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水與舟

第264章 水與舟

西赤皇宮內,地上灑落一灘血跡,本該自斷一臂的老和尚,此刻卻只是受了些輕傷,反倒一旁的龔皇后滿手是血,傷口深可見骨。

老和尚修行數十年,身軀已是接近佛陀,就連流出的血液也與常人不同,是與北突甘燈寺的老主持一樣的淡金色。

龔皇后的血液則正常的鮮紅色,二者混在一起,紅色更顯扎眼。

在場兩位皇子都被眼前一幕驚得說不出話來,就在剛剛,劍刃眼看要落在老和尚胳膊上時,龔皇后突然一步衝出,不管不顧地一把抓住了利刃。

此刻龔皇后眼神不再猶豫,她低垂雙手,任憑血液流下。這個女人第一次如一位普通母親一般注視着兩名孩子,輕聲開口道:

“是娘對不住你們,這些年光顧着爭風吃醋,對你們疏於教育。

如今大禍臨頭,娘不想再錯下去了,皇位給她就給她罷,最重要的是你們平安。”

龔皇后說完,便轉頭向毗真寺施了一禮,此時她已經因爲失血過多而臉色蒼白,兩名皇子想給她包紮,但都被她拒絕了。

“養不教,母之過,煩請大師收他二人爲徒,替我教導他們如何做一個好人。”

“好一個滑頭的小子,這次確實是老衲輸了。”

兩位皇子在甲士層層包圍下安然無恙出了王宮,而後踏進了那座令所有西赤僧人都頂禮膜拜的寺廟。

龔皇后看了兩個皇子一眼,平靜說到:

“母后……”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那瓶原本準備用來對付赫連氏的毒藥,最終被龔皇后用在了自己身上。

“師祖,這是慧明活佛臨走前讓我交給您的。”

當地的將領可比他要會見風使舵的多,眼見不敵,早早送去了投名狀,可結果卻是被對方砍去腦袋掛在了城牆上梟首示衆。

“這是爲娘欠的債,理應娘來償還。”

說完便沒再搭理對方,直接朝後宮方向走去,阿修則是面帶嘲意看了眼阿南德,隨即屁顛屁顛跟了上去。

阿普看着眼前這個幾次三番想置她於死地的女人,如何都恨不起來,這是一位母親,一位甘願爲了孩子放棄生命的母親。

說罷,這個作惡無數的女人盤膝坐在地上,雙手合十,竟就這麼去了。

……

花盆中,乃是一窩螞蟻,粗略一數,不下數千只,當日二人的賭注是誰救的性命多,可沒說一定就是人命。

當阿普率軍進入王宮時,這裡已經沒了皇子皇后,唯有兩個年輕和尚外加一具冰冷的屍體。

……

若是軍中出了不守規矩的人,石大人按律法處置即可。”

毗真寺內,小和尚重新背起行囊,朝與他辯了三日法的老和尚行禮告別,老和尚面帶笑意,開口道:

老和尚即使智珠在握,卻依舊是一臉茫然,久久沒明白過來。

兩人閒談完畢,對方總算切入正題道:

“借用中都府純屬無奈之舉,若是給石大人造成了什麼不便還煩請諒解。我們不會在這裡待太久,這段時間石大人儘管一切照舊,不必特意照顧我們。

想到此處,石府臺猛然醒悟,這位謀反的王爺不但治軍有方,而且馭人有術。

短短談話間,便讓自己認同了他,擁有如此能耐,怕是江山真的會易主……想到這裡,石府臺趕忙壓住眼中的震驚,努力忘掉這掉腦袋的想法。

兄弟二人聽着龔皇后這宛如交代後事一般的語氣,皆都慌了神,連忙湊到其身側,攙扶住已經有些頭暈的龔皇后。

兩位皇子抱着龔皇后的遺體痛哭流涕,他們怎會不知,母親是選擇放棄生命來讓他們活下來。

可這位爺卻不是正常到訪,而是帶着一萬兵馬把中都打了下來。

中都城的府臺這幾天可是愁壞了,城中來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是當朝二王爺,若是平日王爺蒞臨,自當禮數周到,好酒好菜招待。

“論佛法修爲,我不如伱,論普度衆生,你不如我。”

小和尚平淡道:

這事石府臺老早就想去和王柄德說了,可每每看到城牆上那顆腦袋,不由又慫了下來,被人埋怨總好過掉腦袋不是?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王柄德竟親自登門了,這讓石府臺不免有些驚疑不定,思索再三,還是打算去見見這位喜怒無常的王爺。

“所以,最後咱倆誰贏了?”

老和尚目露好奇,抻着脖子朝盆中望去,這一看頓時啞然失笑。

一老一少兩個和尚皆都頌了聲佛號,開始一同念起了往生經。

中都稅收哪怕在整個江南也算位列前茅,這裡每年魚米產量巨大,貿易往來頻繁,能坐鎮這等重府的府臺,自然也不是什麼庸才。

阿普垂下琥珀色的眼眸,許久後才說到:

“我本就沒打算爲難他們。”

石府臺聞言點頭稱是,這段時間確實沒出過兵丁攪擾正常百姓的事情,想來應該是對方特意叮囑過。

送走了王柄德,石府臺重重舒了口氣,心中大石也總算落了地,經過這次交談,不但解了他一個心結,甚至還對對方生出幾分好感來。

這時卻見一小沙彌端來個花盆,放在老和尚面前,開口道:

……

中都城府臺自然曉得圓滑二字怎麼寫,可對於一個動不動就要人腦袋的謀反王爺,屬實是圓滑不起來。

說罷,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看着四名僧人遠去的背影,阿南德問向阿普:

“真就這麼放過他們嗎?”

他看出了這位起兵謀反的王爺八成是想把這當成本營,可又吃不準對方會待多久,這讓他處理起政務來不免有些畏手畏腳,對於和這位王爺的關係也始終拎不清。

當石府臺懷着忐忑的心情和對方交談時,竟發現其意外的好說話,這位王爺不僅談吐儒雅,而且對治國有着獨特的見解,其不經意間的話語總能戳中了石府臺的心思,其一句“君如船,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更是讓石府臺深以爲意。

這位甲申年進士出身的府臺一下沒了主意,桌上一封燙金拜帖放了三天,可就是沒膽子送出。

如今中都城內氣氛壓抑,百姓嘴上不說什麼,私底下對那位鳩佔鵲巢的王爺怨氣頗深,連帶着對他這個府臺也埋怨在內,當官不能還地方一片安寧,便是和無能掛上了鉤。

……

王柄德:若是軍中出了不守規矩的人,石大人按律法處置即可。

石府臺:王爺此話當真?

王柄德:自然當真。

石府臺:來人,將這個觸犯律法的逆臣賊子拿下。

(本章完)

第183章 第184 蹊蹺離京第270章 毀人不倦第124章 孤墳第397章 俠義第434章 一波肥第230章 舊年蟹肥正當時第343章 三聖第615章 師尊第372章 翁婿再見第16章 拍賣(二)第680章 強者之戰第301章 佈局第464章 出竅第390章 地牢第726章 殺機第608章 被拴着的猛虎第209章 東罕丞相第81章 神算周九二第359章 坑第52章 告別第646章 初雪第117章 蠱第234章 圖窮匕見第406章 戰火雲(二)第436章 物歸原主第562章 石碑第469章 父子第614章 接應第474章 吃飯第546章 庚子隊第539章 化人第800章 文戰武戰第147章 羅剎大炮第820章 聚寶閣第327章 爺孫第622章 太白仙人(求訂閱)第646章 初雪第127章 “折”梅,折“梅”第302章 道統之首第250章 後天下之樂而樂第51章 念奴第324章 復仇(一)第414章 搬救兵第106章 二十年的童子功第439章 再就藩第367章 雙喜臨門第400章 狼狽爲奸第682章 風骨第482章 布綱山第687章 階下囚(二)第25章 探查第35章 潘子騫第296章 吹牛不上稅第789章 烏王第40章 醉杏樓第340章 再遇女僧第712章 桃花加身第171章 一網打盡第3章 學會擦屁股第37章 拜訪第543章 故地重遊第390章 地牢第694章 離坊太白第49章 仇敵第815章 開端第768章 掐算第31章 離別第743章 靈韻(感謝橫截面打賞)第528章 千年前的故事(求訂閱)第777章 書畫第375章 赴任第458章 誤會解除第83章 鹿死誰手第434章 一波肥第59章 石頭記第644章 神秘劍士第452章 甲乙丙丁第236章 劍仙第650章 動作第517章 文武爭辯第818章 師兄弟第16章 拍賣(二)第277章 看我眼色行事第651章 朝堂之變第538章 重傷第421章 洛第391章 周家父子第762章 修羅動亂(九)第228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371章 好事第828章 乾坤配送第562章 石碑第532章 壓制第412章 裝到了第456章 劍意第516章 立太子第526章 樑子第629章 歸鄉第54章 臥龍鳳雛第568章 法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