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鬥牛,未比先熱

“山長說的每日出題?是指策論?”顧方皺着眉頭問道。

“不止策論,詩詞歌賦,都要每日習練,不可間斷!

學子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詩仙,詩聖那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想要做出精彩的詩賦,唯有勤練,別無他途,唯手熟爾!”張俊平淡淡笑道。

幾個名士大儒,怒視着張俊平,如果不是怕打不過張俊平,畏懼他的兇名,又因爲張俊平給開出的薪金實在是誘人,幾位名士大儒都想啐他一臉,然後甩袖走人。

居然把詩詞歌賦如此雅事當作是術,還唯手熟爾,真是堅子不可語於道。

但是,被張俊平的兇名壓下啐他一臉的衝動之後,幾位名士大儒又不得不承認,張俊平的辦法確是有效。

只是有些事情,你心裡明白歸明白,但是不能說出來。

科舉考試,和後世的高考,公務員考試差不多,你光靠背是不行的!

必須要練,要用題海戰術來練!

這就是訣竅,一個適應所有考生的訣竅!

只要能沉下心,用題海戰術磨鍊幾年,基本都能考中進士。

這和寫小說一樣,除了那些天賦作家,大部分作者,只能靠多讀書,多寫多練才行。

張俊平卻不知道顧方等人的心思,繼續說道:“幾位先生和朝堂之上的相公相熟,以諸位先生的才學自然能夠領會相公們,以及當今朝廷的執政理念!

有針對性的去練習,讓學子們在練習詩詞歌賦的過程中,更深刻的體會,領悟相公們的治國方略!

如此,從現在開始就去學習相公們的治國方略,學習從政經驗,將來學子們一旦有幸考中進士,也不至於茫然無措!”

“那以山長之見,該學哪位相公的治國方略?”卞雨星壓着怒火問道。

卞雨星已經暗下決定,如果張俊平敢說學習丁謂,林特,陳彭年,錢惟演等人的治國方略,他就立刻甩袖走人。

“自是學習向敏中向老,李迪李相公,寇準寇相公這樣秉忠節義之士的治國方略!

難道還要學習那王欽若,丁謂之輩的奸邪之術?”張俊平大義凜然的說道。

其實,說句公道話,王欽若和丁謂都是頗有才能的官員,在治理地方,朝政上不比向敏中,李迪等人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只是私慾比較重,加之相貌有些奇特,才被稱爲五鬼。

張俊平的回答,讓顧方,卞雨星等名士大儒找到了留下來的藉口,說服自己接受張俊平建議的理由。

學習向敏中,李迪,寇準這些名相的治國方略,也符合這些名流清雅之士的思想。

和幾位名士大儒交流一番教育理念之後,張俊平就離開了書院。

總算說服這些名士大儒接受自己的教育理念,張俊平算是完了一個心思。

張俊平心裡也清楚,這些名士大儒內心深處並不一定認可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是自己一直站在大義的一方,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讓他們無從反駁,又有豐厚的薪金誘惑,才讓他們暫時接受自己的教育理念。

不管甘願不甘願,只要接受就好,張俊平纔不管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只要你們按我說的去做就行。

張俊平在忙碌酒坊和書院的時候,那邊劉從儉也忙的熱火朝天。

四個城門設置的報名點,擠滿了牽着建牛前來報名的養牛人,還有許多前來看熱鬧的人,人聲鼎沸,夾雜着耕牛不時發出的鳴叫,比相國寺那邊還熱鬧。

宋朝禁賭,但是宋人好堵,每每有相撲,關撲,鬥雞,鬥蛐蛐等等總會吸引大量的人前來圍觀。

說到相撲,大家總會想到日本相撲,其實相撲最早就是從中國傳到日本去的。

在宋朝各州縣街頭上,經常會看到擂臺,這就是相撲擂臺,自信相撲之術厲害的,可以交報名費上去比試,只要贏了就能拿到不菲的獎金。

當然輸了,報名費就沒有了。

而關撲則有的類似於後代的抽獎促銷,有的是才銅錢正反面,有的抽卡牌,形式多樣。

還有一種比較文雅的關撲,那就是猜燈謎,商家制作燈籠,懸掛在門前,定好每隻燈籠的價格,文人雅士可以購買燈籠,只要猜中燈籠上的謎底,就能獲得價值不菲的獎品。

鬥牛比賽,以前也有,但是因爲沒有組織着,規模都不大,現在有人舉辦大規模的鬥牛比賽,自然吸引了大量喜愛賭博的百姓前來圍觀。

“過!姓甚名誰,戶籍所在地……”劉府僕役看了一眼報名的犍牛,見體格健壯,毛髮順滑,點點頭表示通過報名。

旁邊有另外的僕役登記養牛人的信息,登記完,交給養牛人一貫銅錢和一個號碼牌。

“初賽的時候,會提前通知你!這段時候把牛照顧好!”完了還不忘交代一句。

“是,是!我這牛,從買回來,就一直靜心照顧,那可是比對我家那小子還上心…不是吹,我們那十里八村的牛,就沒有比老漢我的牛更好的!”養牛人自豪的說道。

“下一位!”劉府僕役也不搭理他,直接叫下一個。

“小哥,這是我家的牛,小老兒可是精心飼養了十多年,這牛就是我的……”一個老邁的養牛人牽着一頭老牛走過來,對着劉府僕役鞠躬笑道。

“不過!”劉府僕役一天下來接受了好幾百養牛人報名,此時嗓子都有些啞了,看了一眼報名的牛,擺擺手說了兩個字。

“這位小哥,我這牛雖然老了些,可是幹活那是一點不比壯年牛差,鬥牛不光比健壯,還有經驗……”養牛人不甘心,訕笑着解釋道。

“滾滾滾!你這牛比某的年齡都大!走路都費勁,還想來騙我家衙內的錢?

趕緊滾,要不是看你年齡大,非打你一頓不可!”僕役拍桌子罵道。

劉家勢大,張俊平敢招惹,不代表這些養牛人敢招惹,被劉府僕役喝罵一頓,也不敢回嘴,只能訕笑着牽牛離開。

第一百四十七章送君儀刀第一百零四章發解試第五十三章真·隔山打牛第一百一十八章劉家麒麟兒劉從儉第一百五十二章善後第六十四章利潤分攤,風險分擔第一百五十章不一樣的山寨第十九章兒時的小夥伴們第七章劉府討債第一百八十三章可願六百萬買我閉眼(1)開書三十天的感謝信第三十八章一個打十個第七十四章萬象書院第一百四十四章二嬸的感激第三十五章皇帝的沖天怒火第一百一十一章一統江山的美味第三十七章萬拳之祖第五十五章教育宣言第二百零六章就是利用你們,願意嗎?第七十九章夾帶私貨第一百零三章訓話第二百一十二章五千鄉兵第七十四章萬象書院第七十八章可憐的孩子第六十六章調教太監第一百九十二章鈍刀子殺人(1)第一百九十三章土法煉焦(2)第九十六章令人心動的肥肉第七十三章勤奮好學的尹魯第一百九十三章坦白從寬(3)第一百三十九章五品知縣第一百四十五章四大糧商的心裡陰影第五章垂拱殿哭訴第五十七章被噴一臉口水第五十五章教育宣言第三十五章皇帝的沖天怒火第五十七章被噴一臉口水第八章劉府堂前講故事第一百七十一章換一把火燒(3)第二百零二章誘餌,陽謀第一百二十一章突然出現的大長腿第一百三十三章蜂窩煤生意第一百八十四章瘋狂的家主們(2)第一百七十三章張俊平斷案(5)第一百二十六章軍人很簡單第一百九十七章巧送馬蹄金第一百二十九章張俊平的主意第八十四章訓話,分隊第八十八章不一樣的二叔第二百零二章誘餌,陽謀第七十七章四修五德六藝第六十六章調教太監第一百二十一章張俊平的人情第一百三十二章蜂窩煤,爐子第一百七十五章萬萬沒想到(2)第一百五十七章百鍊青鋒劍第二百零三章再布誘餌第一百五十二章善後第一百五十四章張俊平的處置方案第一百八十九章嚴打第一彈,金水幫第二十八章拒絕封賞第六十二章喝酒擼串第一百三十三章蜂窩煤生意第一百零一章播撒火種第一百九十八章比試彩頭(1)第一百三十五章寇相的意見第八十二章福星福伯第一百二十一章張俊平的人情第四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三十六章商人的生命力第一百八十章組建新廂軍(2)第一百零七章張俊平的威名第一百五十章不一樣的山寨第三十三章祿伯的騷主意第二十章熱血青年第九章不豢養豪奴不是好權貴第三十章官家召見第一百五十八章沂山一日遊第八十九章陛下召見第一百九十章一條肥美的魚餌第一百八十九章嚴打第一彈,金水幫第二百章誰纔是主角第一百四十六章搶妹婿,喝斷片第一百七十一章換一把火燒(3)第二百零六章就是利用你們,願意嗎?第一百四十章離京前的準備第一百九十七章巧送馬蹄金第四章馬行街大戰楊文廣第二百零七章無染寺覆滅第六十四章利潤分攤,風險分擔第八十四章訓話,分隊第一百七十七章喜獲野生宗師(4)第一百一十一章一統江山的美味第二章馬行街上踏歌行第六十九章薅羊毛第一百四十六章搶妹婿,喝斷片第五十九章臣,有本奏第一百二十四章不着急改變第九十章張俊平再次進言第一百四十三章安排,考驗,婚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