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

“這張俊平確實有才,不但武藝高強,文才也不遜多讓!

這民謠,短短几百個字,囊括了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最重要的是把忠,孝,仁,義,誠融合進童謠裡!”皇帝趙恆讚歎道,心裡對張俊平更加欣賞。

“陛下說的是,這童謠,唱起來朗朗上口,簡單易懂!這張俊平也算用心了!”劉娥也是非常有才學的,自然分得清童謠的好壞,嘴上附和道。

皇后劉娥雖然出身低微,但是聰敏好學,在趙恆把她接進皇宮之前,曾經把她藏在王宮指揮使張耆家裡,在王家,劉娥沒有沉迷於富貴,而是潛心讀書,在張耆家裡藏了十五年,也讀了十五年的書。

可以說,皇后劉娥的才學並不次於當朝的一些進士。

“呵呵!張家這一代出了一個麒麟兒啊!

張家世代忠良,只可惜,其父,其祖,皆資質平庸,就算是朕想要重用,也不得不三思!”皇帝趙恆感慨一句。

張家出身並不高貴,張家的先祖張令鐸當年是皇宮的親衛軍都指揮,因從龍有功,才被封賞。

本是武將,結果因爲見到皇帝忌憚武將,便開始棄武從文,結果就是後代文不成武不就。

宋朝權貴,棄武從文的不少,不止張家一個,也都沒有多大成就。

折家,種家算不上是權貴之家,只是邊將。

“陛下,這張俊平到是厲害,文武雙全,也算忠心,只是,就像陛下所說,爲人有了魯莽,說話太過耿直!”

“愛妃說的對!這張俊平還需好好打磨一番才堪重用!

朕讓他當這個左庶子,也有這個意思!”皇帝趙恆很是認同的點點頭。

“陛下,大王來給陛下和娘娘請安了!”太監進來彙報。

“見過父皇,見過大娘娘,父皇萬安!大娘娘萬安!”趙禎走進福寧殿,規規矩矩的給皇帝皇后請安。

“太子對張師傅印象如何?可喜歡朕給你安排的這個左庶子!”

“多謝父皇,張師傅很好,武藝高強,見識淵博,兒臣甚是喜歡!”趙禎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如此甚好!”

“父皇,兒臣今日跟隨張師傅學了首童謠,兒臣想要唱給父皇和大娘娘聽!”到底還是個孩子,學了新東西,總是忍不住想要拿出來在父母面前顯擺。

“哦?是什麼樣的童謠,太子唱來聽聽!”皇帝趙恆扶須笑道。

宋朝,皇家其實也和普通百姓家一樣,管兒子叫郎的,大郎,二郎,三郎。

按照排序,趙禎是六郎,皇帝趙恆的第六個兒子,但是因爲前面五個都夭折了,這是皇帝趙恆心中永遠的痛,所以不叫趙禎六郎,而是乾巴巴的叫太子。

叫法生硬,但是心中的愛,一點不少!

“好!我先給父皇,大娘娘唱百家姓吧!

“好,太子背來聽聽!”皇帝趙恆微微點着頭,臉上滿是欣慰,這一刻,他不是皇帝,只是一個父親,一個爲兒子一點點成績,便滿心歡喜的父親。

皇帝趙恆文學造詣不低,也算是開明君王,自然很看重那三字經,三字經纔是真正的經典之作,融合了忠孝節義,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

“遵旨!”趙禎有模有樣的行禮答應道。

接着又把三字經背了一遍。

“太子可知道這童謠裡面的意思嗎?”

“知道,張師傅都給兒臣講過了!”

“那朕考考你!昔孟母,擇鄰處是什麼意思?”

“昔孟母,擇鄰處,是出自孟母三遷的典故。”趙禎一邊說着,一邊搖頭晃腦的背道:“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爲喪葬,躄【bì】,踊痛哭之事。·······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這個故事出自漢代大儒劉向的《列女傳》。”趙禎的小臉上寫着慢慢的驕傲。

“我兒真的不錯!這些都是左庶子教你的?”皇帝趙恆驚喜道。

會背三字經,皇帝趙恆只是高興,並不驚喜,但是連三字經背後的典故都知道,還會背誦,這就了不起了。要知道,張俊平擔任左庶子這才一天功夫,這要是日久天長,何愁太子不能成才?

“回父皇,是張師傅教的!張師傅真的很厲害!說話也很和氣,很會講道理!他講的東西,兒臣一聽就懂!”趙禎得了表揚,還不忘分張俊平一些功勞。

趙禎對張俊平的印象很好,說到張俊平,臉上忍不住流露出崇拜的神色。

“禎兒,背的真好!餓了吧?”見趙禎對那張俊平如此喜歡,甚至崇拜,劉娥心裡忍不住酸溜溜的,開口岔開話題。

“兒臣····兒臣確實有些餓了!”本想謙虛一句,可是肚子不爭氣,發出咕咕的抗議聲,趙禎摸摸肚子道。

“太子餓了,傳膳!”劉娥順着趙禎的話音,吩咐太監傳膳。

食不言,寢不語,如此一來,劉娥就打斷了皇帝趙恆和太子趙禎父子兩個的話題,不能繼續討論那張俊平。

對張俊平皇后劉娥的心思非常的複雜。

一方面也希望張俊平能夠好好教導太子,讓太子能夠健康成長,一方面又不希望張俊平和太子走的太近,最後能像向敏中那些老臣一樣。贏得太子嘴上的尊敬,心裡卻是厭煩的很。

回到家,昨天交代的鍋竈已經弄好,好酒也買回來了。張俊平來到後院,看了一眼,鍋也都刷洗乾淨,就等着他回來使用了。

隨着鍋底下的火越燒越旺,十多分鐘,銅管裡開始往外冒蒸汽,一股濃郁的酒香在院子裡四散飄蕩。

第一百九十三章土法煉焦(2)第一百五十一章山賊的隱藏身份第六章劉府門前討債第三章馬行街上踏歌行第一百零七章張俊平的威名第二十九章物傷其類第八十七章酒坊建成第五十六章鬥牛,未比先熱第七章劉府討債第二百零一章黃金大陸,扶桑銀山第一百九十四章收服十大家族第一百九十四章收服十大家族第一百二十五章蠱惑人心第十章齊家之道第十九章兒時的小夥伴們第十八章加工粉筆(盟主加更3)第一百五十七章百鍊青鋒劍第二十五章圍魏救趙第一百三十四章轟動全城第一百八十五章張鳴的新人設(3)第四十章教太子童謠第一百八十三章可願六百萬買我閉眼(1)第一百一十三章真·三把火第七十九章夾帶私貨第八十二章福星福伯第四十五章請陛下吃牛肉第一百五十五章兩位先生的小心思第一百九十二章鈍刀子殺人(1)第一百八十四章瘋狂的家主們(2)第二十五章圍魏救趙第一百三十七章聲望爆炸第三十六章第九套廣播體操第二百一十章發現藏寶庫第二百零三章再布誘餌第九十九章指點迷津第一百四十八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二把火燒的很旺(5)第一百八十章組建新廂軍(2)第六十七章忽悠,使勁忽悠第一百零四章發解試第二十九章物傷其類第八十八章不一樣的二叔第一百六十章碑林之皇朝更迭(2)第十六章還沒長歪的弟弟們(盟主加更1)第一百二十三章賑災第一百三十章又見忽悠第一百一十三章火爐vs火炕第八章劉府堂前講故事第一百六十三章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八十四章訓話,分隊第一百一十三章火爐vs火炕第四十九章鬥牛是利國利民之舉第二十九章物傷其類第十三章治家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第九十三章金甲將軍vs銀角將軍第一百二十一章張俊平的人情第一百九十三章土法煉焦(2)第二百一十一章藏寶庫vs武庫第一百四十九章意外發現第一百九十四章收服十大家族第一百三十二章蜂窩煤,爐子第一百一十七章草堆取暖第一百三十三章蜂窩煤生意第二章馬行街上踏歌行第一百三十六章商人的生命力第一百四十三章安排,考驗,婚事定第一百九十七章巧送馬蹄金第七十七章四修五德六藝第一百七十九章十大家族再聚首(1)第一百七十四章這特麼是城堡(1)第一百六十章碑林之皇朝更迭(2)第一百二十章霸拳vs形意虎型第一百九十章一條肥美的魚餌第一百六十二章你們搭臺我唱戲第二十章熱血青年第四十七章鬥牛比賽第一百三十六章商人的生命力第六十八章我是爲你好!第五十一章皇帝也不好當第一百二十一章突然出現的大長腿第一百八十章組建新廂軍(2)第一百二十九章張俊平的主意第一百九十八章比試彩頭(1)第一百零六章被妒忌衝昏頭腦的考生第六十四章利潤分攤,風險分擔第一百一十六章善用大勢第十五章二叔對家族的貢獻第一百八十八章牟平縣第一次治安嚴打(2)第九十八章春種秋收的謬論第五十三章真·隔山打牛第七十三章勤奮好學的尹魯第一百三十六章商人的生命力第四十一章聖人心思難猜第一百五十八章沂山一日遊第九章不豢養豪奴不是好權貴第一百四十九章意外發現