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

折允武激於正義,來尋都尉,說知此事,那都尉大怒,漢軍軍律嚴明,對這等事情最是忌諱,趕緊來報知任得敬。任得敬聽說嚇了一跳,問那都尉:“這件事情,有多少人知道?”

那都尉道:“就卑職一人知道。卑職聽那佘武的話後,便來向將軍稟告。”

任得敬臉上不動聲色,點頭道:“這件事情,我卻早收到些風聲了,只是所知卻與你不同。這個佘武,其實也是被人利用,實際情況並不完全如此。”

那都尉奇道:“莫非其中還有隱情?”

任得敬道:“這件事情並不簡單,這幾個小子,不過是被牽連到罷了。這件事情,你假裝不知,我來處理便是。你且傳那佘武來見我。”又叮囑道:“此事不許再提起,以免亂了軍心。”

任得敬在本軍威望甚重,那都尉不敢多言,答應去了。不久折允武傳到,任得敬一時卻不見他,讓他在自己的營房中等待,好茶好水留着——原來任得敬在事情弄清楚之前不敢就見折允武,卻又怕折允武到處說開了,所以先將他留住。折允武幾次問侍衛郎將何在,侍衛總說任將軍有緊急公務,待會就來。折允武沒得到允許又不能回去,只好在營房內空等。

那邊任得敬卻先來見盧彥倫,一見面,盧彥倫便冷笑道:“你乾的好事!讓你服侍好太子爺,如今卻鬧出事情來了!”

任得敬心想:“太子爺是何等身份,想來他不至於說謊。若依太子爺所言,這件事情卻都是你兒子鬧出來的,如今你反來倒打我一耙!”但他心機甚深,只是道:“原來盧大人知道了。下官正爲此事而來。”

盧彥倫問:“太子去找你了?”

任得敬道:“我還沒敢見他,他是先到都尉那裡去告發,都尉來轉告我,我已將都尉鎮住,又安撫了他在我大帳中等着,現在事情還沒傳出去。”

盧彥倫鬆了口氣道:“還好,還好。”

任得敬問:“盧大人,這件事情,你看卻當如何?”

盧彥倫道:“還能如何!當然要壓下。眼前就有一件大事要發生,若是捅破了,只怕會動搖國本!”

任得敬駭然道:“動搖國本?有這等嚴重?這……卻不知是什麼大事?大人能否告知末將?”

盧彥倫心道:“如今六將軍在漠北出事,若皇上決定親征,勢必由太子監國。若是此事給皇上知道,對太子失去了信任,那禍患可就大了。”但這等事情,卻不能與任得敬說,只是哼了一聲道:“那件大事,你遲早會知道,現在卻不能亂說!太子那邊,你也不用去見了,帶了來,我親自安撫。”

任得敬心道:“若是這樣將太子交到你手裡,那我這趟便白忙活了!”便說道:“我離開前曾吩咐了,除了我親自去,否則誰也不準見太子爺,更不準帶太子爺走。這趟卻還是得我親自去。”

盧彥倫看了他一眼,便知他的意思,知道不給他些甜頭不行,這段時間任得敬對他也算盡禮,給盧彥倫的印象不壞,盧彥倫也需要軍中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將領跑腿,想了想道:“即將發生的大事,我不能透露半點,否則就是我也得砍頭。不過任將軍是有才能的人,在這件大事上,我會盡我所能做些安排,若是順利,或能讓任將軍再覲天顏。”

任得敬大喜,跪下道:“若是如此,那盧大人便是任得敬的再生父母了!”

盧彥倫微笑道:“好說,好說。”又囑咐了任得敬一番道:“你安撫了太子爺後,想個辦法,把這個小隊調出來,打入後勤去。我自然有辦法在編制上將之化爲烏有!”

任得敬道:“那個小隊存廢無關緊要,但太子爺可怎麼辦?皇上總會問起吧?”

盧彥倫道:“放心,過不了多久,我估計塘沽就會派人來接太子爺。”

任得敬聽得心驚:“塘沽派人來,看來真發生大事了!”卻不敢多問,回到自己營房中,折允武早等得脖子也直了,見到他來,雙方行了軍禮。任得敬仍假裝不知道他的身份,說道:“我纔去辦件緊要事,卻讓你久等了。”

這句話其實還是露出了個小小的破綻,軍營中高出幾階的長官要一個小兵等待,哪裡需要什麼理由?但折允武卻沒留心到,只是站直了等任得敬問話。

任得敬雖然已從都尉那裡得到了消息,但做戲做全套,便問起整件事情來,折允武和盤托出,只是隱瞞了自己的身份。任得敬問:“那個盧璣,爲什麼要這麼巴結你?”問了這句話後頗爲擔心,怕折允武連這個也說了。

折允武猶豫了一下,說道:“我父親在外邊是個頗有權勢的人,大概是盧璣的家人想討好我父親,所以送了他來。”

任得敬冷笑道:“權勢!權勢!軍中講的是紀律,是忠誠!什麼權勢!”

折允武心中熱情激盪,大聲道:“將軍說的是!”

任得敬道:“這件事情若真像你說的這樣,影響會很壞!我會稟告上官,慎重處理。但此事在上頭有決定之前,不得再向旁人提起。這是軍律,明白麼?”

折允武應道:“明白了。”

任得敬這才緩和下來,拍拍他的肩膀道:“你雖然是個小兵,但我看你嬌生慣養,家裡多半來頭不小。只是男兒在軍中,自當以軍紀爲重!不能依賴着家裡的勢頭,明白沒?”

折允武挺直了身子道:“謝將軍教誨。”

任得敬道:“那你就去吧。記得,不論你將來去到哪裡,都別忘了這段日子和同袍的相處,別忘了這段日子的歷練!”

折允武應道:“刻骨銘心,一生難忘!”

任得敬心中大喜,但臉上卻一點也沒表露出來,只是揮手道:“出去吧。”

折允武出得營房,心想:“雖然出了盧璣那件事情,但幸而軍中還有任將軍這樣的人在,我大漢鐵軍的軍紀才得以不亂!”

外邊早候着一個軍士,見到折允武道:“你是佘武麼?”

折允武應是,那軍士道:“盧大人有令,傳你去見他。”便帶領折允武朝盧彥倫所在的營房而來。

第342章 議戰(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196章 夜訪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356章 蝶夢(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354章 審判(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3章 整軍備(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7章 去向(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157章 新城(下)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221章 救溺自溺(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75章 海上盟約新議(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83章 臨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42章 議戰(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345章 輾轉(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