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

大宋重和元年初秋。

高藥師得了清陽港方面的照會,讓海船在登州州城附近靠岸。大宋使團的海船也在後面。

兩船靠岸以後,碼頭自有人飛馬去稟告登州知州王師中。兩船人馬下船相見,馬政見楊樸背後多了兩個少年,一個十七八歲,一個十五六歲,卻都沒有見過,便問端的。

楊樸整了整喉音,說道:“這兩個都是我的書童。這個大的叫楊庚,小名就叫小七。這個小的叫阿翼。”

馬政奇道:“怎麼之前都沒見過?”

楊應麒躬身行禮,說道:“敝主人嫌我們學問不稱,送我們上管寧學舍讀書去了,日前才下山聽候差遣。”

馬政哦了一聲,問他們在管寧學舍讀的都是什麼書,楊應麒說自己讀了半本詩經,林翼則說自己讀了半本論語,馬政聽了誇獎道:“不錯不錯!要是大金人人都能像你們這樣讀書知禮,天下便太平多了。”說着便考了他們一些詩經論語的題目,林翼對答如流,楊應麒卻得想一想纔出口。馬政聽得高興,對楊樸道:“楊大人,你這兩個書童可聰明得緊,特別是這個阿翼,不到十六歲便有這樣的心力見識,難得得緊。”

楊樸口中應付,心中暗暗好笑,心道:“七將軍回答得遲疑,多半是在想如何回答才符合他一個‘書童’的身份!”

兩撥人正在說笑,已見王師中出來迎接,將他們接進城去設宴款待。高藥師雖然來過登州,但他十分知趣,閉口不提那個榷場的事情。

趙良嗣和馬政才離開了幾個月,登州城比之前已頗爲不同,那自然是因爲這個區域的經濟活力被清陽港帶動起來的緣故。不過趙良嗣馬政此刻也無暇顧及登州的這些看似細微的變化,只是打聽朝中動向。

王師中對馬政道:“朝廷除了派人來人追問使團歸否,也沒聽說有其它大事。不過其中一位使者,馬大人湊巧卻也認得。”

馬政問是哪位大人,屏風後轉出一個青年官員來,望馬政撲地便拜,馬政揉了揉眼睛,驚喜交集:“擴兒,怎麼是你!”

楊應麒見這青年身形健碩,面貌和馬政有幾分想象,心道:“他們多半是父子。”

果然聽那青年官員馬擴扶着馬政叫父親大人,述說了幾句家人思念的話。馬政聽得神傷,過了一陣回過神來道:“看我!大金使者在此卻顧念着家事,真是令人汗顏!”向趙良嗣、楊樸告了罪,又問兒子朝廷派他來所爲何事。

馬擴道:“朝廷見父親大人此次出海久久不回,樞密院心焦,連派了幾撥使者聞訊都沒有得個實信,便派孩兒前來。若此番再見不到趙大人和父親登岸,則命孩兒以尋親名義前往大金。”

因爲有外人在,王師中和馬擴都不好就問此次出使的詳情。馬擴又道朝廷連番催趕之意,王師中也不敢久留他們,第二日便送他們上路。

舊例,外國使者入境,引導者常常帶着他們曲折漫行,不讓外族窺破中原道路遠近,尤其大遼使者入宋時,大宋負責接待的官員都要領着他們大兜圈子,在河北繞一兩個月纔到汴梁。但這次自道君皇帝、童貫以下無不心急,一味求快,連祖宗法度也不理會,全挑最近的路走!從登州出發,一路經過萊州、濰州、青州、淄州、齊州、兗州、濟州,過廣定軍、興仁府,便來到京畿路開封府地界。

大宋被蔡京亂政擾了十幾年,民力早疲。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經都會市集,其人口之繁庶均非遼南可比,混同江流域更是望塵莫及。往往不出數十里,便是一座名城,無數古勝。楊應麒一路遊玩,若不是馬擴催得急,真想在每個名城都住上十天半月。

使團到齊州時已有宦官來賜宴,趙良嗣馬政奉命飛馬先走一步,馬擴等繼續陪同。

來到開封府後,景象又是不同,楊樸以爲津門的繁榮已是足以自誇了,但來到這裡才發現自己簡直就是一個沒進過城的鄉巴佬!林翼來自福閩,然而泉州縱然有吞吐四海的豪富,卻哪裡有汴京會通天下、涵蓋古今的文物風流?

不過對眼前景象觸動最深的,卻還是楊應麒。他一踏足這片土地,便覺一陣閒逸雅淡的暖風薰了過來,那是一杯千年沉澱的醇酒,那是一片百年太平的氣象,那是一卷令人心碎的清明上河圖。

望着這副似曾於畫上相識的景象,楊應麒的眼淚忽然撲撲而下,楊樸大驚,忙問他怎麼了。

楊應麒揮手道:“沒……沒事。我只是心裡難受。”

馬擴雖是武舉出身,但也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比別人都多了一個心眼,見楊樸和楊應麒對答的情景心道:“這楊小七來歷只怕沒那麼簡單!看這一路來他的談吐,還有這楊樸對他的態度,絕不是一個普通的書童!”但究竟哪裡不妥他一時卻還看不出來。

楊樸甫進京,便有開封府判官前來犒勞,又有臺省官將他們迎到都亭驛,賜金花、銀灌器、錦衾被褥。一切均按接待遼使之例,而賞賜往往又更爲豐厚。

臺省官對楊樸道:“聖天子對貴使甚爲盼切,不日便會接見。期間若有什麼需要,對驛舍吏員說一聲就好。”

楊樸是北國士子,應對如禮,不失方寸。林翼耐住了性子,眼睛則忍不住東溜西轉。楊應麒卻有些失常,眼神十分恍惚。

晚間臺省官設宴,桌上奇珍之精美昂貴難以盡言,僅一例蛤蜊,一筷下去就是一千錢。此外南海瓊枝,東陵嫩蕊,螺魚蝦蚌,山珍海物錯陣雜列,不能盡識。楊應麒和林翼站在楊樸旁邊服侍,林翼是出身海商大豪,看着那滿桌的食物也連吞口水。楊樸見楊應麒站在身邊自己便坐不安穩,便讓他們也坐下來吃。

主宴的臺省官見了心中冷笑:“蠻夷就是蠻夷,到底不知禮數!”

第三日楊樸朝見時,又蒙賜金塗銀冠、皁羅氈冠、衣鞋若干,銀器二百兩,彩帛二百匹。徐文蒙賜冠、服等減一等,銀器一百兩,財帛二百匹,鞍韉駿馬一匹。楊應麒和林翼也各得錦襖、衣服、銀器若干,算是發了一筆小財。

——————————

一本好書--《忘情都市》,連17K網站的都市特輯都照搬這丫的簡介.

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3章 論武(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26章 兵滿萬(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196章 夜訪第182章 諾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章 部勒(下)第326章 克雲中(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162章 講演第162章 講演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171章 文詞第171章 文詞第343章 罷相(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167章 裂變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4章 過冬(上)尾聲第24章 反契丹(上)第167章 裂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25章 收俘虜(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190章 名妓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11章 夜遁(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11章 夜遁(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87章 匕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195章 李綱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180章 異第325章 破西夏(下)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上)第13章 狼羣(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