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

在這次漢廷重構中央、地方,上層官員與將領流動甚大,虞琪由河東移鎮陝西,鄧肅升領河東,李彥仙升調秦鳳,這是地方上的變動。文武全才的郭浩帶領一班陝西文武進入中央軍事系統,這是西系對中央的輸血。

在這次大調動中進入燕京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折允武。於阿骨打即皇帝位那年出生的折允武,如今已經虛歲十八了。和他父輩幾個叔叔相比,折允武這一代實在顯得非常晚熟,當年楊開遠在死谷與折彥衝相遇,也差不多是這個年齡,蕭鐵奴謀算折彥衝時,年紀比折允武還要小一點。但在折彥衝的記憶裡,當時的蕭鐵奴已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對手,他完全沒考慮到對方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可是再看看他的大兒子,折彥衝忍不住感到一陣失望。

“如果把他拋到死谷裡去,如果把他拋到沙漠裡去,拋到狼羣裡去……”想到這裡折彥衝搖了搖頭,他覺得折允武若是到了那個環境多半隻有死路一條。

“讓他下軍隊去訓練吧。”折彥衝說。他已從一些多口的人那裡知道了蕭鐵奴是如何對待蕭駿的,覺得老六的做法很有道理,所以便決定將折允武調到最基層的軍隊去,希望他能學到一點東西。

折允武一開始聽了父親的話,實在有些擔心,蕭駿的處境他也聽說過一些,臥馬棚,吃粗糧——這哪裡是他這樣一個貴族子弟想像過的?不過他下去以後才知道事情沒那麼嚴重,對他來說甚至是一件很慶幸的事情。

要知道,燕京這個大軍營畢竟不是蕭字旗,折允武也不是蕭駿。折允武頂頭的郎將是從陝西新調入中央的將領任得敬,折彥衝對這個年輕的郎將頗爲器重,又想他是新來的人,和中央關係不深,便將兒子扔到他旗下去歷練。誰知道任得敬外貌忠厚,內裡精明,只兩個轉折便從盧彥倫處知道了折允武的身份,這一下可把他嚇着了,他思前想後,決定不動聲色,暗中照料。雖然在出操作息的紀律上他不敢放水,但折允武來了以後,全軍吃的、穿的、用的,卻都是嚴格按照漢軍最足量的標準來提供,他看得死緊,不許出現半分的剋扣。

此外,任得敬又在折允武入營之前,悄悄更調了太子爺所在十人隊的成員。任得敬一開始倒也是出於好心,他是怕有人要謀害太子,所以挑選的都是身家清白、略略識字的將士,但偏偏有兩個消息靈通的厲害人物,聽到消息後趕緊把自己的子弟送了過來。

第一個是盧彥倫,任得敬在這件事情上欠了他人情,第二個是劉萼,他是和西系大將曲端關係甚深的重臣,任得敬入京途中曾得他招呼,入京後又蒙他多方幫忙安頓落腳,也是有交往的,所以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默許了。他讓盧彥倫的兒子盧璣做正隊長,讓劉萼的兒子劉仲詢做副隊長,有了這兩高幹子弟在,折允武所在這個十人隊就變了顏色。

折彥衝高居九天之上,哪裡能審查到這些細處?而由於這些事情都是在折允武入營之前就已經變易妥當,所以這個少年也毫無察覺,只是覺得進入軍營後事事順心,同袍們都十分照顧自己而已。

尤其是兩個正副隊長,更是軍隊裡難得一見的人物。盧彥倫和劉萼都是北國士人,他們的兒子既得北國水土之養育,身材高大英偉,又有家學傳授,言語典雅不俗,和別的軍人大不相同。兩人雖然都瞞了自己的家世背景,但學問修養卻瞞不住。折允武從小得名師教養,學識自然也不差,一兩句話之間,便覺得九個同袍裡以這兩個人最爲相投。三人因此整日廝混一處,折允武性情漫浪,最喜新奇玩意兒。軍中雖然紀律森嚴,但盧璣神通廣大,往往總能弄到一些新鮮事物來滿足折允武的胃口,久而久之,折允武便喜歡上了這裡,覺得自己又舒適,又自由,當初的顧慮全部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原來軍中也不難受嘛。”雖然要按時作息,按律出操,但折允武底子本來就好,這個對他也不是什麼難受的事情。而尤其讓他滿意的是,這裡不像家裡那樣,幹什麼都有十幾個人盯着。“早知道這樣,我就該早點來!”

折允武這次“下放”是一次秘密的事情,雖然盧彥倫等少數幾個高層知道,折允武頂頭的郎將任得敬知道,但郎將以下的都尉、校尉就都不知。折允武所在的十人小隊裡,沒有特殊背景的另外幾個士卒雖然不知道,但也被盧璣、劉仲詢鎮住,凡事都跟着盧、劉二人轉,只剩下最後一個鄉下出身叫張端的,對摺允武的事情毫無頭緒,又不肯湊盧劉等人的趣,盧劉等人嫌他礙事,都有心弄走他,只是一時沒個由頭。

這日六月正中,天氣炎熱,折允武所在的隊伍外出作實戰訓練回來,盧璣讓人堵住帳門,對張端道:“我們要說話,你出去一會。”

張端自往他的席子上一躺,說道:“你自說你的話,我不聽就是。”

盧璣道:“既要你出去,自有我的道理!我是隊長,你敢抗命麼?”

張端無奈,懨懨出去了。盧璣又道:“守住門口,有人進來便高聲報告。”

張端出去後,折允武忙問:“怎麼,有什麼好東西麼?”

盧璣哈哈一笑,摸出一個袋子來,觸手冰涼,將袋子掀開,卻是一盒糕餅樣的東西,上面還冒着煙,不認識的就說:“大熱天還吃這等熱騰騰的東西?咦,怎麼有一股寒氣?”盧璣鄙夷地看了那人一眼,一聲冷笑。

折允武卻大喜道:“雪糕?這玩意兒在眼下可難得。乖乖,隊長你哪裡弄來的?”

盧璣笑道:“別多說了,都融得差不多了,咱們分了吧。”

就分與衆人吃了,分給折允武這份自然最大,一份當得三份。折允武吃了兩口,過意不去,讓一個吃過的同袍把張端替代進來。盧璣雖然有些不情願,卻也不敢反對。張端進來後,折允武便要分一半請他,說道:“天氣熱,吃點雪糕,消消暑氣。”

張端奇道:“這是什麼東西?”盧璣冷笑道:“鄉下人沒見識,阿武你理他作甚!”

折允武忙道:“一場同袍,別這樣說。”又對張端道:“這是雪糕。”

“雪糕?”張端道:“我倒也聽說過,不過好像塘沽纔有這等稀奇東西。這裡是軍營,怎麼會有?”

折允武笑道:“這是多虧了盧隊長,我們纔有這口福。別說了,快吃!都融了一大半了。”

張端看了看道:“聽說這東西很貴的,這麼一小塊,夠換一斗米。”

盧璣哈哈笑道:“一斗米?一斗米你換得來,我跟你換去。我跟你說,在燕京這裡,便是十鬥米也換不到!”

張端低了頭,忽又擡起頭來道:“我不吃了,你們吃吧。”說着轉身要走。

折允武忙扯住他道:“你怎麼就走了呢?太不給面子了。”

“不幹面子的事。”張端道:“我實是吃不起。”

折允武道:“是隊長請客,什麼吃得起吃不起的。”

張端看了盧璣一眼,說道:“那我更受不起了。佘兄,我不像你們,我只是個鄉下人,餓過肚子。當初饑荒時節,十鬥米便夠我們一家捱過一個冬天。這麼一小口就要吃掉十鬥米……我吃不下,不敢造這個口孽。”

盧璣聞言怒道:“你不吃便不吃,何必說風涼話分明是說我……”看了折允武一眼,道:“分明是在罵我們造口孽!”

幾個同隊的士兵只分到一點,眼見張端不肯吃任那份雪糕融了,都爲這被暴殄的天物不忿,紛紛指責他。

張端本來是一直退讓隱忍,被衆人說得急了,發性道:“你們……你們……你們這羣花花公子!我便是說你們造口孽,那又有什麼不對的!”

盧璣冷笑道:“好啊!你終於承認了!還罵我們是花花公子……”

“難道你們不是嗎?”張端怒衝衝道:“十鬥米,十鬥米啊!我們一個月的軍俸,纔有多少?一年的軍俸,纔有多少?是,我知道你們這些人,都不指望這點軍俸吃飯,可是……可是我指望!你們有錢,可是我窮。你們沒捱過餓,我捱過!我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就都是捱餓餓死了!當初要是有十鬥米……要是有十鬥米,他們興許便能活下來了。”

盧璣和劉仲詢還在冷笑,折允武想起楊應麒的教誨卻有些黯然了,張端這一爆發便不可收拾:“我不知道你們是爲了什麼來軍營的,你們大概是來玩的,可我不是!我需要這軍俸——儘管它對你們來說很少,你們不放在眼裡,但在鄉下,卻足夠買我一個人忙活兩年才能到手的口糧!有了這軍俸,加上我父母兄長的耕作,我們便能不拿國家的賑濟。當年我們快餓死了的時候,是漢軍給我們帶來了口糧,還有免稅令!所以我感激這支軍隊,我信它,我來了這裡,已準備把命交給皇上,交給國家,隨時準備死在戰場上——這些,是入伍以後老隊長的教訓,我都記得!可我不知道爲什麼會來你們這樣一批人,你們根本就不需要這軍俸,爲什麼還要來這裡吃掉米?你們根本就不準備上戰場拼命,可爲什麼你們卻能做隊長、副隊長?你們……你們根本就都不像軍人!你們……你們其實就是一羣蛀蟲!”?”

張端道:“我沒說風涼話。”

盧璣冷笑道:“你還說沒有?那你又說什麼口孽,......

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185章 變第194章 正名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上)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8章 伏擊(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203章 鉅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178章 會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46章 南行(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楔子終極遊戲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96章 夜訪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84章 戰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85章 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楔子終極遊戲第5章 出谷(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179章 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