,全飄蕩在少年郎君的心中。

李信心中疲累。

山河破滅,千瘡百孔。然即使在這個關頭,海寇都威脅到了己方,雷澤的官員還在算計,還想從李信這裡佔到便宜……

這樣的江山,這樣的官員!

李信仰頭,看天邊落日,看火紅落日中飛下來一隻雄鷹。會稽城外的江河邊,李信牽馬而坐,看蒼鷹在空中盤旋,發出一聲聲嘹喨振奮的叫聲。他望了許久,看那蒼鷹落下來,鷹眼與他對望。那大鷹膽子極大,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挪向這個面色淡漠的少年。

李信忽而翻身,騰空而起。蒼鷹被驚住,拍着翅膀就振翅往高處飛。周邊氣流有微妙的改變,扇着翅膀時,雄鷹重新衝上雲霄的角度一斜,被身後少年郎君扯住了翅膀。李信輕鬆地將這隻膽大妄爲的鷹抓在了手中,眼中露出了笑,“怎麼,連你也覺得我好欺負?”

“大鷹啊,你說這大楚山河,從頭爛到了底子裡,也沒什麼挽救的可能性了……我是不是不該多管閒事了,自尋出路呢?”

雄鷹在少年手裡掙扎,發出悽慘的叫聲,還幾次拍着翅膀要去啄少年郎君。然它的喙被郎君一把合住,那郎君似笑非笑瞥它一眼,雄鷹不服輸,憤然瞪着對方。鷹與少年對望了片刻,李信驀然間有了主意,“等我訓好了你,就把你送給知知玩吧。”

他心想,自己匆匆從人間地獄般的戰場上回來,身上也沒什麼禮物送給知知。乾脆訓好這隻鷹,去給知知玩吧。

他那無起伏的心湖,因想起年少的女孩兒,纔有漣漪輕柔蕩起。他心中涌起激情,只要一想到那個女孩兒,就擺脫了之前的死氣沉沉,覺得周身充滿了無限動力。李信擡頭去看會稽郡城,這才牽着馬、帶着鷹,搖搖入了城。

天已經黑了,李信回了府上後,把鷹與馬交給小廝,也沒換身衣服,就翻過一堵又一堵的牆,去尋聞蟬。他想第一時間見到她!哪怕只是看她一眼,再回去換衣服,再再回來找她呢!按李信的想法,這樣的晚上,聞蟬應該在屋中看書。她也沒有別的娛樂活動,自娛自樂的時候,也就剩下竹簡了。

少年翻過了牆,推開遮擋視線的桃樹枝,輕輕鬆鬆地跳下了牆。

然他詫異的是,聞蟬並不在屋中,她就在院中,就站在一重重桃花紅光下。

侍女們提着燈籠,排排站在廊下圍觀,李信來得悄無聲息,又穿着一身黑衣,當他站在桃樹下看人的時候,好些人都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衆女專注地看着場中,看年輕漂亮的女郎挽起了長髮,穿着便於行動的窄袖胡服,正與年輕俊俏的護衛過招。

一男一女站在桃樹下,過招得很慢。花瓣稀稀疏疏地飄落,落在兩人的身上。年輕護衛面容溫潤,眸子清澈,正一板一眼地與翁主拆着招。他不太適應翁主不着急的風格,然並不敢誤傷了翁主,只好隨着翁主慢悠悠的節奏,給翁主當陪練。

李信面無表情地看着他們。

忽然往他們的方向大步走去。

桃樹花落紛紛,如重重霧影,飄飄灑灑,落在少年郎君鬼魅般飄過去的身形上……

作者有話要說:  劇情要走,戀愛也還是要談的~~信哥發威,猜他怎麼對付知知和可憐的俊俏小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