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

完顏希尹指着津門方向問楊應麒爲何沒有城牆,楊應麒道:“這裡背靠大金,面向大海,只要有防備海盜的措施也就夠了,要城牆來幹什麼。”

完顏希尹道:“我一路來見永寧等村鎮也無城牆,莫非大遼當初也如此毫不設防麼?”

楊應麒笑道:“契丹人統治這裡的時候是有城牆的,可是我都讓人撤了把石料拿去蓋房屋修路。這個半島雖在大金南端,但三面靠海,說是大金的後方也不爲過,四周又沒有外敵,要城牆幹什麼?有片籬笆防盜就夠了。再說這裡的人生活得還算不錯,治安暫時都沒什麼問題。”

完顏希尹聽得暗暗點頭。不久便回會寧去了,阿骨打問起南方之事,完顏希尹道:“遼南如今變得極爲富庶,只是糧價很高,似乎不大夠吃。而且從東京至津門全無屏障,向北之門大開。便連原來契丹人建的城牆也都裁撤了。”

阿骨打問起緣故,完顏希尹以楊應麒所言以對,又講了管寧學舍之事,說道:“漢人越是富有便越是柔弱,由來有因。我在那朱虛山住了不到三天,便覺全身舒暢,視爭霸天下若爭糞土,幾乎不欲再出山門問世事。聽說應麒在那裡一住就是半年,整日在學舍裡讀書校書教書,復州、辰州、開州的官吏都見不着他。”

阿骨打一笑道“很好,很好,這孩子很懂事!我說他別的貢物多多,怎麼糧食一粒也沒有,原來他們那裡糧食也缺。”又道:“不過他是遼南副都統,怎麼能如此不作爲!”便派了一個使者去責他努力,命他出山理政。

完顏希尹出了皇宮,剛好見到折彥衝,折彥衝向他打聽遼南近況,完顏希尹道:“我到的時候,市井也還繁華,就是糧食好像有點缺。”又反過來問國相撒改的病情。

折彥衝道:“他老人家雖在病中,但氣色尚佳,現在應該已經大好了。”

兩人又聊了幾句,這才告別。折彥衝回到西村,剛好看見楊應麒送來的信,打開一看不由得大吃一驚!

不說折彥衝爲何吃驚,先說阿骨打的使者來到津門卻找不到楊應麒,連盧克忠也不知七將軍的去向。這使者打聽到有楊開遠代替楊應麒坐鎮津門,便來問詢。楊開遠苦笑道:“我正要擬表啓奏呢!”說了緣由,那使者聽得駭然,回京覆命。

楊應麒究竟幹什麼去了?原來這天北風起,楊樸就要登船,忽見身邊多了一人,那人作書童打扮,但看那臉,不是楊應麒是誰?楊樸大駭,拉了他到一邊問他要作什麼。

楊應麒道:“跟你去汴京啊。”

楊樸瞪着難以置信的眼睛,要好努力地強忍着纔沒大叫出來:“汴京!你要和我去汴京?”

“嗯。”

楊樸不悅道:“這麼大的事情,之前怎麼都不跟我商量?”

楊應麒笑道:“你別生氣。其實我也是忽然想起整個使團就你認得我,因此意動,決定到汴京走一趟。”

“可是……可是……”楊樸道:“你要走了,遼南可怎麼辦?”

楊應麒道:“放心吧。我已經寫信請三哥來坐鎮,他明天就到。反正眼下又沒什麼大事,高麗不敢來犯,大遼那邊估計忙着請和。就算出了什麼變動,辰州有二哥,開州有五哥,鞍坡那邊還有狄先生和六哥照應着——能出什麼亂子?我又寫信給大哥了,他會替我向國主解釋的。”

楊樸明知是十分不妥之事,但一時之間卻說不出有力的話來,只是道:“海路兇險,而且此去大宋,禍福難測!七將軍你若有個什麼事情,我如何擔待得起!”

楊應麒笑道:“有什麼擔待不起的!我官比你大,要擔待自然也是我擔待!至於海路,從這裡到登州能有多遠?若這點海道也出岔子,那我的運道也未免太差了!”

楊樸又道:“可是七將軍你又以什麼身份去大宋?漢部七將軍?還是遼南副都統?”

楊應麒笑道:“當然不是!你看我這身裝扮還不清楚麼?”

楊樸聽到這裡又張大了嘴巴:“難道……你要……”

“沒錯!”楊應麒道:“從今天開始,我楊庚楊小七就是楊大人的書童!這一路你也別喊我七將軍了,就喊我小七。”

“小……小七?”楊樸一臉的哭笑不得,楊應麒卻已經爽快地應了出來:“在!”

這幾年相處下來,兩人的情誼已經頗不尋常,楊樸知道楊應麒行事雖然出人意表,但往往另有深意,也許這次的胡鬧也是他“深謀遠慮”也未可知。懷着這樣的心情,楊樸終於不再反對,帶着楊應麒上船。船上竟然又有另外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等着,楊樸微感臉熟,似乎在哪裡見過,只聽楊應麒在身邊道:“這是大人你的迷途小書童,叫林翼。呵呵,我是識途的高級大書童小七。”

楊樸無奈地笑了笑,既然楊應麒都已經預謀妥當,他又能如何?

這次護送楊樸的,除了隨行文員以外,另有曹廣弼精選的十八精銳,領頭的是一個叫徐文的漢子,能使五十斤大刀。這人原本是在山東半島販賣私鹽的遊民,登州開港以後坐走私船浪蕩到遼口,拉幫結派,頗擾地方治安。曹廣弼親自出馬,將他折服。徐文在曹廣弼軍中不到半年,不但武藝日進,而且頗涉兵法。這次曹廣弼考慮到他出身大宋境內的遊氓,熟悉大宋事務,便派他來幹這件大事。徐文見曹廣弼對自己如此信任也十分感激,決心盡力相報。

徐文生長於海邊,因此頗懂水性,不過這次海路護送楊樸的另有其人,卻是歐陽適旗下的高藥師。楊樸上船後,高藥師照例要來參見。徐文不認得楊應麒,高藥師卻認得。楊應麒不願太多人知道這件事情,此時連曹廣弼、歐陽適也被矇在鼓裡,何況這高藥師,因此一見到他便轉身假裝去收拾東西。

楊樸知道楊應麒心意,問了些必要事務之後便將高藥師打發了。

海船揚帆,一路順風。楊應麒以前只是坐着歐陽適的座船在沿海打轉,這次親自坐上漢部船廠造出來的車艦出海,因船走得穩,便把“遼南海船督造使”歐陽瀧很是讚賞了一番,對林翼道:“我們漢部的車船如何?”

林翼道:“類似的這種車船在江南的河道曾見過,但做成海船卻是第一次。不過大海航行還是得看風浪,船櫓也罷,車槳也罷,都只是起輔助作用而已。”

楊應麒聽到這話忽而出神,林翼問道:“七將……七哥,你在想什麼呢?”

“沒什麼……我只是忽然想起夢中的一種船,就是逆風也能日行千里,可惜這輩子怕是坐不上了。”

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上)第179章 亂第343章 罷相(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178章 會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19章 議婚姻(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7章 去向(上)第194章 正名第17章 建村落(上)第191章 入汴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7章 一村之治(下)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6章 邊關(上)第321章 當世活佛(下)第248章 佳期喜藏兇(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200章 兵臨--第二零一章 守城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332章 金蘭折(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172章 信任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4章 過冬(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21章 配佳偶(上)第185章 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96章 夜訪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上)第15章 誓約(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13章 狼羣(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