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

金軍對大宋的第三次大規模入侵併沒有取得預期的戰果,西到長安、東到高密,再要繼續推進便已十分吃力。宗翰派騎兵在中原燒殺搶掠,漢水流域的北部和淮河流域的西北部都有金兵騎兵的蹤影出現,但由於有宗澤擋在那裡,所以宗翰既無法和第二次南侵那樣成功與東路軍會師,也無法調動大軍直襲趙構的行在。就算已被金主列入“勢力範圍”之內的河北、河東,金人也還沒能實現真正的統治:中山、真定以南的州縣當金兵來時或閉門守城或者席捲逃走,逃跑的人等金兵一退又捲土重來,投降的一看形勢不妙也如牆頭草一般隨時倒向大宋,金兵在這一帶很難通過正常的行政手段取得穩定的稅收;而河東就更不用說了,隆德府已成爲一塊抗金的鐵板勢力,曹廣弼對汾河流域的襲擾更是讓整個河東不得安寧,金軍到了太原府以南的地方,哪怕是呆在城裡也缺乏安全感。

在與金人的對抗中,一些豪傑漸漸在廝殺中冒出頭來,金人發現:這些出身草莽的義軍有時候比北宋末年大宋的正規軍隊還難對付,雖然他們未必有經過正規的訓練,但農民暴力的本能與嗜血的野性被釋放出來之後,在戰場上就變得和境外的蠻族無甚區別了。

如今金人最渴望的,不是遇到抵抗後的作戰勝利,而是未經抵抗的舉手投降。畢竟女真人口太少,中原義軍每一次的抵抗都會多多少少削減女真本族士兵的數量和控制力,增大契丹、渤海、漢兒士兵在軍隊中的比例,這種狀況是一些女真領導人所不願意看到的。女真人多希望南方抵抗的軍隊像第一、第二次南侵時那樣“望風潰散”,否則像現在這樣不斷地打硬仗,就算場場都勝利女真人也受不了!

在陝西,婁室由於缺少後繼兵力而沒法繼續擴大戰果,對長安以西、以南的地方只能掠奪而無法統治,在陝的西路軍迫切希望宗翰和東路軍能儘快瞭解東面的戰事,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到陝西戰場中來。

但是婁室等在陝將領的這種期望短期內是無法得到滿足的,宗翰以部分的西路軍軍力,要和宗澤持衡已經相當吃力了,何況他還要壓制曹廣弼所領導的忠武軍。

而山東方面的戰爭,金軍東路軍已經出動了主力,但他們面對的是已全面調動起來的山東半島,這個半島的軍事系統雖然號稱民兵,實際上卻是一支相對完整的正規部隊,爲了保護半島不受金兵侵襲,這次王師中和陳正匯一共動員了十五萬人以上來對抗宗輔,加上本土作戰的種種優勢,令得金軍東路軍將戰線推到膠水一帶以後就再難寸進。

中原的這種形勢,宋、金、漢三方的有識之士都或多或少地看到了一點端倪,不過每個人看到這種形勢後由於立場不同,採取的措施也不同。

在漢部,楊應麒對眼前這個局面頗爲滿意,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棋局,這時如果中原的力量有不敵金人的徵兆,他還準備投入更大的力量來維持南北的平衡,相反,如果南宋政權局勢大好,他就會考慮收回部分力量由趙構去獨自承擔金軍的壓力。但楊應麒也有很大的難處,這種難處不但在於中原戰局在未來的走勢未必能如他所願,更在於漢部內部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山東半島全面動員投入戰爭以後,漢部主力軍的一些將領反應非常大,他們不是不支持楊應麒操縱漢部的附屬力量投入這場戰爭,相反,他們認爲應該全面開戰!

“難道他們不知道大哥還被軟禁嗎?”楊應麒有些害怕,現在他必須同時面臨兩種巨大壓力:一邊是金人對漢部越來越過分的行爲表示不耐煩,會寧和燕京發往津門的斥責已是越來越嚴厲;同時漢部軍方卻又覺得津門樞密退讓太多,認爲漢部對女真人不需要這樣隱忍,而需要再打一場硬仗來讓吳乞買和宗翰閉嘴!同時追求着對內平衡和對外平衡的楊應麒就夾在這中間,雖然還不至於寸步難行,但陳正匯等人卻都知道七將軍的政治空間已經不多了。

在大宋,即便是宗澤這樣的人也並不能盡窺楊應麒的算盤,在他看來仗打到現在這個程度金人已經出盡全力了,如果趙構能盡起江南、兩湖的兵力,那麼一舉壓倒金人未必不可能。但是趙構卻不這麼想,一來他被金人打怕了,對金軍有着一種近乎習慣的害怕;二來打倒金人對他來說也未必有什麼好處。所以看到中原的戰局穩住以後,趙構的第一反應不是增加兵力、恢復國土,而是想趁機求和,希望能以割棄西北的代價換得他在南方的偷安,也便於他集中精力鞏固他在東南的統治。

針對漢部與大宋的這些反應,金軍內部的意見也分歧得厲害。比如宗翰就主張繼續打下去!進擊,進擊,再進擊!他認爲大金其實已經接近完全勝利的邊緣了!宗澤雖然老辣,但宗翰卻看出這個老傢伙有三大弱點。這三大弱點是什麼呢?第一是宗澤的主張實際上和作爲皇帝的趙構背道而馳,所以南宋政權對汴梁軍隊支持給得甚少,而後腿拖得甚多!第二是由於南宋政權不斷南移,天下的稅賦、財貨也都向東南流去,一向依靠四方供應才能維持的汴梁便一日不如一日,一旦汴梁錢糧缺乏,那些前來依附的義軍、流寇勢必離心,屆時軍隊散爲流寇,中原將再次陷入無秩序的混亂。第三也是更爲致命的一點,那就是宗澤老了,不但老,而且病!宗翰認爲,一旦宗澤有個好歹,汴梁將不戰而破,汴梁軍一破,陝西兵、忠武軍和登州兵將失去樞紐,金軍便能從容地各個擊破。

如果局勢發展到那個地步,那不但宋政權不足爲患,連漢部也將無可奈何!楊應麒如果敢將漢部的直屬兵力投入戰場,那就是將折彥衝往死裡推,漢部內部很可能會因此而分崩離析。可楊應麒要是不出兵,那他就只能坐視宗翰把中原的抗金勢力一個個吃掉!

所以宗翰認爲,只要再進一步,大金就贏了!而且是全勝!

不過,金國內部並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宗翰的這種大膽,甚至可以說很少人能理解宗翰的這種大膽!宗望活着的時候宗翰對他頗存忌憚,但這時宗望死了他卻有些想念起這個堂弟來,因爲他覺得軍國大謀上,大金上下只有阿骨打和宗望是自己的知己——比如在第二次侵宋之前,也是有宗望的贊成才讓先汴梁後兩河的軍略得以暢行。其他的人,哪怕是婁室這樣的老將在宗翰面前也略顯保守,而撻懶等人和宗翰更是同牀異夢!

撻懶和他背後的吳乞買,利益和力量主要在東方,陝西的拓展從短期來講對他們沒什麼好處,但漢部這個心腹之患他們卻比宗翰和宗輔都感受得更深。登州兵雖然掛着大宋和義軍的旗號,但其中的曖昧宗輔和撻懶並非完全不知。實際上,當劉錡、趙立等人在山東戰場上打得轟轟烈烈的時候,陳顯和劉彥宗、歐陽適和撻懶在後方的摩擦其激烈程度絲毫不亞於在京東東路真刀真槍的廝殺。

“登州?那是我們老七的地盤!就像滄州和我的關係一樣。”歐陽適對撻懶的秘密使者說:“你們要是能把登州打下,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承諾漢部的水師絕不會介入戰場——哪怕清陽港變成一片瓦礫!

對於歐陽適的這種表態,撻懶和宗輔都將信將疑。這時金國內部也有東路軍、西路軍的割據存在,推己及人,漢部內部有不同的派系力量也不奇怪。而山東半島一旦攻陷,不但淮河流域將失去屏障,有利於攻宋,漢部失去了山東也將遭到削弱,甚至楊應麒在漢部內部的地位也將有可能動搖!不過,在沒有歐陽適水師支援的情況下,小小的齊魯丘陵居然拖住了金軍東路軍的主力,淺淺的膠水居然擋住了女真人的馬蹄,這卻是撻懶、宗輔始料未及的。

山東戰事的一再遷延不但讓金軍東路將士喪失了銳氣,連在後方負責後勤的劉彥宗也於病中累死。這場戰爭打到勝利無望的時候,金國內部一種大異於眼前的外交策略開始浮出水面,撻懶向金主吳乞買提出建議,認爲一舉滅宋已經難爲,不如改變方向,聯合南宋政權向漢部施壓,利用歐陽適和楊應麒的矛盾將漢部攪亂,甚至扶歐陽適上臺。

吳乞買認同了這個建議的部分內容,不過金國與大宋有不共戴天之仇,一時間想聯合只怕不易,而且歐陽適和楊應麒之間的矛盾也未必已激化到歐陽適將取而代之的程度,所以這件事情的可行還值得磋商。再說,由於宗翰正推行強硬政策,吳乞買也不能完全無視宗翰的意見忽然扭轉外交的大方向,因此只許撻懶秘密着手,進行此事。

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1章 夜遁(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15章 誓約(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上)第352章 勤王(上)第352章 勤王(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184章 戰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199章 老臣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263章 威脅利誘和解(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354章 審判(下)第6章 邊關(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88章 定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63章 表決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139章 成敗之間第142章 入太行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85章 變第323章 修羅之戰(上)第197章 聯姻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354章 審判(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238章 棋局大變幻(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9章 塞外(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5章 出谷(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195章 李綱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